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代購品商標侵權 代購者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12 網易

  跨境代購由於商品物美價廉的特點,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模式。代購者在銷售跨境代購商品時,應具有商品的品牌意識。1月5日,記者從市法院獲悉一案例,代購者在銷售跨境代購服裝時,因侵害了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被判賠償商標權人經濟損失(含合理費用)15萬元。該案裁判對跨境代購行為進行了合理的界定,為跨境貿易行為的合法性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商標權人

  發現侵權商品

  EVISU是一個源於日本的高端牛仔品牌,有「日本牛王」的美譽。該商標為某國際有限公司註冊取得,並授權上海某公司在國內獨佔經營並使用上述商標。2019年3月12日,上海某公司發現,瀋陽某公司利用網絡銷售平臺,以代購的方式,銷售被訴侵權商品。

  上海某公司認為,「EVISU」商標經過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長期、廣泛的使用,具有較高知名度。瀋陽某公司在網上店鋪內銷售自稱從韓國進口的「EVISU」品牌的服裝,具有混淆的可能,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或認為服務來源存在特定聯繫。且瀋陽某公司並沒有取得合法授權,其行為已經構成商標侵權。

  上海某公司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判令瀋陽某公司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50萬元。

  代購者稱有合法來源

  瀋陽某公司辯稱,其代購的商品均非公司自行生產製作,系從韓國購進的正品商品,涉案商標在購進時已標註在商品上,而商品上所使用的商標均為在韓國已合法註冊。瀋陽某公司只是依國內消費者的指定,在收取費用後購買再發貨給國內消費者,是代為購買韓國正品商品的行為,不屬侵權行為。

  瀋陽某公司認為,其沒有侵權故意,且提供了商品合法來源,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判代購者商標侵權

  法院認為,在商品交易的過程中,商標發揮著重要的識別的功能,將在境外購買的商品又在境內轉售,使商品進入我國市場流通,附著其上的標誌發揮了識別的功能,如與在我國取得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標發生混淆,使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直接侵害的是我國商標權人對註冊商標的專有使用權。本案中,瀋陽某公司將境外購買的商品在境內銷售,與涉案商標發生混淆,破壞了商標的識別功能,侵害了商標權人上海某公司的合法權益。

  法院綜合考慮涉案商標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瀋陽某公司實施了銷售侵權商品的行為及侵權行為持續時間,並結合銷售記錄、制止侵權所支付的費用,判決瀋陽某商貿有限公司賠償上海某貿易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含合理費用)15萬元。

  代購者對商標

  具有較高的注意義務

  市法院民四庭法官吳松評析此案認為,本案涉及跨境代購行為引發商標衝突的責任認定。首先,跨境代購行為的性質應認定為是買入再賣出的銷售行為,而不應是完成委託事項的受託行為。其次,由於商標權具有地域性的特點,代購者將商品在國內再次銷售,附著其上的標誌產生識別作用,與國內商標權人的商標產生衝突。最後,代購商品上的商標使用行為,並未得到國內商標權人的許可。因此,代購者應承擔侵害商標權的民事責任。

  代購者可以以合法來源進行抗辯,但由於代購商品的商標在國內多是有較高知名度的大品牌,代購者應具有較高的注意義務,應當以審慎的態度審核境外商品是否侵害中國註冊商標專用權。本案中,代購者在接到商標權利人的投訴後,仍在從事銷售活動,其主觀上過錯明顯,故對其提出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抗辯理由,法院不予採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跨境電商零售及「平行進口」商品的商標侵權風險分析
    很多知名品牌紛紛針對電商平臺發難,指責其商標侵權,甚至直接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其銷售「假冒」商品,或者提起相關的維權訴訟,使跨境電商的商標侵權問題顯得日益突出,而「平行進口」的概念也在一些媒體和大眾中普及。「平行進口」是什麼?跨境電商銷售這些商品是否構成「平行進口」?這些行為到底是否構成商標侵權呢?本文結合目前的法律法規、國際慣例及相關案例對此進行探討,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
  • 淺析共同侵權的認定及責任承擔
    【評析】:作為一起典型的共同侵權案件,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爭議的焦點存在於上述十被告是否共同侵權及責任如何分擔。對此,我們首先應當從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出發加以分析。  一、 共同侵權行為的特殊構成要件  《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 跨境電商賣家如何處理商標專利侵權以及防範於未然?
    「現如今的跨境電商行業無論是商標還是專利侵權案件都比之前發生的頻率更高,而且涉及到的產品面也越來越廣,數量也明顯增多。」凱鳴智慧財產權總經理王明勝先生向雨果網說道。 ,3C、玩具、服裝等品類是過往跨境電商賣家侵權的「重災區」,但如今發現涉及侵權的品類遠不及此,能夠在平臺中搜索到的產品幾乎都有涉及,例如燈飾、燈具。
  • 網紅糕點「鮑師傅」帶照租賃,商標侵權責任如何認定?
    網紅糕點「鮑師傅」帶照租賃,商標侵權責任如何認定?本案的焦點在於「帶照租賃」侵犯商標權,責任應該如何認定?即房屋租賃方李老爹公司其並不是實際侵權人,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 被起訴商標侵權該怎麼辦
    國內已註冊商標很多,據統計,90%以上的商標閒置未用。如果企業被起訴商標侵權該怎麼辦呢?維權人小智幫你分析一下。首先,收到的起訴有兩種:第一種是非法院傳票,而是其他主體以電子郵件或其他形式告知侵權。遇到這種情況,多數屬於詐騙或惡性競爭(當然也有可能確實侵權)。這時需要先辨別一下對方是否對商標該類目擁有所有權,如果沒有可以置之不理。如果確實存在侵權行為,對方又沒有通過法院處理,多半是私了目的,企業只需耐心協商便可。第二種是法院傳票。這種情況下起訴方已經確定您的侵權行為,且給對方造成了或多或少消極影響。
  • 林俊傑訴胡桃裡侵權、小黃鴨形象被盜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糾紛...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補充查明,2017年ICE公司已被香港公司註冊處解散,根據香港法律,公司解散後不能再以原公司的名義進行活動或承擔民事責任、不再具備主體資格,但其可在恢復註冊後另行主張權利,故裁定撤銷一審判決關於ICE公司承擔責任的判項,駁回鑫宇公司對ICE公司的起訴。
  • 跨境電商賣家被侵權了怎麼辦?
    2020-12-16 11:25:47 來源: 雅瑪森商務 舉報   常見的跨境電商平臺一般有三種維權方式
  • 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商標侵權案件溫馨提示卡
    第三條 【被告因商標侵權而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審理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如確定被告實施了侵害商標權行為,可根據案件情況依法判決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賠償損失、消除影響等民事責任,還可以作出罰款,收繳侵權商品、偽造的商標標識和專門用於生產侵權商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財物的民事制裁決定。
  • 78家螺螄粉加盟店不侵權!「愛民」商標侵權糾紛案終審判決
    近日,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對「愛民螺螄粉」註冊商標侵權糾紛作出終審判決,駁回黃愛民的上訴,維持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原判:廣西愛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柳州市愛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何某、梁某等被告不構成侵權。黃愛民向柳州中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廣西愛民公司、柳州愛民公司、何某、梁某、原民受螺螄粉店立即停止侵犯黃愛民第4131529號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判令上述五方共同賠償黃愛民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開支5萬元,並共同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 說說商標使用與商標侵權
    我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列舉了「商標侵權情形」,其中第(一)、(二)款為: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 阿瑪尼起訴兩公司商標侵權
    原標題:阿瑪尼起訴兩公司商標侵權 因認為北京斕峰軒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芙蓉坊服裝服飾有限公司涉嫌侵犯自己的商標權且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喬治·阿瑪尼有限公司、喬治·阿瑪尼有限公司(米蘭)瑞士門德裡西奧分公司將其起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北京盤古七星酒店被告商標侵權一審宣判:文字侵權圖形不侵權
    > 來源:澎湃新聞 北京盤古七星酒店北京盤古七星酒店在大樓頂部等處突出使用「盤古」字樣被指侵權,其母公司盤古氏國際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
  • 「今日油條」店鋪被今日頭條起訴商標侵權,商標侵權咋界定?
    目前,今日頭條已將該店鋪背後公司告上法庭,案由為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該公司還申請註冊了明日油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 商標侵權應如何界定? 知名商標屢屢被打擦邊球,主要在於大眾對商標侵權的界定不甚了解。
  • 知產審判 | 商標侵權損害賠償之認定與考量
    智慧財產權侵權損害賠償之概述由於智慧財產權調整對象的無體性,排除危險、恢復原狀等民事責任不適用於智慧財產權領域。損害賠償是承擔智慧財產權侵權責任的主要方式。智慧財產權作為無形財產權,其侵權損害賠償範圍的認定及賠償數額的計算,均與有形財產權的侵權損害賠償存在較大區別。
  • 個體戶訴奧迪「TT」商標侵權
    時間: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地點: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目擊者:本報記者劉百軍  今天上午,雲南省昆明市個體戶張曉平起訴德國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奧迪(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雲南聯迪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侵權一案
  • 益達商標侵權案終審判決——侵權廠家被判賠償商標權利人經濟損失...
    近日,這起涉及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的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終於有了結果。天津市高院作出判決,維持天津市二中院的一審判決,判令侵權廠家天津某食品廠賠償原告箭牌公司經濟損失20萬元,廠家負責人承擔連帶責任。    箭牌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口香糖生產及銷售商,在中國註冊了眾多商標。
  • 使用奧林匹克五環標誌引起的商標侵權糾紛
    在原告就被告侵權行為進行交涉後,被告仍繼續實施侵權行為,侵權的主觀過錯明顯,已經造成了嚴重損害後果和不良影響,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被告提交的證據宣傳材料、《名稱專利確認書》贊助款匯款單據及收款發票《標誌使用許可證》不能證明是導致金味公司使用奧林匹克五環標誌侵權的原因,也不能作為不承擔侵權責任的理由。
  • 「江小白」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在滬開庭
    「江小白」註冊商標經過原告多年持續的使用和宣傳,在中國境內相關公眾中積累了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並與原告建立了穩定的唯一對應聯繫,已在酒商品上達到了馳名商標的知名程度,應當依法予以認定為馳名商標。三被告的上述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使原告的馳名商標遭到摹仿和淡化,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故訴至上海知產法院,請求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停止使用並變更企業名稱、刊登聲明消除影響,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00萬元人民幣。
  • 「抖音」訴「抖商大會」商標侵權 法院:惡意侵權判賠210萬
    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運營的公眾號相關文章中,未經授權許可複製使用了原告微博視界享有著作權抖音美術作品並進行網絡傳播,侵犯了原告信息網絡傳播權,構成著作權侵權。由於涉案數次侵權行為所指向的服務相同,商標一致,應屬於同一侵權行為的持續,故兩原告有權提起訴訟要求並停止侵權,賠償損失。
  • 出現侵權內容 雲與小程序平臺應承擔哪些責任
    原標題:出現侵權內容, 雲與小程序平臺應承擔哪些責任 ■案情回顧 「阿里雲案」 北京樂動卓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動卓越公司)開發了移動端遊戲《我叫MT online》和《我叫M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