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我長大了,要做一個拾破爛的人。
這是三毛在讀書時的一篇作文,她在文中寫到她的理想是長大後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後來因為老師的批評,她稍微改了改,改成了:
做一個夏天賣冰棒、冬天賣烤紅薯的街頭小販,因為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又可以大街小巷地遊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順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裡,有沒有被人丟棄的好東西。
這就是三毛,一個從小的理想就與眾不同的人。
高三時,身邊就有很喜歡三毛的同學,那個時候她們就已經讀了很多三毛作品。
我也知道,喜歡三毛的人很多,但一直從未去接觸三毛的作品,直到前幾天,我讀完了三毛的部分作品,我才明白三毛的魅力究竟來源於何處。
就像她說出了令別人驚訝的理想一樣,她浪漫生活方式也足夠讓人為之驚嘆。
三毛:我一點一點脫去了,束縛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東西。海角天涯,只要我心裡想到,我就可以去。
三毛追求自由,她的行為都隨著自己的心意,不羈於世俗。
想去沙漠了,就可以很快背上行囊出發。
我最喜歡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
首先覺得即使在荷西的陪伴下前往撒哈拉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的三毛真是擁有巨大的勇氣。
再次,就是覺得,她在沙漠中的生活真是「波瀾壯闊」,她能用指甲油幫撒哈拉為鄰居醫治牙齒,也和荷西一起開車去海邊觀浴……。
在她「波瀾壯闊」的生活對比之下,更顯得我們普通人生活的「波瀾不驚」。
也許,三毛那驚奇隨心的一生,也是大多數被平凡生活淹沒的人想要有的浪花。
三毛一生的經歷中,感人至深的,當屬她與荷西的愛情了。
荷西,是可以把三毛碎掉的心用膠水粘起來、最喜歡聽三毛胡說八道、願意陪三毛流浪的人。
荷西: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邊,只有跟你結婚,要不然我的心就永遠不能減去這份痛楚的感覺。我們夏天結婚好嗎?
荷西:想帶你去看電影,明天你就不是我女朋友了。
光是閱讀他們之間每天的對話,看他們每天的生活,都可以感受到荷西對三毛的愛。
荷西去世後,三毛仍舊行走了很多地方,但她心中,始終沒有忘記過荷西。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後來的整個撒哈拉,都是三毛對荷西的思念。
三毛看似短暫的一生,卻是別人的十倍人生。
一生追求愛與自由的三毛,得到了荷西的愛,也走遍了世界,得到了自由,於是,她便也離去了。
三毛:我一點一點脫去了,束縛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東西。海角天涯,只要我心裡想到,我就可以去。我的自由,終於在這個時候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