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運費卻降物流企業漲價「有心無力」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人工費用以及油費呼呼上漲,而運費卻不見怎麼變化,現在就是硬抗了。」25日,濟南同順物流公司總經理劉宏成無奈地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目前基本上處於被動招架狀態,以往物流『貨等車』,現在變成了『車等貨』。」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重壓之下,一些物流公司已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的邊緣。儘管如此,物流公司想漲價卻不敢漲價,油價等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只能自己消化。一些線路少的小公司明顯「吃不飽」,甚至無奈關門;大公司則開始集約化經營,以低得不能再低的運價搶奪市場,或者以上門取貨送貨的服務措施爭奪客戶,利潤自然少得可憐。

為了爭奪市場,不少物流公司欲通過拓寬服務領域,以個性化服務、特色服務吸引客戶,甚至有物流公司準備將觸角伸到冷鏈物流行業。

成本一漲再漲

25日下午,在濟南蓋家溝物流園配貨中心,一輛輛大貨車整齊地排成行,偌大的停車場沒有幾個空車位。在一些開始配貨的貨車前,司機們正在和物流公司的人討價還價。

「正常情況下,這些車應該都在路上跑,而不是停在這裡。企業不景氣,我們跑物流的也跟著遭殃。」剛往返了一趟廣西的吳廣傑坐在他的汽車旁,抽著煙,沒有一點喜悅。

「現在是貨源少了很多,南方企業現在普遍開工不足,更湊不齊貨,空車回來保不住成本,只能等著湊足貨源才發車。」同樣在坐等業務的司機劉宏成說,「以前天天能出車,現在有時等上兩三天也湊不夠一車貨。」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濟南瑞鑫物流公司。在該公司辦公室內,其總經理馬東正忙著聯繫業務。他告訴經濟導報導報記者,現在發貨數量和頻次都明顯下降,「像浙江專線,以前是一天對發兩班17米的平板車,後來逐漸縮到一天一班,現在得三四天才發一班。」

馬東表示,一家運動服飾企業發物流的情況就很能說明問題。「以前基本上半個月就發一次,一次40多件;現在已經縮減到了一個月一次,一次不到10件。」馬東解釋說,「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對方縮減了專營店的數量,全山東的店鋪數量從40多家縮減到現在的不足10家。」

除了「車等貨」外,人工成本和倉儲成本的提升也讓馬東難接受。「1000多平方米的倉庫,每平方米租賃成本漲了0.3元多。而現在招聘一個比較不錯的A2司機,最少也得月薪1萬元以上。」

不過在吳廣傑看來,油價的上漲才是成本上升的大頭,「已經有些吃不消了。」

「確實如此,和去年同期相比,成本高出了不少。」劉宏成說,「去年柴油5.79/升,現在已經到了7.03/升,一升油漲了1.24元。」

吳廣傑給經濟導報記者算了一筆帳:跑一趟廣西得5箱油以上,接近1700升,而隨著油價上漲,單趟行程僅油的成本就多出2100多元,一個月能跑5個來回,這樣計算下來,一輛車一個「這還不算一些特殊情況。」吳廣傑所說的「特殊情況」是指超載罰款,因為他的車荷載重量是36噸,每噸運費在500元左右。「一趟下來,運少了就賠錢,只能多運一點是一點。」

油價上漲以及房屋租金、工人工資的逐年提高,使得物流公司的成本直線上升,利潤大幅下降。以前的「吸金」企業,如今正走上一條勉強度日的尷尬道路。

擬拓寬服務領域

油價上漲,成本上升,運費會不會也跟著上漲呢?

「漲錢,想都別想。」劉宏成說,「不但沒漲價,而且有些線路的報價還降了不少呢。」以山東至內蒙古的線路為例,該線路運費降幅為100元/噸,現在運費為200元/噸左右;內蒙古至山東運費降幅50元/噸,現在運費為270元/噸。

持同樣看法的還有馬東,「別說漲價了,即便為了保客戶而適當降價,也不能保證接到單。」馬東說,就在早上,他剛丟了個15噸機械產品的運單。

據他介紹,按照正常市場行情每噸運費300元,但實際上為爭奪客戶每噸運費便宜15元。「即便按這個價格,運單最終還是跑了。」馬東解釋說,「285元基本上就是成本價了,如果低於這個價格基本上就賠錢,但對方說有物流公司出價260元一噸,這肯定是賠錢。」

馬東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現在各種物流平臺非常多,而且價格也很透明。「就拿濟南到西安這條線來說,有40多輛車,你提高運費別人不提高,誰還會給你配貨?誰還會租你的車運貨?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情況,提價找死,不提價等死。」

在馬東手機中的一款貨運APP上,經濟導報記者發現,從濟南發往西安的物流公司一共出現了42家,發車頻次均為一天一車。而在報價上則相差了很多,重貨價格最低的報價則為0.12元/公斤,最高的則為0.6元/公斤,而大多數報價基本上在0.3—0.4元/公斤之間。而在輕貨的報價上,最高的報價為150元/立方米,大多數的報價在100—120元/立方米,而最低的報價給出了令人能以置信的30元/立方米。

「30元/立方米的報價根本不可能做出來,這個價位肯定大幅虧本,不排除將整個的報價分成小塊計算,最終成本也應該在100元/立方米左右。」劉宏成分析道。

油價上調了,但運費卻不敢漲,物流公司該如何生存?對此,劉宏成認為,除了要降低自己的成本,增值服務也很重要。「拓寬服務領域,以個性化服務、特色服務吸引客戶。」

劉宏成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現在他們公司正大力提升以往不重視的跟蹤、回訪等軟性服務的質量。「我們還推出了深度配送,即對高端客戶的特殊要求等建立專業的服務流程。同時,還推出了定時定點班車和限時服務等增值服務。」

與劉宏成不同的是,馬東準備進軍冷鏈物流行業。在他看來,冷鏈物流對於物流行業來說將是下一個風口。「公司還在考察中,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正式推出冷鏈物流。」馬東說。

(來源:經濟導報)

相關焦點

  • 京東運費暴漲惹眾怒:平衡盈利和用戶權益很難?
    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京東運費一漲再漲根源在於成本,並暗批京東中心化物流體系落伍,模式迭代跟不上時代步伐可能被世界無情地拋棄。鑑於蘇寧與京東是老對手的關係,你或許認為姚凱的觀點不客觀,但蘇寧物流基礎運費保持5元不漲價、準時達服務免運費1個月比京東小額訂單收取15元運費,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十足。作為京東物流前負責人,侯毅具有一定發言權,其表態頗具份量。
  • 京東運費為什麼漲價?網友回答:根本原因還是為了賺錢!
    京東這些年一直未迎來,其實不是這樣的,京東商城本來是賺錢的,只是京東把賺的錢,都投入了京東物流上面,這數字可不小哦,到目前為止,京東修建物流都花了幾百億呢。以京東Plus會員舉例,目前PLUS會員正在運費權益優化升級,升級完畢後訂單金額低於49元的訂單,可以繼續享受6元基礎運費。
  • 深圳到濮陽大件物流運費查詢
    深圳到濮陽大件物流運費查詢減稅降費普惠性突出?製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明顯《評估告》指出,通過對覆蓋各個行業、各種類型樣本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減稅降費有獲得感的企業佔比達.5%。絕大部分企業從中受益,達到了普遍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目標,具有顯著的普惠性特徵。《評估告》顯示,減稅降費對改善企業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
  • 原材料成本高壓下,漲價並非廚電企業的唯一選擇
    但如果原材料「漲價潮」愈演愈烈,在成本持續高壓之下,製造業沒有獨善其身者,畢竟企業都是以盈利為最終目的的。只是不同於白電行業的集中漲價,在魚龍混雜的廚電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品類的企業,有著更為複雜、多面且多變的競爭策略和應對方式。
  • 由於運費翻倍增加 顯卡廠商無奈漲價
    2020年隨著大環境的變化,電腦硬體接二連三的漲價,首先從內存、SSD硬碟開始,然本來家庭不富裕的孩子雪上加霜。而最近又有一個慘痛的消息,顯卡也要漲了。據此就有多方位的報導,顯存協議價預計在明年一季度出現5%的增長,電容、電阻的漲價也有可能影響顯卡漲價。但是退隊顯卡漲價的核心因素就是顯卡的運費已經翻倍增長了,而且配送時間也變長了。
  • 上漲幅度或達100%,跨境運費又雙叒叕漲價了!
    在許多零售商為利潤而戰之際,這可能會推高成本。FedEx隨即也宣布實施三項臨時附加費。美國國際小包漲價,跨境運費或將上漲100%據中國郵政快遞報消息稱, 從7月1日開始,實行自定義終端費體系條件的唯一成員國,美國將很快實施自定義終端費,也就是要對進入美國的國際小包漲價。
  • 蘇寧懟京東漲運費是無視用戶 承諾蘇寧不漲價
    蘇寧與京東再次因物流問題「懟」起來了。2月14日,京東公布了新的運費體系,本次運費體系的修改與購買商品當中是否有圖書類商品、是否在特定城市有關,總體來看如果購買的自營商品不符合條件,運費則由原來的6元上升到了15元,應用於所有用戶。
  • Wish:關於WishPost中國郵政平郵物流渠道的運費補貼通知
    規則易懂,放款不難,大賣親身案例助你單量上升一個新臺階。
  • 旺季將至,專家說的運費漲價潮也來了,物流上漲高達5%!
    截至7月31日,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監管首月,10個試點海關共驗放B2B出口390.4萬票。05物流漲價潮來襲:UPS、DHL、Fedex相繼提價據幾位物流行業人士介紹,近期美國和加拿大路向的物流價格出現5%左右的上漲,UPS、DHL、FedEx均出現漲價的情況;賣家端也反映了類似情況
  • 雙十一中通快遞漲價,淘寶賣家如何發貨最省運費?
    面對雙十一快遞漲價的情況,網上有開展了關於「雙十一快遞應不應該漲價」的談論。觀點自然是分為贊成和反對兩派,一方認為快遞漲價合情合理,畢竟現在物價都在上漲;另一方則認為,消費者選擇在雙十一購物原本是為求實惠,現在快遞漲價豈不是給消費者增加成本嗎?其實無論快遞費怎麼變化,我們作為個體也沒有辦法改變。
  • 快遞公司又一次趕著雙十一漲價,運一件貨的成本發生了什麼變化?
    目前消費者直接通過快遞公司下單的費用還沒有變化,但派送費用就是下單的成本之一,持續的上漲最終會在消費者看到的運費上體現出來。這不是快遞公司第一次在雙十一之前漲價了。去年也是趕在雙十一之前,韻達和中通宣布漲價,理由幾乎一致,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和運營成本上升。
  • 雙十一大促快遞都在漲價,蘇寧自營卻運費全免,底氣何在?
    在雙十一大促這個關頭,潮汐性訂單暴增的時候,有的快遞企業、電商平臺採用提高運費的方式來應對挑戰。雖然這樣的做法表面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實際卻反應了企業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不足。真正檢驗企業物流實力的,正是企業在面對這種潮汐訂單暴增時候的應對能力,是否從容,是否能應對如常。
  • shopee物流運費計算
    新加坡、馬來和印度尼西亞站點會按照產品重量自動計算運費,所以務必確認產品(包裝後)重量正確。但由於使用 LWE 和 SLS 需要先將包裹寄到 LWE 或 SLS 深圳倉庫,賣家需要自行承擔一段國內的物流運費,這段物流成本可酌情加入產品價格中。
  • 深度探討:到底如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現實中,在慘烈的的市場競爭面前,沒有哪一家物流企業不想降成本,大家為降成本絞盡腦汁,為降低物流服務收費打得不可開交。例如:義烏小商品快遞價格戰打的非常激烈,一件發往全國快遞,全程分撥轉運五六次,行程千公裡以上,最後給你配送到家,收費不到1元錢,如此低的物流費用還需要降嗎?應該增加收費才會有更好地物流服務吧。
  • 運費大漲100%!水泥庫存告急!天價沙子也...
    運費少了,但是相應的維修,輪胎磨損費用也少了。而且原來跑一趟,現在要跑三趟,這麼計算三趟下來運費就是4050-4500元了,運費大幅上漲100%。 原來也都是物流公司車主或者是貨主要求司機拉超載。超載不僅僅存在安全隱患,各類的罰款,帶路費,了難費等等一系列因超載衍生的費用是標載所沒有的。但是物流成本來講,原來來回一次,現在需要跑三次了。除上述人工及燃油費成本外還有額外多付出時間成本。
  • 喜茶回應多款產品漲價 因原料成本上升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喜茶最新資訊 > 正文 喜茶回應多款產品漲價 因原料成本上升
  • 美國郵政1月或將上調運費,你準備好了嗎?
    Goldstone指出,1月份USPS執行新的價格表之後,他的業務成本將上漲10%。新的運費率會損害USPS合作夥伴的利益,威脅到他們的經營模式。 2016年1月17號,USPS將上調運費率。儘管小賣家有些擔憂,美國郵政監管委員會上周五已經同意了運費率上調。需要注意的是,郵票和其他「市場主流」服務並沒有漲價。包裹類型和重量不同,利率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 物流降成本聚焦「老大難」 成本高、效率低問題仍突出
    《意見》聚焦降低物流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稅費成本、信息成本、聯運成本和綜合成本等6方面,推動以壓縮絕對成本支出為導向的「數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運行體系為導向的「效率型降成本」轉變,將有望打造物流降成本升級版。「成本高、效率低」問題仍突出近年來,中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保持穩步下降。
  • 降成本再加力獲得感實打實(政策解讀)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於崇德說。「降低用能成本涉及範圍廣,力度也很大。」楊光普認為,今年企業面臨經營成本高和受疫情影響營業收入下降的雙重壓力,發展更加困難,降成本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尤為重要。《通知》還提出,努力降低企業用工和用地成本。免徵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至年底。
  • 深圳數家快遞公司漲價兩成 商家稱自己送便宜
    去年至今,在深圳的圓通、韻達、順豐等快遞公司上調價格,而同城快遞漲價最高達到兩成!據了解,去年11月,圓通、韻達、中通等大型快遞公司陸續漲價;日前,順豐快遞聲稱將收取3元的取件費,雖然後來順豐發表聲明稱暫緩推行此行動,但快遞費用上漲已是不爭事實。不少市民表示,希望不要只漲價不漲服務質量。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成本的提高,快遞、物流行業的漲價或將成為「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