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創新之道:中國海底第一隧!築路海底88米

2020-12-25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婁花

82.8米、88米乃至未來的150米,青島海底隧道刷新著國內乃至世界的新深度;6000米、7062米、10000米,一次一次的海底作業能力被不斷改變……海洋是青島最大的優勢和最鮮明的特色,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中,青島正闊步向前,向國際海洋名城的目標奮進。而在這片蔚藍的海域上,青島人也在不斷挑戰著世界「深度」。

■膠州灣海底隧道

穿越水下82.8米,青黃一線牽

能有一條隧道穿行海底,曾是多少青島人盼望的事情。夢想在2011年成真。歷時四年多建設,全長7800米,海底長度達3950米的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正式開通。從膠州灣東岸的入口駛入,下行至水下82.8米的隧道最深處,再從膠州灣西側的薛家島出口駛出,只需8分鐘便跨越了膠州灣。它和連接青黃北端的膠州灣大橋遙相呼應,讓青黃邁入同城時代。

開通七年間,膠州灣海底隧道累計通行車輛1億次,通行人數近4億。如今,第二條海底隧道正在謀劃中。按照設計初步方案,第二條膠州灣隧道長度15.8公裡,海底的長度接近12公裡,深度達到了150多米。這些技術指標,已經達到世界海底隧道的施工極限值。在不遠的將來,兩條海底公路隧道形成的海底交通網,將助力青島城市一體化建設,成為連接主城區和國家級新區之間的海底大動脈。

■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

88米!我國最深海底隧道貫通

如果說膠州灣海底隧道是一項超級工程,正在建設的地鐵海底隧道更是創造了奇蹟。經過3年多建設,我國首條地鐵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11月6日上午順利貫通,這也是我國建成的最長、最深的地鐵海底隧道。

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其中下穿膠州灣灣口長度3.49公裡,海底區間距海平面最大深度達88米。中鐵三局青島地鐵1號線項目經理胡紅星介紹,海底埋層88米,每平方米的承壓相當於三百輛小汽車的重量,壓力可想而知。

青島地鐵1號線全長約60公裡,預計2020年通車。在原有膠州灣隧道、膠州灣大橋連接通道的基礎上,青島地鐵1號線增加了一條連接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重要交通動脈,助推東西海岸同城化發展。

■頂級海上救助打撈船

深水作業能力拓展到6000米

2018年9月15日上午9時18分,北船重工青島武船六聯跨車間內,隨著火花四濺,數據等離子切割機開始切割第一塊鋼板,標誌著我國最先進、世界一流的新型深潛水工作母船開建。該船預計2020年建成交付,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救助打撈、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和建設海洋強國的大國利器。

該船是為國家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打造,船長177.1米,寬33米,深14.4米,吃水7.5米,載重1.3萬噸,續航力為10000海裡,自持力不小於60天。該船能在除南北極外的全球海域作業,集搶險打撈、飽和潛水、深水海洋工程吊裝作業和鋪管作業於一體,可在遠離大陸岸基支持、惡劣海況條件下進行大水深應急搶險打撈作業。建成後將使我國飽和潛水深度紀錄由300米邁向500米,深水作業能力由3000米拓展至6000米,各項性能居中國第一、世界頂級。

■國家深海基地

「深海一號」帶「三龍」同入海

冬日,即墨區鰲山衛的「鰲頭」,靜靜面對著廣袤的黃海。這裡就是國家深海基地,我國大型深海裝備業務化運行支撐基地,也是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我國深海科考最核心的載體「蛟龍」號,即「安家」於此。

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國家深海基地目前初步形成以蛟龍、海龍和潛龍為代表的「三龍」系列深海運載裝備體系,我國首艘專業化載人深潛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將於年底下水。預計2020年,「三龍」將首次同船亮相,實現「三龍」一體同船作業。

■延伸 依託海洋資源稟賦 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是青島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和海洋強省建設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依託海洋資源稟賦,青島的海洋經濟可謂潛力十足。

青島海洋經濟特色優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有很好的海洋資源稟賦,海域面積達12240平方公裡,比陸域面積多1000平方公裡,海上青島大於陸上青島;有很強的海洋科研力量,擁有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34家,高端研發平臺和高端人才佔全國的三分之一;有比較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海洋主要產業和相關產業的20個行業,在青島都有相關企業,產值過千億的行業6個,過百億的8個;有海洋特色突出的功能園區,已形成了「兩區一谷」和14個省市級海洋特色園區為多點支撐的功能園區;有比較好的海洋經濟發展成果。過去五年,青島海洋經濟一直保持年均16%的增長速度。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2346.4億元,增長15.8%,高於GDP增速8.4個百分點。

按照《青島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國際海洋名城行動方案》,當前青島正在深入實施國際海洋名城建設「1045」行動,加快發展海洋船舶與設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等10大產業,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文明等4大領域提升,加強園區、企業、項目等5大支撐保障。圍繞海洋船舶與設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建立總投資2520億元的重點項目庫,入庫項目124個,92個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加大海洋新興產業項目招商力度,圍繞37個海洋新興產業項目實施精準招商,已籤約14個,籤署框架協議或合作協議9個。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國內長度第一世界第三海底隧道實現主隧貫通
    中廣網北京4月28日消息(記者王朝鵬 雷蕾)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35分報導,國內長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膠州灣海底隧道今天實現主隧貫通。據了解,位於青島的膠州灣隧道全長7.8公裡,其中海底段隧道長約3.95公裡,項目總投資32.98億元,預計將於明年6月竣工通車。
  • 海上搭積木 海底穿針線
    海上搭積木 海底穿針線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第一 「兩島一隧」鑄就世界工程奇蹟2011年9月11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西人工島最後一個鋼圓筒振沉成功。新華社發2017年3月7日,海底隧道最後一節沉管安裝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記者齊中熙 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整整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明日貫通,海底兜風電話暢通
    迄今世界最長、埋入海底最深、單個沉管體量最大、設計使用壽命最長、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7月7日全線貫通;在茫茫伶仃洋海面上的大橋建設者已建立兩個大型人工島與隧道、橋梁相連,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核心控制性工程,因為其綜合技術難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也被稱為交通工程中的珠穆朗瑪峰。為什麼要建海底隧道?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總投資32.8億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座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中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擁有數項世界罕見難題——世界上覆蓋層最淺的海底隧道,最薄處5.7米; 行車主洞開挖斷面面積達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設史上尚屬首例; 軟弱圍巖(俗稱爛泥巴)、富水砂層、風化槽群(囊)這些不良地質段規模之大也為世界罕見。
  • 中國第一座長118米海底通道在這個海洋館裡
    從珊瑚館出來,旁邊就是聖亞海洋世界的海洋世界館,我覺得這應該是聖亞海洋世界的主館,規模最大涵蓋最多,也有最精彩的表演—海豚灣之戀。走進海洋世界館,通過檢票口,我們先走進鯊魚巖洞,這裡保留者史前鯊魚圖騰崇拜,在海底世界的這裡你卻可以聽到乳石柱上水滴的聲音。走過一道門再往前行是旅行者號潛水器和聯合號海底工作站,這個海底的水下世界有了神奇的造型潛水器、海底工作站,然後和海底魚類結合起來,仿佛置身另一個世界。可以看到魚兒在潛水器造型的空間裡遨遊。
  • 中國最深海底隧道在哪裡詳情揭露 中國最深海底隧道攻克了哪些難關
    原標題:距海平面88米!中國最深海底隧道貫通:創多項新紀錄 預計2020年通車11月6日,中國中鐵三局宣布,經過3年多建設,中國最深的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宣布順利貫通。該海底隧道攻克了多道難關:它是我國最深的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其中下穿膠州灣灣口長度3.49公裡,海底區間距海平面最大深度達88米。我國建成的最長地鐵海底隧道,與建成的國內最長海底隧道——膠州灣海底公路隧道「比翼齊飛」。穿越斷層破碎帶最多的地鐵海底隧道。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分享]膠州灣海底隧道工程評價資料下載
    摘要:12月4日,青島膠州灣隧道工程以其突出的創新性和高科技含量,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這是國內迄今唯一獲此獎項的海底隧道工程
  • 青島市膠州灣海底隧道_2020年青島市膠州灣海底隧道資料下載_築龍...
    2、在風險辨識的基礎上,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建立海底隧道工程施工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並結會l~9標度法,解決了各風險因素在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問題。 ······ 1 工程概況 2 技術標準 3 隧道通風方式 4 汙染空氣排放設計 5 通風設計 6 通風系統組成與布置 7 結語 ······ 共7頁 編制於2008年6月  隧 立即下載 海平面下88米!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海底隧道的最終接頭對接完成
    當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海底隧道的最終接頭——重約6000噸的鋼結構混凝土預製件在伶仃洋主航道吊裝下沉對接完成。港珠澳大橋總長約55公裡,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主體工程由長達22.9公裡的橋梁工程和6.7公裡的海底隧道組成,隧道兩端建有東、西兩個人工島。
  • 北京人金守華在海底88米修地鐵 歷時3年打造深海「蛟龍」
    11月6日,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順利貫通。這條長度達8.1公裡的海底隧道,是我國首條地鐵海底隧道,由它所牽起的東西兩岸的聯繫今後也將愈加緊密,2020年底1號線全線通車,乘客坐地鐵通過膠州灣僅需6分鐘。隨著海底隧道的貫通,中國鐵建山東地區總指揮長、北京人金守華也因此收穫了萬千網友的點讚。
  • 科普:港珠澳大橋長度總共多少米?海底隧道有多長
    從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建設到通車前後歷時十幾年的時間跨度,無數的技術創新,一個又一個的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造了奇蹟。  港珠澳大橋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橋?我們先從一些數字的角度了解一下。
  • 青島海底隧道迎來「雙龍共舞」
    /看點/ 第二隧道工程將創多項世界之最 ★海底隧道建設規模世界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世界最長★隧道領域施工複雜程度世界最高
  • 紅海海底管道PK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都是中國造,看看誰更強?
    說起海底隧道,大家一定會想起大名鼎鼎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不過,今天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的這個超級工程,不僅也是海底工程,而且其施工工序與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相比,還有很多獨特之處。大約2000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誕生了紅海。目前,中國的建築企業正在紅海建設一條超級柔性的海底管道。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青島開建
    這條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的海底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建成後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屆時青島黃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 中國第一條海底觀光隧道,全長118米,總投資1億元
    在中國,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海洋館或海洋世界,比如杭州、青島和廈門,在北方沿海城市大連,還有一個浪漫的海洋世界,叫做聖亞海洋世界。大家對海洋世界都很熟悉,但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擁有的獨一無二的海底觀光隧道,這是中國建造的第一條海底通道,也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海底工程項目,這條海底通道有118米長,2米寬。
  • 甬舟鐵路開工,「一橋」「一隧」將成世界之最
    甬舟鐵路開工,「一橋」「一隧」將成世界之最 2020-12-23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目前香港已成為珠海第一大外商投資來源地,也是珠海對外直接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這一系列優勢為珠海參與大灣區建設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礎,未來珠海將聯合澳門成為大灣區創新高地。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三地連接線及口岸,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最長鋼鐵大橋:港珠澳大橋有15公裡為全鋼結構鋼箱梁,是目前世界最長鋼鐵大橋。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全長6.7公裡。
  • 港珠澳大橋已建成海底隧道3645米 約佔總長65%
    港珠澳大橋已建成海底隧道3645米 約佔總長65%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已建成海底隧道3645米 約佔總長65%E21沉管精準對接,至此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在海底延伸至3645米,約為總長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