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疫,新加坡醫院將用機器人監測新冠患者,並送藥送飯

2020-12-15 冰川思想庫

科技抗疫開始在新加坡起到作用。據外媒3月5日報導,新加坡一家醫院即將採用一個智慧機器人來為本地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送食物、藥品。另外,還有一個機器人可以打掃病房,並用包括「新加坡英語」在內的四種語言和患者聊天。

三月末,一個名為BeamPro的機器人就將在新加坡亞歷山大醫院的兩間隔離病房正式投入使用。該院目前有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例疑似病例。

該機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三個月前就已經在醫院的醫療衛生創新中心候命,但直到兩個星期前才開始試用。利用機器人,醫護人員能夠遠程檢查隔離患者的身體狀況。

亞歷山大醫院的醫療科技主任亞歷山大·葉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加坡加速醫療變革的機遇,遠程呈現技術很有可能被投入使用。」

現在新加坡醫院使用的這個BeamPro機器人能夠代替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詢問病史等簡單問題。

醫護人員也能夠通過機器人上的照相機看見病人,病人也能夠在屏幕上看見遠程操控的醫護人員。由此,醫護人員可以判斷是否需要穿上全套防護裝備,親自對病人進行進一步檢查。

▲醫院使用機器人和患者溝通

BeamPro機器人上還可加裝託盤,為患者送食物和藥品。

另一個機器人LionsBot則負責清掃工作。醫院方表示:「LionsBot是社交型機器人,能為病人帶去歡樂,有時甚至能用包括新加坡英語在內的四種語言和病人進行簡單對話。」

除了應對新冠疫情,這兩個機器人日後還可用於其他傳染病的治療,如水痘、麻疹等。

醫院方面表示:「被隔離的病人出院後,我們會建議他們繼續在家觀察,並通過虛擬諮詢技術和他們保持聯繫。這樣,他們可以在家確保安全,不需要再次回到醫院或社區複診。」

(楊智婷,審校:申肇)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貿工部長點讚普渡機器人
    有媒體採訪瑞春港式茶點店第二代接班人陳言利稱:「新加坡畢竟人手很短缺,所以我們用幾個模式去試試看......」他們認為引進普渡機器人「歡樂送」在店鋪內進行送餐服務一方面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接觸,另一方面能解決一部分人力問題。
  • 擎朗送餐機器人亮相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會
    為全面展示在黨中央和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市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保障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由上海市委宣傳部聯合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有關單位,共同主辦的「我們眾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8月25日至9月25日在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舉行。
  • 智慧機器人加入抗疫前線,人文與科技的同框和協力
    按原來的劇情,2020一開年,科技媒體的頭條將繼續被不斷擴大的5G網絡和能力漸強的AI所壟斷。 沒想到,一場疫情,隔離了活人,火了機器人,讓以前大多出現在展會上的各式機器人投入了物流,進入了醫院,走上了街頭。
  • 工信部公示《科技抗疫表現突出的人工智慧企業》,普渡科技抗疫表現...
    6 月 19 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布《在科技支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的人工智慧企業》名單(排名不分先後),以示對科技抗疫的人工智慧企業的肯定和鼓勵。普渡科技因用智能技術在防疫抗疫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踐行了企業社會責任,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有效踐行了企業社會責任,榮登本次名單前列。
  • 通訊:埃及工程師研發遙控機器人助力抗疫
    新華社埃及坦塔12月8日電通訊:埃及工程師研發遙控機器人助力抗疫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馬哈茂德·富利16歲高中生阿卜杜勒-拉赫曼·胡薩姆躺在病床上,一臺白色的機器人伸著機械手臂,正對他心臟部位進行超聲心動圖掃描
  • 中國產「機器人護士」在西班牙醫院上崗
    據西班牙FM96.7廣播電臺17日報導,近日一款中國產的機器人護士進入西班牙多家醫院,包攬了許多工作,不僅有助於降低真人護士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也減輕了護士的體能消耗。西班牙入夏後疫情進一步反彈,馬德裡等地區一天新增確診甚至達到500例以上。
  • 這一年,科技築起抗疫「防火牆」
    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刷新了人類對病毒的認知,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2020年,是眾志成城的一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科技為人類構築起一道抗疫的「防火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應急專項,對10個省市1261名服用「清肺排毒湯」的患者臨床觀察顯示,沒有1例輕型患者轉為重型,沒有1例普通型患者轉為危重型。武漢江夏方艙醫院(中醫方艙)共收治564名患者,沒有1例轉為重型和危重型。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冠肺炎的科技攻關項目啟動後,科研人員開展臨床救治研究和藥物評價,驗證了「三藥」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三藥」獲得相關批件,被認可用於新冠肺炎治療。
  • 普渡消毒機器人參加俄羅斯國際抗疫論壇!
    論壇通過在線的形式,邀請世界範圍內著名的抗疫機器人企業代表、世衛組織專家、以及來自各方的醫學專家代表共同參與,探討如何利用機器人和AI技術幫助人類社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  其中,俄羅斯市場銷售經理Tanya代表普渡科技,向論壇觀眾講述了普渡機器人「歡樂送」參與抗疫的過程,並展示了普渡科技最新研發生產的具有強大消毒功能的消毒機器人「歡樂消2」。
  • 深圳機器人行業 「疫」境中迎來剛需
    疫情之下,智慧機器人投身一線成為「防疫戰士」,承接了送藥送餐、消毒清潔、診療輔助、安防保障等關鍵功能。因機器人能有效阻斷「病毒人傳人鏈條」,機器人在「非接觸式」場景中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2003年SARS催生了網際網路時代,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會不會加速推進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為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打開新空間呢?
  • 新加坡第二個方艙醫院建成,可容納2800名患者
    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17日透露,正在樟宜展覽中心搭建設施,以安置照顧新冠肺炎輕症病患及康復中的患者。經過10天建設已基本完工。一旦啟用,可容納約2800名患者。這是新加坡第二個方艙醫院。
  • 日本新冠血漿抗體製劑藥預計半年內上市,中國所用部分抗疫藥也來自...
    截至3月7日,日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116例,日本國內累計確診420例;「鑽石公主」號確診696例;死亡12例。治癒311例。日本醫院 圖源網絡目前我們可能沒辦法寄予希望在日本確診數字的減少,但我們應該依舊對醫療科技水平發達的日本抱有信心。
  • 歷時137天 義大利貝加莫省一新冠定點醫院重症患者清零
    新冠疫情暴發後,當地的若望二十三世醫院被指定為新冠定點醫院,該院醫護人員歷經長達137天的奮戰,終於在7月8日實現該院重症患者清零。據報導,該院的社交媒體帳號當天發文表示,醫院首先向在新冠疫情中不幸逝世的患者表示哀悼,向康復出院的2000多名患者表示祝賀,並向給予抗疫工作大力支持的社會各界、外國友人、為抗疫做出無私奉獻和犧牲的醫護人員和醫療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 新加坡、日本和韓國應對新冠疫情的策略及特點
    新加坡:「外緊內松」的「佛系抗疫此次全球抗疫過程中,世界各國採用了各自不同的抗疫策略。其中新加坡的抗疫策略因為和國際社會相當不同,特別引人矚目,有國內媒體將其形容為「佛系」抗疫。其主要表現形式是不鼓勵公眾佩戴口罩、不禁止大型群眾集會、不進行社區隔離、企業不停工、中小學不停課。
  • 埃及工程師研發遙控機器人助力抗疫
    16歲高中生阿卜杜勒-拉赫曼·胡薩姆躺在病床上,一臺白色的機器人伸著機械手臂,正對他心臟部位進行超聲心動圖掃描,機器人胸前屏幕上實時顯示掃描結果。這是新華社記者近日在埃及西部省坦塔市一家私立醫院內看到的場景。
  • 義大利7個重症患者用這種藥後得救了!抗新冠藥物還要等多久?
    在接受了該藥物治療後,第一個患者情況明顯改善,已經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輔助呼吸,第二個也正在明顯改善,其他兩個患者的治療剛剛開始,但是病情改善的情況與前面兩個患者的過程相似。此外,在義大利卡拉布裡亞,還有3名患者在科森扎醫院使用同樣的治療,且3名患者的臨床症狀均得到改善,其中兩名患者在治療兩天後不再需要吸氧。
  • 山西代表中國與泰國新加坡分享抗疫經驗
    抗擊疫情需要全球攜手應對,泰國衛生部衛生司組織召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分享視頻會,凸顯國際社會合作抗疫的普遍認知。會上,山西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山西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武晉、泰國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進行了代表性發言。
  • 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歐日蘭:危重患者的「全能保姆」
    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急診科副護士長歐日蘭在湖北隔離病區全力護理新冠肺炎患者——危重患者的「全能保姆」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從2月25日進駐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隔離病區參與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 英國北愛爾蘭政府視頻連線中國醫院尋求抗疫經驗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供圖(抗擊新冠肺炎)英國北愛爾蘭政府視頻連線中國醫院尋求抗疫經驗中新網長春4月9日電 (記者 郭佳)記者9日從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獲悉,近日,英國北愛爾蘭政府健康與衛生官員及當地醫生等20餘人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該院專家團隊尋求新型冠狀病毒防治經驗。
  • 預熱WAIC,AIWIN大賽"抗新冠 助科研AI賦能者"年底收官!
    在國家快速推進新基建、數位化轉型的當下,AI+醫療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商湯科技智慧醫療研發總監段琦在其主旨演講中即以商湯的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為例,分享其在醫學影像分析、癌症早篩、康復治療等領域的場景應用,未來商湯將通過SenseCare平臺賦能各個臨床科室,幫助醫院、醫生做到全流程管理。
  • 普渡科技:用機器人來解放人的枯燥與煩瑣
    機器人作為人類生活的幫手,出現在眾多的場景裡。在經典電影《機器總動員》中,當地球人被迫乘坐飛船離開故鄉的時候,機器人瓦力承擔了清理地球垃圾的重任。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時刻,機器人也在抗疫前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疫區內的隔離病房裡,配送機器人在各個病房間穿梭送餐、送藥,無接觸配送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