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沙,變成撒哈拉」

2020-12-11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漫漫書生,ID:manman-shushe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每想你一次,天空飄落一顆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

晚上好,各位讀者好久不見

今天來分享一本書----《撒哈拉的故事》,作者三毛

01

撒哈拉的故事,寫的是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的故事短篇集,

那裡「無窮無盡波浪起伏的沙粒,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而人,生存在這兒,只不過是拌在沙裡的小石子罷了」。

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三毛和荷西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著」,他們在這裡結婚、成家、學車、探險、捉魚、甚至給人當醫生.........

這是一個真善美的故事。

把「撒哈拉」寫成了「綠洲」

把「失望」寫成「希望」

把「單調」寫成「充實」

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也是三毛的魅力。

02

這裡浩瀚、落後、貧困、寂寞、骯髒,白天很熱,夜晚很冷,遠離寰宇,與世隔絕,她的鄰居們常年用布包裹著,散發著濃濃的體臭;

小女孩很早就嫁人,結婚的過程充滿暴力和愚昧;鄰居偷她的羊,偷她的水,偷她的菜,還放任羊群踩破她的屋頂;

沒有正義,善良而美麗的沙伊達被人唾罵,甚至慘遭毒手;去找人幫忙救命,卻差點被侮辱;這裡毫無人權的奴隸制度;還有偏見,還有迷信,還有戰爭... ...

這裡的一切物質和精神都貧乏到了極點。

然而,在三毛的筆下卻是充滿詩意的。

03

「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們都得常常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這一遭。「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在很多章節中,三毛都以一種輕鬆歡快的筆調敘寫故事,例如:《懸壺濟世》以及《沙漠觀浴記》。

因為她在體驗不同風景、文化、習俗的同時也在享受著獨屬於生活的藝術,並且這一點在章節《白手成家》中也可以看出。

三毛曾在書中評價在撒哈拉的生活:

「千篇一律的日子,沒有過分的快樂,也談不上什麼哀愁,沒有變化的生活,就像織布機上的經緯,一匹一匹的歲月都織出來了,而花色卻是一個樣子的單調。」

書生君也不得不感嘆,在這片荒昧、無知甚至野蠻的土地上,尋找生活的藝術又是何等的珍貴。

梨姐姐要說:

或許每個人都曾嚮往著流浪,體會年少輕狂不食人間煙火的灑脫,面對生存所帶來的困境,也很少有人在這漫長而又孤獨的長河中找到那個不曾迷失的自我。

不論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憧憬,還是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釋然,對於曾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數年,但是卻一直心有綠洲的三毛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荷西為愛付出的是六年等待與期許,三毛為愛付出的是自己生命的燃燒,心有綠洲,那麼流浪的永遠不會是你的靈魂,燃燒的也永遠不是你的生命。

相關焦點

  • 小資遊 | 「我每想你一次,都變成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沒想到她竟然是中國第一位踏上撒哈拉沙漠的女性。 每想你一次,天上便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來摩洛哥之前,我在想是什麼支撐三毛,在這樣寂寞單調的地方生活下去。
  • 撒哈拉沙漠的沙到底有多深,撒哈拉沙漠下又埋藏著怎樣的失落文明
    如果論大小,撒哈拉沙漠只能排第三,最大的兩個沙漠是南極和北極,這多少有點違背直覺。儘管極地被冰雪覆蓋,但它們足夠乾燥,可以被稱為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有多深?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撒哈拉曾經是一個富饒的地區,有著繁榮的人類社區。
  • 遊記:魂牽夢縈的撒哈拉沙漠
    對於沙漠最早的印象大概是跟三毛的愛情有關——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是這個奇女子賦予了撒哈拉沙漠最浪漫的色彩,我不曾讀過三毛的書,卻看過她與荷西的愛情。從未想到自己第一次見到的沙漠就是這個浪漫女子口中的撒哈拉,不知這腳下的沙會否有著她愛情的證據。
  • 撒哈拉沙漠的調色板 摩洛哥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撒哈拉《撒哈拉歲月》把當地描寫成非常浪漫的地方,在腦海中亦聯想到騎駱駝穿越沙漠、下榻遊牧民族的帳篷、細數夜空星星、圍著營火唱歌……這些恍若電影情節的橋段,在此都變成實實在在的體驗
  • 當我想你的吋候天上就會掉下一粒沙,於是就有了撒哈拉
    「當我想你的吋候天上就會掉下一粒沙,於是就有了撒哈拉。」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描述了她在沙漠時的所見所聞,故事裡充滿了浪漫、濃情的異域情調和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旅行菌不是三毛,沒有太多關於沙漠的美妙故事,只能和小夥伴們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撒哈拉。
  • 每想你一次,天空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我最喜歡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首先覺得即使在荷西的陪伴下前往撒哈拉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的三毛真是擁有巨大的勇氣。再次,就是覺得,她在沙漠中的生活真是「波瀾壯闊」,她能用指甲油幫撒哈拉為鄰居醫治牙齒,也和荷西一起開車去海邊觀浴……。
  • 《撒哈拉的故事》:那個叫Echo的女子讓撒哈拉有了故事
    3.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4.生命的滋味,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嘗一嘗啊。但周末驅車去西海岸打魚既能享受冒險的刺激,又能品嘗新鮮的魚;常遭人歧視的啞奴還能保持一顆善良、謙卑的心;這些都讓三毛深愛著這個沙漠。還有千瘡百孔的大帳篷、鐵皮做的小屋、單峰駱駝和成群的山羊......在三毛眼中都是無盡的樂趣。無論是荷西把粉絲當做雨來吃,還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婚禮,也都是濃濃的愛意。
  • 撒哈拉沙漠積雪小鎮變成了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網絡配圖撒哈拉沙漠積雪你相信嗎?據悉,一場大雪襲來之後,小鎮變成了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美得令人驚嘆。38歲的攝影師Sekkouri Kamel拍下眼前一幕,從稱:「能在沙漠下這麼多雪真是太奇妙了。」1個月之前,號稱「全球最熱」的撒哈拉沙漠迎來37年第一場雪。1個月之後,阿爾及利亞Ain Sefra小鎮所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再次飄起雪花,規模比上次還大。 據英國《鏡報》報導,Ain Sefra近日遭受冬季風暴吹襲,20日竟然再次罕見飄雪,而且越下越大,部分地區積雪竟有1米厚。
  • 西班牙人埋下一顆炸雷,西撒哈拉地區始終未獲獨立?
    然而,無論戰略地理位置如何偏僻,西撒哈拉都處在毛、阿、摩三國的交界地帶上,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裡也必然存在不同勢力角逐的領土問題,除此之外,西撒哈拉內部的潛在經濟利益同樣讓周邊三國為之側目。
  •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文化#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 三毛因為一本地理雜誌的吸引,禁不住撒哈拉沙漠的誘惑,在1973年背著行囊與深愛著她的西班牙青年荷西來到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結婚,白手成家。
  •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撒哈拉……
    她漂泊半生,選擇了大多數人們夢寐以求卻不敢實現的環遊世界;她在撒哈拉和愛人相依相守,把生命過成詩;她享受生命的過程,接受和熱愛不同的生活方式。然而蹉跎一生,縱使三毛人生的豐富是常人十世才能活出的精彩,她對這個紛亂的世界仍舊不再留戀一秒。小編重溫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為荷西和她的平凡甜蜜的愛而感動,為荷西的死跟著三毛痛哭,為三毛長久走不出失去摯愛荷西的痛一起迷失。
  • 畢業季,撒哈拉,跟著三毛去流浪
    知道撒哈拉,是小時候從三毛的流浪小說裡開始的,直到老了才有機會去走一走撒哈拉,5年前去了撒哈拉東,現在去了撒哈拉西,估計駱駝才能去撒哈拉中。沿途開始荒蕪起來,阿特拉斯山阻隔了大西洋的寒流和潮溼的空氣,讓這片非洲北部終年炎熱少雨,「撒哈拉」這個名稱是從當地遊牧民族的語言引入的,就是「沙漠」的意思。雖然撒哈拉沙漠大如美國國土,但是它的居民估計只有250萬,每平方公裡還不到0.4人。
  • 《撒哈拉的故事》:壞人三毛告訴你,有一種自私叫做善良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從此便有了撒哈拉」三毛,我知道是一個「流浪」作家,但我以前沒有完整地讀過她的任何作品,在我看來,朋友們在她和Jose之間傳遞了更多關於愛情故事的信息,因此在我的記憶中,除了一些作家的概念,其餘的都是關於她的愛情。
  • 撒哈拉沙漠下隱藏著什麼?從6千年前一片生機,變成現在一片荒漠
    在古代,這個湖比裏海還要寬,橫跨整個撒哈拉沙漠,面積達39萬平方公裡。如果這個湖現在仍在,它將是地球上最大的湖,這個湖永遠地被銘刻在沙漠的景觀中,就像一個無聲的提醒,提醒著所有的人類,這個天然的深水水庫是在人類的活動中消失的。但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個曾經綠色繁榮的地區突然變成了這個星球上最沒有生氣的地方?
  • 《撒哈拉的故事》書評
    編輯:成競   《撒哈拉的故事》所描述的那片「良辰美景」讓人如醉如痴,翻開書時,能感受到溫暖的黃沙迎面撲來。再到後來,讀到《沙巴軍曹》、《啞奴》和《哭泣的駱駝》時,已經思緒萬千,不能釋懷。我好似進入了撒哈拉沙漠,看到了黃沙蒼茫、落日孤煙,瞭望到了三毛甘守沙漠作窩,布衣白手起家。在艱苦條件下,她編織著「撒哈拉的故事」。  沙漠中本是悲壯的灰調——純粹的與世隔絕,遠離塵寰的荒涼。白天酷熱,夜晚酷冷,是浩瀚中的殘酷、落後、寂寞、貧乏。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又是什麼原因致使它變成了沙漠呢?
    也許,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它也是最大的非極地沙漠,面積約為900萬平方公裡,也就是說,其面積幾乎和美國的領土面積一樣。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但是,如果你認為撒哈拉沙漠除了沙子之外沒有其他東西的話,那你就錯了。
  • 摩洛哥的撒哈拉便是撒哈拉的精華
    因為我知道,撒哈拉又離我近了一步... 最後收集了一部分沙,這個瓶子可以在馬拉喀什的不眠廣場買,也可以在去撒哈拉的路途中買。 回到營地,感覺滿身都是沙,撒哈拉,下次再見! 小結 撒哈拉絕對是本次旅行最期待的地方,我相信許多人來摩洛哥都是為了撒哈拉吧。雖然這次留下了許多遺憾,沒拍到星空,沒看到日落;但是反而糟糕的天氣讓我們感受到了撒哈拉的嚴酷,在自然面前,人類總是那麼的渺小。下一篇,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四大皇城的菲斯。歡迎各位小夥伴們閱讀!
  • 三毛: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以後成了撒哈拉
    在楊禎萍著的《三毛傳》中有這樣一句話:「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以後成了撒哈拉。」那一望無際的沙丘,那隨風舞動的沙粒,都是想你的印記。那是多麼深沉的愛,這愛深入了骨髓,這愛編制了了一個密密麻麻的網,最終把她緊緊地包裹了起來。化繭成蝶,她成了一縷魂魄,在無盡的虛空中繼續追尋曾經的愛人。她是三毛,追尋的愛人叫荷西。
  • 沒有阿特拉斯,撒哈拉沙漠會變成什麼樣?
    我只知道撒哈拉以南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於非洲北部,但是關於撒哈拉以南有多大,在哪裡結束的事情,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到2012年為止,我第一次在埃及接觸它,深入西部沙漠,當地的貝德溫人聽到撒哈拉以南的故事,談了一場不可救藥的戀愛。
  • 面積和中國一樣大的撒哈拉沙漠,曾經竟然是一片草原?
    三毛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但其實我們對於撒哈拉的了解,更多來源於讀書時期地理課本上的內容。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面積為906萬平方公裡,僅比中國略小一些。雖然,在阿拉伯語裡,「撒哈拉」一開始就意為「大荒漠」。但是你絕對想像不到,撒哈拉沙漠在數萬年前,也是一片芳草萋萋的草原。那後人是如何推斷撒哈拉曾經是一片大草原的呢?主要是因為舉世聞名的撒哈拉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