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7萬隻口罩生產線落地「中國藥谷」 24小時不間斷工作

2020-12-06 環京津網

2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藥谷」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獲悉,北京普諾恆科技有限公司建設3條電動生產線,開始試生產。目前,50名工人經過口罩生產專業培訓後,分2個班次24小時連續工作,日產口罩能達到7萬隻。

在北京普諾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操作工人將無紡布和熔噴布掛在打片機料架上,隨著機器轉動,標準的口罩片經過傳送帶,轉移至點帶機打上耳帶,一個個防護口罩成品就生產完成。經過消毒以及第三方檢測後,合格產品將投入到大興一線防疫人員手中。「我們已經拿到口罩生產檢驗合格證,接下來將爭分奪秒,為防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公司負責人張慧說,從設備運輸、安裝到工作人員就位、產品面世,這家企業只用了短短的24小時就組裝完畢開始試生產。據了解,正式投產後,可日產口罩7萬隻。

「在疫情面前,我們企業就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做貢獻……」張慧說,作為生物醫藥基地的一家企業,決定增加口罩生產線,為大興區打贏「抗疫」戰服務。然而,一道道難題隨即擺在她面前,沒有場地、沒有設備、沒有人員,於是,她找到了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管委會。

面對基地園區即將迎來的大量職工返京,全力保障園區及大興區企業疫情防控物資供應正是目前重點工作。於是,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專門為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全程跟蹤協調,特事特辦,快審快批。沒有場地,基地管委會協調來704平米淨化車間;沒有設備,通過大興區聯繫到山東廠家,並且緊急運輸到位;沒有技術,大興區從首鋼聯繫10餘人進行設備調試,解決水、電、網難題;沒有工人,大興區發出了網上招聘令。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企業在第一時間完成了項目備案、設備安裝調試等事宜,現在企業正式投產。

攝影/張磊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公司建設3條電動生產線,已開始試生產,其餘12臺手動電焊機也加快設備調試。目前,50名工人經過口罩生產專業培訓後,分2個班次24小時連續工作,日產口罩能達到7萬隻。

口罩加足馬力生產要得益於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特殊時期的『常規做法』」。作為擁有3000餘家企業的醫藥產業基地,全力以赴助力重點項目安全科學復工復產。基地提供了有溫度的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中交通、防控、物資保障、原材料供應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保障企業有序經營,做到既防疫情、又不誤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著力推動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及時開復工,確保疫情一旦有效控制,迅速掀起建設熱潮。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蒲長廷

相關焦點

  •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為了滿足全球各地的需求,防疫物資的生產者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與時間賽跑。國內最大口罩生產企業24小時不間斷生產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 特事特辦 中國藥谷企業24小時「上馬」口罩生產線
    日前,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北京普諾恆科技有限公司,為滿足一線人員防護要求,新組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口罩的故事,在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園傳為佳話。「我們已經拿到口罩生產檢驗合格證,接下來將爭分奪秒,生產合格的口罩產品。
  • 摩天時代投產2條生產線 日產防護型口罩8萬隻
    一層無紡布、二層靜電過濾棉、三層熔噴無紡布……3月6日,在摩天時代智能終端項目新建廠房內部,除了正在趕製國際訂單的電子終端車間,新投產的口罩生產車間顯得更為忙碌。  「這是我們疫情之下緊急投產的新產業,現在已有2條生產線投產,日產口罩8萬隻。」遂寧摩天時代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杰告訴記者,新產業很重要、很及時。
  • 14條生產線日產醫用口罩370萬隻,這家中國汽車界的「天王」真霸氣!
    14條生產線日產醫用口罩370萬隻,這家中國汽車界的「天王」真霸氣! 2020-02-17 15:49:10 來源:第一紡織網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菱汽車」)近日表示,企業自建口罩生產線,首批100萬隻口罩已下線,不過公司表示,「五菱牌口罩」只贈不賣。
  • 日產口罩六十萬隻 眉山天府新區生產忙
    所以這次疫情出現後,我趕緊第一時間去藥店買了口罩,家裡買點口罩要安心點。反正平時也可以用,防粉塵、流感那些。」家住視高街道的何女士表示,身邊不少朋友也有這樣的擔心,都多買了口罩作備用。12月14日,四川眉山天府新區的四川雙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密閉口罩生產車間中,成型出片、耳帶熔接、產品包裝、送進滅菌櫃進行消毒滅菌……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忙著各項工序,口罩生產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中。「一隻口罩從原料開始到生產出廠後投放市場只需要48小時,企業日產能為60萬隻左右。」
  • 北一工具機24小時保障5家公司口罩生產線運行!
    疫情期間,北京北一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了北京市多個區域的24小時保障口罩生產線的運行工作,同時承擔研製口罩生產線的任務,並在4天內完成設計圖紙240餘張,預計近期完成口罩機的研製工作。該公司按照京城機電《關於成立京城機電口罩生產線運行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的通知》的部署要求,第一時間成立了三個運行保障組和一個備品備件保障組。「三個運行保障組按照負責區域劃分,確保口罩生產線運行保障及故障處理工作。備品備件保障組負責口罩生產線運行相關備品備件的保障。我們將全力以赴、不分晝夜地做好口罩機的運行保障和研製生產工作。」北京北一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瑋表示。
  • 浦東的清美要產口罩了,產能可達20萬隻/天!線上平臺「清美鮮到...
    一線生產車間實行24小時不間斷生產,上海約65%的豆製品和70%的生鮮預包裝麵製品都由清美供應。 不過與以往供應場景不同的是,無論生產車間、配送司機還是採摘基地的工作人員,都帶上了口罩。抗擊疫情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健康。擺在清美面前的首先是員工所需的防護物資問題,對此,清美增設了2條生產線,均用於生產一次性民用、醫用口罩。
  • 日產80萬隻口罩,豫發集團進軍醫療健康產業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2月29日上午,雲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宗國英一行蒞臨豫發集團在昆明投資新建的口罩生產項目現場。據介紹,德宏錦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簡稱「錦服醫療」)是豫發集團控股子公司,錦服醫療昆明分公司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區智能裝備產業園,共規劃生產線11條,其中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8條,醫用防護口罩(N95)生產線2條,醫用防護服生產線1條。全部投產後,預計日產一次性醫用口罩80萬隻,N95醫用防護口罩8萬隻,醫用防護服2000件。
  • 四川航龍航空工業有限公司 投資1000萬日產口罩將達100萬隻
    「等我們全自動的口罩生產線月底回來投產後,日產100萬隻,將極大緩解市場上防護物資短缺的情況。」四川航龍航空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雄說。一家專業研製新材料,在新材料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何轉產非醫用防護口罩和防護服?2月17日,記者來到四川航龍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探究竟。
  • 陽西口罩企業離職員工重返崗位 24小時加足馬力生產保供應
    自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市場上口罩等醫療用品需求量激增。近日,記者從陽西縣金宇星防護用品製造有限公司了解到,該企業在疫情發生後積極組織生產,擴大產能,目前日生產口罩達10萬隻,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
  • 全省最大口罩生產線18天建成 米奇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口罩3日下線
    揚州網訊 (通訊員 蘇宏賦 記者 喬國軍) 昨日18:18,揚州米奇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第一批防護口罩正式下線,這標誌著全省最大口罩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用。企業CEO趙哲感慨地說:「從設備訂購到35條生產線運輸組裝試產,全程僅耗時18天,政企聯手,創造了防疫物資生產的『揚州速度』。」
  • 中國石化已有12條熔噴布生產線 日產能達24噸
    原標題:中國石化已有12條熔噴布生產線 日產能達24噸   據中國石化
  • 旺娜深入川青甘高原物流產業園調研口罩生產線項目建設
    阿壩州康祥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專題調研口罩生產線,日產10萬隻生產線。當前,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企業正在抓緊進行室內裝修和設備安裝調試,積極籌備上馬口罩生產線,預計能在3月10日投產生產。旺娜實地察看了企業的生產車間,與企業負責人交談,詳細了解一次性口罩生產線落地準備工作情況。
  • 襄城縣一企業20萬片口罩生產線投產 8條生產線預計日產60-80萬片
    「我們原來有6條平面口罩生產線,日產口罩20萬片,是許昌地區產能最大的口罩企業。剛剛又上了2條生產線,一條是N95,另一條是N94,總投資1000多萬元。這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四層防護,一片2元錢,比市場價格便宜一半,細菌過濾率是97.8%,遠遠高於95%的國標,N95口罩細菌過濾率更是高達99.5%,企業的產品供不應求,20萬片投放到市場上很快售空。」提起口罩生產,舒萊公司的副總經理趙華偉如數家珍。據介紹,河南舒萊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是省內最大的女性衛生用品製造廠家。
  • 日本向中國捐116萬隻口罩背後:廠商訂單翻5倍,24小時連軸轉
    (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1月26日,裝有100萬隻日本口罩的四川航空3U8086航班從東京飛抵成都雙流機場。據央視新聞頻道報導,這些口罩是日本民間捐助,抵達成都後通過汽車緊急馳援武漢。實際上,這些口罩大多數是7-11便利店的兄弟公司,日本零售商伊藤洋華堂所捐。成都是伊藤洋華堂在中國耕耘最深的市場。其發言人對Buzzfeed表示,「成都有9家伊藤洋華堂門店,希望能幫上忙。」不過伊藤洋華堂眼下日子並不好過,2019年三季度它剛虧損了5700萬人民幣。
  • 戰疫情|三天一條生產線 京城機電保障北京口罩生產線投產
    2月25日上午,順義一家口罩生產廠內,生產線開足馬力24小時加緊生產一次性口罩。在機器的轟鳴下,一隻只藍色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下線了。2月25日,京城機電的工人在生產口罩。據了解,這條口罩生產線從調試到投產只用了兩天,其背後離不開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京城機電)技術人員的全力支持。2月25日,京城機電的工人將口罩進行包裝。截至目前,京城機電承擔起了本市9個區28條生產線正常運行及研製口罩生產線的工作,其中,23條生產線無故障總產能已達到每小時8萬隻口罩。
  • 日產能超百萬口罩基地在長春淨月高新區落成
    一條生產線一天就可生產近7萬隻口罩。 張揚 攝  12日,由阿里雲創新中心長春基地與摩拉西斯(吉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百萬級口罩產能基地在長春淨月高新區落成。該基地總投資4000萬元,是目前吉林省產能最大的口罩生產基地。
  • 新區口罩生產,穩當!
    近日,隨著我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出現,新區居民也再一次繃緊了疫情防控的神經,更加自覺地提高防範意識,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部分居民甚至開始大量購買口罩。「以前沒有想到在家裡備一些口罩,今年年初疫情暴發時跑了十幾個藥店都買不到,一家人手忙腳亂。這次成都出現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我第一時間去藥店買了口罩。」家住視高街道的何女士表示。和何女士一樣,擔憂出現如年初疫情期間「一罩難求」的情況而大量購買口罩的新區居民不在少數。
  • 比亞迪向非洲捐贈口罩1600萬隻,援助非洲與全世界共同抗疫
    雖然醫護人員們的加入增加了抗疫戰鬥力,但與之對應的醫療物料也開始出現短缺,口罩開始供不應求。而在這緊要關頭,國內外有不少製造企業開始投身口罩領域,紛紛轉型生產銷售口罩,我國國內的比亞迪就在第一時間開設口罩生產線,以此滿足醫用需求。
  • 塞爾維亞中資企業轉型口罩生產 只收2塊錢成本價
    在塞爾維亞,就有這樣一家中資企業,在獲悉塞爾維亞面臨口罩荒的情況下,停下其他大部分生產,改為生產口罩,與塞爾維亞人共渡難關。五一前夕,塞爾維亞中資企業生產基地內,兩條從中國引進的自動口罩生產線正開足馬力,抓緊生產。 這家來自中國江蘇的中資企業,主業生產床墊,在塞爾維亞建立生產基地已近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