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自己也不想總結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切交由時間

2021-01-08 吳阿靜1

餘秋雨身邊有個司機跟了他好多年。後來,司機因為要照顧年邁的母親,經濟捉襟見肘。餘秋雨得知後,給了兩個方案:

一.餘秋雨給找全上海最好的醫院;

二.司機母親晚年的所有錢餘秋雨來出。

事情的最後是,餘秋雨不僅幫司機找到了養老院,他還承擔了全部費用。

餘秋雨的朋友評價他,說他身上有江湖氣,他其實很願意幫人忙的。確實,餘秋雨身上的標籤太多了,大眾對於他的評價也是多重化,以至於掩蓋了他身上最真實的一面。

對於大眾對他的評價,餘秋雨自己也不想總結,不想下定論,一切交由時間。

對於餘秋雨,年輕一些的朋友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70、80、90後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就算你不了解他本人,也一定聽過他的代表書籍《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出版於1998年,之後風靡全國,從高級知識分子,到街頭小販,人手一本。

《文化苦旅》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脈絡。

書的火爆程度絕對是餘秋雨和出版社編輯始料不及的,這也讓餘秋雨意識到,原來不僅高級知識分子,普通大眾也同樣渴求文化的普及。

這讓餘秋雨下定了決心,潛心研究中國以及世界文化,挖掘傳統的不為大眾所知的文化根源。

隨後,1999年,餘秋雨跟著鳳凰衛視,踏上了埃及、希臘、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尼泊爾等地,穿越數萬公裡的危險地區,只為探尋多樣的文化以及生活風貌。他把途中所見所聞寫成了書籍《千年一嘆》。

接著,他又去了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所探尋到的人文歷史寫成書籍《行者無疆》。聽說在歐洲的中國旅人,背包裡都有一本《行者無疆》。

《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都是對國外文明的探尋,餘秋雨既表達了對古文明的讚賞之詞,也揭露了古今文化的衝突,同時還與中國文化做了對比,從世界觀的角度看待古今文明。

除此之外,餘秋雨還潛心寫出了一部《中國文脈》,這是一部風格獨特又適於普及的中國文學簡史。作者以宏大的歷史角度和嚴格的審美標準敘述了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作者和作品,也是對中國文化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梳理。

上述四本書籍是餘秋雨的著名代表散文集。根據前兩年統計,餘秋雨的書總銷量已經達到了420萬冊,像《千年一嘆》都再版了70多次。

餘秋雨,顯然已經成了中國文壇的經典符號之一。

余光中曾評價餘秋雨說:"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

金庸則把他和魯迅並立,說:「北京有年輕人為了調侃我,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

賈平凹說:「這樣的人才百年不遇,歷史將會敬重。」

對於我們而言,為什麼要看餘秋雨?他的書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中國以及世界不為大眾熟知的古文化,開拓我們的眼界,還讓我們的思想更加深刻。

或許,我們未必能去領略那麼多的地方,未必能夠親自體驗世界多彩文化,但是我們可以跟著餘秋雨的文字,領略絲綢之路、河西走廊、茶馬古道……這些壯麗景觀深厚的歷史與人文底蘊。

在餘秋雨的筆觸之間來回,你會赫然發現,這些你讀過的文字,最後都化成了你走過的路。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文化苦旅》,只需要38元,不過一包煙的價格,何樂而不為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餘秋雨:一切追求都已經追求過了,一切目標都已經失去了
    自由是一個人自由支配時間的多寡。「其他都是假的,就是一個人完全自由地支配時間有多少,對我來說真正的自由就是我自己能控制多少時間。」就在那段不甚自由的苦悶時間裡,餘秋雨完成了《文化苦旅》的大部分寫作。關於那段輿論最黑暗的時期,餘秋雨現在的總結和十幾年前並沒有太大變化:「有十幾年時間所有的媒體都在罵你,這個太可笑了。現在要問的不是說餘秋雨如何被罵,要問為什麼他們要糟踐餘秋雨,因為他名聲大,因為他做的事情太輝煌了。輝煌談不上的話,至少他做的事情較為重要,那些人就來了。」
  • 餘秋雨的散文水平到底如何?余光中和白先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人們對於餘秋雨的評價是很不負責任,認為他離了一次婚,娶比自己小的老婆,於是就否定了他的成就,這樣的評價是帶著個人情緒,完全沒有從作品出發。所以還是臺灣省的白先勇和余光中評價的最到位,兩個人都是文學大師,他們對於餘秋雨的評價也是很高。
  • 王朔稱餘秋雨「冒充文人」,餘秋雨冷靜回應:馬行千裡,不洗塵沙
    ——餘秋雨或許一個人不出名,最終什麼事情都沒有,但是一旦有了點名氣,雖然值得很多人尊敬,但終有少數人挑這個人的毛病。這句話無論放在哪一行哪一業,都是可行的。娛樂圈適用,文學界同樣適用。在餘秋雨還不是一名文學家,只是一位在鄉間進行農業勞動的普通人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也沒有人指出他的不足。
  • 馬蘭為丈夫餘秋雨驕傲稱自己曾是十足「胖妞」
    當年馬蘭出生的時候,正好上演一部電影《馬蘭花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小蘭那樣勤勞樸實,於是為女兒取名「馬蘭」。  已經40歲的馬蘭有著讓少女羨慕的身材,苗條而婀娜,可是沒有人知道馬蘭曾經是個十足的「胖妞」。「說起來很可樂,在藝校上課的時候,老師說,馬蘭你為什麼沒有系腰帶,這樣你的腰會受傷的。我說報告老師我系了腰帶。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王朔的評價十分刺耳,金庸卻說他堪比魯迅
    那麼,作為作家,餘秋雨的水平到底如何?人們對他有哪些評價呢?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王朔的評價十分刺耳,金庸卻說他堪比魯迅著名的作家王朔就認為餘秋雨的作品不入流,對餘秋雨也多有揶揄,甚至說他冒充文人,並且說只寫散文,不寫小說,算不上作家。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易中天評價很犀利,不及金庸風趣幽默
    餘秋雨先生這位是著名作家餘秋雨。作為一位曾經掀起文壇閱讀熱潮的作家、散文家,餘秋雨的水平究竟如何?為什麼人們對他的評價如此針鋒相對,卻各不相同?1963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上了大學,然後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初出茅廬的餘秋雨表現出了不同凡響的思維和不同凡響的聰敏,這種聰敏與當年的錢鍾書先生不相上下,有自己的見解和執著追求。那時,還是視知識為毒草的狂熱時代,人人從學校走到街頭,走向鄉村,走向社會。然而餘秋雨,卻走向了圖書館。
  • 功績交由後世評價
    作為一朝女帝,武則天在省皇帝統治天下的這段時間,可以說做出了許多的豐功偉績,當然也造下了非常大的孽緣。但是在晚年,武則天最終還是將皇位還給了李家氏族,並在死後為自己的墓前留下了無字碑。第一種可能就是武則天在說自己的功績非常高,而這樣的豐功偉績就不必刻在自己的墓碑之上了。在武則天掌握掙錢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所做出來的利於天下百姓的事情數不勝數。
  • 餘秋雨:《借我一生》
    這本書是餘秋雨的自傳,是餘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涉及他和他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歷。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這本書是從餘秋雨的父親在醫院去世講起的,從父親入手寫到了自己的母親、祖父、祖母、外公、外婆。
  • 餘秋雨:在破敗的日子裡,唯有讀書讓我心安
    --餘秋雨 《千年一嘆》09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餘秋雨10一切傷口都保持著溫度,一切溫度都牽扯著疼痛,一切疼痛都呼喚著癒合,一切癒合都保留著勉強。
  • 放過自己,也成全別人
    放過自己,也成全別人深夜裡,你是否又因為誰而失眠?這年頭被情所困的人見慣不怪,可是,開始我很不明白,為啥總有人殉情。其實,我看來,遲遲走不出一段感情的陰影,總是懷念以前的美好,覺得沒有了ta,自己一無所有的人,往往是因為不甘心罷了。沒錯,就是不甘心。你不甘心,自己付出那麼多,對ta那麼好,真誠以待,換來了轉身離開。
  • 行之於途,心是歸路,再讀餘秋雨
    ——餘秋雨2.千萬不要對自己的智商有過高的判斷,大愚若智,大智若愚,世上真正的高人單純的像個嬰兒,天道無欺,大成無偽。自古以來,一切巨匠勝業都直白坦然。人生不易又至易,只要洗滌詐念,鄙棄謀術,填平陰溝,拆去暗道,明亮蒼穹下的誠實歲月,才是一種無邪的享受。
  • 永遠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星座,自己快樂最重要,毫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她們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一點也不無聊。雖然許多人覺得水瓶座的人和人想的問題不同,做的事情也不同,但是排斥水瓶的人,更多的是不想和水瓶座接觸。事實上,水瓶座的人和別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他們看得更遠,視野更開闊,更能看清問題的本質。水瓶座也從來沒有因為別人不理解自己而否定自己、厭惡自己、自暴自棄過自己。
  • 「不想別人否定 自己就要更加努力」|王俊凱高清壁紙+經典語錄
    「不想別人否定,自己就要更加努力」 10. 15.「愛中國要大於愛我」
  • 人的劣根性是相同的,一旦看清了自己,就再沒有勇氣去評價別人
    人只能看到別人的不好、不足,但很少能看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這是人最大的一個劣根性。如果你能好好的觀察自己、剖析自己,看清自己的每一個念頭、意圖、行為,直視正面自己心裡的那點髒那些壞,恐怕就再沒有勇氣去評價任何人。
  • 《遙遠的救世主》:不要用自己的觀點,評價別人的人生
    ——《天道》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一種人可以完全理解別人的人生,所以當別人輕易評價一個人的人生時,並不明智,自然也不是公道,其實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帶著偏見去耍別人生活的流氓而已。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芮小丹曾在一件事情上就一直不被人理解,但是在她不被理解的背後,卻有著高於世俗常人的奢侈。
  • 不想說話,不需要人陪,只想自己一個人,醉一次!
    小蘿莉導語:有時候很累,不想說話,也不想動,更不需要別人的安慰和陪伴。只想要一個人靜靜的呆著。有時候突然,會感覺到心情很煩躁,看什麼都不舒服,心裡悶得慌。拼命的尋找一個解脫煩惱的出口。有時候感覺自己世界格格不入。之前一直堅持的東西,一夜之間面目全非。有時候突然很想逃離現在的生活,想不顧一切收拾簡單的行李去遠方遊山玩水。有時候別人突然對你說「我覺得你變了」,然後自己開始的百感交集。丟了的自己只能慢慢撿回來。在自己脆弱的時候一個人躲起來不願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傷口。突然很想哭,卻怎麼都哭不出來。
  • 餘秋雨:從《文化苦旅》到《中國文化課》
    導讀餘秋雨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文人,從2000年以來,他就遭受著不斷的誹謗。從書籍史實錯誤,到圖書館詐捐,不一而足。絕大多數誹謗都在事後進行了或官方或個人的澄清和闢謠,但公眾往往熱衷於爆料,對真相卻少了幾分關心。
  • 餘秋雨經典語錄,感悟經典之美
    1.大地所負載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負載的其他一切都更難判斷和預見。但我們已經看到,大地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決定力量,那麼,就讓我們先來閱讀大地。——餘秋雨《千年一嘆》2.一個人會落淚,是正因痛;一個人之因此痛,是正因在乎;一個人之因此在乎,是正因有感覺;一個人之因此有感覺,僅正因你是一個人!
  •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怎麼辦?
    頂禮師父,我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很多事情總放不下,為此我經常會很煩惱!請問師父我該怎麼辦?在意別人的看法,歸根結底是自己不自信,內心很虛弱,所以才要追逐外在的讚譽來肯定自己,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他人眼中的形象。這讓自己失去了真實,就會活得很累,總是在計較虛假的面子,心目中把自己放得很高,這樣其實是處於必敗境地,一點風吹草動自己就痛苦得不得了。
  • 要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能力
    緣分就像風一樣,它可以隨時來,也會隨時散,緣分總是飄忽不定,所以你越是強烈的追求,它就會離你越遠,強求的只是一廂情願的事情,到頭來才知道那一切只不過是生命給自己來了一個玩笑而已。如果相信緣分,我們就應該明白,緣分這東西是不可強求的,該是你的,早晚都是你的,不該是你的,無論怎麼努力也得不到,是聚是散一切都應該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