可以說《噬罪者》,是比肩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作品

2020-12-11 白易說娛樂

去年最讓人驚喜的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評分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一個槍擊案件為基礎,通過兇手、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和旁觀者的視角來探索深刻而現實的主題。

另一部精彩的中國劇《噬罪者》誕生了,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著同樣的魅力,主題也很相似。《噬罪者》由莊開勳、夏于喬、曹燕豪、蔡淑珍、林子喜等明星主演,共13集,已全部播出。豆瓣評分8.0分,從整體質量來看,是被低估的,比較合理的分數應該是8.5分以上,分數只有300人左右,看的人數比較少。

在經典電影《目擊者之追兇》中莊開勳的出色表現,在《噬罪者》中飾演兇手王翔,再一次上演了精彩的表演。在故事的開頭,王翔被假釋回家,但回到社會後,生活對他來說並不容易,找工作是最大的問題,畢竟他的汙點太大,大到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就會遠離。

新一季沒有一開始就講故事,而是用倒敘的方式逐步呈現案件的全貌,懸念控制非常好。在劇情前,只知道王翔犯了殺人罪,殺害了一名高中女生,但在此案中,似乎隱藏著什麼。王潔的哥哥介紹,王翔成為潘家的司機,主要負責發送潘潘家的女兒潘天愛上學,前提是隱藏他們的身份是一個殺人犯,因為沒有人會問兇手是一個司機。

王翔一開始是拒絕的,但為了找工作,還是選擇了騙潘嘉,就像弟弟說的:不要說不該說的話。然而,由於交通事故,只有王的見證被帶到審訊室,因為王視頻交通事故受害者在雨中救主鍋一天愛上傳播到網際網路,王翔哥哥成為一個英雄,但猜測的主題,王曾經是兇手被釋放的背景下,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噬罪者》複雜的角色,每個角色徹底,哥哥王之間的關係和王傑兩兄弟和高中女生之間的關係,王傑洪怡安與女友的關係,王傑和潘夫人的亂倫關係,小王和他的前女友舊情復燃的沈雯青等等之間的關係。

在這些關鍵人物的基礎上,一部結局充滿驚喜的作品被揭露出來,故事的結局導致了一場不可阻擋的謀殺案。情感場景與情節發展密切相關,這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地方。主要批評是偏見,標籤是謀殺,但他的心是邪惡的或者好,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不了解他的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他,他的弟弟王傑的女朋友,從一開始就不要接近他,不敢與他共進晚餐,他將被送到監獄警察也一直相信他本性難移。

《噬罪者》沒有《我們與惡的距離》那樣深刻和感人,但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劇。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豆瓣9.4分的臺灣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反映的社會深刻又現實,但是無論怎樣每個善良又正能量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守護!同時,這個電視劇裡面每一位演員都是實力派啊,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優秀的劇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9.4分神作,成功撕掉臺灣偶像劇標籤
    4月21日,一部豆瓣9.4分的神作《我們與惡的距離》完美收官,讓臺灣影視劇成功地撕掉了偶像劇工廠的標籤。無獨有偶,在今年的三月份,臺灣的一部苦情翻拍劇作《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可以稱之為三月份電影市場的「黑馬「,讓哭戲撐起了陽春三月影院的半邊天,上映40天9.5億的票房成為了打敗了許多跨年賀歲的大片,成功進軍2019電影票房的前十名。敏銳的影院也嗅到了影片中潛藏的商機,即刻調整了排片的密度,一周之內排片率上漲了50%。
  • 《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著什麼拿到了豆瓣9.5高分?
    《我們與惡的距離》感人至深的真實呈現《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殺人犯、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媒體和律師等多角度闡釋了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背後的糾葛。劇中題材尖銳地揭露了犯罪者的心理、律師的使命、媒體的義務、法律的存在性與落實性等現實性問題,反映了沉重又真實的社會現狀、壓抑而麻木的人性百態。
  •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我們看到了什麼?1與惡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影片以一起真實發生的「惡性殺人事件」改編而成,編劇主要圍繞「李曉明為什麼殺人?他的犯罪動機是什麼」貫穿事件首尾。2#李曉明--隱形的中心人物--所謂的要成大事者「這輩子我要做一件大事」是李曉明開槍射殺致9死21傷後被逮捕時說的,包括最後在遺書中也表明,他想要證明自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包括後來劇情呈現的陳昌案件,包括王思聰因患思覺失調症引起的社會恐慌,王赦始終在追查背後的犯罪原因。
  • 魔獸世界9.0:動畫鋪墊的目的何在?很簡單,為「噬淵」樹惡
    一機靈,分分鐘就覺得「心能」這玩意兒跟蘇拉瑪那邊的夜之子嗜求的「遠古魔力」蠻像。但前者顯然不讓人上癮,而且這玩意的好處是可以回收,當然了,要是心能這東西無法及時補充亦或是半路收回,裡面的「自然之靈」就會跟著枯萎掉。
  •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宋喬安放下怨恨,壞人終於被繩之以法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已經播出,這是一部不一樣的罪案劇,編劇並沒有採取平常的,而是採取了帶著觀眾重新走一遍劇情的方式,去看加害者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異常的受關注。劇中主要通過講述受害與被害方的矛盾,以及辯護律師等多種人物聯繫在一起的故事,同時也把新聞職業道德、原生家庭等多重社會熱議的問題拋到檯面上,企圖探討人性「善與惡」間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大結局中,受害者宋喬安不再選擇糾纏到底,而是終於放下了心中那份的怨恨,與丈夫解除曾經的誤會,女兒也慢慢接受了她這個母親。
  • 《我們與惡的距離》背後,臺劇的「文藝復興」
    9.5分,近三年華語劇集豆瓣最高分。 儘管《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簡稱《與惡》)未在大陸正式上映,但該劇播出過半後,每逢更新都能登上微博熱搜榜,而與其主演相關的話題「賈靜雯演技」還曾到排行榜第四。豆瓣網友紛紛驚呼「原來臺劇質量都已經拍到這個深度」「臺劇題材越來越廣了」「臺劇真讓人刮目相看」。
  • 我們與惡的距離
    當你痛心疾首,以為人性的惡只是在這些人身上的時候,你就錯了,你與惡的距離有多遠呢?01「破窗效應」和「斯坦福實驗」犯罪學中有一個理論叫「破窗效應」,意思是如果環境中的不良現象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口碑吹炸!我們與惡,只差一個平庸的轉身
    這部《我們與惡的距離》自播出就備受關注,在開播當天就榮登Google臺灣熱搜排行第一名。不僅如此,它在豆瓣也獲評9.3的高分,提前預定年度最佳華語劇。從海報中就可以看到,此劇吸引了不少臺劇的熟臉加盟,比如金鐘視帝吳慷仁,以及溫昇豪、周採詩、曾沛慈等等,但說實話,最讓我追捧的還是女主角賈靜雯。
  • 《噬罪者》: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另一部揭露人心的批判性電視劇在臺灣上映了—《噬罪者》。這部劇講述了一個殺人犯王翔在假釋出獄之後,本想安安穩穩的生活,但是仿佛一切的「麻煩」都要到他身邊,被人引起誤解。「罪,不因刑滿而消失,噬罪的人如何得到救贖?」
  • 曾沛慈首次入圍金鐘,《我們與惡的距離》演員大合照
    第54屆金鐘獎今天公布入圍名單,首次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入圍戲劇節目女配角的曾沛慈,得知入圍激動到語無倫次,但也即將實現夢想,在金鐘紅毯和「與惡」演員大合照。第54屆金鐘獎今天下午在三立電視臺公布入圍名單,這次共有191件作品入圍,其中公視就入圍了111項,再次成為入圍最多獎項的電視臺。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入圍14項,入圍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的賈靜雯說,「很開心,謝謝大家對我的肯定,沒有主創團隊,就沒有今天的肯定,榮耀是屬於大家的」 。
  • 《噬神者2RB》體驗版情報及店頭PV影像公開-《噬神者2RB》體驗版...
    BANDAI NAMCO預定於2015年2月19日發售日版,2015年2月26日發售繁體中文版的PS4/PSV遊戲《噬神者2:狂怒解放》,在今晚配信的NICO開發者直播上公開諸多新情報,包括體驗版信息、店頭PV等,詳情如下:
  • 我們常常說要討神的喜悅,那麼我們可知神的喜惡呢?
    箴言6:12-19箴言6:16 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12無賴的惡徒,行動就用乖僻的口,13用眼傳神,用腳示意,用指點劃,14心中乖僻,常設惡謀,布散分爭。15所以災難必忽然臨到他身,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
  • 他人即地獄——這部豆瓣9.5分的華語劇讓我們審悉人性善惡
    羅曼·羅蘭曾說:「善與惡在川流中是混雜的。但是,每個人都在他的生活過程中改造自己的血液。」何為善惡?針對此議題,人類早已爭論幾個世紀,仍未找到標準答案。文學作品喜歡挖掘探討人性之善惡,影視作品同樣如此。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超過《都挺好》,又是一部好的電視劇
    這段時間,如果說哪一部電視連續劇,比較受歡迎的話,《都挺好》我們都知道都挺好,是正午陽光出品,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系列,可以說是非常的不錯,不管是質量上還是故事的情節,都比較受觀眾的喜愛,這部都挺好已經播出,立馬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歡和認可,也讓,姚晨、倪大紅、郭京飛等人,又重新的火了一把
  •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你想像中要近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圍繞一次無差別殺人案來展開。殺人者李曉明,在一個電影院中對著觀眾瘋狂開槍,造成大量死傷。宋喬安和劉昭國夫婦是這樁無差別殺人案的受害者家屬。他們兩人都從事新聞媒體工作,喬安在電視臺、昭國在報社。
  • 深度解讀《我們與惡的距離》後的醒悟:惡的對立面,是愛與寬容
    導語《聖經》有言:人生來有罪,人性本就帶惡。荀子也認為:人心本惡。當別人對我們施加惡的時候,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選擇以惡來還擊。那麼,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東西能夠從惡的對立面出發解決我們心中的惡呢?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宋喬安是一名結婚多年,事業成功的女性,但很不幸的是幾年前她的兒子在一次無差別殺人事件中死於殺人兇手李曉明的手下。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罪是什麼?惡是什麼?是在廣告電視裡播放的幾則殺人新聞?是偷,是搶,是騙!僅僅只有這些嗎?不,不止於此,更多的是隨手在鍵盤上敲下的幾句否定別人人生的話,是啊,你又沒犯下罪,一句話毀掉了多少心靈,本來他們都有新生的機會。
  • 被罵上熱搜第一的清華學姐,為什麼會與惡的距離那麼近
    這樣的做法,說到底,也就是在拉近與惡的距離。連清華這樣最頂級的教育聖地,都出現如此的汙髒,又怎麼能不掀起民意的憤怒之火呢?很多人離罪尚遠,但離惡已經極近。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那部電視劇中,李大芝對宋喬安這樣質問:你們可以隨便貼別人標籤,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在無形之中也殺了人?在這個世界活著,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被人貼標籤,只要是合理的,正確的,正當的,就沒有什麼。
  • 沒想到,《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王赦」吳慷仁,在大陸如此之紅
    那個,正經的官方照片待會看,我們來看5月26日臺灣影視一哥吳慷仁,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參加完《狂徒》的映後交流,是如何突破妹子們的「防線」而「突圍」滴……肉眼所見,都是女粉絲小姐姐們的天下,這可是國內最文藝範兒的影院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明星演唱會的出口好吧,我們還是按時間順序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