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0南通新機場選址進入報批階段,對於這座國際樞紐機場的落在何地似乎又有了些眉目。
17日下午,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在南京接受省廣播電視總臺採訪,就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談感受,話發展。
在談到全方位對接上海時,徐惠民表示,加快建設上海「北大門」,要落實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已經確定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推動南通新機場項目預可研儘快獲批,力爭北沿江高鐵經崇明島今年全線一次性開工。
海門市委組織部、海門市委人才辦發布一封《致海門籍在外人才的一封信》,信中提及在過去的一年,海門所取得的成就以及2020年在海門將發生的大事件。信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南通新機場選址報批、北沿江高鐵、海太通道、崇海通道、臨永通道、如通蘇湖鐵路海門段項目研究加快,內暢外聯、互聯互通、公鐵水空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海門逐步建成」。
2020南通新機場選址進入報批階段,對於這座國際樞紐機場的落在何地似乎又有了些眉目。
「南通新機場項目對江蘇高質量發展、民航強省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覺得報告中的利好消息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環境和條件。」省人大代表、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林說。
交通互聯互通是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南通積極推進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建設,這也是南通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方向。
去年,南通推動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通州灣集裝新出海口等一批「高含金量」的重大戰略工程成功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南通「通江通海通上海」的樞紐地位日益凸顯,也為全方位對接上海創造了更好的機遇和條件。
2020年,南通將重點抓好三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工程,即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通州灣新出海口的規劃建設,全力構建大交通,對接大上海,打造名副其實的上海「北大門」,實現全方位對接上海。
陳林介紹說,「目前,南通新機場已經形成了『四個有』的良好局面,
第 一個「有」,就是有國家戰略支撐,就是去年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出臺,明確了南通新機場建設和它的功能定位;
第 二個「有」,就是有省市協議明確,去年江蘇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籤訂了協議,就共同投 資、建設、運營管理南通新機場上形成了共識;
第三個「有」,就是有專家意見支持,去年在經民航局同意,召開了兩次新機場選址的專家論證會,目前的選址階段的研究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已經進入了這個報批的程序;
第四個「有」,就是有兩地機場協同,上海機場集團和我們就合作已經展開了多輪磋商,在很多問題上已經形成了共識。」
去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明確了南通新機場建設和功能定位,就是使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計劃實現三個小目標,一是力爭儘快獲得選址批覆,二是高質量地進行工程預可研的編制,三是適時啟動工程設計方案的招標。
「南通新機場是一個跨區域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我們做好了長期吃苦的準備,因為這個項目既快不了,但是也慢不得。」
在16日,南通團省人大代表和住通省政協委員在熱烈討論報告時,省人大代表、海門市市長郭曉敏欣喜地說,隨著一系列重大戰略性交通工程的加速落地實施,海門已經具備了「通江通海通上海」的現實條件。
海門將瞄準滬蘇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目標,高標準編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25年)》,推進交通格局由單一體系型向綜合樞紐型、基本通達型向集成運輸型轉變,真正把「靠」的優勢變成「通」的現實。
「對外要打通大通道。積極謀劃軌道交通、過江通道建設,穩定北沿江高鐵海門段線型和海門北站方案,加快海太、崇海、臨永、如通蘇湖海門段、南通至海門路面城際軌道交通、連接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站的市域快速通道等項目研究,打造聯通上海蘇南、融入南通主城的複合型交通走廊。」
在《致海門籍在外人才的一封信》中,也明確提出,2020年海門將推進南通新機場選址報批工作。
【來源】南通發布、江蘇城市論壇、江海微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