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不該做主的時候做主,是職場新人常犯的毛病。你必須知道,無論你幫老闆管了多少事,也無論你的老闆多糊塗,甚至依賴你到了你不在他連電話都不會撥的程度,他畢竟還是你的老闆,大事小情畢竟還得由他來做主。
下面就是一個讓人深思的關於自作主張的故事:
有個雜誌社給一個作家做了一期專訪,等雜誌出來以後,這個作家收到了一本,他想多要幾本送給朋友,便打電話給這家雜誌社主編。主編不在,雜誌社裡一個小姐接了電話。「麻煩你轉給一 下主編,我希望多要幾本這期雜誌。「這個啊,沒問題!您直接派人過來拿就成。」小姐爽快地說。作家正打算驅車去拿雜誌時,卻接到主編的電話:「 對不起!剛才我不在,雜誌收到了吧?我剛才派人給您多送了幾本過去。」停了一下,主編又說:「可是, 對不起,我想知道是哪位小姐說您可以立刻過來拿。」作家很奇怪,於是問道:「有問題嗎?「當然沒問題,您要十本都可以,我只是想知道,是誰自作主張。」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那位自作主張的小姐免不了受到上司的一番責備。上司一定會認為她目中無人,她在主編心目中的印象也肯定會大打折扣。
不自作主張,這是你在處理公司事務時起碼要做到的。而要想在這一方面做得更好,你還要做到遇事時多和上司商量,多讓上司給你做主。
你有沒有常常向上司詢問有關工作上的事,或者是自己的問題?有沒有跟他一起商量?如果沒有,從今天起,你就應該改變方針,儘量詳細地發問。部下向上司請教,並不可恥,而且是理所當然。有心的上司,都很希望他的部下來詢問。部下來詢問,表示他的眼裡有上司、尊重上司、尊重上司的決定。另一方面也表示他在工作。上有不明之處,而上司能夠回答,才能減少錯誤,上司也才能夠放心。
如果員工假裝什麼都懂,一切事都不想問。上司會覺得「這個人恐怕不會是真懂」而感到擔心,也會對你是否會在重大問題上自作主張而產生擔憂。在工作上,作重大問題的決策時,你不妨問問上司,「關於某件事, 某個地方我不能擅自下結論,請您定奪一下」,或者「這件事依我看不這樣做比較好,不知部長認為應該如何」等。這樣不管功過如何,都與你沒多大關係。
其實,客觀來說,僅就工作而言,下屬自作主張帶來的後果,往往都不會是十分嚴重也並非全都是消極的方面。可以想像,哪有那麼多員工笨到不知輕重的地步,敢於擅自替上司做出關乎單位整體利益的主張?除非他真的是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然而,這種自作主張所帶來的對職場上的等級及人際關係常態的衝擊,往往是十分明顯的。
上司反感下屬的自作主張,其實不在於他的擅自決定給工作帶來的損失一通常說來,這種損失是微小的。上司心中真正在意的是下屬越權行事的行為,以及這種做事風格所反映的下屬心中對上司的態度。
因此,工作中多與上司溝通,讓他為你出謀劃策。假使你有迷惑不解的事,苦惱的事,諸如工作上的難題、家中的困擾、男女感情的苦惱,也可以儘量向上司提出,同他商量。儘管你並不會真正聽從上司的意見,但是這樣做卻會使上司產生「他什麼事情都聽我的」的心態,認為你在什麼問題,上都會重視他的意見,在工作上也不會私自越權決策。這可以為你以後犯一點小錯誤,打下信任的根基。
在職場上,你必須時刻牢記一條: 上司永遠是決策者和命令的下達者,無論我們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無論你代替上司決定的事情有多細微,都不能忽略上司同意這一關鍵步驟。否則,當上司意識到本應由自己拍板的事情,被屬下越俎代庖,他所產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厭惡感,以及對於下屬不懂規矩的氣惱,足以毀掉你平時小心經營、憑藉積極努力所換來的上司對你的認同。
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