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下了一道命令,江南總督集體抗旨,對此她僅說了三個字

2020-12-11 靈楓歷史閣

大家應該對慈禧這兩個字都不感到陌生吧,我們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太后,也是在她的手裡,外國人可以任意地搶奪我們的寶物,毫不留情地殺死普通的人民,讓一個朝代一步一步地走向結束。

但是別看她在外國人的面前總是表現得聽從他們的話,很是乖順的樣子,但是在我們國家裡,她確是憑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想做什麼做什麼,就算是她下的命令不對,也很少有人敢反對她。因為一旦把她給惹生氣了,就會有著被殺的危險。而事實上這個老女人還是一個很容易生氣的人,所以抗旨這事兒幾乎是沒人敢做的。

但是有這麼一年,江南的總督那麼多的人,集體抗了她的旨!大家肯定會想,這下子她肯定要氣壞了,這幾個人要受到特別大的懲罰了。但是事實上卻和大家想的完全不同。在她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就只說了三個字兒,就表示這件事過去了,完全沒有處治這些人。

那麼她當時到底是下了怎麼樣的一個命令,竟然能夠引得這麼多人的不同意,甚至冒著可能會被殺死的危險,集體抗旨呢?而她又為什麼會和大家想的反應完全不同,只簡單地說了句話就結束了這件事,饒了他們了呢?

其實這還是要從當時侵華的列強說起。作為一個一直說一就是一,沒有人敢違抗她,更別說敢提欺負她這個字,她一直是過的驕傲強勢的生活。但是這些來進犯的外國人和之前在她身邊,她講的全都會聽她的人完全的不同。不僅敢侵犯她的尊嚴冒犯她,甚至拿土地等事來威脅她。

這是她覺得自己絕對是忍不了的。所以她下了一道影響很是重大的手諭,那就是公然向各國列強宣戰。這個向各國宣戰,即使是放在我們兵力強時,都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更不用說是在各方面都很是落後的末年了。而她卻為了出一口氣,發了這麼一個命令。

以李鴻章等為首的江南總督集體自然是不能看著她這樣冒失,讓整個國家都染上滅亡的危險啦!所以他們經過考慮以後才做出了這樣的違反的決定。而其實她也是發了命令後就後悔了,所以才在得知他們這個事之後,只是說了一句知道了。

相關焦點

  • 慈禧首次坐火車,下了3個奇葩命令,洋人聽後哭笑不得,百思不解
    當年晚清的實際掌權人慈禧,第一次見到火車時對它特別好奇,但她坐火車可不是隨隨便便坐,上去之前就先下了3道命令,讓洋人聽了哭笑不得!  第1道命令,她必須第一個上車。我們都知道,火車開之前司機和工作人員得先進行檢查,排除故障後乘客們才上去,可晚清時期的實際掌權人就是慈禧,她就是大清的統治者,你能比她慈禧先上車?聽到這個命令,司機和工作人員都很「無語」,慈禧太后在車上坐著等,他們不得不加快速度,不能讓太后久等。  第2道命令,火車上不得有太監以外的男性。
  • 東南互保意味著大清已對東南各省失去控制,為什麼慈禧不追究?
    東南互保事件始末 戊戌變法後,慈禧立溥儁為大阿哥,準備廢掉光緒帝。讓慈禧頗感意外的是,列強對此提出異議,表示只認同光緒。在列強槍炮的壓力下,慈禧被迫終止廢帝計劃。 這件事讓慈禧很惱火,我們大清國家裡的事,誰當老大本是我老太婆做主,你們一群強盜偏要橫插一槓子,愣誰都憋不住窩火。
  • 八國聯軍侵華,各地督撫抗旨不遵拒絕北上勤王,慈禧:該賞!
    正是因為東南互保的密謀,導致慈禧對己方的實力有了嚴重誤判,從而加速了她的失敗。 東南互保是嚴重的抗旨不遵,慈禧卻並沒有追究 慈禧對十一國宣戰之後,調兵的詔書也就迅速下達到了東南各督撫的手中。
  • 慈禧首次坐火車,下了3個奇葩命令,洋人聽後哭笑不得,百思不解!
    當年晚清的實際掌權人慈禧,第一次見到火車時對它特別好奇,但她坐火車可不是隨隨便便坐,上去之前就先下了3道命令,讓洋人聽了哭笑不得!慈禧躍躍欲試。 於是等到祭祖的時候,慈禧決定乘坐火車,那她慈禧太后能受得了普通乘坐火車的流程麼?一來到火車面前,她就下了3道命令,火車司機聽了都想揍人。
  • 她數十年為慈禧代筆繪畫,生前死後都默默無聞
    在故宮和頤和園裡,常能看到鈐有「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的大字匾額,在故宮博物院的藏畫中,有慈禧御印題款的繪畫近二千幅。慈禧垂簾攬政,曠半世紀之久,蠻橫專制,權欲極強。她真能作畫題字嗎?從其罷免恭親王的一道硃諭來看,錯別字連篇,顯然不學無術。
  •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入葬東陵被偷拍,朝廷將直隸總督免職
    1909年11月13日,慈禧太后的梓宮入葬菩陀峪定東陵。清廷為這場奉安大典做了充分的準備,現場隆重莊嚴。作為直隸總督,端方肩負「山陵大差」,責任重大。巳刻,梓宮抬入隆恩殿時,天津福升照相館的尹紹耕等人躲在牆角架起照相機拍照。此舉被王公百官發現,引發一陣小小的騷動。
  • 古今第一完人曾國藩其實是個心機婊 曾四次抗旨拒不出兵
    1853年8月,當石達開大軍到武漢時,武漢情況十分危急,曾國藩收到聖旨,旨意要求他聯合湖廣總督吳文鎔一起救武漢之危。不過這一次,曾國藩按兵不動,拒不執行聖旨。後來吳文鎔遭到彈劾,被派去鎮守黃州,黃州大概是今天的黃岡地區,吳遭到太平軍的圍攻,四面臨敵,緊急中向曾國藩求助水軍夾擊太平軍,但是曾國藩當時沒有出兵,吳文鎔最終投水自殺。
  • 慈禧太后發燒,一老農民要她喝「洗腳水」,結局出乎意料
    慈禧太后發燒,一老農民要她喝「洗腳水」,結局出乎意料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物,對他的痛罵之處,一方面體現在她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各國之歡心」,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她當年阻止的戊戌變法。不過其實在歷史學界,對於慈禧還有很多翻案文章,她的身上隱藏著許多的歷史謎團。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許多人都對此充滿了興趣。那我們就來講一個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遇到的一個烏龍事件,結局充滿著狗血性,讓人意料不及。這位慈禧太后光看她前半生,我們會覺得她是一個非常悽慘的女人。少年喪父,青年喪夫,中年喪子,晚年搞的大清國亡國。
  • 清朝的直隸總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清朝在全國先後設立了九大總督,而其中的直隸總督別具一格,非其他總督可以與之比擬的。那麼,直隸總督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清朝直隸總督衙門設立在河北省的保定市,直隸總督總管今天津、河北大部以及河南、山東小部的軍民政務,具體負責自己轄區的軍務、糧餉、管理河道,可謂集軍、政、財權於一身。權力滔天,簡直就是自己轄區的土皇帝。例如在義和團運動的時候,這些總督們就不聽慈禧太后的命令,擅自跟洋人籤訂協議,搞起了東南互保。而直隸總督更是別具一格,權力最大。
  • 慈禧太后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用意
    慈禧太后是在什麼背景下說這句話的呢?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1900年5月,慈禧太后向11國宣戰。11國中的8個國家隨即組成聯軍,發起侵華戰爭。清軍和義和團一觸即潰。慈禧太后見勢不妙,立即將兩廣總督李鴻章改任直隸總督,前來北京與各國議和。
  • 慈禧送西瓜:本想獻媚洋人,但仍沒能避免七月下旬的逃難之苦
    慈禧決定利用義和團,便命端王載漪管理各國事務,莊王載勳和剛毅為統帥京城義和團王大臣,並在莊王府設立拳壇。當時國家大政完全操縱在慈禧指揮下的端、莊二王手中。向來的行政最高機構軍機處,這時已成了一具殭屍。當時主張利用義和團的國戚崇文山,由於一直想廢棄光緒,所以深得慈禧的寵信。他與莊、端二王關係密切,常為慈禧通風報信,出謀劃策。
  • 曾國藩與慈禧的博弈不顯山不露水,《刺馬案》中的馬新貽是替死鬼
    慈禧的意圖很明顯,一是要動一動曾國藩兩江總督的座基,二是要動一動曾李師徒二人的關係。緊接著在同治七年,慈禧以剿捻功成為藉口,讓曾國藩北上接任了直隸總督一職,給曾國藩來了個明升暗降,然後就出了殺招,讓跟八桿子打不著的馬新貽接了曾國藩的兩江總督。
  • 甲午戰爭失敗後,唐景崧抗旨抗日,拒絕執行《馬關條約》被撤職
    因為前任臺灣巡撫邵友濂召劉永福赴臺協辦軍事時,劉永福只帶了兩營人馬來臺,人數僅千餘名。雖然臺灣土兵尚有萬餘人,但因為未經戰火,缺少訓練,沒有什麼戰鬥力。劉永福回到廣東後,從民團招募精壯兵員四營回臺,大大加強了臺灣的防禦能力。1895年3月日本出動陸海軍萬人進攻澎湖,卻被人數僅兩千餘人的黑旗軍戰敗,傷亡是清軍的數倍就是最好的證明。其次是籌措軍費。
  • 慈禧斷氣前下了一道神秘懿旨,12年前才知慈禧陰狠,當時無人敢說
    一九○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光緒被尊為「母后」,慈禧太后也閉上眼睛,油盡燈枯。這日子倒也算巧合,自己名義上的兒子前去,自己前去後又跟著,實在是令人生疑。慈禧臨終前,還是在床上躺了幾天,知道自己即將臨終,可是也不捨得咽下去,因為,她不願在光緒帝臨終前,就先離開。在這段時間裡,慈禧手握國權,光緒帝雖是皇帝,但仍是她一手操縱的皮影人,並不像一個真正的皇帝。
  • 故宮火鍋店菜單像「聖旨」,奉旨前來,看到價格網友:想「抗旨」
    故宮火鍋店菜單像「聖旨」,奉旨前來,看到價格網友:想「抗旨」原來說起故宮,總覺得那是偉大的建築,畢竟皇帝居住的地方,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僅尊重歷史,更重要的是想要將這些文物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結合,所以故宮不僅推出了一些文創產品,更是推出咖啡屋和火鍋店
  •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為何去西安躲避,而不是別的地方
    當年鹹豐就帶著慈禧、慈安,以及肅順等人跑到那裡躲了起來。慈禧還在那裡醞釀發動了辛酉政變。但是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期的東北,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日本和俄國這些侵略者在那裡虎視眈眈,劍拔弩張。民間老百姓也已被搜颳得差不多了。可以說,那裡既不安全也沒有什麼吃喝玩樂的東西,慈禧太后當然不會去了。
  • 1880年民間專家組會診慈禧太后
    他們和太醫李德立、莊守和、李德昌組成一個團隊,每天集體為慈禧太后看病。趙天向是第三個到京的。爾後,馬文植七月廿日抵京,廿五日首次入宮診斷,比薛福辰整整晚了一個月。其餘的醫生則在八月份陸續抵達,加入專家組。醫生多了,七嘴八舌,各有主見。慈禧太后將醫生分開,每天只宣三四個醫生上班,集體會診,次日又換一撥。
  • 有故事的八道豆腐名菜,四道深受乾隆喜愛,一道太過殘忍
    平橋豆腐,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乘龍舟路過平橋鎮。平橋鎮的大財主林百萬讓人在淮安至平橋鎮四十多裡的路上張燈結彩、鋪設羅緞,硬是把乾隆接到了家裡。林財主為了討好皇帝便準備了平橋豆腐這道菜,豆腐很普通,但是這做的方法卻是極為巧妙。
  • 慈禧下旨要曾國藩裁減湘軍,曾國藩接旨後殺掉一人,慈禧徹底認慫
    慈禧下旨要曾國藩裁減湘軍,曾國藩接旨後殺掉一人,慈禧徹底認慫!我們一說起來曾國藩,很多人第一個會想起來的是曾國藩很會教育孩子,他的家書現在很多人都在學習。但是曾國藩的另一個身份我們也是不能夠忘記的,那就是他是一個將領。
  • 360°無死角看乾隆慈禧日常
    南室靠窗為一通炕,東壁西向為前後兩重寶座,鹹豐十一年十一月一日,慈安、慈禧兩宮太后正式在養心殿東暖閣垂簾聽政,開始了晚清太后垂簾、親王輔政的時代。關於乾隆、慈禧與南京的故事乾隆六下江南話說,清代的皇帝中,乾隆最喜歡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