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人口老齡化已逐漸成為當近社會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對抗衰老也得到了學界和社會更多的關注。
人體的衰老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因時間推移和與環境的作用而引起的分子、細胞和機體結構與功能的隨機改變。衰老以進行性的生理功能和組織內環境穩定能力下降為特徵,會導致退化性疾病和死亡的發生率增加。
人們通常認為,衰老是不可逆的。尤其是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即使在沒有可識別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情況下,人們的認知能力也往往逐漸下降。
而近日,一項發表在《eLife》上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團隊只用幾劑實驗性藥物,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恢復了動物的正常大腦功能,逆轉其因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記憶力衰退和思維靈活性下降。
該研究顯示,這種名為ISRIB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在創傷性腦損傷數月後恢復記憶功能。ISRIB由Walter實驗室在2013年被發現,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細胞被其中一種應激反應抑制後,重新啟動其蛋白質產生機制。此外,它還能逆轉唐氏綜合症認知障礙、預防與噪音相關的聽力損失、對抗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甚至還能增強健康動物的認知能力。
在這項新研究中,用藥後的衰老小鼠的認知能力迅速恢復,同時,大腦和免疫細胞也會恢復了活力。其相關研究人員表示,ISRIB非常快速的效應首次表明,與年齡有關認知喪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能是由一種可逆的生理性『阻滯』造成的,而非永久性的降解所引發。
這一方面提示,衰老的大腦並沒有像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永久喪失必要的認知能力,反而這些認知資源仍然存在,但由於細胞壓力的惡性循環導致了某種程度上的阻斷。另一方面,展示了ISR的藥理學幹預策略的可挖掘潛力,可以對抗其他健康個體中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