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家|古法取鹼水,酸鹼小實驗,包鹼粽煮糖漿,植物美學課堂,自製驅蚊艾柱,端午民俗闖關—「粽」情端午「艾」在心間(自駕/金山)

2021-02-16 趣趣親子網

四時的轉變,在過去的生活裡都有特定的記錄與紀念。四時八節、歲時節慶,使得日子可以慢慢地過,過得隆重而熱鬧。

端午就是這樣一個隆重、熱鬧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有開端之意,五月又稱「午月」,因此這一天稱為「端午」。

端午本是一個時令,蒼龍七宿升至中天,先民是日祭祀龍圖騰,它是草木節,是百蟲聚會的日子。後來傳承發展中端午糅合了不同的民族習慣有了不同的祭祀內容,成了龍舟節和粽子節。

媽媽提著竹籃採箬竹葉,在天井中包粽子,這些是兒時端午裡溫暖的畫面了。不管粽子是否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它都成了節日的象徵,它更是一種味道的記憶。

粽子的鹹甜是個人的喜好,而記憶裡有一種特殊香味的粽子時常眷戀著——鹼粽。古老的手藝製作從獲取特殊的汁液開始,而後可成就的是金黃軟糯,芳香四溢。

端午時在仲夏之月,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艾草、菖蒲……是端午繞不開的香草。古人的生活不像當下的我們離自然遠,他們離自然很近,因而有對萬物和生活的熱愛。

與植物、動物的接觸、相處,不僅僅是認識它們的美,也不止滿足好奇心,而是讓自然的元素一點點進入你我的心裡,使得無論我們在哪個年紀都可以對世間萬物和生活永遠有一份興趣與熱愛。


端午節日,我們去看此時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秘密。我們去尋找艾草,把它採回來掛在門上,記住它特殊的味道,祛病闢邪,還有進行手作。

如果說有哪一個夏日之前的節日最是活色生香,豐富多彩,我想非端午莫屬。端午節在古代就有許多民俗活動。這些有趣又好玩的節日活動,如今卻漸漸淡出歷史的舞臺,可能正是因為如今的節日不再具備這些儀式而變得不再有節日的意味。

我們渴望重現古人的生活,將節日的儀式帶給孩子們,告訴他們端午是這樣與眾不同而充滿了意義。
我們將依託古人的傳統有一系列闖關遊戲,讓孩子們在趣味之中親身感受古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

2020.6.20 、6.21、6.25、6.26、6.27 (9:45-15:30)午餐費、活動費、場地費、手工手工食育材料費、農場接待費、戶外保險費、趣趣網隨隊老師教師費、趣趣網招募組織管理費用。
活動地點: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金張公路1818號趣趣自然之家,距離人民廣場65km。(市區出發1小時左右車程)。衣著:穿著適合戶外活動的衣物和鞋襪
防曬防蚊:遮陽帽/防曬霜/防曬衣/防蚊液
防雨:雨衣/雨傘/雨鞋
補給:自帶至少350ml飲用水,營地有飲水機,可備些補充能量的小點心。
記錄:自備鉛筆或水筆或彩鉛
雙肩背包(存放以上所有物品),學員自己備上行裝出發

9:45籤到
10:00 互相認識、

節日知識講堂、節日傳統儀式
端午真的跟屈原有關係嗎?

五毒都是些什麼動物?

10:20-11:00 制草木灰、

古法取鹼水、酸鹼小實驗
沒有化學工業的年代裡,

人們是怎麼發現鹼的呢?

又是怎樣知道了它的美味?

動動小腦袋想想怎樣知道酸鹼度?

11:00-12:00 情意食育:包古法鹼粽、

土灶熬粽子、煮糖漿
動手試試如何包出一顆完美的粽子

12:00-13:00 午餐、休息
13:00-13:30 植物美學:識艾、採艾、掛艾
打開五官認識了不起的艾草

13:30-14:30 自然手作:搗艾葉、篩艾絨、

捏驅蚊艾柱、自製艾條


自然手作並非簡單的耐性活或體力勞動,
我們取材於自然,想讓孩子通過手作而開心,
慢慢感受自然的存在,

記住自然的美好,發現更多艾草的作用。



14:30-15:30 端午民俗大闖關
一艘沒有眼睛的龍舟是什麼意思,

為何香囊的旁邊有五根彩色繩索,
曬在石頭上的古籍又是什麼用意?

等著你來闖關喲!

15:30 帶著粽子、滿載而歸

日子總是在重複又重複的,一晃而過。很多時候,連節日都變得平常無比了。現在的社會越來越精心與精緻,我們給予孩子更多教育的同時,也過分剝奪了孩子們很多真正的體驗與感知。我們想通過一場小小的歲時節慶活動,給在城市裡的孩子開啟一次對節慶,對日子的關注,如一顆種子遇到土壤,然後生根發芽。我們正在失去土地和自然,但孩子們不可以,大自然母親能教會孩子們的東西,遠比任何的學識都更加珍貴。小朋友們開始生活勞作,首先要了解、親近我們的土地。


這裡是趣趣自然營旗下集傳統文化、有機農耕、自然探索、戶外運動、營地拓展、兒童樂園等為一體的沉浸式體驗營地。

這裡有20多畝的水域,500多畝的農耕果園、有機蔬菜園,擁有1000-4000平的草坪共4塊,3個大棚室內教室(配有物理降溫設備),即使在狂風暴雨、炎炎夏日都可以有地方開心的玩耍。


趣趣自然之家目前開設有非遺課程(將近20項)、二十四節氣農耕文化課程、童軍課程、戶外拓展課程等,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自然、健康的生態營地。

自然之家一期營地

△趣趣自然之家戶外環境

△趣趣自然之家教學區域

1.本活動風雨無阻。(中國文化起源於農耕、最知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大自然是一位很好的老師,它有它的喜怒哀樂,願我們能夠喜歡整體的自然。)
2.進入農場後,不得損壞和未經允許採摘農場內農作物。
3.請為孩子多備一套衣褲,鞋子替換。(外出遊玩有備無患)
4.本活動為親子活動,家長請注意孩子的安全。
5.活動具體行程根據現場天氣、農事情況,可能有所調整。請報名後及時添加老師微信以便入群。若有微調,會在群內公告,敬請知悉。
6. 因環保故,請自帶水杯。
7. 活動結束後,請留意自己身邊是否遺留垃圾,並儘量協助把垃圾帶走。

↓↓↓自然之家|古法取鹼水、酸鹼小實驗、包古法鹼粽、土灶熬粽子、煮糖漿、植物美學課堂、自製驅蚊艾柱艾條、端午民俗大闖關——「粽」情端午,「艾」在心間(自駕/金山)活動詳情以官網為準,報名請點擊文內小程序或閱讀原文

趣趣自然營

所有活動皆為獨家自營

回顧|2019委託活動回顧

回顧|2018委託定製活動回顧

回顧|遠行或者重逢~2019暑期活動花絮

暑假南線

九寨溝-黃龍-諾爾蓋草原-西部牧場—將川西最美地方串起來(8天)

夏令營

上海|棒球,飛盤,馬術,帆船,攀樹,造船,冰壺,泡泡龍,沙灘排球...撲通撲通的夏天—運動主題夏令營(6天)

宣城溶洞科考,森林冒險,叢林穿越,溜索溯溪,戲水大戰,皮影技藝,宣窯制陶,古法造紙,另類捕魚—野趣自然夏令營(5天)

黃山國際化營地與徽州非遺的碰撞—體驗今年最炫酷的夏令營(6天)

相關焦點

  • 【記住鄉愁·李家灣民俗(12)】今日推薦:端午糯粽香
    因而,端午節也被稱作詩人節。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 端午民俗進車廂 共品「粽」情「粽」意
    賽龍舟、包粽子、編麥杆、畫額、擊鼓傳花……端午節期間,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貴陽客運段將傳統的端午民俗活動搬上旅客列車,邀請乘車旅客共品一段「粽」情「粽」意的溫馨旅途。 高鐵上的「龍舟」賽 「一會兒鼓聲一響,咱們先出右腳!」
  • 端午粽子大賞|黑松露粽、半米長龍粽、蛋黃肉粽…
    由於不添加任何添加劑、防腐劑,甚至味精、黃酒等,立家粽保留了食物的天然清香,使口味更加細膩、純正、自然,回歸了食材的原味。整個禮盒以祖國的壯麗山河為設計切入點,禮盒的包裝自然也選擇了更能體現祖國壯美風景的插畫設計。
  • 萬水千山「粽」是情!端午,小編帶你遍嘗龍遊百家粽
    但心內想的,就跟「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粽子總是別人家包的好吃。  奶奶模環許家,二十多年吃的都是北鄉芋頭粽、大慄(板慄)粽,對他人口中別的餡料的粽子,缺乏豐富的想像力去感知其味。假如有這麼一個機會,真想把陳、王、李、張,百家粽子,煮上一鍋,到底要嘗出一個「誰家粽子響噹噹」來。於是,今年,小編這麼做了。
  • 端午佳節 | 濃濃端午情 粽香暖人心
    端午佳節 | 濃濃端午情 粽香暖人心 2020-06-26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水千山「粽」是情
    -糯米多如平淡無奇之日,紅棗少似大放異彩之時,若無糯米只吃棗,幸福也無從說起…這個端午,話粽子,憶兒時,念親情;吃粽子,解鄉愁,享團圓;包粽子,傳情誼,守傳統。△配樂/阿鯤 - 午後的恬與甜 & 初 & 勞作的春夏秋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稜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
  • 端午說粽,與「粽」不同!辣粽、小腳粽、枕頭粽……
    點雄黃酒和賽龍舟,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著很多習俗像掛艾草與菖蒲、戴香包、拴五色絲線、畫額、端午食粽等,其中端午食粽最為普遍,但各地又有差異。廣東地區的粽子個頭大,外形別致,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獨特。
  • 端午節 粽飄香
    一定有兒時媽媽包的粽子的香甜和手腕系上五彩線的欣喜,長大後回味仍留戀不已。端午前後,揚州很快就會步入梅雨季節,天氣條件有利於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塗之可以避毒。中醫說,雄黃性溫、味辛,能除溼、殺蟲、解毒,臨床上外用可治蛇蟲咬傷、神經性皮炎等。但雄黃的主要成分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在家中自製雄黃酒內服,避免掌握不好用量反會危及健康。
  • 端午氣氛日濃 老字號推出椰香粟米粽等新品粽
    滬上多地紛紛提前開展慶祝端午的活動,「小長假」雖未至,節日氣氛已經醞釀。  大「粽」師傳秘訣  包粽時醬油進米、不進肉  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五艘龍舟「遨遊」在豫園中心廣場,正中間的大龍舟,高8米、長18米,氣派非凡,周圍四艘紅豔似火的小龍舟也有9米之長。
  • 萬水千山「粽」是情(附包粽子圖片完全手法)
    -糯米多如平淡無奇之日,紅棗少似大放異彩之時,若無糯米只吃棗,幸福也無從說起…這個端午,話粽子,憶兒時,念親情;吃粽子,解鄉愁,享團圓;包粽子,傳情誼,守傳統。粽子 · 情緣來自央視新聞00:0010:10△配樂/阿鯤 - 午後的恬與甜 & 初 & 勞作的春夏秋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 端午小假期去臺灣吃粽子,選擇南部粽還是北部粽呢?
    不然這個端午小假期,飛去臺灣品嘗一下他們的南部粽和北部粽吧, 不知道你會更喜歡哪種呢?臺灣南北的粽子的確有差異,只是比較不關注甜鹹,南部粽子配料比較豐富 (有比較有名的八寶粽為代表)因為是水煮的,所以比較不油膩;北部粽子一般用蒸,比較油一點。
  • 廈門端午假期好去處:共享民俗新體驗 「粽」情同安山水間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楊莉莉 通訊員 陳家福 餘雪燕 鄭則仁) 端午將至,粽葉飄香。難得的端午假期去哪玩?不妨到古城同安感受中國傳統民俗活動的魅力。    端午節期間,同安各大景區將推出豐盛的「民俗大餐」,遊客不僅能到「宮廷賽龍舟」、溫泉池邊包粽子,還能前往北辰山「鬥蛋」,在方特園區內穿漢服、祭祀屈原。
  • 來臺北 放「粽」端午節
    端午節民俗端午節在各地都有許多民俗活動,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等等,端午節是中華名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據說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
  • 五彩粽、水果粽、菌子粽……雲南端午就是這樣與「粽」不同! ▏FM887聚焦
    紅、黃、紫、黑、白,壯族「五彩棕」都是經過植物「渲染」製作而成,這樣包出來的五彩粽不僅天然生態,味道香鮮,還有食藥兩用的作用。說完五彩粽,小編再來給您介紹文山另外一種另類的粽子——廣南黑粽。楚雄香菌肉粽煮上半小時,一個個清香可口的荔枝粽,芒果粽就可以上桌了。
  • 同樣的端午 別樣的粽香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端午節要到了,願你生活裡粽有幸福和甜蜜,粽有情意和順利。路南實小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
  • 不包黃金粽,就像沒過端午一樣
    各地端午都有闢邪清暑的法寶,而潛東的法寶就是黃金粽。黃金粽是草木灰湯粽的一種。早在西晉時期,「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的記載,其中的「淳濃灰汁」指的就是草木灰。粽子裡摻黃金灰湯,一方面是因為黃金灰有強鹼性,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性毒素,防止管壁沉積,促進血管軟化。
  • 眾商家現包現賣 蘆兜粽飄香端午
    歷數百年至今,賓館酒樓的茶市,每到農曆四五月,仍保留著切件蘆兜棕供應給茶客,甚至在酒樓門前裝飾宣傳,色紙飄飄,大量銷售蘆兜粽。  關於端午的記憶,絕大部分中山人還是從一個小小的食品——蘆兜粽開始。南方日報記者 鄧泳秋  樂此不疲  穿街過區也要買到蘆兜葉  端午節吃粽是中山人歷代沿襲下來的飲食習慣之一,可謂應節食品之冠。
  • 一"粽"文明一"粽"傳承 湖南各地端午粽留"民俗美"
    端午節作為一個有重要意義的傳統節日,自古流傳下來的許多習俗、典故,如何讓未成年人們更清晰的了解、認識這些傳統,讓傳統文化不丟失?不妨來看看湖南這些地區的活動。「鬥兒的尖不要有空隙」「粽葉要背對背」……6月19日,在郴州市桂東縣思源實驗學校四年級23班,老師手把手地教學生們包粽子。桂東縣思源實驗學校老師教學生包粽子。
  • 端午話食粽
    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五月節等。端,即「初」之意。因農曆天幹紀年中,將五月又稱為「午月」,故稱「端午」。拉露水,曾是島城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據說用太陽未出之前的露水抹臉,會耳聰目明。《齊民要術》中記載,「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粽子以三角形、四角形、錐形、塔型和枕頭形最為常見。青島人一般也會把雞蛋與粽子同煮,稱作粽子蛋。我國的粽子大致可分為北方粽、江南粽、嶺南粽和閩南粽四大類。所裹之粽葉,有箬竹葉、荷葉、葦葉、香蕉葉和菰葉等。菰葉即是茭白葉,江南水鄉多喜之。北方以箬竹葉和葦葉為主。
  • 端午|碧艾香蒲處處忙,粽葉飄香詩意長
    吃粽子 回味長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那跳躍在齒間的糯米那融化在味蕾上的五花肉那甜蜜在心間的豆沙是美味,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