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2020-12-17 騰訊網

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天炮不休。三國時期,是我國古代群雄割據,局勢最為動蕩的一個時期。北邊以曹操為代表的魏國聲勢浩大,江東地區孫權為代表的東吳一枝獨秀,關中以及西南地區的蜀漢,則是由劉備一手締造壯大。

而說到三國裡最接地氣的君主,必然就是劉備了。雖然他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但家族傳到他這代時已經沒落,劉備甚至還要靠賣草鞋為生。後來投奔黃巾軍,一起討伐董卓。之後自己出來單幹,建立起了蜀漢政權。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也是命運眷顧,「臥龍、鳳雛、冢虎、幼麟」這四人裡,劉備得到了3個,為何最後蜀漢卻在三國裡第一個滅亡,沒能像司馬徽所說的統一中國呢?難道是司馬徽在騙劉備嗎?

其實不然,俗話說,想要做成事情,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全部必備。而司馬徽給到劉備的只是人和這一塊的建議,劉備的蜀漢最終落敗,說到底還是運氣的原因。

劉備最先遇到的是臥龍諸葛亮,當年諸葛亮在南陽名聲在外,徐庶向劉備極力推薦了諸葛亮,於是有了後來劉關張三兄弟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諸葛亮可以說是劉備建立蜀漢時最大的功臣,他也是蜀漢的第一謀士。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還一便輔佐劉禪,一邊完成劉備北伐的遺願,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也是由於太盡心盡力,諸葛亮在北伐的過程中最終積勞成疾,在還未完成劉備的一統大業時便病逝。要是諸葛亮走的不這麼早,這天下說不定極有可能是蜀漢的。可惜天妒英才,也或許是蜀漢的命數將盡,諸葛亮才走的這麼匆忙。

其實,在諸葛亮剛出山不久,劉備就遇到了司馬徽預言裡的第二個人,鳳雛龐統。龐統原本是奔著孫權的東吳去的,但由於東吳第一謀士周瑜看不起他,後來便加入了劉備的陣營,不過,那會劉備已經有了諸葛亮,也正是諸葛亮如日中天的時候。龐統再怎麼厲害,也一直被諸葛亮壓一截。

儘管如此,龐統還是幫劉備成了不少大事的,當年劉備拿下益州便是多虧了龐統。但龐統這個人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太高傲,最後年紀輕輕便喪命落鳳坡,也是由於自負沒能聽取諸葛亮的建議。而龐統雖然也被劉備得到了,但英年早逝,加上被諸葛亮壓一頭,算是沒能物盡其用。要是換個陣營,說不定龐統便揚名立萬了。

最後劉備得到的是幼麟姜維,姜維也算是個人才,但他顯然沒佔到天時。等他歸順蜀國時,劉備已經去世,蜀國的國力已經開始衰弱。諸葛亮死後,姜維也是能獨當一面的。奈何憑一己之力已經無法挽回蜀國的頹勢,最後姜維為蜀國戰鬥到最後一刻,被鄧艾所殺。

其實,水鏡先生司馬徽或許並沒有騙劉備,這四個人確實是三國時期難得的謀士奇才,也不能說劉備對他們不好,沒有好好利用。只是人和有了,天時地利不夠,加上差那麼點運氣。各種蝴蝶效應的作用下,最終釀成了蜀漢的滅亡。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天炮不休。三國時期,是我國古代群雄割據,局勢最為動蕩的一個時期。北邊以曹操為代表的魏國聲勢浩大,江東地區孫權為代表的東吳一枝獨秀,關中以及西南地區的蜀漢,則是由劉備一手締造壯大。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得天下,為何劉備獨佔三人卻敗了?
    曾經水鏡先生曾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得天下,然劉備獨佔其三卻依舊敗了,徵戰幾十年最終還是曹魏嬴了,不過最後卻是冢虎司馬家得力。那麼為何劉備有三位曠世之才,再加上猛將也有很多,卻仍然沒能統一天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按照兵法來講劉備只有人和,並沒有天時和地理,按照人來說,劉備最多算是英雄而不能是梟雄。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書中有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他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便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幼麟就是姜維,而冢虎就是司馬懿,其中有三個人都為蜀國效力,可是蜀國卻沒沒有落得好下場,原因有三條。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
    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兩人不和。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諸葛亮比龐統早一點出山,劉備是如魚得水。
  • 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為何劉備沒有得天下?
    問得好,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請一定要注意這個安字。換句話說,臥龍諸葛亮和送出龐統都是守天下之臣,而非得天下之臣。為什麼這麼說呢?臥龍和鳳雛都是上馬可管軍,下馬可管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全才。而這樣的全才劉備有兩個。按理說劉備一定會得到天下。因為諸葛亮,龐統他們守成的優勢要遠大於創業的優勢,因為創業需要進取,而守成則需要平衡關係。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書中有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他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便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幼麟就是姜維,而冢虎就是司馬懿,其中有三個人都為蜀國效力,可是蜀國卻沒沒有落得好下場,原因有三條。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全得卻敗了?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全得卻敗了?其實後面還有一句大家都清楚三國中有一個非常什麼的老者,那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他教出了許多徒弟,並且都是人中龍鳳,而最出名的三個徒弟就是諸葛亮、龐統、徐庶,而這三人中,諸葛亮與龐統更是被人們稱為臥龍鳳雛。並且世人還說: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可是為何劉備全得卻敗了?其實是因水鏡先生還有一句話沒說完。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卻還是失敗,其實只因下句話
    大家都知道,《三國》裡劉備的軍師事——諸葛亮。事實上,當時的三國有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臥龍、鳳雛就是劉備的左膀右臂,然而二人都是有身份、有才能的人!臥龍大家都可以猜得到,指的就是諸葛亮,歷史上有名的勝仗有很多:第一次大獲全勝的博望坡之戰,隨後的赤壁之戰恐怕是諸葛亮一生的榮耀;而很少有人知道「鳳雛」是誰!「鳳雛」就是龐統,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連環計,還有他處理政務的能力,把一年的公務可以壓縮到一個月處理完畢!
  • 三國期間,著名的四大謀士,鬼才、臥龍、冢虎、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郭嘉初仕袁紹,但其看出袁紹終成不了大事,遂經荀彧投入曹操麾下。此時,正值曹操唯才是舉方針的起始階段,直到"唯風"漸漸散去,眾軍之中,郭嘉脫穎而出。曹操在統一北方時,郭嘉頻頻獻計,為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 一代鬼才,只可惜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郭嘉能活到六十歲,歷史就要改寫,不會再有三國,也不會有以後的司馬晉。漢時分天下為十三州,其中九州為魏國領土。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仍失敗?其實後面還提了倆人
    眾所周知,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得到了他兩人的幫助,最終還是沒有成就大業。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劉備太弱?史書曾有記載,劉備此人處處想著百姓,懂得深謀遠慮。所以說,最終失敗並不能說明是他的原因。
  •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能人閒士皆為帝王所用,這就是一個帝王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在念的事情,就像我們在題目目中說的一樣,在較為亂的戰國時期也是這樣,希望自己手下有很多這樣的人來讓自己能夠儘快的擴大自己的國土,有的野心大一些的人就想統一天下了。好了,將我們的話題拉到我們今天的文章上來: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還有一句?劉備得二為什麼還失敗了?
    在《三國演義》中,皇叔劉備曾偶遇名士司馬徽,兩人在草堂促膝長談,司馬徽見劉備有志向卻一事無成,便向劉皇叔推薦了兩個人,即諸葛亮和龐統。書中第35回記載: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可令人奇怪的是,司馬徽出門時竟然仰天大笑說:「臥龍雖得其主,未得其時,惜哉!」說完後,飄然而去,劉備嘆曰:「真隱居賢士也。」這是司馬徽在小說中的二次出場,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能掐會算的世外高人形象。於是,他的這兩句經典臺詞火了起來。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然而司馬徽無意出山,但是卻給劉備介紹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當時荊州的兩大名士,並揚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就引發了劉備之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橋段,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打臉,當時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卻最終只能三分天下,那麼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呢?
  • 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最終劉備還是敗了,問題出在了哪?
    確實,三國之中,諸葛亮與龐統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兩人協助劉備奪取了荊益之地,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任何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熟知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 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臥龍,赤壁之戰後又遇到了懷才不遇的龐統,劉備得兩大軍師卻依然沒能平定天下,一統河山,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
  •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純屬笑話
    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臥龍——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病逝五丈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死後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鳳雛——龐統(179年-214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卻還是敗了?他忘了後面兩句
    而當年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也就是曹劉孫三人身後,各自都跟隨著一幫名士。這一段歷史便流傳百年,後元末明初時期的小說家羅貫中對這一段歷史進行了藝術性的加工。在史料的基礎上做戲劇性的改變,最終成就了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而在這本書之中。最為出名的名士便是諸葛亮了,他便是水鏡先生口中「臥龍鳳雛」之中的「臥龍」。
  •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能人閒士皆為帝王所用,這就是一個帝王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在念的事情,就像我們在題目目中說的一樣,在較為亂的戰國時期也是這樣,希望自己手下有很多這樣的人來讓自己能夠儘快的擴大自己的國土,有的野心大一些的人就想統一天下了。好了,將我們的話題拉到我們今天的文章上來: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