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弱小,為何存國時間卻最久?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0-12-18 騰訊網

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獨戰則不能,有所附則無不重。 ———《大秦帝國》

說起燕國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弱小,確實如此,燕國可以稱得上是戰國時代最為弱小的諸侯國,那怕中原地區佔地面積甚少的韓國國力甚至都比燕國要更加強盛一些。

但是,燕國的國家實力雖然弱小,它卻是整個戰國時代歷史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換句話說,燕國實際上是存國時間最長的諸侯國。

它是西周的開國諸侯,自周王朝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存在了,它的開國君主召公奭更是西周的姬姓王族,歷史底蘊相當深厚。

而與它處在同一時代的戰國七雄在底蘊方面是無法與它相提並論的,唯一名正言順的秦國是東周的開國諸侯,比它晚了整整一個時代;韓趙魏三家是瓜分了老牌諸侯國晉國而成立的新型諸侯國;齊國也不再是當初周天子分封的姜姓齊國,而已經是被田氏奪取了政權的新齊國,只不過是國號沒有更改而已;而楚國則是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自立為王,與曾經周王朝分封的楚地大不相同。

由此來看,只有燕國是一脈相承的。那麼為什麼最為弱小的燕國能夠成為存國時間最久的諸侯國呢?這其實與燕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採用的存國政策有關。

一、複雜的地理環境

燕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處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最北端,它只有兩個鄰國,一個是趙國,另一個是齊國,北方則是匈奴等少數民族勢力,在當時那個時代裡,燕國的土地情況並不樂觀,沒有開發的荒地比比皆是,土壤不肥沃,在生產水平相對低下的戰國時代,燕國的領土不具備著太大的實際作用,再加上地處偏遠地區,對其用兵相對比較困難。

因此,少有國家會對燕國採取重大的軍事行動。而且燕國與戰國曆程中先後強盛起來的大國都沒有直接相鄰的土地,戰國前期的魏國、戰國中後期的秦國,這兩個國家與燕國之間距離遙遠,出兵燕國的難度很大。

而且就算佔有了燕國的土地也未必能夠獲得實際的使用權,可能更多的是為趙國和齊國這樣的燕國鄰國做嫁衣,算起來是得不償失的,再加上本身貧瘠的地理條件,燕國所處的外部環境相對比較安全。

同時,當時屬於燕國控制範圍內的遼東地段地理條件十分複雜,可以說是燕國的一條後路,荊軻刺秦之後,王翦揮師北上伐燕,燕王喜正是通過帶領燕國殘部退據遼東地段才得以守住燕國最後的社稷的。

所以在諸侯並立的時代裡,燕國很難一舉擊潰,更難斬草除根,因此也就沒有太多的國家對其有想法了,可能與燕國發生戰爭最多的也就是兩個鄰國趙國和齊國了。

當然,地理條件不能夠算是一個國家生存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還要數制度和政策,或者說用兵之道。

二、燕雖小善附大國

戰國時代的燕國有一個獨特的存國方式,那就是利用諸侯大國的身份依附於其它的國家,看上去並沒有太多的過人之處,但是對於燕國來講卻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存國之道。

燕國的國家實力非常弱小,單純憑藉著自己的本事無法與其它國家相提並論,但是燕國畢竟是一個諸侯大國,畢竟是位居戰國七雄之一的國家,它擁有著一定的國家實力,擁有著一定的土地面,也擁有著一定的發展底蘊,這樣的國家無論是被哪一個國家佔領都將導致諸侯國之間實力天平的傾斜。

如此一來,任何一個諸侯國都不會任由其它國家對燕國下狠手,畢竟自己得不到的不會讓其它人輕易地得到,因為消滅一旦燕國,強盛起來的可能是一個任何諸侯國都無法將其打倒的國家。所以,沒有諸侯國敢於向燕國發動滅國之戰,一旦動手將會是群起而攻之。

而且像戰國時代的發展歷史其實是比較曲折,真正到了戰國大後期的時候秦國才擁有了絕對的實力,在此之前,各大諸侯國之間的發展實力相對來講比較均衡。

如此,在這樣的時段內,盟友就顯得相當重要了,而燕國作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尋找一個依靠是它必須要做的事情,這豈不是一拍即合嗎?所以說,孫皓暉先生在《大秦帝國》當中敘述了這樣的一個觀點。

燕國雖然弱小,但是它善於依附於其它的國家進行生存,而因為它本身諸侯大國的地位,它向東依附於齊國則齊國強盛,向西依附於秦國則秦國強勢,向南依附於楚魏則楚魏強盛。

所以為了保障實力天平不發生過分的傾斜,這些國家都會爭先恐後的孕燕國建立邦交關係,而擁有了這樣的邦交關係,燕國想要滅亡就不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整個中原地區時代格局的事情,如此的燕國怎麼會輕易的滅亡呢?所以我們在戰國時代看到的就是燕國不斷的在更換盟友,並且以此來顯示自身的價值。

戰國初期依附於魏國,中期與楚為秦等國家都交好,後期則依附於秦國。而依靠著這樣的邦交政策,燕國得以成功的在勢力並不發達的情況下生存了下來。

但是擁有了外部的生存條件不代表一個國家就能夠一直延續,像齊國不就是經歷了內部的權利更迭嗎?所以要想完整的延續還需要國家內部制度的支撐。

三、階級與王道的束縛

燕國其實是一個非常傳統,並且階級特點非常明顯的國家,這一點就要追溯到燕國的立國階段了,它的開國君主召公奭是作為西周王朝的王室,受西周政治制度的影響非常深遠,在燕國國內實施的也是一種以國君為首的階級制度,王室、貴族、平民百姓之間的等級差距非常大,而且對於階級也是相當的尊崇的,換句話說,血脈在燕國人的認知當中相當重要。

如此一來,人們對於君主或者君主所在的家族本身就有一種承認,這種承認是沒有道理的,是在思想和認知或者制度的薰陶過程中呈現出來的行為和思想特點,而且因為燕國國內本身的統治比較鬆散,它不像秦國那樣有著嚴厲並且完整的發展體系,燕國基本上是依靠道德和禮樂制度來維持基本的國家秩序的。

在這種情況下,臣子與君主之間的權利並不會發生太大的失衡,國內的貴族基本都是王室的分支,臣子不會擁有太大的權利,所以燕國發生權力更迭的可能性並不大。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燕國內政的問題,雖然政治制度有著百般的漏洞,但是卻一直是在一個家族的統治中進行發展的。

小結:

所以綜合來看,燕國之所以憑藉著弱小的實力就能夠存國近八百年,這是與它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政制度有關的,外部環境的複雜以及各大諸侯國之間的權利角逐讓燕國發現了獨特的生存之道,讓它通過依附於不同的國家來顯示自身的價值。

畢竟在不能將燕國滅亡的情況下,誰能夠得到燕國的支持也就意味著誰的實力會更加的強盛。這就讓燕國所處的外部環境顯得相對輕鬆,讓它能夠暫時脫離諸侯國攻擊的範圍。

當然,這只能存在於一個相對來講實力均衡的時代裡,如果一個國家一家獨大,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之後,燕國的生存就會顯得相對困難,比如戰國末年,秦國發展壯大之後,不一樣沒有對燕國手下留情嗎?就是因為燕國已經失去了被依靠的價值。

此外,燕國崇尚王道的那種制度也為姬姓王族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讓燕國能夠更好的在一個家族的統領下發展,如此來看,無論是內部發展還是外部環境都對燕國有一定的好處,自然它的存國時間就會相對長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何黃種人體質最弱小呢?
    其實很多人一直不知道的是,黃種人為何體質最弱小呢?其實原因只有五個字。 所以黃種人體質為何最差呢?為何最弱小呢?其實原因只有五個字,那就是「進化最完全」。 所以其實本質上黑人和白人之所以身體強壯,而黃種人身體弱小,就是因為黃種人進化最完全。所體現出來的就是四肢,身體機能下降,瘦小,而大腦最發達。
  • 秦國還沒攻打燕國時,太子丹為何要派人刺殺嬴政?原因有兩點
    那麼,問題來了,在公元前227年,秦始皇還沒派兵攻打燕國,為何太子丹要派荊軻刺殺他呢? 對此,太子丹之所以要謀劃刺殺嬴政,主要分為兩個原因。一方面,這是因為唇亡齒寒,在攻佔三晉之後,燕國自然會是秦國的下一個進攻目標。 根據《戰國策》的記載: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 同樣遠交近攻,燕國與秦國結果為何大不相同?目的不同,貴胄情節
    導語:燕國與秦國對外政策相似,同樣是遠交近攻,為何結果卻大不相同?燕國並不是為了統一天下,懷有濃厚的貴胄情節可是燕國卻不是如此,它所實行這種政策的出發點與秦國完全不同,它並不是為了做什麼統一的大事業而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在做爭鬥,因為其在國家實力上是非常弱小的。
  • 燕國大敗於朝鮮,糾集五國伐齊。為何燕國這麼強?它不是小丑嗎?
    與此相比,燕國實行變法較晚,且變法之初變遇到了「燕王讓國,子之之亂」,導致變法中斷,這可能是燕國國力弱的重要原因。不過你知道嗎?燕國還有輝煌時期,如攻朝鮮,擊東胡,盡中山之地,攻齊國。為何燕國這麼強悍呢?
  • 皇后出殯,大臣為何必須拿辣椒洋蔥?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個事情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五胡十六國時期,有這麼一位皇后,在她出殯的當天,皇帝要求群臣都要參加送葬,這個荒誕的皇帝就是燕國皇帝慕容熙,這個被極其寵愛的女子,就是他的皇后苻訓英。皇后出殯,大臣為何必須拿辣椒洋蔥?原因其實」很簡單「其實這個皇帝慕容熙本來不該登上皇位的,但是因為他和當時的丁太后兩個人有私情,慕容盛剛好因故去世,本來應該他的太子登基,但是丁太后的極力反對,讓他的小情人成功坐上了皇帝。
  • 才能突出的蘇秦,為什麼選擇最弱的燕國?最後,他又為什麼而死?
    在他的所有弟子中,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蘇秦和張儀。這二人雖然師出同門,但是在政治上卻一直都是敵人。不過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都受到了重用,不同的是張儀選擇的是實力強大的秦國,而蘇秦選擇的卻是最弱的燕國。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蘇秦這麼有實力的人,會選擇實力弱小的燕國。憑他的才能,到齊國、秦國等這樣的大國任職,也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為大國效力,自己的安全也會更有保障。但是蘇秦究竟是怎麼想的,為什麼當初會選擇為燕國效力呢?之後又是怎麼失去生命的?
  • 老秦人靠什麼存國?商鞅八字簡言說出了秦人頑強的戰鬥精神
    公元前362年,在石門山之戰中,趙國剛救援了魏國,不知為了什麼趙國又突然與韓國一起聯合攻打魏國,趁著這個時機,秦獻公下定了決心,決定發兵進攻魏國在河西最重要的堅城少梁。於是,兩國在少梁之戰一觸即發,雙方均出兵二十餘萬人,可謂是勢均力敵。
  • 高鐵為何晚上12點後要停運,原因其實很簡單
    高鐵為何晚上12點後要停運,原因其實很簡單中國的高鐵技術,在當今世界上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中國的鋼鐵讓許多外國人都感到十分羨慕。因此就算高鐵的價格可能會略微高於火車的,但實際上它大大節省了你的時間成本,再者對於長途旅行來講,高鐵可能比火車更加舒服。但很多坐過高鐵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坐火車的時候,其實是有夜間的,也就是說火車其實是24小時運行的,但坐高鐵幾乎沒有夜班車,這是為何呢?
  • 存在感很低的燕國,為何被列入戰國七雄之列?因為首爾都曾屬於它
    其實存在感不強的燕國,建國800餘年,並不是只留下荊軻刺秦王一事。那麼存在感很低的燕國,為何被列入戰國七雄之列?因為現在韓國的首都首爾都曾屬於它。燕國也曾輝煌一時。但燕國出了一個明君,燕昭王鑄黃金臺招賢納士,這時期的燕國可以說是最輝煌的,面對中原諸侯的強勢,燕國的主要擴張目標是朝鮮半島上的東胡。
  • 戰國時各國首都相當於現在何地,發展如何,燕國首都最有名
    戰國時各諸侯國你掙我奪,兼併戰爭不斷,最後形成了戰國七雄,這七個國家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都稱霸一方。當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首都,而且首都的建設都非常好。不過時間過去這麼久之後,這些首都變化非常大。那麼,戰國時各國的首都相當於現在什麼地方,發展如何?秦國秦國的首都大家都知道是鹹陽,鹹陽是在商鞅變法的時候成為首都的。秦國為了更好的發展,才把首都遷到了鹹陽。
  • 越戰中,美國為何不用原子彈獲取勝利?其實原因很簡單
    對於原子彈,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美國當時之所以沒有用原子彈,第一個原因是找不到目標。當初美軍剛進入越南時可是很強大的。面對來勢洶洶的美軍,當時的北越政府從一開始就定下了打遊擊戰的方針。
  • 我國歷史上的兩個燕國,一個是戰國七雄,一個在河南
    她與燕國幾乎同時受封、同時存在;不知道是否是同名同命的原因,不管是姬姓燕國還是中原的燕國,與當時的大國相比,其史料相對較少;特別是中原的燕國,史上就更疏於記載,以至於關於這個燕國的同一事情, 可能有不同的說法。
  • 戰國七雄爭霸的時代,燕國默默無聞,為何也創造了歷史?
    但在整個戰國時代的歷史中,楚國、齊國、趙國和魏國都曾獨領風騷,只有燕國和韓國處於邊緣化的局面。除了五國伐齊的事件之外,燕國幾乎沒有什麼亮點。但是在燕國同樣創造了歷史,這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吞併遼東地區。從當時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但是從現在的角度來說,燕國的這次軍事行動至關重要。
  • 戰國七雄中,存在時間最久的諸侯國是哪個?是楚國嗎?
    在此基礎上,戰國七雄的存在時間,自然是各不相同的。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七雄中,各個諸侯國的存在時間分別是多少?哪個諸侯國的存在時間最久呢?田氏齊國:165年田齊(前386年—前221年),周朝諸侯國之一,都臨淄。
  • 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驟降,燕國趁火打劫為何反被圍了都城?
    田單率領齊趙聯軍攻佔了燕國的中陽,燕國在這一戰中並沒有佔到便宜。雖然在這一戰中,趙國是找了齊國這個幫手,但燕國還是認識到了自己和趙國的差距,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敢正面和趙國開戰。不過長平之戰趙國損失慘重,又讓燕國蠢蠢欲動,尤其是緊接著秦國又圍攻邯鄲,趙國不得不舉全國之力進行邯鄲保衛戰。
  • 當初洪七公教郭靖降龍十八掌,卻為何先教給他十五掌?原因很簡單
    然而當初為何只傳給郭靖十五掌?洪七公這個人各方面都好,但是就是存在一個缺點,那就是愛吃。當時的黃蓉看到自己的靖哥哥武功太差,而這個洪七公武功高強,於是便投其所好用美食來誘惑洪七公。最終洪七公還是敗給了美食,把降龍十八掌這一絕學教給了郭靖。同時也收黃蓉為徒。
  • 揭秘:為何去故宮遊玩不能走回頭路?專家告訴你,原因其實很簡單
    揭秘:為何去故宮遊玩不能走回頭路?專家告訴你,原因其實很簡單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國民收入也越來越高,現在旅遊也成為了一種十分流行的方式,旅遊可以釋放工作上的壓力,旅遊可以讓你了解你不知道是事情,旅遊還可以培養家庭的幸福感,總之旅遊沒有壞處,只有好處。
  • 除了魏蜀吳,還有一個燕國,有未知的原因你知道嗎?
    除了魏蜀吳,還有一個燕國,這主要是未知的原因如下:燕國太弱了。無論哪個朝代,強者受尊重的原則沒有錯,因為只有強者才會為人所知,而弱者只能躲在角落裡,而燕國就是這樣,因為燕國太弱了。當時的燕國雖盡了最大努力,但仍未能抵擋住三方對抗的局面。燕國只能成為這三個國家以外的一個國家。
  • 白龍馬是龍王三太子,被稱作「馬」為何不生氣?原因其實很簡單!
    白龍馬是龍王三太子,被稱作「馬」為何不生氣?原因其實很簡單!當我們說起西遊記,腦海中第一個反應的就是唐僧師徒四人,而往往忽略掉了取經路上另一位大功臣,那就是我們的白龍馬了。原因其實很簡單!其實這樣的情況,同樣也發生在八戒和沙僧的身上,八戒本來是天庭的天蓬元帥,辛辛苦苦取經十幾年,最後也只被封了個淨壇使者,八戒很直接的問到,為什麼他們都成了佛,為什麼我只是一個淨壇使者呢?最後如來只是搪塞了幾句,八戒也不再好發言。
  • 鯉魚被稱為「淡水魚王」,為何現在沒人喜歡吃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鯉魚相信每個人都非常的熟悉,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經常吃的魚應該都是鯉魚,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種魚的數量非常多。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鯉魚一直都被稱為「淡水魚王」,在海鮮沒有普及到內陸城市的時候,鯉魚都是許多人最喜歡吃的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