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天炮不休。三國時期,是我國古代群雄割據,局勢最為動蕩的一個時期。北邊以曹操為代表的魏國聲勢浩大,江東地區孫權為代表的東吳一枝獨秀,關中以及西南地區的蜀漢,則是由劉備一手締造壯大。
而說到三國裡最接地氣的君主,必然就是劉備了。雖然他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但家族傳到他這代時已經沒落,劉備甚至還要靠賣草鞋為生。後來投奔黃巾軍,一起討伐董卓。之後自己出來單幹,建立起了蜀漢政權。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也是命運眷顧,「臥龍、鳳雛、冢虎、幼麟」這四人裡,劉備得到了3個,為何最後蜀漢卻在三國裡第一個滅亡,沒能像司馬徽所說的統一中國呢?難道是司馬徽在騙劉備嗎?
其實不然,俗話說,想要做成事情,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全部必備。而司馬徽給到劉備的只是人和這一塊的建議,劉備的蜀漢最終落敗,說到底還是運氣的原因。
劉備最先遇到的是臥龍諸葛亮,當年諸葛亮在南陽名聲在外,徐庶向劉備極力推薦了諸葛亮,於是有了後來劉關張三兄弟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諸葛亮可以說是劉備建立蜀漢時最大的功臣,他也是蜀漢的第一謀士。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還一便輔佐劉禪,一邊完成劉備北伐的遺願,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也是由於太盡心盡力,諸葛亮在北伐的過程中最終積勞成疾,在還未完成劉備的一統大業時便病逝。要是諸葛亮走的不這麼早,這天下說不定極有可能是蜀漢的。可惜天妒英才,也或許是蜀漢的命數將盡,諸葛亮才走的這麼匆忙。
其實,在諸葛亮剛出山不久,劉備就遇到了司馬徽預言裡的第二個人,鳳雛龐統。龐統原本是奔著孫權的東吳去的,但由於東吳第一謀士周瑜看不起他,後來便加入了劉備的陣營,不過,那會劉備已經有了諸葛亮,也正是諸葛亮如日中天的時候。龐統再怎麼厲害,也一直被諸葛亮壓一截。
儘管如此,龐統還是幫劉備成了不少大事的,當年劉備拿下益州便是多虧了龐統。但龐統這個人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太高傲,最後年紀輕輕便喪命落鳳坡,也是由於自負沒能聽取諸葛亮的建議。而龐統雖然也被劉備得到了,但英年早逝,加上被諸葛亮壓一頭,算是沒能物盡其用。要是換個陣營,說不定龐統便揚名立萬了。
最後劉備得到的是幼麟姜維,姜維也算是個人才,但他顯然沒佔到天時。等他歸順蜀國時,劉備已經去世,蜀國的國力已經開始衰弱。諸葛亮死後,姜維也是能獨當一面的。奈何憑一己之力已經無法挽回蜀國的頹勢,最後姜維為蜀國戰鬥到最後一刻,被鄧艾所殺。
其實,水鏡先生司馬徽或許並沒有騙劉備,這四個人確實是三國時期難得的謀士奇才,也不能說劉備對他們不好,沒有好好利用。只是人和有了,天時地利不夠,加上差那麼點運氣。各種蝴蝶效應的作用下,最終釀成了蜀漢的滅亡。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