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是家庭、幼兒園、社會共同努力的過程。為保證每名幼兒都能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環境的三重空間中接受快樂教育,我園通過開設「樂學課堂」、組建「樂學合作小組」「樂學合作共同體」等系列活動,充分利用家、園、社區的資源優勢,合力培養樂玩、樂群、樂究、樂享的幸福孩子,打造幼兒的「樂學之家」。
「樂學課堂」:先當合格「學生」再當合格家長
為幫助園內家長及社區居民認識何為科學的幼兒教育,我園圍繞樂學環境創設、衛生習慣、親子閱讀、安全教育和幼小銜接等12個專題開展指導,積極為社區居民和園內家長開辦「樂學課堂」「樂學沙龍」,讓家長先當「合格的學生」,再當「合格的家長」。
「樂學課堂」的主題貼近家長需求。我們開辦的活動有「新生入園——今天我怎樣做個好家長」「親子閱讀——幫孩子開啟智慧天賦」等。每次活動開始前,我們都通過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向社區及園內所有家庭發放邀請函。活動主講人採用自薦或他薦的方式,聘請專家或社會人士。由於課堂主題多樣、內容可供大家選擇,每次活動幾乎座無虛席。
比如冬季流感肆虐,我們邀請吳淞醫院的醫生為家長做「兒童流感共識」的講座,還通過現場互動、現場演繹等方式教授了揉小天心、清板門、推三關等緩解小兒感冒的推拿手法。課後「一對一問診」更是解決了家長的焦點問題。許多家長通過互動留言平臺表示,「幼兒園幫助我們成了合格家長」。
此外,為滿足部分家長的個性化需求,我們不定期開展「樂學沙龍」。家長自主報名、自成討論小組,在寬鬆、愉悅的氛圍中交流、分享陪伴孩子的經驗和收穫,探討、解決育兒的困惑。在最近舉行的「關愛生命從我做起」主題沙龍活動中,有40餘位家長報名參加。教師策劃了新聞坊、智力競賽和超級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圍繞飲食、交通安全、防拐騙等議題和家長一起分享,在為家長育兒支著兒的同時,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樂學合作小組:為社區家庭間架起友誼橋梁
為幫助社區中初為人母的家長解決「教養孤獨感」的困擾,幼兒園積極行動,從鄰居家庭的良性互動入手,幫助鄰居家庭相互結對,建立合作小組。主要通過各班家長自薦或推薦,推選出五六位家長擔任組長,並在組長號召下成立興趣小組。各小組每月利用周末、節假日,結合小組成員興趣組織活動。兩年來,「天使寶貝」小組的文明宣傳在行動,「快樂寶貝」小組的萬聖節活動,「星球聯盟」小組的「我是小小兵」活動,提升了社區家庭的育兒能力,也成了孩子們津津樂道的遊戲和學習的機會。
小(1)班「小星星組」開展了家庭串門活動,通過參觀同伴的樂學家庭環境創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少小組深受啟發,他們認為應該將優秀的家庭樂學環境創設經驗分享給更多家庭。就這樣,幼兒園互動平臺上新增了「一個家庭,一個樂學空間」的宣傳視頻,引發了更多家長的熱烈討論。「如何利用家庭小角落創設樂學環境」「多些陪伴,收穫快樂」「我的空間我做主」等話題在各班級群裡成了熱點。
樂學合作共同體:給孩子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
為增強樂學課堂的體驗感、參與感,除了與家庭緊密合作,我們也深入社區,給孩子們創造更多在社會中學習的機會。
我們開闢了「行走的課堂」,先後與上海京劇院、淞南社區、吳淞醫院、泗塘郵局、彭浦消防中隊、淞南養老院等合作建立了幼兒社會實踐基地,開展了「幸福在路上」「一封信一份情」「情系新疆讓愛遠行」等活動,也讓孩子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
去年,我們的「小星星志願者」隊伍走進社區舉行了「美麗社區,美麗樓道」系列活動,希望通過聯動身邊的社區,帶領孩子們走進社區、參與社區建設、感受社區文化,讓孩子們真正感受活動背後的價值。我們主要圍繞「小小畫筆繪製美麗社區」「小小口號宣傳社區文明」「小小腳步建設美麗樓道」三條主線設計系列活動。
如「小小腳步建設美麗樓道」活動,在社區居委會工作者的帶領下,「小星星志願者」們將課堂搬到生活的社區樓道。居委會「老師」向孩子們說明了「美麗樓道」建設指標,並帶領孩子們分成6隊,一同走進樓道、檢查樓道。在活動中,孩子們知道了樓道堆放垃圾、物品會造成安全隱患。活動後,小志願者們更是走進「問題」家庭,做好「美麗樓道」建設動員工作。居委會工作者高興地稱「行走的課堂」走出了「孩子們的精彩」,居民們更是為孩子們的行為點讚。孩子們都能積極建設「美麗樓道」,每一個居民更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為更好地聯動家庭、社區,共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支持性環境,近些年我們還通過設立「樂學網站」、製作「樂學成長手冊」、舉辦「樂學之家年度盛典」等舉措,給家長及社區居民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
我們打造了一支由家長、教師、社區成員共參與的團隊,藉助APP、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記錄樂學活動,更多家長了解了我們的活動,也從被動參與者變為主動組織者,從單純玩樂者變為主題策劃者。
為便於教師了解並支持每個家庭開展的樂學活動,我們還設計製作了「樂學成長手冊」,內容包括樂學格言、樂學計劃、樂學活動等,從而使每個家庭都能關注並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比如,「茜言茜行」記錄了大(3)班茜茜家的所有樂學語錄、樂學日記。從小班開始,茜茜媽媽堅持讓孩子用塗鴉、貼照片、書寫的方式記錄心得或活動。茜茜畢業時,家長將三本厚厚的「茜言茜行」製作成動態影集,在畢業典禮上與教師、家長分享茜茜三年來的成長足跡。
每年6月是我園「樂學之家年度盛典」的大日子,我們會邀請樂學之家的爸爸媽媽及全體社區共建單位的負責人共同回顧我們的樂學之路。在此前的盛典中,最受歡迎的「京劇戲迷合作組」為大家表演了一臺精彩的《龜兔賽跑》京劇節目,贏得了陣陣喝彩。而在節目背後,合作小組的幾個家庭也因為興趣而走到一起,家長和孩子們共同編劇本、編動作、備道具、配音樂、做彩排,不僅在合作中彼此成了好朋友,也一起走近了傳統戲曲文化,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
樂學之家促進了家庭、幼兒園、社區共同發展。在我們的努力下,近年來,社區環境也處處體現「樂學」特色與文化:社區花園裡開闢了「親子種植」場所,閒置的老公房改建為集親子活動、書畫、合唱、閱讀、議事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淞益空間」。幼兒園真正成了連接家庭與社區的橋梁。
(作者單位:上海市寶山區淞南鎮星星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07日第3版
作者:季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