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020-12-21 全球紡織網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020-05-06 09:00:25 來源:央視財經

海關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1日到4月25日,全國共驗放出口口罩211億隻,防護服1.09億件,護目鏡3294萬副。防疫物資出口呈明顯的增長態勢。為了滿足全球各地的需求,防疫物資的生產者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與時間賽跑。

國內最大口罩生產企業

24小時不間斷生產

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4月下旬,國內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山東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的海外訂單越來越多,但是公司的產能已經達到了極限。

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外銷事業部副經理 焦娜:我們的海外訂單已經排到了10月份,目前已經援助出口了不少國家,包括新加坡、伊朗、羅馬尼亞等國,目前車間24小時在加班加點生產,以滿足更多的訂單需求。

山東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三奇公司擁有27年口罩生產歷史,一車間是專門生產N95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的10萬級潔淨車間。車間主任李明從一月底到現在,沒有休過一天班,最忙的時候,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車間的工人也分成了兩個班組,實行24小時不間斷生產。

一車間

清晨6點就進廠,深夜2點多才回家,對李明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有時候晚上加班,他就住在公司的宿舍,連續四五天不回家是常有的事。

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一車間主任李明

李明告訴記者,今年1月22日,公司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防疫物資重點保障單位,當時臨近春節,車間裡的工人只有不到40人,他們只能一個一個地打電話請人回來。

32歲的質檢員張蕾,兩年前因為生孩子辭職回了家,現在孩子剛剛1歲多。大年初一她接到車間主任的電話,沒有一絲猶豫,就把孩子交給愛人照顧,自己回到工廠上班。

張蕾

大一學生邵凡的媽媽是三奇公司的員工。大年初一邵凡聽到媽媽說,生產一線急需人手,她就跟著媽媽一起來到公司幫忙。

邵凡

通過招收新員工、叫回老員工,現在三奇公司在生產一線的員工已經從春節前的2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1200多人,日產各類口罩300多萬隻。而李明所在的一車間,也從春節前的不到40人,增加到現在的280多人,一天的產量就達到了 20 萬隻。

李明

原材料大幅漲價,有的一萬元一噸的物料能漲到四五十萬元,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面臨原材料短缺的困境,庫存只夠24小時的生產,幾乎就是零庫存。為了不讓企業停產,日照市政府第一時間派出了由工信局、市場監管局、藥監局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進駐企業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廠區防疫各項問題,確保公司可以24小時不間斷生產。山東省日照市工信局副局長張永學從1月22日開始,每天在這裡上班。

山東省日照市工信局副局長張永學

從1月22日至今,三奇公司已經生產各類口罩2億多隻,防護服100多萬套,為防疫一線提供了有力的物資保障。如今隨著國外疫情的加劇,三奇公司正在全力生產N95等醫療防護口罩,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

順豐航空已執行533個國際航班

運輸物資超過15000噸!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要保證防疫物資能夠如期交付給海內外的客戶,離不開物流配送企業的強力支撐。從製造到物流配送,究竟是怎樣一場分秒必爭的接力賽呢?

順豐航空

馮軍是順豐航空飛行部(B757機隊)飛行責任機長。機艙裡大部分的貨物是防疫物資。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執飛的準備工作比以往複雜了很多。除了核對《飛行檢查單》、查看航路圖、了解航路天氣,飛行人員還需要接受體溫檢測,穿戴上防護服、護目鏡、手套、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每次執行這樣的飛行任務,馮軍都覺得肩頭的擔子沉甸甸的。

順豐航空飛行部(B757機隊)飛行責任機長 馮軍

隨著海外對醫療設備和防疫物資的需求增長,從國內到東南亞、歐洲以及北美的運輸任務越來越多,順豐航空的國際航線增加到幾十條。然而開通一條國際航線卻並非易事。2019年,順豐曾經開通了一條到德國法蘭克福的航線,當時前期準備工作用了三個多月時間。而在3月中旬,他們接到一個緊急任務,需在2天內開通深圳至大阪的國際航線,保障一批防疫物資的運輸。在這個關鍵時刻,國家開通了綠色通道,他們得以迅速獲得了相關的運行資格。

馮路

一架架飛機在空中的安全飛行,離不開地面的保障。順豐航空地面保障服務部現場控制專員袁魁在疫情防控期間,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保障「深圳到武漢」物資航班超過20架次,累積運輸貨物近300噸。原來的白班夜班「交替」工作制變成了現在的順延制,如此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模式,袁魁從來沒有抱怨過。

貼著「武漢加油」的防疫物資

統計數據顯示:1月24日至4月20日,順豐航空已執行的國內、國際航班超過9400個。其中國際航班 533 個,運輸物資超過 15000 噸。順豐航空在原有58架飛機的機隊規模下,4月份又新增了一架飛機,達到59架規模。

半小時觀察

中國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正在儘自己所能在為各國抗擊疫情,提供重要的抗疫物資。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指出,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加大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

近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表示:將嚴把出口防疫物資質量關,更好地發揮醫療物資在全球抗擊疫情中的重要作用。面對突如其來、史無前例的疫情,中國將與世界各國風雨同舟、精誠合作,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力量。

相關焦點

  • 日產7萬隻口罩生產線落地「中國藥谷」 24小時不間斷工作
    目前,50名工人經過口罩生產專業培訓後,分2個班次24小時連續工作,日產口罩能達到7萬隻。在北京普諾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操作工人將無紡布和熔噴布掛在打片機料架上,隨著機器轉動,標準的口罩片經過傳送帶,轉移至點帶機打上耳帶,一個個防護口罩成品就生產完成。經過消毒以及第三方檢測後,合格產品將投入到大興一線防疫人員手中。
  • 浦東的清美要產口罩了,產能可達20萬隻/天!線上平臺「清美鮮到...
    清美食品300多名卡車送貨員已經出動,按照既定路線為分布在上海各個區域的清美鮮食門店配送食品,以確保店鋪在開門營業前有充足的貨物提供給市民。 據介紹,目前清美約3000名員工已正常復工,佔員工總數的85%。一線生產車間實行24小時不間斷生產,上海約65%的豆製品和70%的生鮮預包裝麵製品都由清美供應。
  • 小鴨集團火線轉型醫療康養:口罩機剛下線就被「搶」,口罩出口訂單...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僅用一個多月,臭氧空氣消毒機、醫用測溫儀、口罩機、口罩4類防疫產品便「從無到有」,迅速上線,這家生產線原本與防疫產品完全不搭界的濟南企業就是山東小鴨集團家電有限公司。疫情期間,雖然最初洗衣機業務受到衝擊,但該公司抓住市場風口,轉型升級醫療康養產業,在復工復產的同時,為緩解防疫物資緊缺作出貢獻。
  • 日本向中國捐116萬隻口罩背後:廠商訂單翻5倍,24小時連軸轉
    隨後,和武漢結為友好城市的大分捐了3萬隻口罩,有心人特意在箱子上寫了「武漢加油」四個漢字。向中國銷售日本產品的跨境電商Inagora,也承諾給武漢市民免費提供5萬隻口罩。據公開參考記者統計,截至目前,日本向中國捐贈的口罩有116萬隻。
  • 歐美「瘋搶」中國自行車,部分廠商海外訂單排到明年
    「受疫情影響,今年歐洲、北美的訂單增長非常快,海外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的8月份。」近日,關於上海鳳凰海外訂單排到明年的消息引發熱議,網際網路上,「歐洲瘋搶中國自行車」的微博閱讀量已經達到了2.5億,多家媒體紛紛表示:世界哄搶!
  • 自行車火爆:產能跟不上,海外訂單排到明年6月
    11月24日,上海鳳凰(600679.SH)發布公告,證實媒體報導「上海鳳凰接到的海外自行車訂單已經排到明年6 月」的消息屬實,並稱「公司訂單排期系根據客戶訂單要求、公司供應鏈系統等方面情況綜合確定的結果」。上海鳳凰表示,訂單能否實現取決於公司現有產能等方面情況,能否最終盈利、以及實現盈利的時間均存在不確定性。
  • 省屬企業緊急從海外採購超100萬隻口罩
    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3日12時,省屬外貿企業已累計海外採購醫療防護口罩(N95)、一次性醫用口罩超100萬隻,還有一定數量的防護服和防護眼鏡,眼下正在運至江蘇的途中。  「28號下午收到國資委的信息,當天晚上我們就開始行動。在集團的海外群裡跟海外各家機構聯繫,他們快速地從各個地方收集這方面的物資信息。」
  • 24小時生產 訂單排到明年3月!到底是什麼?
    24小時生產 訂單排到明年3月!到底是什麼?】我國是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和消費國,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廣東的玩具企業大量外單流失,行業壓力巨大,而進入下半年以來,整個行業在持續回暖,一些企業甚至出現「出口爆單」的狀況。
  • 日產口罩六十萬隻 眉山天府新區生產忙
    所以這次疫情出現後,我趕緊第一時間去藥店買了口罩,家裡買點口罩要安心點。反正平時也可以用,防粉塵、流感那些。」家住視高街道的何女士表示,身邊不少朋友也有這樣的擔心,都多買了口罩作備用。12月14日,四川眉山天府新區的四川雙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密閉口罩生產車間中,成型出片、耳帶熔接、產品包裝、送進滅菌櫃進行消毒滅菌……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忙著各項工序,口罩生產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中。「一隻口罩從原料開始到生產出廠後投放市場只需要48小時,企業日產能為60萬隻左右。」
  • 摩天時代投產2條生產線 日產防護型口罩8萬隻
    一層無紡布、二層靜電過濾棉、三層熔噴無紡布……3月6日,在摩天時代智能終端項目新建廠房內部,除了正在趕製國際訂單的電子終端車間,新投產的口罩生產車間顯得更為忙碌。  「這是我們疫情之下緊急投產的新產業,現在已有2條生產線投產,日產口罩8萬隻。」遂寧摩天時代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杰告訴記者,新產業很重要、很及時。
  • 14條生產線日產醫用口罩370萬隻,這家中國汽車界的「天王」真霸氣!
    14條生產線日產醫用口罩370萬隻,這家中國汽車界的「天王」真霸氣! 2020-02-17 15:49:10 來源:第一紡織網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菱汽車」)近日表示,企業自建口罩生產線,首批100萬隻口罩已下線,不過公司表示,「五菱牌口罩」只贈不賣。
  • 中國銷往義大利口罩訂單增長40倍,馬雲向非洲54國捐600萬隻口罩
    3月17日消息,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銷往海外的口罩數量激增,半個月內,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疫情嚴重地區口罩的商品頁瀏覽量、銷售總額、增速以及訂單數都持暴增趨勢。其中,漲幅最高的是義大利,口罩瀏覽量上漲1227%、銷售總額增速9907%、訂單數增速3959%。
  • 復工後小鴨訂單排到了9月份
    2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小鴨集團的洗滌機械車間,裡面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正加緊生產一批即將發往海外的訂單。作為濟南知名老工業品牌,小鴨集團的業務如今已包含家用電器、商用電器、冷鏈產業、汽車裝備產業、新能源和國際貿易等板塊。據小鴨集團副總經理趙富介紹,各產業一季度訂單大幅增加,生產任務十分繁重。
  • 深圳日產口罩2000萬隻 5月起將每月出口3億隻口罩
    原標題:深圳日產口罩2000萬隻下月起,將每月向日本等國出口3億隻口罩深圳商報2020年4月21日訊  近日的深圳機場,一架架滿載著防疫物資的包機正在飛往世界各地。記者昨日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5月起,深圳將每月向日本等國出口3億隻口罩。疫情發生後,深圳有不少企業轉產做口罩等防疫物資。天眼查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2月1日至4月15日,全國就有超過8萬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額溫槍、體溫槍、測溫槍、測溫儀、消毒液、消毒噴霧、消毒劑、消殺用品、防護服、醫療器械」等相關業務,僅深圳一地就有5656家企業。
  • 輾轉多地買口罩未果 瀋陽小夥11天建口罩廠 如今接4000萬歐美訂單
    觀念一變天地寬,在購買口罩屢屢未果的情況下,遼寧瀋陽「85後」小夥關勳澤改變了策略,他由先前的購買口罩到後來轉變成購買生產口罩的機器自己生產,他的這個決定給他帶來了新的機遇。4月2日,在瀋陽市瀋北新區一工廠內,關勳澤的手機一刻閒不著,來自海外的訂單電話一個接著一個。
  • 「人肉」帶回300多萬隻口罩,跨境採購者每天只睡3小時
    3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敬林提到,面對突發疫情,跨境電商發揮渠道優勢,累計進口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853萬件。有哪些企業參與了防疫物資的跨境採購?這些物資是如何帶回國內的?一隻口罩從海外到國內要付出多少心血?
  • 口罩核心原料替代品來了!售價一樣 能重複使用10多次
    目前,已經接了超過40萬平方米的訂單,發給客戶的貨約10萬平方米。」對於目前該材料的訂單,孫成磊強調,不是市場只有40萬平方米的訂單,而是公司按照現有產能,只能接收40萬平方米的訂單。如果願意接,100萬平方米的訂單都可以籤。為何該材料下遊口罩廠願意買單?
  • 日產10萬隻口罩的全自動一次性平面口罩機多少錢一臺
    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麼全自動一次性平面口罩機開足了馬力,口罩生產還是不夠呢?因為傳統口罩生產效率低,工藝需要人工對罩面進行耳帶黏合,每人每分鐘只能生產25—30片。就拿廣東艾卓生產的全自動一次性平面口罩機來說,一拖二型號的口罩機大約可以做到110個/分鐘,即24小時不停機開工,大約可以做到15萬隻口罩,按正常12小時加工,也能做到8萬隻口罩,而價格處於市場低端水平。一拖四口罩機價格偏高一點,但是日產量能達到20萬隻。
  • 自行車出口火爆 有公司訂單已排到明年6月
    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連續6個月實收GMV(成交總額)增長超過100%,10月份訂單量同比增長220%。今年1月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12月4日自行車概念股活躍。
  • 瘋狂的日本口罩:工廠24小時連軸轉,口罩股半月漲三倍
    1月26日,裝有100萬隻日本口罩的四川航空3U8086航班從東京飛抵成都雙流機場。據央視新聞頻道報導,這些口罩是日本民間捐助,抵達成都後通過汽車緊急馳援武漢。實際上,這些口罩大多數是7-11便利店的兄弟公司,日本零售商伊藤洋華堂所捐。成都是伊藤洋華堂在中國耕耘最深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