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菜場買菜會有這樣的發現,我們如果想吃鴨子,自己買一隻活的鴨子來殺了做菜吃的話,一隻鴨子的價格大概是50塊左右,(當然這個價格也會因為地區或者其他因素有一定的差距),而如果我們選擇購買菜場裡面一些烤鴨店裡面烤好的鴨子則只需要20塊左右,為什麼同樣是鴨肉,加工後的烤鴨和自己買的活鴨價格相差這麼大呢?難道他們連加工費都不收還虧本賣給我們?
我們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所以,如果一件貨品遠遠的低於了市場價格,那麼這個貨品將有很大的可能存在著質量問題。鴨子也不例外。有的人說,「他們會把病死或者其他原因死亡的鴨子幾塊錢賣給收鴨子的烤鴨店,這些烤鴨店會把收集來的鴨子用上各種香料進行調味,所以購買這種鴨子,好壞是吃不出來的」,如果你這樣認為你就錯了,畢竟顧客吃出問題是要負責的,相信烤鴨店老闆也不會為了賺點錢冒這麼大的風險,那麼這些鴨子都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有很多商販的鴨子都是從屠宰場進來的。這些屠宰場從飼養小鴨子,到屠宰,再到販賣都是一條龍的進行。由於鴨子的品種不同,生長速度也不同,烤鴨店的鴨一般是生長速度快的鴨子,他們會把鴨子從還是鴨苗的時候就開始飼養,經過人工的幹預,鴨子長大28天以後就會被送進屠宰場。屠宰場宰殺完畢,會將鴨子身上值錢的鴨毛、鴨胗、鴨爪和鴨頭等盡數剝去,只留下一個光禿禿的鴨子。它們稱這些鴨子為「白條鴨」。而賣烤鴨的大多進的是這種鴨子。
整個鴨子一起買並不值錢,但是分開買就不一樣了,而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購買一隻鴨子的話,是把鴨子所有的東西都買走,其中包括了鴨毛、鴨胗、鴨爪、鴨肝等,所以價值自然就會高很多。
散養的鴨子和人工飼養的鴨子因為飼養方式不一樣,自己養的鴨子生長周期長,吃的五穀雜糧,所以價格也不一樣。而小商販一般買鴨子都是成批量的批發,價格自然便宜。我們只買一隻鴨子,而且還是較大的鴨子,那價格肯定是會有差距的。
另外,鴨子的新鮮程度、肉的多少、身上是否附帶其他價值等等因素也影響著鴨子本身的價格,所以我們如果自己買一隻活鴨子的價格會高於在路邊買鴨子價格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