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發達時代,你還在用手寫書信嗎?可算是久違的感覺

2021-01-07 箏女孩愛生活

很久沒有寫過信了,以前讀書時會經常寫信,收信,可現在有了手機,有了網絡好像用不著寫信了。有什麼事情就打個電話或者上網聊聊或者發封郵件。雖然有了便捷的聯絡方式,可朋友間的聯繫卻好像越少,沒什麼事似乎都不想聯繫。再也體驗不到那種寫信的認真和收信的期待。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特別懷念那久違的感覺。

想像著在夜裡趴在書桌前,在昏黃的檯燈下,寫著自己刪了改,改了又重新寫的信,一邊還在傻傻的想著對方讀信時的樣子,每個字的斟酌,每個字的掂量都做到了不能再修改的地步,寫完了折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放在信封裡,然後很是不放心的再取出來看一看有沒有一絲的不妥,然後再放進去,用膠水封住,就這樣反反覆覆的,看了又看…。然後拿著信,遊走在大街小巷上很是愜意的尋找那個綠色的郵筒,前後看上幾遍才要捨得把信投遞進去,聽到信輕輕掉進郵筒的聲音,然後安心了,微笑了,或是略微帶著某種惆悵,然後開始等待……。

哎,光是想想我就想回到那個年代,要是有時光穿梭機就好了,讓我閒暇時回去感受一下。哈哈。真的,有時候有些話語、有些感情是不能打個電話說幾句就可以表達出來的……,一直在想我是在痴迷書信的什麼呢?是紙張的味道?書信上的字跡,還是信紙的畫面?也許更多的是迷戀與通信人之間這種細膩而純潔的友誼…

前陣子和海蘭還有Ellison聊天,聊起這些都感概一翻,曾經那久違的味道感動我們每個人,而今那感覺卻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遠去,所以我們約定,繼續通信,互相分享各自生活的每一份喜怒哀樂,讓心靈的呼吸不再麻木,讓每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在我們的書信裡得到記錄。我很開心,她(他)們和我一樣喜歡這種感覺,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現在寫信太土不過了,可是我還是痴迷這種「土」的感覺。

如今,那種感覺又回來了,我還是能每月收到來自遠方朋友的來信,打開信箱再也不僅僅是水電費的清單了,還有我那些最珍惜的朋友們對我的問候和牽掛。我將小心翼翼地珍藏我曾經有過的那些感覺:等待、思念、期盼,來自靈魂深處的驚喜和快樂……並在以後的平凡生活中將它延續,待我們都年邁時再拿出來細細品讀,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動?

相關焦點

  •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你是否也在等待一封書信?
    冰冷的鍵盤背後是一張什麼樣的臉,網絡的兩端又連接著怎樣有故事的兩人呢?當通訊工具發達了,網絡便捷了,可以語音視頻的時候,卻突然懷念起了以前的書信。每一封信上面的郵票都撕下來小心的攢著,每一封信背後的郵戳日期記錄了那個時候年輕的面龐。
  • 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街頭郵筒只剩68隻
    有哪些人還在寫信?遍布老城區的郵筒是否會淡出人們的視線,記者就此展開採訪。  現狀——私人信件減少商業函件增加  「還在寄信的人,集中在老年人、學生等群體。」市郵政局市場處工作人員範長安告訴記者,相比上個世紀,現在傳統書信數量越來越少。他還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每天投遞的信件裡80%~90%都是傳統書信,現在這一比例正急劇下降。
  • 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你還會往郵筒裡寄信嗎?
    原標題: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你還會往郵筒裡寄信嗎?   紅網郴州站12月13日訊(通訊員 周慧)在電子郵件、電話、簡訊、QQ、微信、視頻聊天等科技手段的「圍剿」下,曾經承載著厚重情感的信件和郵筒,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寫信這種與遠方親友溝通的方式,被新潮的年輕一代視為過時、落伍。
  • 「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綠色郵筒該何去何從?
    隨著時代變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也越來越便捷。一通電話,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即時溝通;QQ、MSN、電子郵件、手機簡訊……新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多。如今,大多數人不再像多年前,使用書信的溝通方式。  「書信時代」漸漸遠去,你還記得堅守在街頭的郵筒嗎?那裡是否有你過往的記憶?
  • 你還在用鋼筆書寫嗎?還記得當年用鋼筆寫字的感覺嗎?
    約在兩個月之前我又開始了用鋼筆寫字。近日看到一篇新聞報導說上屆茅盾文學獎作品,長達四百五十萬字的《你在高原》的作者張煒幾十年來一直堅持手寫,拒用電腦平板手機等設備寫作,至今為止已手寫作品超過了一千五百萬字。我揣測張煒先生在寫作過程中肯定也是用鋼筆的時候居多,因為原子筆中性筆在書寫的過程中容易在下頁紙上留下凹槽,塗改的時候很容易將紙劃破。
  • 郵筒已鮮見蹤影,那份書信情懷,會成為記憶的一部分嗎
    圖片來自網絡這個愛好仍有驢友堅守著,可是街頭郵筒卻越來越少,隨著網絡通訊的發達,電子郵件、簡訊、微信已經取代了家書,各種電子帳單取代了紙質帳單,郵筒見證書信時代漸行漸遠,原來街角一個個落寞的綠色郵筒已鮮見蹤影
  • 微信時代,你會不會寫信?現在誰還在寫信?
    人民網發微博《你還會寫信嗎?》引熱議  郵遞員:現在開郵筒就跟開百寶箱似的,看到信件就很驚喜  近日,人民網微博發布了一條《你還會寫信嗎?》  那麼,隨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曾經承擔著「溝通聯絡」重任的書信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嗎?  現在誰還在寫信?
  • 送書| 一封書信的溫度,一次抵抗孤獨的行動
    科技發達了,而人心的距離就會更靠近了嗎?葡萄牙文壇巨匠若澤·薩拉馬戈說,電子郵件永遠不會沾上淚水。而今天小記要推薦的新書故事裡所承載的,原比這久違的盈眶之淚要多得多。這本書的名字,叫作《高山上的小郵局》。
  • 懷念書信來往的歲月
    輕輕翻看那些泛黃的舊信件,讀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文字以及回憶那些與信有關的故事,恍如隔世,見字如面的親切感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安暖,久違了的溫情瀰漫心間。一封封家書,承載了多少希望和重託,也是一種精神皈依。信中的反覆叮嚀,殷殷的囑託,如洪鐘大呂般的聲音又在耳邊迴蕩, 幾十年前的點點滴滴又歷歷在目。面對書信,引發無數感想。
  • 街頭郵筒還能用嗎? 郵政部門:市民仍可放心使用
    隨著電話、手機、網絡等現代通訊方式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郵筒,如今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遠離人們的生活。但是,一些不會使用手機、網絡的老年人和習慣用書信傳遞信息的市民,仍然對郵筒有著深深的依賴。
  • 網絡時代發達,常用軟體存在隱私洩露的隱患,這些預防措施很重要
    當今社會是信息一體化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社會的發展也非常快,故事後的人們通過書信來交流,通過各國各地的使節來傳播文化,後來人們報紙作為新聞的傳播載體,而後手機的發明讓人與人的交流更加便捷,信息化時代初步到來,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人們才能實現現在的「坐在家中看世界」「一機走天下
  • 手寫明信片漸成重慶人新春問候新寵
    手寫明信片漸成重慶人新春問候新寵 2015-02-18 08:54:52曾經,手寫書信是人與人聯繫的紐帶。新年時寄一張賀年卡或明信片,亦是問候親友的主要方式。當下隨著電話、手機、電腦的普及,賀年卡、明信片等傳統新年問候,悄無聲息地湮沒在網絡資訊時代。  「前幾年過年是被簡訊『轟炸』,一整晚手機響個不停。」27歲的杜小姐提起「拜年簡訊」心有餘悸。「大家都是群發簡訊,收到的好多問候內容都是一模一樣,挺沒意思的。」
  • 你見過兩個古代人用書信傳達友誼嗎?
    但是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樣文章就很少了,它屬於一封情真、理切、文美的朋友間的書信,那麼接下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古人之間的書信是什麼樣的?感受一下他們之間的友誼是如何表達的?他的文學思想以元和十年為限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在前期的時候他的思想主要是以儒家傳統的「美刺」觀念為主導的,到後來的時候他又轉向為愉悅性情來進行寫作。《與元九書》恰好是在兩個時期的轉折點上面,所以表現了比較複雜的文學思想。一方面,他在於元通信的時候,總結了自己前期是個創作的時間,尤其是在諷喻詩上的寫作經歷,他大肆的表達了在其的重大意義。而在另一方面,他又隱隱約約的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矛盾。
  • 「書信時代」漸遠 市郵政部門回應未來郵筒不會消失
    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寫信」變成了「發簡訊」,「聊天」變成了視頻通話,「記得常寫信給我」變成了「有事@我」…… 你還記得曾經那份寫信的心情嗎?老一輩郵政人背後有著怎樣的時代記憶?如今路邊的郵筒還有人使用嗎?第47個世界郵政日之際,本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 5G時代即將開啟,你還在手動記帳? 用秒帳,解放你的雙手與大腦!
    如今,5G時代時代已然來臨。那麼,人人都在說的5G時代,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呢?變化一快到飛起 網絡延時成為過去在5G速率環境下,下載一部高清視頻大片只需要幾秒鐘,視頻通話、網絡直播、網路遊戲等「卡頓」現象也將徹底消失。
  • 一封手寫歡迎信溫暖旅途人 錦江之星暖心服務獲客好評
    你有多久沒有用筆寫過信了?隨著網絡通訊與社交軟體的發達,現在的人們基本很少提筆寫信了。而曾經,「書信是千裡面目」,筆墨文字仿佛是靈犀一點,在字跡筆鋒的婉轉中,情意的真切躍然紙上。錦江之星瀋陽東北大學酒店的總經理於家瑞就非常喜歡手寫的信。他認為,手寫的信才有溫度。對酒店行業的人來說,客人為了相同又不同的目的奔波在各自的旅途當中,如何讓他們在與酒店相遇的每一個細節裡都感到舒適溫暖,在陌生的城市裡,在疲憊或是興奮的旅途裡擁有一份放心的安全感,他們一直默默地關心著。
  • 網絡時代 我們怎樣書寫漢字?
    而批量生產的祝福簡訊和內容重複的電子賀卡,讓人不堪其擾,也不由得懷念日漸消失的手寫賀卡那見字如晤的親切和誠意。   不只是紙質賀卡式微,筆與紙現如今也在遠離主流的書寫方式。網絡時代,筆是輸入法,墨分RGB(紅綠藍色彩模式),紙有doc、txt,行、楷、草、隸、篆的轉換,也不過滑鼠一點。今人的書寫狀態,已發生巨變。
  • 郵筒---那書信的時代
    這簡單的行囊,傳送了無數平凡卻感人的故事……書信,多少故事都從這裡開始,從前沒有手機電話,遠隔千裡的期盼只能靠書信來往,靠郵遞員一步一步的投遞,仿佛那些文字走過千山萬水,變得的更有感染力。信封的兩端是兩座遙遠的城市,你在這頭,我在那頭,所有的情誼幻化成文字躍然紙上,淋漓盡致。
  • 曲江新區候車亭櫥窗現真情實感書信 市民:寫得真好
    近日,出現在曲江新區多個公交候車亭櫥窗裡一封封充滿真情實感的書信,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有市民讀完後感慨,「讀著這些信件,感到非常親切,我準備等會回去時也買點信紙給老朋友、老同學寫信!」記者走近發現,櫥窗裡張貼的是一份手寫的信件,信件寫到:「佔國:見到你時總是愁眉苦臉、精神不振、經打聽,才知道你的戀愛受到了挫折……你的感情是痛苦的,但不能因此就萎靡、消極,有很多事業等著你,你一定能在今後的奮鬥中找到自己的真正所愛……我是你的老友,又是你的同窗,誠盼你早日脫離痛苦,收穫幸福,相信你會振作起來的……弟文濤上,1987年8月20日。」
  • 能用嗎?Boogie Board 手寫板測評
    Boogie Board的這款手寫板有多個尺寸可選,我這款為14英寸大小,基本上和一張16開的A4複印紙大小相當。因為這款手寫板的名稱上多了「電子」倆字,實際上感覺還是相當神奇的,因為非常輕,感覺就是一個塑料板,完全不像是傳統ipad平板電腦那種笨重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