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山裡有所海珠小學

2020-12-21 中工網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蔣雋 實習生 高焓

在距廣州1000公裡外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有一所「海珠小學」,5位來自廣州的支教老師今年9月份來到這裡後,就架起一座連接著廣州和黔南的同心橋,展開了一場播種希望、傳遞愛心的接力賽。

廣州老師赴甕安支教

甕安五小(廣州海珠小學)是海珠區實驗小學對口幫扶學校。該校是廣州海珠區扶貧協作的重點項目,也是異地扶貧搬遷朵雲安置點掛牌督戰項目學校。

今年9月份,該校不僅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還迎來了5位來自廣州的支教老師。他們分別是來自海珠實驗小學的藍廣德、來自知信小學的高雲、來自南武實驗小學的陳慧迎、來自江南新村第二小學的駱盈盈和來自同福中一小的蒲雨晴。

3個多月來,5位支教老師白天和當地師生一起上課、吃飯,晚上就在學校辦公室臨時改建的宿舍裡加班、備課。

策劃「同齡樹」認養活動

擔任該校副校長的藍廣德統籌和管理學校事務。大到制訂學校整體工作方針,小到檢查學生男廁所衛生,他都親力親為,常常工作到凌晨,清晨又在校門前迎接第一批上學的孩子。

由於不少學生是留守兒童,缺少家庭的陪伴和教育,在行為習慣和禮儀方面有所不足。藍廣德從教孩子們敬禮、向同學和老師問好入手,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他還和師生一起,在各個教室建起圖書角、紅領巾文化角等,讓教室面貌煥然一新。並與擔任教導主任的高雲籌備課後興趣小組,不僅讓孩子們在合唱和口風琴的旋律中感知音樂的魅力,還讓學生在水墨和剪刀中體會美術之美……

為了讓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他策劃了「同齡樹」認養認管活動。每個班級的學生共同栽下一棵樹,師生們寫下自己的心願,放進心願盒,把盒子埋在各班認養管理的大樹下,讓孩子們的心願隨著樹木一起成長。

三個多月瘦了十幾斤

高雲原本是個胖妹子,到甕安支教後,她成功「減肥」十幾斤。

高雲主管教務處,肩負著教師培訓和課堂教學兩項任務。

該校教師有一半是新公招入校的應屆畢業生,缺乏教學和管理經驗。為此,高云為新教師舉辦了《如何上好一節課》的培訓講座,分享自己的授課經驗。每次旁聽過其他教師的授課後,她便組織聽課教師進行評課議課,引入廣州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老師們共同進行教學改革。

高雲還擔任三年級的數學、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教學任務,周課時量達18節以上。一些孩子基礎較差,她就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優先發言、優先板演,並不斷表揚他們的進步,這些孩子逐漸變得自信,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位科任老師各顯身手

擔任英語老師的陳慧迎有德育工作經驗,她不僅收集、裁剪、裝裱學生的優秀作品,還帶著學校其他老師一起布置課室、訂立班級口號,用不到一周的時間,打造班級文化建設示範課室。

擔任語文老師的駱盈盈則開放了自己的課堂,讓年輕教師隨時進來聽課,並手把手地指導非專業教師備課。一段時間下來,年輕老師逐漸掌握了教學技巧,課也講得越來越好。

有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欠佳,買不起畫筆,怎麼辦?擔任美術老師的蒲雨晴發動黨支部的力量為孩子們捐贈畫筆。課堂上,她帶領學生剪剪貼貼、塗塗畫畫,被學生稱為「神筆馬良」。

源源不斷愛心輸入

五位支教老師還盡力發動身邊力量支援甕安五小方方面面的建設。通過他們的牽線,源源不斷的愛心輸入學校:海珠區少年宮的科技航模組來到甕安五小表演,大山裡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的飛機模型和機器人現場匯演;海珠區圖書館捐獻了一大批圖書;不少黨支部和民間捐贈,讓孩子們擁有一盒盒彩筆來描繪美麗的世界,讓孩子們擁有口風琴奏響美妙的樂曲;讓孩子們擁有班級愛心藥箱……

孩子們做手工

來自廣州的五位支教老師

孩子們上美術課

相關焦點

  • 貴州大山裡的海珠小學,如今怎麼樣了?
    貴州大山裡的海珠小學,如今怎麼樣了? 今年5月廣州海珠小學在貴州落成
  • 抖音為「貴州屋脊」的海嘎小學舉辦演唱會,雲端上的搖滾響徹大山
    抖音為「貴州屋脊」的海嘎小學舉辦演唱會,雲端上的搖滾響徹大山 發布時間:2020-09-04 12:42:29      來源:貴州日報
  • 「支教青春」守護山村未來——記貴州大山裡的研究生支教團
    新華社貴陽5月3日電 題:「支教青春」守護山村未來——記貴州大山裡的研究生支教團新華社記者駱飛還有約兩個月,程嘉寧在貴州烏蒙山區的支教「接力棒」就要遞交給學弟學妹們了。在去年陽光燦爛的5月,她和另外15名同學被選作華中農業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延續著學校自2005年以來、連續13年在貴州畢節山區不間斷的「支教接力」,用「支教青春」守護著山村未來。程嘉寧所支教的學校名叫「華農大石希望小學」,位於畢節市百裡杜鵑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的大水鄉大石村。
  • 大山裡的海娃希望小學
    2016年,陳澤申迎來兩件喜事:一是習主席考察時在他家院子裡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同當地幹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大計;二是他的孫子考上了大學,家裡出了個大學生。「是黨中央、習主席的關懷改變了我的命運。」陳澤申告訴記者,2017年,他摘掉了「貧困帽」。如今,孫子大學畢業後留在合肥工作,真正走出了大山。陳澤申的境況之變,是金寨縣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 貴州大山裡梯田美如畫
    原標題:貴州大山裡 梯田美如畫 既整齊有序,又豐富多彩;既凝結汗水,又牽繫鄉愁,這樣的詞語最適合用來形容四季景致不同的梯田。 進入金秋九月,貴州的梯田逐漸染上金黃,長長短短的稻浪翻滾,顏色從青翠到青黃,再由青黃到金黃。農夫辛勤耕作的「勞動產品」,成就了旅行者眼中壯美的人文景致。 貴州山多水肥,梯田風光「別具黔色」。
  • 貴州大山深處的「音樂夢」
    ↑6月30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海嘎小學,學生在練習架子鼓。海拔2400米的貴州韭菜坪山腰上,常年雲霧繚繞,這裡有一所被譽為「雲上學校」的鄉村小學——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海嘎小學。 2018年,喜愛音樂、組過樂隊的海嘎小學教師顧亞與學校其他6名老師不約而同想到在這所云上學校組織一支校樂隊,用音樂點亮大山深處孩子們的內心。在愛心人士和大家的努力下,孩子們擁有了學習架子鼓、吉他、貝斯等樂器的機會,老師們將午飯後的60分鐘定為「樂器課」;沒想到孩子們對音樂的悟性頗高,很快就掌握了各類樂理知識和技巧,「雲上學校」變成了一座「音樂城堡」。
  • 蘋果把自己的核心技術,埋在貴州的大山裡?
    蘋果的中國區的iCloud是放在貴州運營的,也就是說國內用戶們的所有數據都放在貴州,並且蘋果把iCloud數據中間,埋在了貴州的大山裡面。 為何蘋果會把它埋在貴州的大山裡面,因為貴州的外部環境,天然適合數據中心,一是氣候好,位於北緯24度-29度之間,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這是是一個極好的伺服器工作環境,有利於伺服器的維護工作,能大大減少伺服器的能耗。 同時 ,貴州地勢不險峻,很難出現地震、泥石流、颱風等自然災害,不會破壞數據中心。
  • 雲南陸良縣龍海鄉雙菁口小學 聽大山裡的琅琅書聲
    臨近新年,走進雲南陸良縣龍海鄉雙菁口小學,耳邊傳來的就是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開心的歡笑聲。青年教師劉冬坤我想繼承父親的志向,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過去的龍海鄉是典型的山區,高寒缺水、貧窮邊遠。「能走出大山讀書,就已經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雙菁口小學老師劉冬坤就是當年從鄉裡走出來的僅有的幾個中專生之一。
  • 在貴州大山深處有一處住在洞穴裡的部落,生活方式令人不可思議
    中國貴州,一個境內被山脈峽谷「填滿」的城市,人們常說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這也充分證實了貴州山多谷深的說法。貴州也是中國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區之一,這裡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無數的村寨紛紛展現著不同的民俗風採。
  • 貴州被「雪藏」在大山裡的縣,沉澱多年,靠國家級美景贏舉世矚目
    貴州地區可能是大家比較喜歡的地方,因為她在南方的嬰兒都會喜歡南方的城市,不管是哪裡,貴州地區的交通都很不方便,因為這是一座沒有平原的城堡,山比較多,當然很複雜,開發農耕地當然是很困難的,那麼,他的下一步發展到底該怎麼辦呢?
  • 這首《蝴蝶媽媽》屬於貴州從江大歹小學的孩子們
    著名黔籍音樂人張超教孩子們演唱《蝴蝶媽媽》大歹小學所屬的從江縣丙妹鎮大歹村,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偏遠山村。長期以來,山高坡陡、交通閉塞阻斷了大山裡孩子的求學之路,直至2018年澳門基金會斥資援建的大歹小學、2019年南明小學組建幫扶團隊駐村支教,這座大山裡「長」出來的小學,才得以讓孩子們在家門口讀書求學。
  • 小夥環華騎行 貴州大山裡的村委會主任送來剁辣椒
    記者 李思瑾3月下旬,環華騎行的黑龍江小夥黎翔從廣西進入貴州。幾天前,他又從黔西南去往了雲南,他已記不起入境、出境貴州的具體日期,只記得騎行、夜宿西南大山的片段,穿透村子外樹林裡黎明薄霧的陽光,以及夜幕中群山暗黑輪廓外的星點。
  • 「人民網 貴州頻道」大山裡的新生活
    在貴州大山裡,有一個個動人的脫貧故事,講述著人們與貧困的搏鬥和對新生活的期待。「你好,新生活!」清晨,天剛蒙蒙亮,在貴州省冊亨縣高洛街道辦事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韋天陽的早餐鋪已經熱鬧起來,磨米漿、上籠屜、熬湯頭,香味瀰漫開來,食客絡繹不絕,這個不到12平米的小鋪子,每天要迎來百多位客人。
  • 越秀 天河 海珠等廣州五區小學招生地段劃定
    文/記者曾衛康、黃丹彤、伍仞、廖靖文、羅樺琳、文遠竹、劉顯仁通訊員鄭偉德、龍曉楓、李周耿、雲宣、田禾 程婷昨日,廣州市越秀、天河、海珠、黃埔、白雲五區公布了本區內部分小學一年級的招生地段。越秀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小學入學政策調整不大,朝天小學今年的招生範圍擴到百靈路。
  • 紹興市陽明書屋在貴州納雍家貓小學落成
     提示:點擊上方"愛心納雍公益聯合會"↑免費訂閱本刊500年前紹興府王陽明先生到貴州講學
  • 廣州海珠首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落戶海珠溼地公園
    廣州海珠首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落戶海珠溼地公園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20-10-16 這是海珠溼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正式成立後,龍潭小學學生參加
  • 「支教奶奶」周秀芳:籌建29所希望小學 把愛心搬運到大山深處
    「支教奶奶」周秀芳:籌建29所希望小學 把愛心搬運到大山深處 央視網消息:72歲,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正是頤養天年、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寧波市退休教師周秀芳卻選擇了遠離家鄉,一頭扎進湖南和貴州最貧困的大山裡支教,一教就是六年,而且還要繼續。
  • 扶貧也扶智,抖音幫大山裡的孩子們圓夢音樂
    8月19日晚,一場「特殊」的公益演唱會在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大灣鎮的海嘎小學成功舉辦。據活動主辦方——抖音短視頻平臺的一位負責人介紹,之所以說特殊,一是因為本次公益的主要參演者是當地11位熱愛音樂的少年,他們以直播的形式完成了人生中首場屬於自己的演唱會,吸引了線上超百萬網友的關注與點讚;二來,是演出場地位於平均海拔達到2400米的貧困鄉村——海嘎村裡。
  • 大山裡藏著一所現代化小學,古箏、川劇變臉、獨輪車課程應有盡有
    貧困、艱苦和落後,形成了人們對山區小學固有印象,但在房山區大山深處的蒲窪中心小學卻是不同,先進的計算機、電化語音教室,城裡孩子們能參加的社團活動,以及課外興趣班在這裡應有盡有。在一群熱愛教育的老師和海軍叔叔的幫助下,蒲窪中心小學學習的山裡娃也像是一粒粒種子發芽成長,他們走出大山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他們通過學習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和家庭……昨天下午, 54名大山裡的孩子搭乘村裡的班車,又回到位於房山區蒲窪鄉的蒲窪中心小學。
  • 貴州非常具有詩意的古鎮,遍布茶園花海,被譽為「大山中的奇蹟」
    說到小城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像,無論是北方的活力小鎮,還是南方的優雅小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但是除了傳統的北方和南方城鎮,你對貴州的神秘城鎮有所了解嗎?這次我來介紹一下貴州非常具有詩意的古鎮,遍布茶園花海,被譽為「大山中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