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妄圖控制馬六甲海峽,卡住中國發展咽喉?沒關係我們有這條路

2020-12-12 地理圖鑑

馬六甲海峽是中國的"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共同管轄,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屬緬甸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裡最窄處只有37千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油輪,是我們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是我們經巴拿馬運河的5倍。

馬六甲海峽不止對於我們中國,對於日本、韓國等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素有"海上生命線"之稱。關注過馬六甲海峽的人一定,聽說過這個詞,那就是馬六甲困境,也稱馬六甲困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個方面的是指馬六甲海峽,其自身存在的多種問題,主要是指一下三種小狀況,不了解情況者推崇運能飽和說,擔心港口受泊位、裝卸設備等限制會出現無法接待更多船隻的飽和狀態。而我們要知道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免費的國際通道,只會出現過往船隻通行時間延長的情況,而不會出現無法通行更多船隻的"飽和狀態",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馬六甲海峽應該不會達到"運量飽和"的狀態,經過不斷的疏浚後,海峽完全可以通行30萬噸超級油輪。

還有的人會擔心海上的運輸安全,這個擔心其實也是多慮了,首先大型船舶意外沉沒或者爆炸的可能性很小,其次以現有的技術處理此類事故並不難,把出事船舶拖離也不需要很長時間,新加坡海峽與馬六甲海峽都發生過輪船碰撞事故,但是並沒有明顯影響航運。至於擔心的恐怖主義活動,在馬六甲海盜活動中僅僅佔有很小的比例,2004年以後國際海事組織接到報告顯示,馬六甲海盜活動案件持續下降2008年與2009年都只有2起,馬六甲海峽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航道。第二個方面的馬六甲困境,是指擔心美國封鎖馬六甲海峽。毋庸諱言,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存在馬六甲困境,馬六甲海峽現為新、馬、印尼三國共管,十分狹窄,易於封鎖,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國在新加坡建立軍事基地,則意味著該地區可能被置於美國軍事力量控制之下,同時又處於印度的重兵部署之下。

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誰就把手放在了中國的戰略石油通道上,就能隨時威脅中國的能源安全,馬六甲困境已經成為中國能源不安全的代名詞,馬六甲海峽是中國的"海上生命線"。但中國海軍卻鞭長莫及,一旦出現意外,將給中國的"能源安全"造成極大隱患,但是只可能是短期困境。因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加深,我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一個大國的經濟災難會快速連帶其它地帶出現經濟危機,比如可以參考2008年的美國經濟危機,儘管美國考慮至此,不敢輕易的實施這個措施,但是怎麼看我們都處於被動地位了嗎?

不,我們怎麼可能放任美國這麼做,基於未來可能會發生的馬六甲困境,中國提出了四個應對措施,第一是增加國油國運的比重,尤其是大力發展20-32萬噸的超級油輪,少量發展32萬噸級以上的特級油輪。第二是與兩海峽主要使用國合作,除了現有的派員參與信息分享中心的活動外,中國應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海峽航道安全的管理。

第三是中緬石油管道有必要修建,因為它有助於中國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並為中國西南地區開闢一條便捷、便宜的油氣供給渠道,促進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助於增進中緬雙邊關係,促進緬甸經濟發展,推進中國對緬甸及其周邊國家的投資。第四種是發展遠洋海軍,中國通過發展遠洋海軍來抗衡超級大國也不是可行的途徑,這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這有可能陷入海上軍備競賽。在這樣的競賽中,中國並沒有多大的勝算,並可能使中國陷于越擴軍越不安全的困境之中,遺憾的是現有的應對措施中,並不能有效緩和或化解"困境",但是不懼困難、勇於挑戰是中國人最擅長的事情,不是嗎?我們不用過於悲觀

相關焦點

  • 印度妄圖控制馬六甲海峽,掐斷中國能源和貿易通道,幻想中方會低頭...
    作為聯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已不用多說,這條長度約為1080千米,平均水深27米的國際航道,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海上命脈所在了。 目前該航道已被印度軍方盯上,打算在這裡下手,直掐中國命門,為陸地邊境鬥爭的失利挽回顏面。
  • 馬六甲海峽:世界的咽喉
    「絲綢之路旅遊年」 《旅行家》特別策劃海上絲路之旅 第9站馬六甲海峽:世界的咽喉坐標:馬六甲海峽推薦人: 樓學,文史學者線路特色: 海上絲綢之路(九)適合人群: 文化歷史愛好者作為這個星球上最重要的海峽之一,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這條全長1080公裡的國際水道南端最狹窄處僅有
  • 中國石油安全生命線:從馬六甲海峽到臺灣海峽
    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10年來的發展,中國一躍成為與世界經濟第二大國日本比肩的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中國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非洲、東南亞地區,進口原油運輸4/5左右是通過馬六甲海峽。據測算,每天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近6成是中國船隻。馬六甲海峽已經與中國經濟安全息息相關。不用多說,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重要。
  • 有了這兩條通道,馬六甲海峽對我們的重要性就會大打折扣,別不信
    作為溝通兩洋與三洲的海上通道,馬六甲海峽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馬六甲海峽曾先後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控制。曾有人斷言,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誰就控制了東亞。馬六甲海峽在海上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歷史悠久。約在公元4世紀時,阿拉伯商人就開闢了從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南海到達中國的航線。
  • 北方航路貨運量激增,馬六甲海峽失去咽喉作用,美稱大國終於出手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北方航路貨運量激增,其馬六甲海峽失去了咽喉作用,美方智囊更是表示大國當局終於出手了,他們很可能通過與俄羅斯的合作,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不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軍事角度來看,馬六甲海峽都是非常重要的國際水道,它完全可以與蘇伊士運河或者巴拿馬運河相比。美國為了確保自己在戰時可以控制馬六甲海峽,他們在附近地區早已經部署了軍事力量。
  • 馬六甲海峽:對中國很重要 關係航運安全(組圖)
    一旦海峽被別有用心的勢力控制,將大大影響中國航運安全  中國和馬六甲海峽有著很深的淵源。歷史上,中國航海家通過這條海峽的時間要遠遠早於西方人。15世紀初的明朝永樂年間,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穿過馬六甲海峽,破萬頃碧浪,駛過浩瀚的印度洋,將中國人的足跡留在了西亞和東非。
  • 中國能源安全的潛在威脅:過度依賴馬六甲海峽
    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誰就扼制住了中國的能源通道。對這條水道的過度依賴,給中國的能源安全帶來重大的潛在威脅今年4月,一則關於美軍即將進駐馬六甲海峽的消息頓時扯緊了亞太大國的神經。這則新聞的大意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法戈透露,美軍方將制定名為《區域海事安全計劃》的反恐新方案。
  • 馬六甲海峽是東亞各國的「海上生命線」,它有多重要?
    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兩大洋最便捷的交通要道,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這裡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一條交通線。據統計,每年從這裡經過的船隻超過十萬艘,其中油輪的過往數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由於這些油輪絕大部分都是駛向中國、日本、韓國,滿足這裡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因此這條水道也被成為東亞國家的「海上生命線」。
  • 印度強力控制馬六甲,瞄準中國石油線,我們怎麼辦?
    一、不安分的印度印度海軍印度海軍要加強印度洋的海上存在,尤其是要控制咽喉要道,比如馬六甲海峽,要在附近長期部署軍艦、戰機,而且指名道姓地說,此舉針對中國!印度和我國的摩擦還是有的印度長期把中國是為戰略對手,處處都想超過中國,前一段時間在洞朗地區,還差點爆發衝突。當然,這完全是印度單方面挑釁!我們忍了又忍,印度最後時刻收手,這才免去一場戰端。
  • 美國專家:中國的「馬六甲之痛」,在這條鐵路建成後將不復存在!
    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不斷發展,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資源。而石油資源作為在近代開始,就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種戰略資源,受到各國的青睞。一個國家的石油使用量是非常的龐大的,大多數的國家都要依賴進口石油!
  • 一艘貨輪繞道走北極,順利抵達我國,西方控制馬六甲海峽計劃失敗
    因為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每年到中國的船隻很大部分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所以一旦有人在馬六甲海峽上動動手腳,那中國的處境就會變得十分被動。然而令人振奮的是,近日有一艘貨船沒走馬六甲海峽,也將貨物順利運送到了中方港口,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震驚不已,沒想到為了避開馬六甲海峽這個敏感區域,有國家寧願繞道北極也要將貨物到中方,這讓他們感嘆中國市場吸引力太強的同時,也開始擔心馬六甲海峽會失去鉗製作用。
  • 中國的「馬六甲困局」
    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誰就扼制住了中國的能源通道。對這條水道的過度依賴,給中國的能源安全帶來重大的潛在威脅   本報北京6月13日電   今年4月,一則關於美軍即將進駐馬六甲海峽的消息頓時扯緊了亞太大國的神經。   這則新聞的大意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法戈透露,美軍方將制定名為《區域海事安全計劃》的反恐新方案。
  • 通往歐洲非洲中東等地的必經航道:危機四伏的馬六甲海峽
    中歐班列的高速發展意義十分重大,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中歐班列為歐洲國家運送了大量的防疫物資。鐵路運輸時間快,從中國城市到達歐洲各國時間在20天左右,雖然在運輸成本和運量上沒法和海運相比。但是中歐班列憑藉其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已經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中堅力量。
  • 印媒大談中國「馬六甲困境」,稱印度可控制印度洋咽喉
    據印度「wionews」網站2020年11月19日報導稱,印度在印度洋海上交通樞紐附近,特別是在連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馬六甲海峽附近,具有地區海上軍事優勢能力,這些水域對中國十分重要,因為馬六甲海峽是中國能源和貿易運輸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
  • 馬六甲海峽能限制中國發展嗎?一帶一路表示不帶你玩了
    美國、日本,甚至印度都在試圖控制這一重要海上通道,美國意圖確保在國際競爭和國際衝突中的優勢地位(老流氓了)。而中國對於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更嚴重,馬六甲海峽是中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國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區,進口原油運輸有80%左右要通過馬六甲海峽。
  • 全球貿易的生命線:世界12大海上咽喉,都被哪些國家所控制?
    自從新航路開闢以來,人類就逐漸進入了海洋時代。海洋貿易成為了全球貿易的主流形式,海洋的作用越來越大。1890年,美國的軍事理論家馬漢的《海權論》問世,他強調了海洋在全球戰略中的作用地位。歐美國家、日本等無不將《海權論》作為對外擴張的理論基礎,爭相控制海上咽喉,向海上擴張。那麼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咽喉都有哪些呢?本文給大家介紹其中的12個。
  • 印度想利用海軍「封鎖馬六甲海峽」,扼住中國「發展」
    根據新聞報導,印度媒體叫囂利用海軍「封鎖馬六甲海峽」,扼住中國「咽喉」,在6月15日,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沒得逞。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在已經加緊建設在印度洋上的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把它們打造成軍事基地,為可能與中國發生的衝突做準備。正在加緊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部署更多軍人,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對抗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存在,同時為可能發生的衝突做好準備。
  • 邊境不消停,海上也開始,印度擬軍事封鎖馬六甲海峽,有這能力?
    對此,美國《福布斯》雜誌發表文章分析,認為印度正在海上迅速行動,介於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數量眾多的潛艇,以及正在建造的全新核動力潛艇,印度有能力切斷馬六甲海峽。印度海軍又盯上馬六甲海峽了?隨著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民族主義也隨之爆棚,在印度眼中,印度洋就是印度的洋,進出印度洋當然要取得印度的默許,而對於馬六甲海峽這個咽喉要地,印度也是謀劃很久了。
  • 美媒《福布斯》:印度有能力封鎖馬六甲海峽?
    據《印度時報》近期報導稱,印度正在加緊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派駐更多的軍人,並加強基建設施,以對抗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存在,並為可能發生的衝突做好準備。印媒的這篇報導,很快被美國《福布斯》雜誌所注意。
  • 柬埔寨轉讓關鍵港口,馬六甲海峽失去咽喉作用,困擾多年難題解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9日報導,柬埔寨向我國轉讓了一關鍵港口,這甚至讓馬六甲海峽失去了咽喉作用,困擾多年的難題解決了。目前,中國的企業正在柬埔寨戈公省沿海修建機場和港口。這引起了美方的注意。在籤署了協議的第一時間,美方對該項目機場跑道和港口規模表示了擔憂,質疑我國和柬埔寨會有軍事目的。但是柬方和我國都駁斥了美方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