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州志》卷之四:連平學宮裡奉祀的先賢先儒

2020-12-11 照牛排

連平州志》第四卷講290年前連平州的學宮,可惜的是早在1986年連平學宮就被拆掉了,原址在連平現在的財富廣場。學宮是歷朝祭祀孔子的廟宇和管理儒學的機關,亦稱孔廟、闢雍,是古代地方政府設立的學校。在清代200多年的科舉考試裡,連平州出了翰林5人,進士12人,舉人53人,副榜6人,拔貢23人。

現在偶爾聽到的外交辭令「勿謂言之不預」,其實早就被康熙帝用在勸學的《御製訓飭士子文》裡。雍正皇帝為避諱孔子(孔子名丘),居然把丘姓改為邱姓,可見儒家學派的地位已經高到無以復加。本文最後羅列了學宮裡祭祀的孔子、四配、十哲及東西廡123位先賢先儒的姓名。卷四學宮的篇幅較長,需分成3篇,後面還會講祭禮、學租、附籍及鄉飲酒禮。歡迎關注照牛排(iZhaoNiuPai)——

連平州知州奉天盧廷俊傑人氏重修。

【學宮】

熙洽之朝首重人材,禮義之興莫先學校。唐虞三代因時異名,孟子謂皆以「明倫」,王者一道同風之盛,捨學無由也。欽惟聖祖仁皇帝崇儒重道,萬世師表有額,四配有贊,訓飭士子有文,且進先儒朱子於十哲之班。今上仁孝繼極,特發帑金修理闕裡文廟,慶雲書見瑞應天心,皆生民以來所未有也。士生斯時可不爭,自磨濯,積學敦行以仰承壽考作人之雅化哉,志學宮。

軍隊佔領下的連平學宮(孔廟)正殿,攝

聖廟在州治左(康熙十年[1671年],知州高光國重建),兩廡翼焉(康熙十六年,署州顧士美重建),南為戟門(左祀名宦,右祀鄉賢),正中開泮池引北門源泉注之。又南為欞星門、明倫堂(康熙二十二年,知州佟國瑞重建),在聖殿北前(東為學正舍,二進各三間,前為儒學門。西為訓導舍,二進各三間,前為儒學門。今俱廢。兩廡及戟門圍牆,康熙三十年知州於延弼重修,雍正八年知州盧廷俊修「禮門」、「義路」兩坊),崇聖祠在明倫堂左(康熙二十四年,學正歐陽英騎重修),敬一亭在明倫堂後(今廢)。

宮牆在黌門外。康熙二十四年,御書「萬世師表」扁額懸於至聖殿前。

山東曲阜孔廟的康熙御書"萬世師表"匾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奉旨進朱子配位十哲(雍正二年添設豬首祭品)。

雍正元年,詔追封孔聖五世王爵,改啟聖祠為崇聖祠

雍正二年,奉旨復祀六人:林放、蘧瑗、秦冉、顏何、鄭康成、範寗。增祀者共二十人:縣亶、樂正子、牧皮、公都子、萬章、公孫丑、諸葛亮、尹焞、魏了翁、黃幹、陳淳、何基、王栢、趙復、金履祥、許謙、陳浩、羅欽順、蔡清、陸隴其。入崇聖祠者一人:張迪(增置博士者四人:冉雍、冉伯、牛子、張有若)。

雍正三年(1725年),御書「生民未有」扁額懸於正殿。是年,詔避聖諱,(丘)加「阝」旁為「邱」

山東曲阜孔廟的雍正御書"生民未有"匾額

《大清會典》順治二年(1645年)定文廟諡號,稱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之位」(每年二月、八月上丁日致祭。如遇有事,改次丁、下丁日,通行各學一體遵行,康熙二十五年禮部題定春秋二丁致祭)。

文廟(武官二品以上並令陪祀,其各省府州縣等學,令協領及副將以上照例,文左武右行禮致祭,仍令地方正印官主祭,其候補功加各武官應毋庸議。康熙四十九年題定同城武職一體行禮,載兵部中樞政考)。

聖祖仁皇帝御製訓飭士子文》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正月 奉上諭

國家建立學校,原以興行教化,化育人才,典至渥也。朕臨御以來,隆師重儒,加意庠序。近復慎簡學使,釐剔弊端,務期風教修明,賢才蔚起,庶幾棫樸作人之意。乃比年士習未端,儒效罕著,雖因內外臣工奉行未能盡善,亦由爾諸生積錮已久,猝難改易之故也。茲特親制訓言,再加警飭,爾諸生其敬聽之。

從來學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學,學術事功,源委有序。爾諸生幼聞庭訓,長列宮牆,朝夕誦讀,寧無講究?必也躬修實踐,砥礪廉隅,敦孝順以事親,秉忠正以立志。窮經考業,勿雜荒誕之談;取友親師,悉化盈之氣。文章歸於醇雅,毋事浮華;軌度式於規繩,最防蕩軼。子衿佻達,自昔所譏,苟行止有虧,雖讀書何益?

若夫宅心不淑,行已多愆,或蜚語流言脅制官長,或隱糧包訟出入公門,或唆撥奸猾欺孤凌弱,或招呼朋類結社邀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鄉黨勿齒,縱幸脫褫撲,濫竊章縫,返之於中,寧無愧乎?

況乎鄉會科名,乃掄才大典,關係尤鉅。士子果有真才實學,何患困不逢年?顧乃標榜虛名,暗通聲氣,夤緣詭遇,罔顧身家;又或改竄鄉貫,希圖進取,囂凌騰沸,網利營私,種種弊端,深可痛恨!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貴以正,若茲厥初拜獻,便已作姦犯科,則異時敗檢踰閒,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為國家宜猷樹績、膺後先疏附之選哉?

朕用嘉惠爾等,故不禁反覆惓惓。茲訓言頒到,爾等務共體朕心,恪遵明訓。一切痛加改省,爭自濯磨,積行勤學,以圖上進。國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爾身有榮,即爾祖父亦增光寵矣。逢時得志,寧俟他求哉?

若仍視為具文,玩愒勿儆,毀方躍冶,暴棄自甘,則是爾等冥頑無知,終不能率教也。既負栽培,復於咎戾,王章具在,朕亦不能為爾等寬矣。自茲以往,內而國學,外而直省鄉校,凡學臣師長,皆有司鐸之責者,並宜傳集諸生,多方董勸,以副朕懷。否則職業勿修,咎亦難逭,勿謂朕言之不預也,爾多士尚敬聽之哉!

康熙御製訓飭士子文碑,西安碑林博物館

【位號】

正殿:至聖先師孔子神位。

四配:復聖顏子(即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顏回,字子淵)、述聖子思子(孔子的嫡孫孔伋,字子思)、宗聖曾子(孔子晚年弟子曾參,字子輿)、亞聖孟子(孟軻)。

十哲:先賢閔子名損(子騫)、先賢冉子名雍(仲弓)、先賢端木子名賜(儒商子貢)、先賢仲子名由(子路)、先賢卜子名商(子夏)、先賢冉子名耕(伯牛)、先賢宰子名予(子我)、先賢冉子名求(子有)、先賢言子名偃(字子遊)、先賢顓孫子名師(子張)、先賢朱子名熹。(照牛排註:這裡有11位,之後補上孔子的晚年弟子有若,乾隆年間定為「十二哲」)

東廡(共六十二位):先賢蘧瑗、先賢澹臺滅明、先賢原憲、先賢南宮适、先賢商瞿、先賢漆雕開、先賢司馬耕、先賢有若、先賢巫馬施、先賢顏辛、先賢曹(曹叔振鐸第二十世孫,居上蔡洙湖)、先賢公孫龍、先賢秦商、先賢顏高、先賢壤駟赤、先賢石作蜀、先賢公夏首、先賢后處、先賢奚容蒧、先賢顏祖、先賢句井疆、先賢秦祖、先賢縣成、先賢公祖句茲、先賢燕伋、先賢樂欬、先賢狄黑、先賢孔忠、先賢公西蒧、先賢顏之僕、先賢施之常、先賢申棖、先賢左邱明、先賢秦冉、先賢牧皮、先賢公都子、先賢公孫丑、先賢張載、先賢程頤、先儒公羊高、先儒孔安國(孔子十世孫)、先儒毛萇、先儒高堂生、先儒鄭康成、先儒諸葛亮、先儒王通、先儒司馬光、先儒歐陽修、先儒胡安國、先儒尹焞、先儒呂祖謙、先儒蔡沈、先儒陸九淵、先儒陳焞、先儒魏了翁、先儒王柏、先儒許衡、先儒許謙、先儒王守仁、先儒薛瑄、先儒羅欽順、先儒陸隴其 ZhaoNiuPai.com

西廡(共六十一位):先賢林放、先賢宓不齊、先賢公冶長、先賢公晳哀、先賢高柴、先賢樊須、先賢商澤、先賢梁繵、先賢冉孺、先賢伯虔、先賢冉季、先賢漆雕徒父、先賢漆雕哆、先賢公西赤、先賢任不齊、先賢公良孺、先賢公肩定、先賢鄡單、先賢罕父黑、先賢榮旂、先賢左人郢、先賢鄭國、先賢原亢、先賢廉潔、先賢叔仲會、先賢公西輿如、先賢邽巽、先賢陳亢、先賢琴張、先賢步叔乘、先賢秦非、先賢顏噲、先賢顏何、先賢縣亶、先賢樂正克、先賢萬章、先賢周敦頤、先賢程顥、先賢邵雍、先儒穀梁赤、先儒伏勝、先儒后蒼、先儒董仲舒、先儒杜子春、先儒範寧、先儒韓愈、先儒範仲淹、先儒胡瑗、先儒楊時、先儒羅從彥、先儒李侗、先儒張栻、先儒黃幹、先儒真德秀、先儒何基、先儒趙復、先儒金履祥、先儒陳澔、先儒陳獻章、先儒胡居仁、先儒蔡清。

連平州學宮圖(據1980年連平縣檔案館圖

崇聖祠:肇聖王木金父公、裕聖王祈父公、詒聖王防叔公、昌聖王伯夏公、啟聖王叔梁公。

配位:先賢顏氏、先賢孔氏、先賢曾氏、先賢孟孫氏。

東廡:先儒周輔成、先儒程珦、先儒蔡元定。

西廡:先儒張廸、先儒朱松。

注釋:明倫【「明倫」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意思是鄉裡辦的地方學校的名稱,夏朝叫「校」,商朝叫「序」,周朝叫「庠」;至於國家辦的學校即大學,三個朝代都叫「學」。無論是鄉學還是國學,共同的目的都是闡明並教導人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標準。明倫堂多設於古文廟、書院、太學、學宮的正殿,是讀書、講學、弘道、研究之所,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社會精英講學論道的地方】,聖祖仁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1654年—1722年)】,瑞應【帝王修德,時世清平,天就降祥瑞】。

舊時的統治階級對儒家思想十分推崇,所以孔子的地位非常高。清代有8位皇帝給孔子題過匾並懸掛在於全國各地的孔廟,這八方御匾分別是:康熙所頒「萬世師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道光「聖協時中」、鹹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光緒「斯文在茲」。

丘和邱的區別【孔子名丘,因避諱, 清雍正三年上諭除四書五經外,凡遇「丘」字,需加「阝」旁為「邱」。清末民初,詩人邱逢甲倡議恢復本姓,並以身作則改邱為丘,得到閩、粵族人響應。但全國大部分省區族人,因不知情,或因涉及法律戶籍等諸多問題,仍然使用邱姓,於是形成邱、丘二姓並存的局面】

上丁日【祭孔之禮,始於漢高祖劉邦。從隋文帝開始,祭孔都選在春秋仲月(即農曆二、八月)上丁日,因此祭孔簡稱「丁祭」。此一傳統直至清末,延續千餘年,到民國時仍有使用。祭孔釋奠禮用春秋仲月上丁之日,蓋仲春、仲秋二月,取其為時之中正;丙丁二日屬火,取其文明之義。又丙日剛而丁日柔,外事用剛,內事用柔,故用丁而不用丙也】,褫【chǐ,脫去】,逭【huàn,逃避】。

勿謂朕言之不預也【康熙的意思是,別說我沒提前警告你!最早出自康熙年間直言敢諫的徐元文的《含經堂集·申飭鹽政札》,首次作為外交辭令是出現在康熙的孫子乾隆皇帝筆下,在一封乾隆五十八年(1793)寫給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裡。當時,英國派使者向清廷提出準許貿易、免稅等六項要求。這份外交訴求被乾隆皇帝全部駁回,並連寫兩封信加以駁斥。在第二封信裡,他就採用爺爺的話,來警告英國「勿謂言之不預」。

勿謂言之不預

新中國成立後,「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也被用到「外交辭令」裡,據說對外國大概說過8次:第一次使用是在1950年韓戰。當時我國擺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態度,警告美國「越過北緯38度線咱們就開幹」,當時就用過「勿謂言之不預」。結果美方不聽,於是「抗美援朝」打響;第二次使用是在1962年中印戰爭。《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論,原話是「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次是1967年怒懟前蘇聯間諜在中國竊取情報,隨後1969年雙方在珍寶島開戰;第四次是對越自衛反擊戰。1978年《人民日報》社論《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也用了那六字警告;第五次是2012年釣魚島問題上,新華社發微博發話;第六次就是2018年4月6日晚,新華社怒懟美國提出1000億美元商品的增量關稅;第七次是2019年5月,針對MYZ,奉勸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維護自身發展權益的能力;第八次是2019年11月,抗議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涉港議案】。

宓【fú】,鄡【qiāo】,邽巽【guī xùn】。

參考資料:新華字典,百度百科-四配十二哲、孔門七十二賢;

《連平州志》,牟應受、韓師愈、盧廷俊、何深、顏希聖,明清;

《連平縣誌》,連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13年;

Confucius temple in Lenpin

往期回顧(戳下方標題):

《連平州志》雍正八年(1730年)版下載;

雍正《連平州志·序》:揭秘連平起源之迷;

《重修連平州志》凡例: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區別;

《重修連平州志》舊志敘:牟爺是如何在連平白手起家的;

《連平州志》卷之一:星野(星宿和分野);

《連平州志》卷之一:輿圖(290年前的連平地圖);

《連平州志》卷之一:連平八景圖(老八景);

連平新八景,哪個旅遊景點最好玩?

《連平州志》卷之一:建置1、2、3、4、5

《連平州志》卷之二:疆域、山川、連平風俗

《連平州志》卷之三:連平城池、連平公署

相關焦點

  • 《連平州志》卷之一:輿圖(290年前的連平地圖)
    雍正8年版《連平州志》卷之一的輿圖部分包含7張圖:連平州治全圖、連平州城全圖、連平州學宮圖、九連山、先農壇圖、忠義孝弟(悌)祠、節孝祠,後3張圖含有尺寸和建造時間說明。連平州城後來經不斷擴建,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時已初具規模,城內建有州署、學宮、書院、府第、祠堂、店鋪等建築,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後人為紀念牟應受,將州城改名為「元善」(牟應受又名元善),並在城北建了個牟公祠(牟爺祠)。可惜風雲變幻,雍正年間的老城牆城門和各種老建築都已不復存在,如今香火不斷的牟候祠不過是2001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 《連平州志》卷之二:失傳的清代連平風俗
    這些問題在清代雍正年間的《連平州志》裡都有答案。歡迎關注照牛排。嘗讀毛詩十五國風土人情,正淫奢儉備載臚列,王者蓋以觀民設教示儉示禮約之而歸於中也。連平萬山之區,四境風氣異宜,剛柔殊趨,所以整齊陶淑之者固司牧之責也。
  • 《連平州志》卷之三:清代連平城池、井池、都裡、墟市
    《連平州志》卷三介紹明末至清朝中期連平州城的布局和大小,城牆、城門、月樓的修建和歷次維修,以及城內水井的分布,並花了很大篇幅來記載連平惠化圖、長吉圖、忠信圖、銀梅圖的各個村名和位置,最後還講了集市和公署(放到下一篇)。連平的老城牆不知毀於何時,今天只能從文獻記載和安徽壽縣現存的宋代古城牆來一睹連平州城當年的風採。
  • 《連平州志》卷之六:貤封.鄉飲.名宦.鄉賢.節孝
    《連平州志》第六卷的末尾,記載了明崇禎到清雍正這一百年間,連平州所有受過朝廷貤封的官宦家屬,以及參加過官辦鄉飲酒禮的耆老。第七卷的開頭則記載康熙年間連平州崇祀的兩位名宦魯元寵、朱宏祚,「盧志」還提議增祀碩畫遠猷的連平首任知州牟應受,以及順治初因公投井殉職的知州劉宏祚、教官葉上青、吏目鄭亮。
  • 《連平州志》卷之一:星野(星宿和分野)
    雍正《連平州志》一共十卷,第一卷講的是星野、輿圖和建置。輿圖和建置部分的圖文太多咱改天再聊,本文分享連平州的星野(星宿分野)。州志裡的星野篇幅賊短,不易看懂,需要八卦一下中國古代的二十八星宿。州志的繁體版原文請移步照牛排的微信公眾號(iZhaoNiuPai)——《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封域分星所自眆也。《前漢·地理志》雲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南粵志》亦云「牛、女分野,揚州之末土也」。考《廣輿記》贛州府、《禹貢》揚州之域,天文鬥分野,屬吳越。
  • 《連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跡.武績.人瑞.德量.義略
    《連平州志》第七卷的人物部分稍長,我分成兩篇,本篇記載明崇禎到清雍正這一百年間,連平州的宦跡、武績、人瑞、德量和義略。宦跡介紹外出做官的連平人,人瑞講連平顏氏二世祖秉元公,德量則有何嵩、顏子佐事跡。
  • 《連平州志》卷之九:藝文1,內管巖石壁記/徵浰頭祭文/蒙泉記
    《連平州志》第九卷是藝文,裡面摘錄了古人寫的28篇與連平有關的文章,洋洋灑灑25張紙,照牛排預計至少要連載8篇。新增藝文有進士何深的《連平形勝記》,進士顏希聖的《聖跡巖記》,何深的《重修牟公祠序》,知州胡功成的《建立義學碑記》,舉人何多學的《牟公祠聚元會序》,舉人易永兊的《捐修葫蘆峒山路序》,晉江黃志正的《祭文烈女雙正墓文》,知州徐旭旦的《待贈若周何公傳》,何深的《黃玫石先生傳》、《曾王合傳》,顏希聖的《何母顏孺人傳》,和平令盛洪的《劉正烈傳》、《劉正烈墓》,何多學的《募建劉氏正烈墓亭題詞》,顏希聖的《葉烈婦傳
  • 《連平州志》卷之七:人物2,孝行.方正.耆碩.善行.耆壽
    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百善孝為先,按照古禮,無論文臣武將,再大的官,當父母去世都需要去職回家守喪三年(丁尤),《連平州志》的選舉部分曾記載進士何深一次丁外艱,一次丁母尤,服除後再補新職,本文記載了普通老百姓的孝行。
  • 《連平州志》卷之八:古蹟·寺觀,附墳墓.仙釋.養濟院
    《連平州志》第八卷記載了雍正八年時連平境內的古蹟、寺觀,附載個別有名的古墓(比如文天祥二女墓)、仙釋(比如漢代在黃牛石修煉得道之人曾袞)和養濟院(古代收養鰥寡孤獨的窮人和乞丐的場所)。古蹟充斥民間傳說,寺觀廟庵如今多已無存。照牛排覺得州志引言說的對,是否為古蹟不必太較真。中國古代有三大教派:道教、佛教、儒教,後兩種受歷代肉食者所推崇和利用,和如今的馬列一樣。
  • 《連平州志》卷之九:藝文2,鼎建州治碑記(黃士俊)
    我在《連平州志》裡隨便摘抄一句話,放到百度往往搜不到相同的文章,說明網上沒有前人發布州志原文。用現有的OCR識別軟體來識別豎列的古文,就算不是亂碼,打亂的文字也要重新組織。所以,在照牛排考古整理髮布州志原文之前,沒有Copy的捷徑,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在手機上對照州志逐字逐句地輸入,然後藉助搜尋引擎和字典在電腦上斷句、注釋、配圖。
  • 《連平州志》卷之九:藝文3,修巖坡路/三多橋/葫蘆峒山路序
    繼續連載《連平州志》第九卷的3篇藝文——《修巖坡路碑記》,上坪古坑人謝呈茂的《重修三多橋記》,易永兌的《捐修葫蘆峒山路序》,主題是修橋修路。若州志晚編幾年,進士顏希聖於乾隆三年寫的《步雲橋碑記》應該也會摘錄。
  • 《連平州志》卷之六:兵防2,古代的營汛、鋪舍和快遞
    州前鋪二十裡,至茶山鋪三十裡,至東葉陂三十裡,至嚴村鋪三十裡,至櫸林鋪三十裡,至錫場鋪三十裡,至大橋坑四十裡(至河源縣),以上共七鋪。詳設塘兵原文——「惠州府連平州為暫設塘兵以代郵傳事,本州前具及時增修一文,並議東西二路應設十七鋪,應鋪兵十七名,每年每名工食銀七兩三錢,共該銀一百二十二兩四錢。具文通詳叨奉三院司道府,悉蒙俯允,行牌到府查議,將該州何項銀兩議給,務要妥當繇報以恁轉奪。
  • 連平新八景,哪個旅遊景點最好玩?
    明代文人吳師古作《聖跡蒼巖》詩曰:「怪石奇峰另闢天,卻疑洞裡有遺仙。遊人筆墨難窮妙,贏得清巖萬古傳。」(照牛排註:根據雍正《連平州志》,寫此詩的人是吳師古,不姓關,連平廣播電視臺把人家的姓搞錯了)。西山瀑布,攝影:微上坪明朝連平首任知州牟應受、學正薛世瞻,清代進士何深、顏希聖等人都寫有西山瀑布的詩文,詳見上一篇《連平八景圖(老八景)》。
  • 錦繡連平
    河源屬縣處粵北,新豐江水由此送,廣州深圳五百裡,國道入省當首衝。  建州初始明崇禎,鎮級單位十三兄,人口萬計四十一,客家方言三五種。  氣候勻和溫適宜,雨量充沛風適中,平均海拔七百米,黃牛神石欲升空。  地域闊近二千四,縱馬提韁意氣宏,有色金屬之家鄉,世間寶藏懷抱擁。  陂頭太湖左右置,七十公裡跨西東,上坪隆街居北南,元善忠信最興隆。
  • 河源連平:「廣東香格裡拉」風情
    活動期間,主辦方邀請珠三角主流媒體記者到連平陂頭、河頭等地採風並領略連平的風土民情。 連平地處粵北九連山谷地,九連山脈之巔,九連山之龍頭,是105國道入粵第一縣。連平山奇水秀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獨特,區位優勢明顯,擁有良好的原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旅遊資源。
  • 自駕廣東—連平新八景篇
    連平新八景聖跡蒼巖(連平縣內莞鎮小洞村 聖跡蒼巖景區)聖跡蒼巖是一處天然溶洞,是「連平老八景」之冠,是連平縣乃至河源市的著名旅遊景區,俗稱內莞巖。聖跡蒼巖分為旱洞和水洞兩個部分,旱洞可容數千人。水洞則由一條地下河貫穿始終,巖洞內石鐘乳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置身其中,如步入神奇的藝術殿堂。
  • 連平警方發布2018年十大經典案件
    2018年,連平警方利劍出鞘,始終保持對各類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深入開展2018「護航連平」春季行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颶風2018」專項行動、禁毒「兩打兩控」等一系列打擊整治行動,有力維護了連平縣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 自駕中國:景點介紹:廣東連平
    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連平州,轄和平、河源兩縣,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為縣,1988年1月撤銷惠陽地區,成立河源市,連平改屬河源市管轄。轄13個鎮,17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元善鎮。總面積2365平方公裡,是105國道入粵第一縣。  連平資源豐富,素有粵北「有色金屬之鄉」之稱。已探明的礦床23個,礦點52個,主要礦產有鐵、鉛、鎢、錫、鋅、銅、金、鈦、煤等30多種。
  • 這個地方叫連平
    《這個地方叫連平》 河源連平的桃花是很有名的@連平政府
  • 河源市連平縣委原書記俞志鋒被「雙開」
    據廣東省紀委監委微信消息,日前,經省委批准,省紀委監委對河源市連平縣委原書記俞志鋒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2007年4月任河源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2008年7月任河源市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辦公室副主任2010年4月任河源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黨組副書記、辦公室主任2012年3月任河源市連平縣委副書記(正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