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2020-12-17 蜜罐先生

《三國演義》一書中最受作者羅貫中偏愛的人物非劉備莫屬了,他有著出身正統的家世,有著天下人趨之若鶩的謀士文臣,也有著一群赫赫有名的武將,然而就這樣的他卻沒有在最後的爭奪中取得勝利,反而是第一個滅亡,這樣的結果讓人很是詫異。

書中有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他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便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幼麟就是姜維,而冢虎就是司馬懿,其中有三個人都為蜀國效力,可是蜀國卻沒沒有落得好下場,原因有三條。

其一,劉備其實並沒有具備天下霸主的性格特點,在那個動亂的時代,民心固然重要,但是在實力的面前民心的重要性就顯得微不足道,而劉備又過於仁慈,而且還有些虛偽,並不像曹操那樣具備梟雄的潛力,諸葛亮也多次勸告劉備,可是劉備卻不聽,劉備也多次因為他所謂的仁慈之心丟失了很多次至關重要的機會,以至於多次落入下風。劉備還好,劉備的兒子扶不起的阿鬥就顯得更加可笑,劉禪不僅沒有能力,還壓制自己國家忠臣的發展,轉而去寵幸身邊毫無作用的宦官,給蜀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其二,蜀國內部矛盾紛爭太過於厲害,魏國的內部矛盾都是被曹操用鐵血手段壓制下去,而東吳一派則是因為孫權繼承了哥哥的位置一直發展得很好,且他們內部的對外性和目的性都很強,所以極少產生糾紛,但是在蜀國卻大不相同,蜀國內部雖然是諸葛亮把持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員,但是劉備對人才選取和任用的做法太過於隨便,有的是因為得到了他的信任就可以重用,因此國家內部的紛爭很嚴重,沒有一致的對外性。

其三,蜀國的軍隊力量被大大打擊。關羽張飛死後,劉備一直想要為他們兩個人報仇,根本不聽從趙雲和諸葛亮的勸告,以至於將自己的政權兵力大大減弱,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給諸葛亮,諸葛亮治理軍隊嚴明有自己的辦法,但是當時百姓的生活也急於發展,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與精力去整頓軍事。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 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
    導語: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當時著名的人評者水鏡先生,在通過八卦佔卜後得出天下將出現三個大才:歐龍、鳳雛、冢虎,而這三人都是當世大才,得其一人便可安定天下,後來這三人分別對應了諸葛亮、龐統和司馬懿,其中劉備更是獨得其二,但是為什麼最後反而是曹魏奪得了天下,或者說是司馬懿的後代從曹魏那裡繼承了天下,而不是劉備勢力得到天下呢?
  • 三國裡「臥龍、鳳雛、幼麟、冢虎」你知道分別是誰嗎?
    第一,臥龍;臥龍崗上有臥龍,羽扇輕搖定天下。 臥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沒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將他請出山後,諸葛亮便忠心耿耿的輔佐劉備。終於幫著劉備運籌帷幄鼎足天下,後來白帝城劉備託孤,臥龍一句「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更是成為千古名言。一代名相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一生志在報君興漢,可歌可泣。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四位人才,劉備得其三為何仍然失敗?
    要說最能代表三國時期的人才,那當屬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四個人,他們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司馬懿、姜維。司馬懿是曹魏的謀臣,最後變成曹魏的統治和。諸葛亮和龐統是劉備的軍師,他們前後加盟劉備將他向巔峰,而姜維更像是後起之秀,活躍於蜀漢後期。
  • 龍鳳虎麟四人,得一人可得天下,為啥蜀漢得其三還是敗了?
    在我國三國時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意思就是臥龍諸葛亮與鳳雛龐統只要能夠得到一人,就能夠平定天下。事實上除了臥龍與鳳雛這兩人之外,還有兩人與之齊名,就是冢虎司馬懿和幼麟姜維。在這四人當中,蜀漢先後擁有其中的三位,只有司馬懿是屬於曹操陣營,那麼為啥蜀漢得其三還是敗了?
  •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
    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網友這樣看能人閒士皆為帝王所用,這就是一個帝王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在念的事情,就像我們在題目目中說的一樣,在較為亂的戰國時期也是這樣,希望自己手下有很多這樣的人來讓自己能夠儘快的擴大自己的國土,有的野心大一些的人就想統一天下了。好了,將我們的話題拉到我們今天的文章上來: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劉備一人得其三,為何還失了天下?
  • 龍鳳虎麟四人,得一者可得天下!蜀漢為何得其三還是敗於曹魏?
    三國時,有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這就是說,臥龍諸葛亮與鳳雛龐統,只要能得其中之一,便能得天下。事實上,除了臥龍和鳳雛這兩位之外,還有另外兩位與他們齊名,那就是冢虎司馬懿與幼麟姜維。所以,在這四個人中,蜀漢政權就佔了其中三個,只有冢虎司馬懿是屬於曹魏陣營的,那為什麼蜀漢政權最後還是敗給了曹魏呢?臥龍諸葛亮最初選擇跟隨劉備的是臥龍諸葛亮,當時劉備不懼怕世人議論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出山後,也一直按照隆中對時提出的計劃,一步步地幫助劉備發展事業,最後佔領了益州、荊州,實力大大增強,建立了蜀漢政權。
  •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純屬笑話
    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臥龍——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病逝五丈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死後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鳳雛——龐統(179年-214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卻還是敗了?他忘了後面兩句
    而當年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也就是曹劉孫三人身後,各自都跟隨著一幫名士。這一段歷史便流傳百年,後元末明初時期的小說家羅貫中對這一段歷史進行了藝術性的加工。在史料的基礎上做戲劇性的改變,最終成就了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而在這本書之中。最為出名的名士便是諸葛亮了,他便是水鏡先生口中「臥龍鳳雛」之中的「臥龍」。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卻還是失敗,其實只因下句話
    大家都知道,《三國》裡劉備的軍師事——諸葛亮。事實上,當時的三國有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臥龍、鳳雛就是劉備的左膀右臂,然而二人都是有身份、有才能的人!臥龍大家都可以猜得到,指的就是諸葛亮,歷史上有名的勝仗有很多:第一次大獲全勝的博望坡之戰,隨後的赤壁之戰恐怕是諸葛亮一生的榮耀;而很少有人知道「鳳雛」是誰!「鳳雛」就是龐統,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連環計,還有他處理政務的能力,把一年的公務可以壓縮到一個月處理完畢!
  • 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最終劉備還是敗了,問題出在了哪?
    確實,三國之中,諸葛亮與龐統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兩人協助劉備奪取了荊益之地,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任何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熟知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 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臥龍,赤壁之戰後又遇到了懷才不遇的龐統,劉備得兩大軍師卻依然沒能平定天下,一統河山,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
    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兩人不和。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諸葛亮比龐統早一點出山,劉備是如魚得水。
  • 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何還是不能統一天下?龐統之死說明問題
    三國時期,有這兩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鳳雛龐統。《三國演義》中的一位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說過,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曹、劉、孫三方都極力希望得到這兩個人才。但是,戲劇化的是,這兩位都讓勢力最弱的劉備得到了,可是,有了這兩位驚天動地的人才,劉備卻還是沒能得到天下,最終只能偏居益州,與曹操、孫吳鼎足而立。那擁有這麼強力的人才資源的劉備,為何還是不能統一天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其實,在劉備這一派中,龐統的軍事能力是比諸葛亮要強的,他特別善於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出謀劃策,並以慣出奇謀著稱。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仍失敗?其實後面還提了倆人
    眾所周知,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得到了他兩人的幫助,最終還是沒有成就大業。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劉備太弱?史書曾有記載,劉備此人處處想著百姓,懂得深謀遠慮。所以說,最終失敗並不能說明是他的原因。
  • 臥龍鳳雛是誰?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分別是哪些人?
    北冰鏡、南鳳雛、東臥龍、西冢虎、中幼麒,這是三國時期著名謀士的外號。據說得其一者的天下。這些人中臥龍我們比較熟悉,就是諸葛亮。其他人是誰呢?下面帶你看看臥龍鳳雛是誰?臥龍鳳雛幼麒冢虎分別是哪些人?臥龍鳳雛是誰?
  •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劉備兩個都有了,為何最終還是失敗了?
    司馬徽曾經說過,臥龍鳳雛二人若是都得到的話,便可以統一天下,可是二者都被劉備得到了,蜀國卻沒有堅持過久,這是為什麼呢?作為臥龍鳳雛中的"臥龍"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後請來的謀士,他與當時非常有名的謀士都有著交往,例如徐庶等人,都是異性的好兄弟,他們之間更像是一個友好交往的知己,從儒家經典一直聊到新法哲學,無所不談,所以更為交心,以至於後來有人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然而司馬徽無意出山,但是卻給劉備介紹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當時荊州的兩大名士,並揚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就引發了劉備之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橋段,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打臉,當時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卻最終只能三分天下,那麼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敗亡,難道水鏡先生說錯了?因在劉備
    在劉備集團的成長道路上,諸葛亮功不可沒,既得臥龍,後來龐統投靠東吳因相貌不被重用,後來經魯肅推薦,龐統又被劉備重用,劉備又得鳳雛。在水鏡先生司馬徽口中「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即可安天下」的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都加入了劉備的陣營,那為什麼劉備還是沒有奪得天下呢?
  • 劉備得臥龍鳳雛2人卻未定天下,原來結局在下半句早已透露
    官渡之戰後劉備不得不依附劉表,在此期間拜訪討教水鏡先生,幸得水鏡先生極力舉薦臥龍,鳳雛二人,當時就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也」一說,足以見得臥龍與鳳雛二人的才華。後便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以及鳳雛的投靠,可以說,劉備後續能夠與孫權,曹操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此二人的加盟尤其是諸葛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劉備既得二人,為何還是沒能安天下,仍然沒有逃脫蜀漢被滅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