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館│相比阿里山,最吸引我的還是臺灣人

2021-03-02 生活美學館
尋找「夢想、簡單、專注、堅持」的你,與我們一路同行。2015年3月22日起,抽身再次來到美麗的寶島臺灣。這次停留了14天,考察媒體,參觀文創產業……加之三年前來臺灣的7天旅遊團經驗,我與臺灣已經有了短短21天的親密接觸。

想想和臺灣的緣分,大概不同年紀的人會給出不同的說法。

最開始,大概我的父輩總是會講一些和政治有關的話題。聽得最多的人是蔣介石、張學良。那時候,就會天然地覺得臺灣就是這兩個人生活的地方,很遙遠。

後來,少女時期,臺灣就是小虎隊、林志穎、伊能靜、李秀媛、翁倩玉,張雨生……

喜歡看閒書的青春年代裡,臺灣還是瓊瑤、席慕容、席娟。看著她們的書,比課文好看很多,比外國文學名著又親切。她們的文字裡有我們憧憬的愛情和生活,那時覺得臺灣好像沒那麼遙遠了,但是它還是一個符號性的東西。

再後來,臺灣是羅大佑、李宗盛、古龍、痞子蔡;臺灣是朱德庸、幾米、龍應臺、李敖;臺灣是動力火車、伍佰、周杰倫、林志玲;臺灣還是桂綸鎂、戴立忍、賴聲川、蔣勳……很難忽視中國青年關於臺灣的集體記憶,那是對於華語樂壇、華語影壇、華語文學界來說盛產明星最多的地方,那個地方和流行文化緊密相連,創造出輝煌燦爛的現代文明。以至於現在,當我踏上這片土地,再回來時,我還是不敢相信。我曾經踏上過這片撒滿文化的土地。


臺灣的辣椒不辣,妹兒辣。這是好多臺灣人和大陸人自動認知的對臺灣女孩的定義。在我這個陸客看來,有一個最最不能理解的環節就是:辣妹居然也愛看書。這也是我幾年前來臺北最大的困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誠品書店裡居然窩藏了大批辣妹,而在大陸,辣妹會出現在各種場合,最不可能的場合就是書店。

這次來臺灣,時間充裕。所以,發掘了很多誠品以外的書店。尤其對捷運公館站4出口的臺大對面的二手小書店摸得很清楚。還有臺南孔廟對面的茉莉二手書店,在那裡泡著的2個小時不到的時間裡,很多人、夾雜著辣妹、帥哥進來選書,讓我對臺灣書店的文化氛圍不得不刮目相看。書店,這個城市人私屬的小領地,就應該這樣低調、優雅的存在。不問GDP、不問IPO,就這樣獨立那裡。城市人都需要在這裡安靜下來,及時充電一下。辣妹可以外表很辣,但是內心對文化、對傳統一定也要很虔誠、很尊敬、很有態度,這才是一個年輕人文化成熟的表現。


臺北據說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咖啡廳最為密集的十大城市之一。在臺北的日子裡,我愛上了這種咖啡文化。從鯊魚咬吐司到湛廬到一些不知名的小咖啡店,咖啡店裡的店員呈現出來的專業表現和顧客或商務或閒散的生活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在臺北期間,喝過250臺幣的咖啡,也喝過120、50元的咖啡,品質都相當不錯。似乎可以這樣模糊地下個結論,咖啡店是一個地區商業化程度的表現。有朋友告訴我,最開始咖啡剛到臺灣的時候,很多人也是同樣覺得價格昂貴,都是大家談商業才會首選去咖啡店。再後來慢慢的普及以後,有人做35臺幣一杯的百姓咖啡,再有各種特色的咖啡店,現在臺灣的每家的咖啡店文化氛圍、主題都不一樣。在臺大的湛廬店,我也目睹了星期一一大早上來閒聊的太太們。在東森電視臺附近的咖啡店,也看到上班族中午午休的片刻偷閒,還目睹了在音樂廳外的青年閒散放鬆的咖啡時間。

咖啡就是臺灣人生活的一個瞬間。這種商業產品已經進化到文化範疇,和文化生活息息相關,並且潛移默化地融入到臺灣流行文化當中,真是不可思議又順理成章的事情。


那天早上,去體驗世界豆漿大王,一個連鎖開遍中國的永和豆漿背後竟然有這樣的故事。在鬍鬚張、千金髮等小店,有青年上班族,也有年紀大的老主顧。臺灣果然包羅了中國各色小吃,老人在這找到了鄉戀,年輕人在這裡找到了認同感,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在這裡吃出了生活的味道。

聽說,中國每個省的人在臺灣都會找到對味的美食。不光是中國人,日本人、東南亞人、歐美人都很喜歡來臺灣,臺灣的美食,小餐廳、大排檔承載了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在這裡覓食,然後在饕餮之後每個人都在小小的臺灣找到了歸屬感。這也是很神奇的事情。大排檔,很像這個移民城市的年輪。無論是眷村裡的山東、河南國軍後代,還是東南亞和臺灣人的後代,亦或是日本籍遊客,都在這個城市留下了似有似無又香氣四溢的痕跡。


和一個媒體朋友一起逛臺北歷史博物館後,走路去中正紀念堂廣場。逛完戲劇院生活廣場的誠品書店,在戲劇院上面的臺階上坐著發呆。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溫暖的故事。因為臺灣每次音樂會門票比較貴,很多人不想買票。他們會來到戲劇院生活廣場蹭聽,蹭聽也可以嗎?我忽然有了興趣。原來,是這樣的。戲劇院會提前和樂團以及廣告商協商,票是照常賣的,畢竟有聽眾喜歡聽現場的感覺。但是,同時有些大的廣告商很願意贊助廣場免費的音樂會,於是音樂會現場的同步直播視頻會被放到廣場的大屏幕上,用最好的音響設備傳送後,廣場上的人們也可以免費聽到最棒的同步音樂會了。

還有最棒的環節,在音樂會結束返場時,樂團的成員都會從音樂廳裡面走出來,走到二樓的平臺上向廣場上那些熱愛音樂又不願意買門票的人們專門謝幕。聽到這裡,我已經有點要落淚的意思。對啊,阻擋音樂的永遠不該是一張小小的門票,門票也同樣不能阻擋住人與人之間的那份尊重,以及對文化的認同。熱愛藝術的臺灣人,用自己真摯的心不但打動了音樂家,也同樣打動了所有熱愛文化的人。臺北,這麼溫暖又有誠意的城市。


考察文創產業,大概是很多大陸媒體、公司、設計師到臺灣最大的目的。東森電視的姚總監還有好多人都說,你們看到的文創產業,我們也經營了很多年才搞成現在這個樣子。給大米包個花袋子,給蜂蜜穿個小袍子,這些皮毛很快就被學得像模像樣了。但是,晨星鑄字行的先生採訪時的一句話很有意思:文創是用時間、用心做出來的才叫文創。晨星鑄字行的老闆現在還在做鉛字,冰冷的工具機下,那些方塊字在它的鉛模中煥發了勃勃生機。還有做毛筆的企業,還給小朋友做裝上HELLO KITTY頭的毛筆,透過這些似乎可以看到臺灣人對文化的固守和創新。

更難忘的是,臺灣的大學都統統沒有高牆,開放式的校園讓我們再深夜11點還可以徜徉在臺大花海中。臺北藝術大學山坡上那天然公園吸引了周末帶小朋友出遊的家庭,而輔仁大學的狗狗們同樣可以幸福的和學子們享受暖陽。經常所說的人文環境,大概就是這樣的吧。忽然明白了,這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好的文創產業,為什麼創造了那麼多的流行文化。對臺灣人來說,這就是生活的哲學。

相比阿里山、日月潭,此行最吸引我目光的還是臺灣人。他們的言行,如世新大學的楊老師可以張口就來《論語》的原文,如世新大學馬老師對不同宗教的獨特理解,還有九份山上一家小咖啡店的老闆,流利的英文和淡定的笑容讓他特別與眾不同;以及墾丁夜市裡,小卡車改裝的BAR女調酒師的那份自信與超然,臺灣人是一群具體的個體,卻又統一在那粘糯的閩南腔裡,溫婉、親切,透著中華文化的自覺與自信。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華商報》文化行業記者。獨家授權,尊重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掃一掃下面的生活美學館二維碼

微 信 號:shmeixueguan

通聯郵箱:745028379@qq.com

分享生活之美,做生活美學家

線上:生活美學館

線下:生活美學現場

推廣:生活美學實驗室

項目:生活美學之旅

課堂:生活美學家

相關焦點

  • 福建永泰:新鄉村生活美學館吸引民眾
    福建永泰:新鄉村生活美學館吸引民眾 2020-07-20 15:41:58 張斌 攝圖為月溪花渡圖書館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體驗。 張斌 攝圖為月溪花渡圖書館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體驗。 張斌 攝圖為月溪花渡圖書館由月洲村廢棄的發電站改建而成。 張斌 攝  7月19日,民眾在月溪花渡圖書館參觀體驗。
  • 通往臺灣阿里山仙境的4大夢幻鐵道景點
    ,也由於地勢平緩,相當適合登山初學者,吸引許多遊客前往。 眠月線最讓人著迷的另一處就是蜿蜒在森林中的鐵道,簍空架高的鐵道穿梭在山林間,就像電影場景一般。 沼平車站有臺灣最美麗火車站之一的美譽,要前往祝山觀看日出也是要從這邊出發。
  • 福建永泰:新鄉村生活美學館吸引民眾
    張斌 攝圖為月溪花渡圖書館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體驗。張斌 攝圖為月溪花渡圖書館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體驗。位於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永泰縣月洲村的月溪花渡圖書館由月洲村廢棄的發電站改建而成,改造後的建築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由圖書館、藝術展廳、鄉創課堂等六個部分組成,是一個以圖書館為核心的新鄉村生活美學館,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體驗。
  • 生活美學館│唯美食與美景不能辜負
    徜徉期間,催人覺醒。 回家的路上,仿佛印證人生道路(其實是因為颱風將至的變幻天氣),忽晴忽雨,不時可見跨越高速兩端的雙彩虹。大家都說,看到雙彩虹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給我們這次的環島遊劃上圓滿句號。↓掃一掃下面的生活美學館二維碼微 信 號:shmeixueguan通聯郵箱:745028379@qq.com
  • 【人在旅途】我在臺灣天氣晴——臺灣印象之三:阿里山紀行
    —臺灣印象之三:阿里山紀行很多人都說,不到日月潭和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臺灣?昨天遊覽日月潭,今天早飯後的第一站就是阿里山。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到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今天天氣晴好,進山前到處可見雲霧繚繞,如仙境般吸引著我們頻頻駐足拍照。
  • 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盛開 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  3月15日,遊客在阿里山的花樹下拍照。近日,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開始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3月15日,遊客在阿里山的花樹旁拍照。近日,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開始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 臺灣阿里山風景區2012年吸引393萬遊客
    中國臺灣網7月8日消息臺灣阿里山風景區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臺當局「經建會」今天(8日)表示,2012年度推行的「阿里山風景區建設計劃」當年即吸引境內外遊客393萬人次,較2011年度成長22%,創造88億元新臺幣觀光產值。
  • 臺灣——阿里山
    1、鬧鐘藥盒藥品是我們家居生活中常備的用品。遍地越野充滿了豪情氣概的粗老爺們呢?蘭德酷路澤就是為這樣的爺們而生。而且袖口儘量寬鬆。一、雙喜紅郵喜香菸價格雙喜紅郵喜聞起來菸草的香味非常突出。非常多的國外優秀汽車品牌同樣表現突出。總是有那麼多想說的。而且先後在紐約的相關銀行部門工作。一般是先少後多。一個人在家面對四面白牆。一定都有原因。我們都在等能一起欣賞世界的那個人.讀書多了。毫無保留。惹人喜歡。
  • 大師對奕|即墨人自己的「羅浮宮」就在天奕生活美學館!
    但近些年,人們把房子和生活之間的關係連接的愈加緊密。房子背後所代表的生活,其實是一種想像。龍湖·天奕生活美學館,以前所未見的藝術生活禮獻即墨。羅浮宮,是法國文藝復興使其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12月,龍湖·天奕生活美學館,攜手閆衛平先生,為即墨層峰人士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羅浮宮」式藝術盛宴。這次,圓即墨一個世界藝術大師的夢閆衛平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如此為人稱道,離不開他對美的極致追求。
  • 臺灣阿里山遊記:真是不虛此行
    從日月潭去阿里山,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在臺灣的土地上奔跑,藍天,白雲之間是重重疊疊的山。一群直升機在白雲,藍天之間,像一群蜻蜓輕盈旋轉。大巴車一路平穩行駛,沿途自然景觀保護不錯,往山裡的路,沒有看到工廠和汙染,大片樹木鬱鬱蔥蔥,河道開闊流水清澈,自然居住環境讓人放心。
  • 臺灣環島行(六) 嘉義—阿里山
    近1個半小時的盤山路,幾乎每分鐘轉一個彎,而且是左轉右轉扭著車屁股轉,估計轉了上千個彎,我坐最後,扭的最厲害,有點頭暈。可前面的幾位女士嘔得一塌糊塗,以至於9:15到終點後下車蹲在地上起不來了。    其實嘉義到阿里山是有森林小火車的,可需要6個小時,汽車只要2個小時。
  • 阿里山:一座屹立在我心中的山
    這次到臺灣旅遊,我的心早就飛到了阿里山。阿里山,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位於臺灣省嘉義縣。它古木參天,林木蔥翠,風景瑰麗,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當年一曲《高山青》,使我對阿里山魂牽夢縈;後來,我當了中學語文教師,一篇《阿里山紀行》的課文,文中描摹的阿里山傲然擎天的神木、在雲霧之中穿行的森林小火車,已深深烙在我的腦海深處。
  • 煙價:臺灣阿里山
    阿里山香菸產自寶島臺灣,它是享譽全球的烤菸品牌,不僅在臺灣當地受歡迎,在國內市場也是形勢一片大好,受到了許多菸民的喜愛和推崇。為了讓大家了解寶島名煙,特意整理了5款阿里山香菸。臺灣阿里山香菸價格是多少?一起來看看阿里山香菸價格及圖片。
  • 眾安綠城·南湖明月:City View生活美學館亮相
    眾安綠城·南湖明月City View生活美學館,在湖光月色下唯美亮相,現場氛圍美輪美奐。活動當天,主流媒體悉數到場,只為一睹月映南湖的盛景。   月映南湖,City View生活美學館備受矚目  5月10日,一場主題為「萬千美好,共湖而生」的生活美學館開放盛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南湖岸上隆重舉行。眾安綠城·南湖明月City View生活美學館,在湖光月色下唯美亮相,現場氛圍美輪美奐。
  • 走進阿里山 ——臺灣遊記(一)
    梁昕秋    在臺灣最美的櫻花季,我在「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和「壯如山的阿里山少年」的召喚下,走進了臺灣最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心馳神往的阿里山。正因為有這「五奇」,才強烈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來一飽眼福。而在這「五奇」中,又以森林的獨特而為之最。    阿里山地區橫跨臺灣,森林垂直分布在熱、暖、溫三帶,資源十分豐富,尤以檜木聞名中外。檜木是紅檜和扁柏的合稱。走進阿里山,導遊介紹最多的就是檜木。這是一種珍稀的樹種,它生長在海拔1700米至3000米之間的深山中,樹齡可達數千年。
  • 愛在臺灣:阿里山有什麼好玩?
    幾乎每個到臺灣的旅客,都會到阿里山一遊。 只是…到阿里山,到底要玩什麼? 到阿里山,一定不能錯過五奇:鐵路、森林、雲海、日出與晚霞。 今天,和灣哥一起,踏上一段美麗的奇幻之旅吧! 習慣了城市裡的生活,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來到這個天然氧吧裡,心情自然而然地舒展開來。 來到阿里山,沒有目睹日出、晚霞、雲海,可以說是白來了。 阿里山的最具震撼人心莫過於雲海中點綴的那一米陽光了。
  • 臺灣阿里山與溫州雁蕩山結姊妹山
    臺灣阿里山與溫州雁蕩山結姊妹山 2008年02月28日 00: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臺灣省嘉義市阿里山在第十八屆中國溫州蘭花博覽會舉辦之際,再度握手大陸,與浙江溫州雁蕩山舉行了姊妹山締結儀式。同樣,溫商對此也表現了積極的應對態度,搶抓兩岸交流的商機。  「作為多年的驢友,我對臺灣早就嚮往已久。改革開放之後,大陸的經濟蓬勃發展,使很多人都擁有了足夠的經濟條件去臺灣旅遊。」
  • 臺灣親子遊----阿里山、嘉義
    2016-07-24 子書 子書會友 阿里山之著名我不必多說了,首次遊臺灣自然不想錯過,可惜我們遇到了颱風,還沒登陸前一天政府已經宣布阿里山封園
  • 觸摸臺灣風雲變幻的《阿里山的姑娘》
    臺灣第一部國語劇情片《阿里山風雲》還是上海國泰電影公司的導演張英、張徹從上海來到臺灣後拍攝的。臺灣本土的電影公司真正拍攝國語電影,確切的說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 「高山青,澗水藍」此語一出,就自然而然地給阿里山山水帶來了最為深遠的影響和美譽,引發了文人墨客對阿里山山水的審美自覺,並吸引了眾多遊人前往尋訪觀賞。
  • 【臺灣遊學記三】阿里山之行
    司機大哥(臺灣人習慣把司機稱作司機大哥,我們入鄉隨俗,也便這樣稱呼我們的司機了)一大早來到我們住的酒店等待我們吃完早飯出發到阿里山,車子越往山裡走,藍天讓我看的心曠神怡,之前導遊阿凱就在說最近臺灣市區的空氣不是很好,我說還不錯吧,到處都是藍天白雲,於是阿凱又說等我們到了阿里山,你才知道阿里山的空氣才叫好,新鮮空氣從喉嚨穿過直接到肺裡,那感覺整個人都清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