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服飾就是漢服?簡析漢朝女子服裝文化與特點

2020-12-23 一更歷史

近年來,復興傳統文化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向,曾經備受冷落的傳統文化,迎來了它們的復興機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詩詞大會》等包含傳統文化的節目接連走紅,而青少年則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文化復興的最好時代。

在網絡上,漢服、國學熱以及古風音樂等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滲透到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拿漢服來說,無論是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還是在充滿青春活力的校園裡,我們都會看到身著飄逸漢服的男孩兒或女孩兒,這些年輕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推動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進步。

可漢服畢竟是小眾服飾,有極大部分的人對於漢服的了解知之甚少,他們甚至提出疑問:「漢服」指的是漢朝的傳統服飾嗎?

其實不然,漢服與漢朝服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的外形特徵甚至大相逕庭。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而漢朝服飾,指的只是漢朝這一朝代的冠服制度。但今天就著重說一下服裝,而不是服飾。

漢服起源

蔡邕在《獨斷》中說道:「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這句話的意思是,漢服定型於周朝,傳承於秦朝,到了漢朝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冠服體系。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所以在傳統觀點認為,漢服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黃帝時期。只是在殷商時期,冠服制度才初步建立,到了周朝之後,服飾制度才逐漸完善。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個稱號叫做「華夏」,比如現在很多都稱中國人為「華夏兒女」等。

《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而《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則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這裡面的「中國」與「華夏」是一個概念,由此可看出,中國古人對於傳統服飾十分看重,而「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也成為了中國的美稱。

女子漢服基本結構

漢服大多分為三個種類:

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類似現在的女生連衣裙。

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王百官參加祭祀重要活動等的正式禮服,類似現在的女性職業套裙裝。

第三種為「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一般用於常服,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咱可以類比為如今女性出席重要場合的禮服。

大多數漢服由布和帛所製作形成,從上到下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個部分。古代人講求對稱,追求規整與圓滿,因此服飾的前後具有對稱性,在製作的過程中,前襟後襟所使用的布料必須大小相同。

其實漢服並不只是一套服飾,它還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在這裡筆者著重為大家介紹服裝,古代漢服雖然沒有現代漢服顏色這麼鮮豔,但上面也有著各色各樣逼真細膩的花紋。

漢朝女子服裝介紹

說完漢服,那咱就來說說漢朝服裝。「漢服」並不等同於漢朝服裝,漢朝服裝是象徵著一個朝代的傳統服裝。漢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曾經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漢朝傳統服飾最早記載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

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樂漢衣服制度主要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那麼在這種嚴苛的思想下,又會產生怎樣的漢朝服裝呢?

在獨尊儒術思想的影響下,漢朝服裝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服裝的色彩、紋飾都因為等級有著嚴格的界限分明。而今天,筆者將主要為大家帶來漢朝女子服裝介紹。

漢朝服裝延續了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氣明亮的風格,在圖案的選擇上,提高了審美價值,充滿了濃鬱的神話色彩。但當時手工業並不發達,因此服裝大多以儉樸為主,端莊而典雅,是漢朝服裝典型的特點之一。

漢朝女子的主要服裝大致分為三種:曲裾深衣,漢代直裾女服,襦裙

第一種,曲裾深衣。曲裾深衣是漢朝女子最常見的服裝之一,這類服裝相較於其他兩種比較緊身且窄,長可曳地,並且不露足,下擺一般呈喇叭狀。從西漢初年始,貴族婦女的禮服開始採用深衣制。

《禮記·深衣篇》有言:「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採者。」

曲裾深衣的衣袖有寬和窄兩種樣式,袖口大多鑲邊,或者繡以精緻的花紋,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非常的低,以便露出裡衣。

那麼如何區分身份等級呢?曲裾深衣雖然是漢朝自上而下都可以穿的禮服,樣式基本相同,但卻可以通過不同的顏色、質料和配飾來表明身份的不同。

第二種,直裾女服。在西漢時期便已經出現了直裾。(直裾指漢服剪裁中前後大身部分的方形平直的布幅。

漢代字書《急就篇》就曾有記載:「襜褕,直裾禪衣。」

但是直裾在當時並不能作為官方的禮服,因為古代的褲子大多是沒有褲襠的,如果這種褲子穿在裡面,不用外衣遮擋的話,很容易露出來,這在當時規矩森嚴的封建社會,是被認為不雅也是不敬的表現。

直到後來出現了有襠的褲子,直裾才逐漸取代深衣,開始變得流行。

第三種,襦裙。襦裙是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作「襦」,下身則叫「裙」,下裙以素絹四幅連接合併,上窄下寬,腰間施褶襉,裙腰系絹帶,款式就像現在的裹裙。

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上襦下裙的服飾,雖然到了漢朝時期,當時深衣已經普遍流行,但襦裙依舊是漢朝女子主要的服裝之一。

漢朝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服裝的進步,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中國古代的內褲正是由漢朝的權臣霍光發明。當時霍光的女兒霍成君是皇后,可是皇帝並不寵愛她,為了幫助女兒獲得寵愛,霍光便對皇帝說:宮中女子衣著太過隨便,如果穿上改良版的臀衣,那便再好不過,這便是中國古代內褲早期的雛形。

漢朝對於服裝極其有研究,而漢朝服裝的簡稱「漢服」卻與現如今流行的「漢服」被大家所混淆。但筆者相信,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了解到漢朝服裝與漢服的不同。

雖然今天興起了「漢服熱」,但這從本質上來說,仍是中國傳統文化興起的體現。它象徵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以及中國古代人民對服裝的審美。

作為中國的新一代青年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更要用心去傳承,去培養我們的文化自信。中國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它的精氣神值得讓全世界去看到!

參考資料:《漢書》《禮記·深衣篇》《急就篇》《後漢書·輿服制》《中國古代服飾史》等

相關焦點

  • 漢服是漢朝的服裝嗎 為什麼稱漢服為同袍
    漢服是漢朝的服裝嗎 為什麼稱漢服為同袍 2019-03-20 11:16:4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漢服是漢朝的服裝嗎?為什麼稱漢服為同袍?
  • 漢服並非漢朝服裝 唐朝圓領袍明代道袍都是漢服
    漢服並非漢朝服裝 唐朝圓領袍明代道袍都是漢服 2015-02-26 13:43:55眾多市民在茶餘飯後,談天說地之間感受到了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組社團推廣傳統文化  現有「同袍」200餘人  本次活動的參與方之一是綿陽蔓草漢服社,該社團從網絡開始發展,如今已有愛好者兩百餘人,他們之間以「同袍」相稱。
  • 漢服不是特指漢朝的服飾,更不是戲服!
    「漢服就是漢朝的服飾」,可能很多人這麼以為。漢服實際上是漢族的傳統服飾,特點是交領、右衽、無扣。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即左襟壓在右襟外面,看起來衣領開口朝右。按古代習慣只有逝者等特殊情況才穿左衽的,無扣即不用扣子或把扣子隱藏起來,以系帶為主。
  • 如今漢服熱的時代,竟然影響了全世界的服飾文化?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提起漢服,很多人會認為是漢朝的服裝,蛋是,全叔要告訴你:漢服是整個漢民族傳統服飾!!!在華夏文明中,衣服就是你的江湖地位,它可以區分等級貴賤,用來昭示女子名分,擁有這種多位一體功能的,大概只有漢服了。
  • 漢朝女裝種類及特點,漢朝女裝主要款式
    漢朝女裝漢朝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中輝煌的一筆,卻也是封建思想定格的開端。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影響了中華數千年歷史, 之後的朝代更替都在儒學中沉浮。漢朝的獨尊儒術統一了封建思想,在這種思想下,服裝的樣式、色彩、紋飾、等級都有了較為嚴格的界限制度,對中國審美文化的影響是深遠的。那麼,作為那個女權並不高的,儒學獨尊的年代,漢朝的女子服裝會有哪些主要款式,又有哪些特色呢?
  • 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穿漢服的女孩簡筆畫容易畫嗎?
    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很多古代的服飾都很美。比如,在現代,很多人很喜歡漢服,推崇漢服,甚至在一些公園、景區等還能看見穿漢服的人,有大人,有小孩,更有一些中國留學生曾在國外學校的典禮上穿過漢服。那麼,問題來了,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漢服呢?
  • 中國服飾——漢服之美
    漢族的服飾呢?去哪了漢服可以說是一種漢民族的獨特風貌風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都說漢服是美女的「試金石」,能駕馭漢服,其他衣服基本上就沒問題了,想見識自己女友的真實顏值嗎?就讓她穿一次漢服吧。
  • 漢服不為人知的真相:漢服居然不只是漢朝的服飾
    請原諒那時幼小的我,想像不出,世界上屬於漢民族的服飾是怎樣的一種風貌。直到後來漸漸長大再也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直到後來,突然從網絡上颳起了一股「漢服熱」,我才知道原來我們不是一直穿襯衫短袖的。所謂漢服,並非指漢代的服飾,而是指漢民族幾千年來的服飾。
  •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漢朝,這個「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漢族之所以叫漢族,不只是源於漢朝那麼簡單,其背後隱藏的文化底蘊,才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內核。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漢族為什麼叫漢族?這個「漢」字緣起何處?本意是什麼?知道答案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中國文化的標識性服裝
    因而中華文明先有服飾、禮樂文化,後有國家治理秩序。而如今,漢服卻成為了爭議性的服裝,有人說漢服舊了,老了,跟不上時代了,該廢棄了,可餘覺得漢服也應該傳承下去。在現在的充滿誘惑的生活中,有一種很特別的服飾,一種一眼就能看出民族特色的服飾,它代表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它就是漢服。
  • ​在古代漢朝,穿著漢服如何優雅的蹲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古代漢朝,穿著漢服如何優雅的蹲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文|董小姐說史而我們國家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已經有很多的朝代更迭了,每一個朝代的服飾都不一樣,古裝都有著不一樣的美感,這和當時的時期的社會有著很大的關係。之前演過周星馳的女兒的徐嬌,她就是一個十分熱愛漢服的女明星,甚至在參加節目和走紅毯的時候都是穿的漢服,一個是確實她自己很喜歡,第二個就是漢服真的很美。
  • 品漢服之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如今中國的經濟和生活方式日益與國際社會接軌,但隨著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一種恢復中國傳統的新趨勢,有人將其稱之為「文化復興」。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些人試圖將360年前一直主導中國社會的漢服帶回新時代。  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民族服飾。
  • 漢朝服飾大解析,等級不同,服飾也就不同
    漢朝服飾大解析,等級不同,服飾也就不同   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文章,小編今天的內容說的是漢,主要我們來聊漢朝的服飾。漢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入廟服上紺色(一種深青帶紅的顏色)、下皂色,助蠶服上青色、下縹色(淡青色)。貴人助蠶服,上下均淡青色。
  • 日本服飾曾廣受漢服影響,傳承至今,漢服卻成為中國永久的遺憾?
    日本曾經坦言和服是受到中國漢服的影響,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是如今漢服卻成為了中國永久的遺憾!什麼是和服呢?和服的原意是「服裝的總稱」,但是後來專指日本的傳統服裝。現在日本的和服可分為主室服飾和國民服飾。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著的繁冗規矩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
  • 邯鄲市旗袍漢服_鑫禧鵲服裝值得選擇
    邯鄲市旗袍漢服,鑫禧鵲服裝值得選擇,我公司隸屬於北京晨辰寰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影視拍攝及製作、攝影、舞臺服裝三項產業,在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好評。邯鄲市旗袍漢服, 她說,開旗袍工作室,首先是想創造她想要的生活狀態;然後希望更多人了解、喜歡旗袍。所以她認為,旗袍的底色,應該是獨立自由、活出自我。
  • 漢與匈奴和親,為何很少漢朝皇帝娶匈奴女子?難道匈奴女子很醜?
    漢朝的皇帝不娶匈奴的女子第1點,那就是沒必要。正如我們前文所說,匈奴娶漢朝女子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嫁妝,或者說是更好的促進兩方之間的交流,學習漢人先進文化。第2點,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導致漢朝皇帝根本看不上匈奴女子。匈奴是屬於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整體的文化發展相對落後一點,他們也自知道自身是糙人。但他們看中原人就不一樣,在他們眼中中原人是禮儀之邦。
  • 歷代封建王朝的衣冠服飾,一場視覺的盛宴
    所以衣冠服飾是華夏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穿什麼衣服,對於古人來說,比今天更為重要和神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古人到底穿什麼衣服,賞一賞華夏唯美的服飾,來一場視覺的盛宴。自黃帝製衣冠,垂衣裳而天下治開始,衣冠服飾就成了華夏文化的一部分。商代服飾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著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為衣裳,便是源自於此。
  • 《中國服飾鑑賞》:從歷史上各時期,看漢服在過去的流行美
    古人穿的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漢服並不是指漢朝時的服裝。漢服是指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末時期,也就是從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17世紀中期,近四千年歷史中,指漢民族的主要服飾。關於漢服的記載,最早是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簡牘上:「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各國服飾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完整的服飾制度在漢朝得以確立,不過,也不是一蹴而成的。漢朝也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時期。對外,有張騫通西域之後,名揚天下的「絲綢之路」,勾通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對內,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華夏各族的交往密切。胡服進入中原,到東漢時更是上下盛行,連皇帝大臣都穿著胡服。
  • 你不得不知道的傳統文化知識——服飾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各學派的著作裡也不同程度地提到了「服飾」,例如,儒家提倡「文質彬彬」,道家提倡「被(披)褐懷玉」,「甘旗食,美其服」,墨家則是「節用,不必過分華麗」,「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而法家韓非子則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時,提倡服裝要「崇尚自然,反對修飾」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服飾文化與政治思想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