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不是特指漢朝的服飾,更不是戲服!

2020-12-15 寒冰讀史

「漢服就是漢朝的服飾」,可能很多人這麼以為。漢服實際上是漢族的傳統服飾,特點是交領、右衽、無扣。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即左襟壓在右襟外面,看起來衣領開口朝右。按古代習慣只有逝者等特殊情況才穿左衽的,無扣即不用扣子或把扣子隱藏起來,以系帶為主。

  有人認為說演員穿的長袍馬褂是漢服。這也是不對的。漢服始於黃帝,他「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說以衣在上象徵天,以裳(裙)在下象徵地,所以衣裳就是乾坤。黃帝定下衣冠制度,示天下以禮。從那以後,漢服一直延續下來。到了清代實行「剃髮易服」,不許普通人穿漢服,但因為當時阻力太大,清朝又有了「十從十不從」的規定,其中優伶大多需要扮演古人便允許穿漢服,他們便一直穿到今天。不過,長袍子的戲服是職業裝,又相對隨意,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漢服。唐裝、馬褂也不是漢服,是根據滿服和西方服飾改良而來的款式。所以,千萬不要把戲服當漢服穿。

   看古裝劇,古人出門前從頭到腳忙個不停,這是古人真實的生活場景。除了外穿的衣服,頭上的帽子、腳下的鞋子也是漢服的一部分。簡單說,必備的有首服(冠或簪釵),然後有足衣(布鞋、繡花鞋、靴、木屐等),腰間可墜玉。衣服的話,首先是褻衣、褻褲(相當於現在的內衣內褲)、中衣、中褲、中裙(類似於襯衣)。再外層就是袍子、襖子或單衣了。以唐代為例,男子首先穿貼身衣,汗衫、襪,頭上束髮,接著穿中層衣,褲子、半臂(或長袖,或加襖子),頭上戴巾子,然後穿外衣,襴袍衫或者缺胯衫、靴子,頭上再裹上幞頭,最後束革帶,並視身份場合不同佩戴若干佩件,比如玉佩、金龜等。穿漢服,從內衣到外衣都要講究。

  漢服在各個朝代雖有變化,但卻難以按朝代劃分,因為很多款式流行的時間遠遠跨越了朝代的分隔,並不專屬於某個朝代。比如唐朝出現的圓領衫一直穿到明代,而他們的內衣依舊是交領的。

  漢服唯一不變的是禮服,即「深衣」。深衣出現在春秋戰國,男女通用。這是一種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縫在一起包住身子,將身體深藏,顯得雍容典雅。再加上兩腋下嵌入的矩形面料,所以活動起來很隨意。深衣最完整體現了華夏文化特徵: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

  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禮服以深衣為代表,寬袍大袖,飄逸脫俗,尺寸要求嚴謹,一般外出才穿,居家穿中衣。普通人很少穿深衣,一般穿窄袖和中袖的漢服。比較清貧的人家則穿「短褐」,「短」不是指長短,而是說衣服豎裁而成,上衣長度大都在臀部和膝蓋上下,「褐」指麻料和獸毛編織的衣物。唐宋以前,百姓穿麻布做的衣服,元朝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後,普通人才穿上棉質衣服。

  漢服最初沒有扣子,也沒有拉鏈。漢服的特點之一是系帶,幾乎不用一顆紐扣,全由系帶結纓的方式穿戴。就算有扣子,也是隱扣,一般不在顯眼處使用,直到明代有個別款式的服裝才使用有限的紐扣,據說這是汲取了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不過,相比扣子和拉鏈,系帶也很方便,它既是扣子也是腰帶,布料有摩擦力,也不用擔心打結、變松,甚至「走光」。

  現代人穿漢服,喜歡什麼顏色就穿什麼顏色。在古代可沒這麼任性,穿錯了是要被問責的。當時製衣工藝落後,基本靠植物染色,因此色彩有限,正色只有六種,藍、紅、綠、金黃色、鵝黃色和紫色,其中最廉價的是藍草制靛的藍印花布。

  當時,政府有嚴格規定,不是想穿什麼顏色就能穿的。對官員而言,官服有四季之分,比如漢代的朝服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等。後來顏色開始代表等級,比如唐代,三品以上官是紫色,然後到五品官是淺緋(紅)色,七品官則是淺綠。對於平民,衣服更不能亂穿,否則就是「逾制」,宋代庶民只許穿白色衣服,明代百姓所穿的衣服必須避開黑色、紫色、綠色、柳黃、薑黃及明黃等色。不過,這些規定往往只在朝代開國之初執行嚴格,到朝代末期就少有人幹涉了。

相關焦點

  • 漢朝服飾就是漢服?簡析漢朝女子服裝文化與特點
    可漢服畢竟是小眾服飾,有極大部分的人對於漢服的了解知之甚少,他們甚至提出疑問:「漢服」指的是漢朝的傳統服飾嗎?其實不然,漢服與漢朝服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的外形特徵甚至大相逕庭。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而漢朝服飾,指的只是漢朝這一朝代的冠服制度。
  • 漢服是漢朝的服裝嗎 為什麼稱漢服為同袍
    漢服是漢朝的服裝嗎 為什麼稱漢服為同袍 2019-03-20 11:16:4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漢服是漢朝的服裝嗎?為什麼稱漢服為同袍?
  • 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穿漢服的女孩簡筆畫容易畫嗎?
    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很多古代的服飾都很美。比如,在現代,很多人很喜歡漢服,推崇漢服,甚至在一些公園、景區等還能看見穿漢服的人,有大人,有小孩,更有一些中國留學生曾在國外學校的典禮上穿過漢服。那麼,問題來了,漢服是漢朝的服飾嗎?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漢服呢?
  • 中日韓傳統服飾大比拼:和服、韓服、漢服
    日本的和服源於中國唐朝的服飾,在唐朝服飾基礎上改良而成,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現代韓服特指的是李氏朝鮮時代定型的民族衣裝,同時在20世紀因為實用原因進行了一些較大的改動,並沒有完全依照李氏朝鮮時期的真實版型。
  • 漢服不為人知的真相:漢服居然不只是漢朝的服飾
    上面有一個版面,繪製了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民族服飾。從服飾看來,有些是神秘的,例如川滇一帶的少數民族。有些是嬌俏的,例如維吾爾族。有些則是大氣恢弘的,例如蒙古族。但是最讓我感到不解的是,放在第一張的,屬於漢族的傳統服飾上的兩個孩子。是兩個穿短袖T恤的的孩子,這讓小時候的我非常震驚。漢族上下五千年都穿什麼?穿短袖嗎?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竟然沒有傳統服飾嗎?
  • 中國服飾——漢服之美
    漢族的服飾呢?去哪了漢服可以說是一種漢民族的獨特風貌風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都說漢服是美女的「試金石」,能駕馭漢服,其他衣服基本上就沒問題了,想見識自己女友的真實顏值嗎?就讓她穿一次漢服吧。
  •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不是一個感覺!
    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不是一個感覺!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不斷重視,經歷了多個朝代變更流傳下來的漢服,重新回歸到人們的眼前,並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當代很多人都認為,漢服是從大漢朝時期流傳下來的,但漢服的時間可比漢朝要早了不少,甚至要比日本和服早上不少,中國漢服遇上日本和服,差距一目了然,網友:誰醜誰尷尬,作為我國的傳統服飾之一,這種服裝既體現了漢族含蓄保守的性格,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物品。
  • 漢服、漢元素、唐裝、古裝、影樓裝分別是什麼
    每次出去旅行穿漢服,也總會被用韓語搭訕,甚至有人問我穿的是不是和服。在這小編做了一個「半科普」的小帖子,漢服、漢元素、唐裝、古裝、影樓裝的區別。漢服:漢服不是單指漢朝的衣服,指的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也被稱為「衣冠、華服」。大約是指從黃帝時期到明代末期的中國傳統漢族民族服飾。
  • 追憶:古裝服飾歷史文化淵源久遠,臺灣曇花一現的漢服復興
    有一群年輕人,身穿著交領、寬袖,彷佛古裝劇裡頭的服飾走在街頭,在中式庭園餐廳聚會拍照,他們並不是在玩角色扮演,而是在推廣漢服。近幾年,在古裝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潮的帶動下,2003年興起的漢服運動,開始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關注與喜愛,漢服也逐漸廣為人知。
  • 漢服並非漢朝服裝 唐朝圓領袍明代道袍都是漢服
    漢服並非漢朝服裝 唐朝圓領袍明代道袍都是漢服 2015-02-26 13:43:55參與互動()   24日下午,西山公園迎春民俗文化活動繼續舉行,主題依然是漢服展示
  • 中國女子在日本穿漢服,外國人:和服,中國人:Cosplay?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的,還是漢服哦!說起漢服,想必很多人都不再陌生,只是不甚了解。其實,即使是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漢服也不過是「少數人的自嗨」。即使是幾百年後的今天,還是有很多人會把漢服當成奇裝異服、戲服,當然,也有人以為是和服。別以為老向是在瞎扯,在國內穿漢服遭遇各種尷尬的事情比比皆是。那麼,在國外穿漢服又是怎樣的體驗呢?
  • 如今漢服熱的時代,竟然影響了全世界的服飾文化?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提起漢服,很多人會認為是漢朝的服裝,蛋是,全叔要告訴你:漢服是整個漢民族傳統服飾!!!飄逸靈動的漢服,上下共有5000年+歷史,它來源於黃帝時期,在商周時期定型,到漢朝技術成熟,然後一直流傳到今天,還緊隨時代走在fashion的最前端。
  • 漢服萌新弱弱問一句:穿漢服,可以戴眼鏡嗎
    一切的一切,源於哪天我去逛了下某漢服貼吧,看到了這麼一條帖子,瞬間無語:漢服萌新,詢問一下穿漢服可以戴眼鏡嗎?你可能覺得:就這?這不是一條再正常不過的萌新諮詢帖嗎?別急,繼續往下看。底下有人深有同感:我就有這樣的顧慮,我是散光比較大的,在了之後基本上看東西很模糊。我怕他們罵我,我還是不買了,只能買個裙子了。
  • 國色古韻,芳華氣度,漢服不是一種簡單的服飾要嘗試一下.
    漢服不是一種簡單的服飾這一件國色古韻,芳華氣度,與漢服相遇,情不知所起,故而一往情深,古老的戰歌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我一直站在這裡,等你穿上五千年的歷史。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妹紙喜歡穿上漢服到處走了,特別是旅行的時候,穿上去拍拍照片也是極好的,趁著好年紀,真的要嘗試一下,漢服帶給我們的美,你說是不?
  • 漢服是指中國傳統服飾嗎?
    原標題:漢服是指中國傳統服飾嗎? 現在所說的漢服和傳統服飾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出現漢服熱?漢服將來的趨勢是什麼……近日,記者採訪服飾史學家、漢服設計師、國學推廣人等,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對漢服的理解。  什麼是漢服?有哪些特點?
  • 中國漢服協會會長談漢服:古人穿錯要被問責(圖)
    別把戲服和唐裝馬褂當漢服穿漢服,從內衣到外衣講究多  「漢服就是漢朝的服飾」,可能很多人這麼以為。漢服實際上是漢族的傳統服飾,特點是交領、右衽、無扣。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即左襟壓在右襟外面,看起來衣領開口朝右。按古代習慣只有逝者等特殊情況才穿左衽的,這點一定要注意;無扣即不用扣子或把扣子隱藏起來,以系帶為主。
  • 漢服的「上衣下裳」有什麼寓意嗎?它可不是簡單的設計
    我們現在所穿的衣服都已經跟風西式化,很難在看到中國本土元素了,但我們在生活中還是會說到衣裳這個詞,現在也有很多人重新開始注重漢服。漢服的分類大同小異,但都圍繞著衣裳這一詞來改裝,衣裳並不是上半身穿的衣服,它是以分上下,衣為上、裳為下,就像今天的衣服和褲子一樣,而且古人賦予它的寓意也不是能遮體這麼簡單。
  • 漢服科普|《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圓領袍,居然不是土生土長的?
    在前段時間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裡官員無不身穿一身圓領袍圓領袍也因此小火了一把但其實,圓領袍並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衣裝哦今天,小袍的漢服小百科欄目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圓領袍的前世今生圓領袍,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領口為圓形的長袍。
  • ​在古代漢朝,穿著漢服如何優雅的蹲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古代漢朝,穿著漢服如何優雅的蹲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文|董小姐說史而我們國家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已經有很多的朝代更迭了,每一個朝代的服飾都不一樣,古裝都有著不一樣的美感,這和當時的時期的社會有著很大的關係。之前演過周星馳的女兒的徐嬌,她就是一個十分熱愛漢服的女明星,甚至在參加節目和走紅毯的時候都是穿的漢服,一個是確實她自己很喜歡,第二個就是漢服真的很美。
  •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漢朝,這個「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漢族之所以叫漢族,不只是源於漢朝那麼簡單,其背後隱藏的文化底蘊,才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內核。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漢族為什麼叫漢族?這個「漢」字緣起何處?本意是什麼?知道答案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