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武漢社區垃圾分類 「菸蒂是什麼垃圾」成為討論焦點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楚才小記者探訪武漢社區垃圾分類
   「菸蒂是什麼垃圾」成為孩子們討論的焦點

  近日,5名楚才小記者探訪武漢垃圾分類。圖為小學生在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武漢的垃圾分類開展得如何呢?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近日,楚才小記者跟隨長江日報記者一路探訪,前往江漢區海虹景小區了解垃圾分類情況。

  探訪:

  好奇智能垃圾分類,小記者連連發問

  上午8時45分,韓家墩小學五年級的趙傲陽來到集合點,父親趙斌說:「一聽說有關於垃圾分類的採訪活動,我們馬上就報名了,垃圾分類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現在大家也經常討論這件事,希望讓孩子多接觸了解。」

  9時,5名楚才小記者一起出發,首先前往海虹景小區。一進小區,孩子們被一組智能垃圾分類箱所吸引。湖北再生資源公司的垃圾分類講解員說,這是一組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箱,居民掃碼可投放垃圾。

  在觀看可回收物分類垃圾箱時,來自育才家園小學三年級的閔煜軒站在所有人的前面,認真聆聽講解員介紹如何分類垃圾。他驕傲地說:「我們家的垃圾都是我分類的。」閔煜軒表示家裡一共有4個垃圾桶,每個垃圾桶都貼上了不同的標籤,「我還想了解關於垃圾分類更多的知識。」

  趙傲陽則當場提問:「請問帶有水的玻璃瓶屬於哪類垃圾呢?」對此,講解員回覆說:「玻璃瓶屬於可回收垃圾,但扔垃圾時要把裡面的水倒幹,並且把玻璃瓶包起來,以免傷到環衛工人。」

  負責該小區垃圾分類的湖北再生資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小區垃圾分類可智能化操作,可降解的廚餘垃圾袋可通過掃碼領取,通過智能分類箱或是廚餘垃圾的二維碼,可以追溯每一袋溼垃圾的投放住戶,對於分類做得好的住戶會實行獎勵。

  江漢區城管執法局垃圾分類專班負責人介紹,海虹景小區是從去年開始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小區,也是江漢區重點打造的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小區住戶700戶左右,目前垃圾分類參與率已達50%,並且還在逐步增長。

  互動:

  參觀完小區各種智能垃圾分類箱後,講解員帶領小記者們親身體驗了一次垃圾分類。在垃圾分類宣教室,講解員讓孩子們把印有各種垃圾的貼紙,分別貼到印有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牆上。孩子們全神貫注,努力把代表垃圾的圖片貼在正確的地方。

  「易拉罐屬於可回收物。」「口紅屬於有害垃圾。」文樂軒和餘思瑤一邊貼一邊交流。「菸蒂是什麼垃圾?」成為5個孩子討論的焦點。有人認為是有害垃圾,有人說是其他垃圾。最後,講解員告訴大家:「菸蒂屬於其他垃圾。」

  經過一番講解,為了讓孩子們對垃圾分類有更加直觀的認識,江漢區城管執法局和湖北再生資源公司還在戶外準備了紅、綠、藍、灰四個小分類垃圾桶,然後做了一疊卡片,畫上垃圾圖案,讓孩子們進行一次「實戰演練」。

  趙傲陽第一個投,閔煜軒、文樂軒、餘思瑤、牛澤嘉緊隨其後。大家投完後,講解員一一檢查,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孩子們都分對了,但在有害垃圾桶中,講解員發現了電子產品、廢舊家電,「這兩項均是可回收物。」然後,又發現了過期蛋糕,「蛋糕雖然過期,但也屬於廚餘垃圾。」 講解員一一解釋。隨後,在檢查可回收物時,發現了廢原子筆,講解員強調:「廢原子筆和鉛筆都屬於有害垃圾,大家記住了嗎?」孩子們一一點頭。

  在海虹景小區,一臺垃圾運輸車正在等待清運垃圾。唐家墩街環衛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輛車可以全封閉運輸,不會產生「跑冒滴漏」的問題。孩子們對這輛外型酷炫的車很感興趣,圍著車子問個不停。

  收穫:

  「讓媽媽縫一個環保布袋用來裝垃圾」

  上四年級的餘思瑤說,學校讓他們帶袋子裝垃圾,同學們基本都是帶的塑膠袋,只有一個同學用的是布袋子。「我回家也要讓媽媽縫一個環保布袋用來裝垃圾,要少用塑膠袋,剛才聽了講解員叔叔說,普通塑膠袋非常難降解,對環境有影響。」

  由於最近網上對上海垃圾分類討論得較多,來自井岡山小學的文樂軒開玩笑地說:「我暑假本來要去上海旅遊的,聽說垃圾分類這麼難,打算換一個地方。」通過這次垃圾分類的學習,他又說:「現在去上海,我也不怕了,因為垃圾分類我都學會了。」

  文樂軒提了很多個「為什麼」,比如「為什麼武漢與上海垃圾分類的名稱不同?為什麼桶的顏色也不一樣?」江漢區垃圾分類專班的工作人員回答:「全國的垃圾分類標準是統一的,基本都是『四分法』,只是名稱不一樣,上海的溼垃圾,就是武漢所稱的廚餘垃圾,屬於易腐類;上海的幹垃圾,我們稱為其他垃圾,也就是除了廚餘、有害和可回收之外的垃圾。」專班工作人員說,比如桶的顏色,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武漢和上海的顏色一樣,都是藍色和紅色;但是廚餘垃圾桶,武漢的是綠色,上海的溼垃圾桶是褐色;其他垃圾桶,武漢的是深灰色,上海的幹垃圾桶是黑色。

  半天的探訪之旅讓5名楚才小記者學到很多垃圾分類專業知識,下午回家,楚才小記者們紛紛寫下了自己學習垃圾分類的感受。

  【楚才小記者垃圾分類探訪有感】

  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

  今天,爸爸帶著我參加了長江日報組織的「垃圾分類」活動。我感覺這次活動舉辦得很成功,也很有意義。

  首先我學會了如何將垃圾進行分類。這次的社會實踐,見到了平時看不到的東西。我發現市民素質在提升,社會在進步,科技也在不斷地發展。

  通過這次學習,我覺得垃圾分類雖是小事,但分好類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益處。

  夥伴們!讓我們一起來維護家園的環境!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韓家墩小學 趙傲陽)

  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保護環境

  經過學習,我知道垃圾主要分為其他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與有害垃圾。其中生活中最容易產生的是廚餘垃圾與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有汙染紙張、塵土、粉筆等;廚餘垃圾有蛋殼、海鮮皮等;可回收垃圾有廢金屬、紙箱、塑料瓶等;有害垃圾有燈泡、過期藥品、電池等。其中廚餘垃圾在夏日會腐爛,發出惡臭,所以要盡力除幹水分後再丟。

  現在想來,環衛工人十分辛苦!我們要多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保護環境,因為武漢是我家!

  (水果湖二小 牛澤嘉)

  玩了一個遊戲「垃圾分類我知曉」

  我們到了海虹景小區,這裡面有專門的叔叔為我們講解垃圾分類的知識,我全神貫注地聽著。我知道了垃圾分類的知識,什麼樣的垃圾應該丟進哪個垃圾桶。之後我們玩了一個遊戲「垃圾分類我知曉」。四類垃圾分別是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要把每個垃圾圖片貼上去。叔叔把圖片打亂,讓我們按照順序再貼上去,我很快就貼好了,最後我們得了99分。我很開心。(育才家園小學 閔煜軒)

  儘量少製造垃圾

  學習了垃圾分類,我也悟出一個道理:我們儘量少製造垃圾,並且堅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不要給環衛工增添更多的麻煩!

  這一次活動讓我明白,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井岡山小學 文樂軒)

  垃圾分類我先行

  志願者叔叔拿出一打卡片,卡片上印著各種垃圾圖片,我們都好奇地望著叔叔。叔叔說:「我們來用模擬垃圾的卡片做一個分類遊戲。」叔叔問誰先來,我想試試,於是幸運地去體驗了一把。我將一張張卡片,按照卡片上面畫的垃圾,扔進不同垃圾箱內。我看著卡片一邊分,一邊口裡說著,卡片上的西瓜是廚餘垃圾,電池是有害垃圾,報紙是可回收垃圾。這個方法真好,我要去學校和我同學一起做這個垃圾分類的遊戲。

  我以後儘量少製造垃圾,嚴格按4種垃圾進行分類,和同學們分享今天學到的「垃圾分類遊戲」,做到垃圾分類我先行。

  (韓家墩小學 餘思瑤)

  長江日報記者陶常寧 實習生李慧 曾漢 王宇婧 通訊員李軍 王凱

相關焦點

  • 探問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題:探問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新華社記者關桂峰、田晨旭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版的生活垃圾分類怎麼分?不分怎麼罰?做好準備了嗎?如何確保新規落地實施、形成長效機制?圍繞社會關注的北京垃圾分類四大焦點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探訪北京社區垃圾分類 大棒骨玉米芯等成「易錯題」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施行首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社區配垃圾分類指導員,有居民主動分類投放  大棒骨玉米芯成垃圾分類易錯題  昨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新京報記者到朝陽區、西城區多個社區探訪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均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中多數居民能夠主動分類投放垃圾。
  • 研極食物垃圾處理器 走進武漢萬科嘉園社區
    2020年8月2日上午,由武漢童聲視界傳媒、東湖高新技術區關東街道辦事處、萬科嘉園物業、武漢品中科技等多家單位,以「垃圾分類多重奏,美麗社區我先行」為主題,在武漢萬科嘉園社區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
  • 武漢川江池社區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共建活動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黃桂英)12月4日,武漢軍山街川江池社區黨支部聯合車都集團、湖北耀鼎科技公司,在轄區海倫小鎮開展了以「文明之城新時尚 垃圾分類記心上」為主題的共建活動。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據悉,活動在黨建引領下,通過知識宣講、遊戲互動和愛衛環境實踐等一系列環節,提高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促使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逐漸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黨員志願者對社區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消殺服務。
  • 推廣垃圾分類 社區各有妙招
    華陽路街道:便捷高效  商鋪垃圾不用愁小車上門過來收  社區晨報記者周晶  近日,華陽路街道在長寧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指導和幫助下啟動了沿街商鋪生活垃圾分類上門收集試點工作。  除了綠色的辦公環境,玫琳凱推行的綠色辦公方式也頗具亮點,垃圾分類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近日,記者來到玫琳凱大廈,實地探訪這裡的「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記者在觀察中發現,玫琳凱大廈西側的空地上有一座不鏽鋼垃圾廂房。這座垃圾廂房外表乾淨,廂房壁上印有明顯的垃圾分類標識。翻開擋板,裡面按照預估的各類垃圾的產生量設置了對應的大小垃圾桶。
  • 【垃圾分類·社區動態】垃圾分類 共倡環保
    【垃圾分類·社區動態】垃圾分類 共倡環保 2020-11-13 1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垃圾分類!逗硬!
    ;(三)廚餘垃圾,指易腐爛、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包括居民家庭產生的食材廢料、剩菜剩飯、花卉綠植等廚餘垃圾,餐飲經營者、單位食堂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餐飲垃圾以及農貿市場產生的瓜皮果核等其他廚餘垃圾;(四)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廚餘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包括普通無汞電池、菸蒂等。
  • 創可貼是什麼垃圾?沒喝完的奶茶是什麼垃圾?垃圾分類搞暈我了
    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那這麼多垃圾你知道要怎麼分嗎?比如創可貼是屬於什麼垃圾呢?創可貼是什麼垃圾創口貼是幹垃圾。幹垃圾也叫其他垃圾,專指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以外的垃圾,而創可貼是一塊膠布,中間附以浸過藥物的紗布,它既不屬於有害垃圾,也不是可回收物、溼垃圾,因此被歸為幹垃圾,需要仍到黑色垃圾桶中。
  • 分好類的垃圾去哪了?記者探訪上海垃圾分類處理「末端」
    荔枝特報專稿/記者 張賀 張健 編輯/周詩婕 實習生/秦思 視頻包裝/王旖文隨著垃圾分類在上海的實施,很多人都有一個終極疑問:讓人分類到懷疑人生的垃圾究竟去哪兒了?7月4日,荔枝新聞實地探訪上海市浦東新區的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這裡負責處理的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北片區的乾濕垃圾。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近千噸垃圾究竟去哪兒了?跟隨記者的鏡頭,揭開你對垃圾分類的終極困惑。
  • 北京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來了!大棒骨、玉米棒是其他垃圾
    來源:央視網從今天(5月1日)起,新版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新版條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單位和個人分類投放垃圾採取強制措施,有了處罰條款。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將步入強制時代。
  • 河西區誼景村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精品示範社區」 在這裡 垃圾...
    原標題:河西區誼景村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精品示範社區」 在這裡,垃圾分類已成習慣   「過去是把各種生活垃圾混裝,扔在樓門口的垃圾箱裡,夏天高溫有異味,冬天低溫髒水結冰
  • 北京垃圾分類難在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實施以來,已經過去一月有餘。垃圾分類效果如何?日前記者走進北京市多個社區進行了相關探訪。記者發現,垃圾分類已逐漸成為居民津津樂道的話題。
  • 「垃圾分類,人人參與」 ——李家花園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垃圾分類,人人參與」 ——李家花園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2020-11-24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西區誼景村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精品示範社區」 在這裡,垃圾...
    拎著事先分好類的生活垃圾,河西區友誼路街誼景村社區居民張阿姨,來到垃圾分類箱房門口,踩下踏板,箱門自動彈開,她把事先分好類別的垃圾投入對應的箱桶,感慨地說,「如今,生活垃圾分類已經成為街坊鄰居的新習慣,不僅改善了周圍環境,還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
  • 紙尿褲牛奶盒是啥垃圾?鄭州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
    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進社區 居民:「只要用心,給垃圾分好類並不難」) 我市實行的垃圾「四分類法」分哪四類?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垃圾桶分別盛放哪一類垃圾?牛奶盒屬於哪一類?寶寶用的紙尿褲、平時常用的溼紙巾是什麼垃圾?……12月1日起,《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
  • 垃圾分類成為「熱詞」之後
    你的城市實行垃圾分類了嗎?隨著上海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一場席捲中國的垃圾分類熱潮正緊鑼密鼓。北京也藉助智能硬體和大數據技術,上門回收、積分獎勵、智能垃圾桶等新方法層出不窮。中國各城市相繼跟進,垃圾分類儼然已成為一種「新時尚」。
  • 我是飛達社區的「垃圾分類引導員」
    (原標題:我是飛達社區的「垃圾分類引導員」) 一手玩著手機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塑膠袋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上海垃圾四分法,規定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大家在生活中有過了解,大概知道是些什麼物品,但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大家一頭霧水,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知識。一、生活中幹垃圾有哪些?
  • 渡東社區吟唱《垃圾環保歌》 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
    ;你拍二,我拍二,儘量少用塑膠袋兒……你拍六,我拍六,廢舊電池要回收;你拍七,我拍七,節約能源要牢記;你拍八,我拍八,垃圾分類靠大家。」近日,記者走進越城區稽山街道渡東社區聽到,幾名小朋友正在唱一首朗朗上口的《垃圾環保歌》,「生活垃圾分類」對於該小區居民來說不僅耳熟能詳,也實實在在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為他們的一種自覺行動。對於東升苑小區的居民王娟來說,每天早晚前往小區指定垃圾投放點扔垃圾,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同時在她的帶動下,正在上幼兒園的小孫兒也知道要把垃圾分類扔進家中不同的桶裡。
  • 生活垃圾分4類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餐廚垃圾 其他垃圾
    去年出臺的《成都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8—2020年)》明確,到2020年全市黨政機關、學校等公共機構、軍隊單位及商業綜合體、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100%全覆蓋;城鎮社區和農村集中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60%;生活垃圾末端處理減量率(人均)達1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15%,無害化處理率達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