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州志》第六卷的末尾,記載了明崇禎到清雍正這一百年間,連平州所有受過朝廷貤封的官宦家屬,以及參加過官辦鄉飲酒禮的耆老。第七卷的開頭則記載康熙年間連平州崇祀的兩位名宦魯元寵、朱宏祚,「盧志」還提議增祀碩畫遠猷的連平首任知州牟應受,以及順治初因公投井殉職的知州劉宏祚、教官葉上青、吏目鄭亮。鄉賢一筆帶過,節孝部分重點介紹連平州開科舉人何多藝之妻羅氏。
州志上記載的都是有故事的人,哪怕僅有寥寥六個字,無奈我手上的族譜資料非常有限,標註只能以一套遠未讀透的《連平上坪謝氏族譜》為主。若你有連平縣內其它姓氏(比如顏氏、何氏、曾氏、周氏、劉氏、丘氏、鄭氏、李氏、黃氏、吳氏、張氏、葉氏)的族譜也歡迎與我分享,到時我會把連平歷史名人的事跡陸續更新到照牛排考古博客。
【貤封】【註:舊時文武官員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號呈請朝廷移授給直系親屬(比如官員的高、曾、祖、父[含同級的配偶]、妻),稱為『貤封』;若其人已死,則稱為『貤贈』】。
明朝
周建御,以子紹虞貴,贈文林郎、廣西武緣縣知縣(註:周紹虞曾任吉安知府)。
曾x,以子耀貴,贈奉直大夫、廣西馬平州知州。
黃x,以子載珍貴,贈文林郎、浙江錢塘縣知縣。
皇清
顏容舒,歲貢生,以子希聖貴,封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
葉氏,州廩生定歷女,以子希聖貴,贈孺人。
張氏,儒士元亮女,以子希聖貴,封孺人。
曾氏,儒士得貫女,以夫希聖貴,封孺人。
謝挺,教諭,以子命龍貴,贈文林郎、山東聊城縣知縣。
湛時濟,以子縉貴,贈文林郎、湖廣辰谿縣知縣。
袁用雨,學正,以子良牧貴,贈文林郎、湖廣衡山縣知縣。
何蒿,州庠生,以子多學貴,贈文林郎、山東堂邑縣知縣。
郭氏,儒士文對女,以子多學貴,贈孺人。性勤儉,內助起家,教子諄篤,皆成名。制詞曰:"郭氏淑慎,其儀柔嘉,維則宣訓詞於朝夕,不忘育子之勤,集慶澤於門閭式被,自天之寵蓋實錄也。"
藍氏,儒士玉耀女,以夫多學貴,封孺人。
照牛排考古註:何蒿,字連漢,惠州府學廩生,郡庠生。誥封奉政大夫,山東直隸武定州知州,候選州同。公聰慧有奇才,效祖父遺志,善施捨好義,友愛兄弟,四世同居,宏振家聲。生七子:何多才(字若周,歷任甘肅莊浪知縣、山東高花知縣)、何多藝(字愧周,康熙丁卯舉人)、何多略(州庠生,例贈修職郎、廣西容縣試用主薄)、何多為(字後可,國學生,考授候選州同、誥封中憲大夫、刑部安徽清吏司郎中加二級)、何多任(敕封儒林郎、候選縣丞州同,樂做善事,興學重教,崇為鄉飲大賓)、何多學(字灘舟,康熙丙子舉人,康熙甲午科山東鄉試同考官,歷任江西南康令、山東堂邑令、武定知州)、何多奇(歲貢生,儒學訓導)。
胡嘉憲,以孫標貴,贈驍騎將軍。
盛氏,以孫標貴,封夫人。
胡x星,以子標貴,贈驍騎將軍。
周氏,以子標貴,封太夫人。
餘氏,以本生子標貴,封夫人。
俞氏,以夫標貴,封夫人。
【鄉飲】【註:鄉飲酒禮是地方官設宴招待賢能之士的敬老尊賢活動,受到州官邀請的多數是年高德邵的長者,成為冠帶賓是一種榮耀】。
明朝
謝良翰,詳見《宦跡》,壽七十五歲卒。
葉暢,長寧人,附生,入監綜理建州,詳見《義略》,壽八十七歲卒。
賴耀元,冠帶賓,壽九十七歲卒。
林文泮,南海訓導旃之父,冠帶賓,三子成諸生,登仕籍一人,孫曾盈列膠庠, 壽八十歲卒(照牛排考古註:選舉部分記的是林栴)。
謝明時(1567-1639年),教諭挺之父,聊城知縣命龍祖,冠帶賓,與宴三次。子孫接跡仕藉,壽七十三歲卒。
據連平陂頭《謝氏復澈公宗譜》第91頁記載,謝明時字翊廷,二十歲入翁源縣庠。後割連平,時值新建州主牟(應受)引見,舉動禮樂,言則讀書,牟主贊稱:「草昧之中獨出禮樂之儒」,記載州志以彰彥儒。鄉飲大賓二次。謝明時的長子謝挺是歲貢、韶州府儒學訓導(一說教授),謝挺的次子謝命龍是恩貢、山東聊城知縣。配葉氏。
《謝氏復澈公宗譜》記載的鄉飲冠帶賓謝明時
李子經,冠帶賓,壽九十八歲卒。
歐時宴,冠帶賓,與宴二次。
謝功,貢生上琮祖,冠帶賓,性情端方,與宴二次。好義,見《津梁》門,壽八十四歲卒。
李智,冠帶賓,壽九十五歲卒。
謝繼誠(1566-1649年),字惺宇,冠帶賓。賦性醇謹,分肩建州,有司獎譽,與宴二次。子復培有孝行,復璧一娶育八,男孫枝蕃衍,膠庠濟美,壽八十三歲卒。
據《連平上坪謝氏族譜》第846頁記載,繼誠公是上坪開基始祖復淵公的十世孫,瑄祖的六世孫,具體世系源流為:【復淵-福珍-仲玄-俊茂-瑄-廷植-本遠-浩然-嘉蓁-繼誠-旄賓/復啟/復培/復肖[止]/復璧/復霖】。嘉蓁長子繼誠,號惺宇,賦性醇謹,立綱陳紀,後嗣儀型,亢宗式禮,教子成名,膠庠濟美。推尊族長,森嚴禮法,創祠修譜,公事如己。兒孫滿前,琳琅偉器,年高德邵,八袞有奇,兩膺寶筵,受福無已。天啟乙丑(1625年),和平縣令畢諱崇道旌以「潛德龍光」。庚辰(1640年),禮部郎中吳旌以「盛典致隆」寶欽,詳載州志。壽八十四歲,考終,闔族思念公德、建祠有功,請主入祠配享。歿葬中村苦竹障下大水坑面,大座人形巽向。配官氏、邱氏。
《連平上坪謝氏族譜》記載的鄉飲冠帶賓謝繼誠
朱肖岡,冠帶賓,壽八十三歲卒。
吳維聰,冠帶賓,壽八十五歲卒。
莊如波,冠帶賓,壽八十七歲卒。
朱元初,貢生命昌父,冠帶賓,壽八十一歲卒。
賴金選,冠帶賓,壽八十七歲卒。
劉承祐,冠帶賓,壽七十歲卒。
曾初升,冠帶賓,樂善好施,優恤貧困,與三邑賓宴。順治間賊襲其鄉,見畫像焚香羅拜而去,雖綠林亦知敬也。壽八十五歲卒。
劉慎所,冠帶賓,協理建城,有司旌獎,壽八十三歲卒。元配賴氏壽一百零三歲卒。
謝復霖(1614-1679年,按族譜來算是65周歲),冠帶賓,賦性敦樸,好善樂施,事親孝謹,有司旌譽,壽七十二歲卒。
據《連平上坪謝氏族譜》第1355頁記載,謝復霖是繼誠公幼子,字雨生,天性純摯,事親孝謹,好善樂施,憐孤恤貧。戊子(1648年)賑濟,廣布慈仁。孫枝挺秀,泮水蜚聲,蘭芽拔萃,上國榮名。創業垂統,奕世繼承。康熙甲寅(1674年),奉例復行鄉飲,州主高諱光國申報正賓,啟請賓筳,榮膺冠帶,疊蒙旌獎,一曰「德隆重望」,一曰「敦史記德」,一曰「望出鳳毛」,一曰「齒德兼優」,實跡詳載州志。葬平安鎮鬼形,丁丑十一月改葬桃仔洞峰老營獅形丁山癸向。配張氏,生四子:呈球、呈璣、呈璟、呈璞。
《連平上坪謝氏族譜》記載的鄉飲冠帶賓謝復霖
周聯魁,冠帶賓,有司旌獎,鄉裡稱為長者,壽七十三歲卒。
歐守廣,冠帶賓。
周聯芳,冠帶賓,壽八十一歲卒。
顏秉元,冠帶賓,詳著《人瑞》門。
賴心素,州庠瓊輝祖,冠帶賓,壽八十五歲卒。
周集城,冠帶賓,壽八十歲卒。
以上俱載舊志。照牛排考古 www.ZhaoNiuPai.com/KaoGu
張登賢,冠帶賓。
謝復元,冠帶賓。
葉自茂,冠帶賓。
吳象恆,冠帶賓,壽八十二歲卒。
謝呈璣(1643年-1715年?),冠帶賓。
據《連平上坪謝氏族譜》第1355頁記載,謝呈璣是復霖公次子,號荊玉,歿葬中村楊梅山。配周氏,生八子:皇逵、皇遇、皇進、皇連(止)、皇迪、皇遠(止)、皇遜、皇道。公祖父(謝繼誠)先受嘉賓冠帶,公以忠厚紹世德,於康熙戊子(1708年)榮膺正賓冠帶,當事疊表匾額曰:「熙朝人瑞」,曰「盛典得人」,曰「三世嘉賓」。康熙戊子科舉人、任連州學政、姻教侄何多聞有詞贊曰:「公難幾兮,公之德天真爛漫無炫飭,渾渾穆穆義皇人,笑傲煙霞長自得。公德懋兮動帝宸,覃恩優屋(渥)冠裳新,人龍奇特美苟氏,彩鳳光輝邁眾倫。」又詩曰:「體度超群意卓然,高風瀟灑寄林泉。塵紛洗滌無相擾,帷有詩書屬後賢。德厚X源深芳流,鄉孫肖子復向求。歲時伏臘懸瞻拜,相見當年詒遠謀。」據崖叔說,呈璣公的祠堂在上坪上正大辛屋
《連平上坪謝氏族譜》記載的鄉飲冠帶賓謝呈璣
曾公壁,冠帶賓。
謝繼楊,冠帶賓。
謝繼桃,冠帶賓。
劉益其,冠帶賓,壽八十七歲卒。
梁承綸,冠帶賓。
曾定周,冠帶賓。
謝呈瑋(1630-1705年),冠帶賓。
據《連平上坪謝氏族譜》第1299頁記載,謝呈瑋是復璧公長子,字麗中。為人孝友齊家,敦倫飭紀,德著州裡,行重鄉幫焉。康熙丁巳(1677年)合族推任房事,思得羅祖婆(照牛排註:三世祖仲玄公妻羅氏)、渲祖公、蕭祖婆(應為五世祖瑄公及妻蕭氏)蒸嘗稀少損X,糾集置買蒸田。康熙乙酉(1705年)奉例恩榮冠帶鄉飲正賓,州牧戴之鍔旌曰:「齒德」,兼仇學政呂文煥旌曰:「授幾名高」,城守鄭昂旌曰:「德峻南鄉」,捕廳朱仕可贈曰:「鄉國儀型」。壽七十五歲,歿葬麻陂缺口塘烏鴉落洋形乙山辛向。配張氏,生六子:皇命、皇諾、皇試、皇詞、皇誠、皇識。
《連平上坪謝氏族譜》記載的鄉飲正賓謝呈瑋
謝元雯,冠帶賓。
周文緒,冠帶賓。
曾斯桓,冠帶賓。
周為召,冠帶賓。
周受命,冠帶賓。
謝呈璞(1651-1716年),冠帶賓。
據《連平上坪謝氏族譜》第1299頁記載,謝呈璞是復霖公第四子,字楚和。生平品行清高,不求仕進,好善樂施,輕財重義。智深識遠,後事前知,起會興蒸,妥祖安祗。繞理糧務,十裡巨臂,貽謀燕翼,創垂兼備。隆師重道,名賢輻至,子肖孫賢,書香繼美。康熙壬辰(1712年)申報正賓,癸巳(1713年)正月啟請鄉飲。州主徐諱旭旦旌曰:「聖世耆英」,聯曰:「名高兆鬥存被龍章金紫貴,彩耀南坦新加象服子孫賢」,詩曰:「清如冰玉重如山,沆瀣為餐久注顏。春日鶯啼修竹外,花時棋賭翠微間。城南碧草猶堪籍,世上浮名總是間。今日覽揆歌受福,卿雲晴藹簇仙班」。學政呂諱文煥旌曰:「盛世碩德」。惠潮道鮑諱鑰旌曰:「兄弟嘉賓」。進士何諱深賀詩曰:「四座明星一少徽,丘園寄傲付芸暉。紫芝嶺畔清歌發,綠竹叢中玉塵揮。希逸才名曾獨步,叔原風度復準歸。耆英聖世宜更老,還看徽車出禁闈」。歿葬下坪上黎坑窯頭人形辛向。配張氏,生子七:廷萼、廷蘭、廷蔚、廷蕃、廷萓、廷苞、廷夔。照牛排於2019年暑假實地探訪,呈璞公(楚和)的祠堂在上坪西坪大塘面,已經比較破舊,亟待重修。
《連平上坪謝氏族譜》記載的鄉飲正賓謝呈璞
顏子信,冠帶賓,壽七十七歲卒,詳《善行》門。
餘日新,州庠生,冠帶賓,醇謹質實,壽八十七歲,臨終沐浴高枕而逝。
連平州志卷之七
連平州知州、奉天盧廷俊傑人氏重修。
【名宦】
禮仲春大雩必祭,凡百闢卿士有益於民社者,此崇祀名宦所由起也。顧循名考實,豈易其人,大而勳著旂常,次而澤流郡邑,或文翁之化蜀,或韓公之治潮。清慎如飲水投香,勤勞如披星運甓,其精誠可以迴風渡虎,其化理可以鳴琴調鶴。總皆仁心,為質恕道推行,寧悃愊而無華,使去後之見思,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其斯之謂與,志名宦。
明
魯諱元寵
順天籍,浙江人,由進士歷翰林編修,崇正十四年(1641年)出為按察司副使,兵備惠潮道。整肅明敏,郡無滯獄。所至嚴察汛堡,萑苻屏跡。歲飢賑恤,民賴以生葺。學宮選師儒,振興文教,崇尚古學。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祀名宦。
朱諱宏祚
山東人,廣東巡撫升閩浙總督,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文祀名宦。
【竊議】
明
開州守牟應受,巖疆初闢,百度振新。制田裡以厚生,興學校以正俗。籌兵籌食動皆碩畫,裕國裕民無非遠猷。土著附籍調劑以安之,蠻煙瘴癘漸磨以開之。百年以來子弟田疇涵濡膏澤,衣冠人物溯泳淵源,士民祠祝不啻桐鄉之報德也,宜崇祀(舊有牌位,今載《(廣東)通志·名宦》門)。
皇清
順治四年(1647年)丁亥,連平內管營兵與守城把總賀炳作亂,開倉劫庫。變起倉猝,州守劉宏祚力不能御,投南門方井而死,教官葉上青、吏目鄭亮俱死之。捐軀盡難,大節無虧,宜崇祀(今載《(廣東)通志·名宦》內。
【鄉賢】
古之選舉,必於鄉以裡黨之見聞者真,行實之考核者詳也。然則一鄉稱善可以為賢乎,曰鄉人之善者好之,斯定論也。今國家褒崇爼豆,典至榮矣。連之鄉有道廣如陳太邱者乎,器重如黃叔度者乎,楷模士類如郭林宗,感化鄉人如王彥方者乎。古所謂鄉先生歿而可祭於社者,殆其人與徵諸公,是闡揚風化賢司牧之責也,潛德幽光,懸待其人。志鄉賢。
連平上坪鎮東陽村陳太邱宗祠(開基祖陳仲良及其子孫所建)
【節孝】(已題達者)
婦人從一而終,禮之經也。遇窮事異而節見焉,處其常則無攸無遂。糟糠可與同隱,笄珈可以偕老。際其變則之死,靡他茅簷,守璞彌堅,朱門全壁無疵,要皆嫻熟禮教而無忝所生者矣。雖然經百鍊而純金彌著,摧嚴霜而勁栢挺出,故人悲其苦節而君子獨欽其勞躅也。書雲表厥宅裡,樹之風聲由來尚矣。恭逢聖恩,勅各省郡州縣建祠崇祀,旌表給坊,馨香苾芬,奕世而有光也。志節孝。
羅氏,忠信人,士達長女,丁卯(1687年)舉人何多藝妻。生秉淑質,言笑不苟,事父母孝,撫幼弟慈。十六於歸,克修婦道,敬事舅姑,殽核鮮潔,先意承志,相夫勉學。時脫簪珥以佐經史之需,藝得力學而登賢書。及藝疾卒,(羅)氏年二十四歲,即欲殉死,舅姑勉留,絕粒三日,顧念堂上老親、懷中稚兒,姑存一身。以肩重任,靜守霜幃,足不越戶,雖遇家慶未當露齒。舅姑繼歿,哀毀彌甚,婦而兼子道焉。義方訓子,孤兒(何)淳童年遊泮,越歲淳殤,繼猶子何勇、大何滄,愛如所生。勇列膠庠,滄解文義,皆能成立,不減和熊畫荻遺風。年五十三歲卒。州紳士以實行呈報儒學牒,州詳院,題達於雍正七年(1729年),奉旨旌表。
注釋:旃和栴【音皆zhān,旃是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栴是山茶科的紫莖屬植物】,雩【yú,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旂【qí,古代指有鈴鐺的旗子】,勳【xūn同「勳」】,甓【pì,磚】。
文翁【(公元前187年一前110年),名黨,字仲翁,西漢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漢景帝末年任蜀郡守,清正仁愛、舉賢興教、勵精圖治,深受四川民眾擁戴,被《漢書》列為循吏(政績突出、政聲斐揚於天下的清廉官員)第一人。文翁勇於善於創新,是歷史上最早創立官辦學校、施行「有教無類」辦學方針的第一位地方政F領D人】。
韓公【應該是指「唐宋八大家」之首、潮州刺史韓愈,當時他請趙德主持州學】。
陳太邱【一般指東漢名士陳寔(104-187年),字仲躬,潁川許縣人。出身微寒,有德行,是「潁川四長」之一,曾任太丘(今河南永城太丘鎮,以太丘神社聞名)長,後世稱為「陳太丘」。陳寔有個「梁上君子」的典故——有人藏在房梁上意圖偷竊被他發覺,但陳寔只是把孩子們叫來教育不要學梁上君子的作為,也感化了那位「梁上君子」。南宋學者徐鈞曾詠《陳寔》曰:「世多揚激伯夷隘,公獨謙虛下惠和。吊死自慚知己少,逃生卻喜活人多」】。
黃叔度【一般指東漢隱士黃憲(109-156年),字叔度,號徵君,汝南慎陽(今河南駐馬店正陽縣)人。世貧賤,父為牛醫,而憲以學行見重於時】。
郭林宗【一般指東漢名士郭泰(128-169年),字林宗,太原郡介休縣人,出身寒微,與許劭並稱「許郭」,被譽為「介休三賢」之一。有個「李郭同船」的典故——郭泰拜訪名士李膺後,準備回去,當時京師的士大夫及儒生都到河邊送別,有幾千輛車子。郭泰只與李膺同船過河,送行的賓客望見二人,如神仙一般】。
王彥方【王烈(141-218年),字彥方,山東平原縣人。王烈青年時曾在陳寔門下學習,憑藉品德高尚稱著鄉裡,以德感人。有個盜牛的被主人抓住,盜犯向牛主認罪,說:「判刑殺頭我都心甘情願,只求不要讓王彥方知道這件事。」王烈聽說後派人去看望他,還送給他半匹布。有人問為什麼,王烈說:「盜牛人怕我知道他的過錯,說明他有羞恥之心。他已經心懷羞恥,一定能夠改正錯誤,我這樣做正是為了鼓勵他改過。後來有個老漢在路上丟了一把劍,一個過路人見到後就守候劍旁,直到傍晚,老漢回來尋劍,得到了遺失的劍,覺得奇怪便詢問他的姓名,並將這件事告訴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訪得知守劍人正是那個盜牛的人】
悃愊【kǔn bì,至誠】,愷悌君子【品德優良,平易近人的人。這句詩出自《詩經·大雅·泂酌》,指關心民眾疾苦、德行高尚的父母官】,萑苻【huán fú,盜賊】,屏跡【匿跡】,爼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後引申為祭祀和崇奉之意】,笄珈【jī jiā,原指婦人首飾,亦代指婦女】,茅簷【即茅簷,代指茅屋】,無忝所生【不辜負、不愧對自己的父母、雙親、故鄉等】,於歸【女子出嫁】,猶子【如同兒子,指侄子】,和熊畫荻【同「丸熊畫荻」,是母親教子勤學之典。丸熊:唐柳仲郢母韓氏,以熊膽和丸,令仲郢咀嚼,以助勤讀。畫荻:宋歐陽修母鄭氏,以荻畫地,教修寫字。荻,蘆葦一類的禾本植物】。
參考資料:新華字典,百度百科;
《連平州志》,盧廷俊、何深、顏希聖,1730年;
《何氏連平族譜》,何永泰,1999年;
《謝氏復澈公宗譜》,2001年首編;
《連平上坪謝氏族譜》,照牛排考古,1993年;
《河源市文化遺產普查彙編·連平縣卷》,陳建華,2013年9月。
看文章不講武德,耗子尾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