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文化強市 不斷增強天津文化軟實力

2020-12-23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建設文化強市,不斷增強天津文化軟實力,既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備基礎,也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必然選擇,更是天津為建設文化強國、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大責任和使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建設文化強市」的奮鬥目標。

建設文化強市,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部署,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強調要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在建設文化強市的進程中,要通過具體而有力的舉措、多樣而豐富的載體、持久而新鮮的推進,把堅定文化自信貫穿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全過程,從而使文化自信成為人們的精神支柱與外在表現的基本部分和最有魅力的部分。

建設文化強市,要大力加強理論研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要充分發揮天津社科理論優勢,不斷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宣傳闡釋,推進理論研究、智庫建設等工作,以豐碩厚實的社科理論研究成果,為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出貢獻。

建設文化強市,要大力弘揚創新文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市委《建議》中同樣強調要「團結拼搏,創新競進」。文化強市的「強」,首先就強在有強盛的創新文化和以強盛的創新文化吸引人才、激發智慧上。實現天津的繁榮發展,同樣必須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發掘天津歷史積澱與現實存在的創新文化並廣為傳播、大力弘揚、制度強化。

建設文化強市,要提供優質文化供給。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強海河傳媒中心,用好區級融媒體中心,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特色海洋文化旅遊帶、海河文化旅遊帶,塑造和提升天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城市形象。(作者為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珠海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 讓文化惠民看得見摸得著更貼近群眾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 提高文化軟實力 開啟「興文化」新徵程
    河南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文化軟實力實現更大提高,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省,把文化建設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開啟了河南「興文化」的新徵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 天津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堅持製造業立市 建設製造強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五、加快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有機結合起來,以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為著力點,推進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市、質量強市、網絡強市、數字城市,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16.全面增強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核心競爭力。堅持製造業立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文化建設是軟實力硬道理——2017年交通運輸文化品牌建設與宣傳...
    王莉教授在中央黨校承擔文化建設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她的講課內容是「交通行業發展對文化建設的緊迫性」和「如何建設行業文化 推進行業新發展」。      她說, 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體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 武漢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打造12分鐘「文體圈」
    原標題:武漢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打造12分鐘「文體圈」
  •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 建設文化旅遊強市 焦作市文化旅遊大會召開
    9月23日上午,焦作市文化旅遊大會在焦作市會議中心召開,市委書記王小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出席會議並講話。本次會議印發了《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實施意見(討論稿)》等文件,集中表彰一批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並為聘請的鄉村旅遊發展顧問代表頒發了聘書。
  • 發展文化生產力 增強文化軟實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10年,江蘇江陰將舉辦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江陰成為首個承辦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縣級市。  記者在江陰採訪,看到了這座以經濟實力享譽全國的小城文化事業發展的喜人景象:無論是人頭攢動的書香夜市,還是廣受歡迎的文化下鄉;無論是正在崛起的文化創意產業,還是旅遊文化資源整合,無不展現「幸福江陰」對文化的認知、傳承、普及和發展。
  • 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文化強國建設  新華社記者周瑋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 我市吹響建設文化旅遊強市集結號
    在剛剛召開的市文化旅遊大會上,我市發出了「加快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號令。會議印發了《中共駐馬店市委、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把我市建設成文化影響力明顯提升、旅遊吸引力顯著增強、文化旅遊供給力較為豐富、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中原一流、國內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力爭實現全市年接待遊客量突破8000萬人次、全市旅遊綜合收入突破650億元、年均分別增長在10%以上的目標。
  • 提升文化軟實力的路徑選擇
    當前,如何克服文化心理障礙和局部狹隘視野,以世界眼光、戰略思維謀劃推動廣東文化建設,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為廣東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提供文化支撐,是文化領域解放思想的重要任務。  增強廣東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創造力  21世紀是文化競爭的世紀。資源競爭——資本競爭——技術競爭——文化競爭正成為當代國際競爭的總趨勢。
  • 國家文化軟實力:從概念到實踐
    張國祚,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曾任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任。沒有文化高度的軟實力,是短視的;沒有文化深度的軟實力,是膚淺的;沒有文化廣度的軟實力,是狹隘的;沒有文化開放的軟實力,是封閉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華亭「文化強市」:加快文旅產業發展提升軟實力
    中新網甘肅新聞11月25日電(通訊員 李靖 秦海燕 )「十三五」期間,華亭市充分發揮文化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突出「文化強市」改革戰略,結合全市文化工作實際,採取措施,強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 國融證券總裁張智河:著力提升公司文化建設的軟實力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今年以來,各家券商正抓緊落實證券行業文化建設的各項措施。上證報從國融證券獲悉,截至4月底,國融證券已按照監管規定結合自身情況制訂了一系列業務管理、合規與風險管理、員工管理等制度,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確保合規與風險管理要求在各業務層面的全覆蓋,重點部門和關鍵崗位得到有效管理和監督制衡。
  • 文化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的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適逢盛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時代的大課題和歷史使命。
  • 海安提高文化軟實力含金量,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新聞資訊門戶
    海安提高文化軟實力含金量 2020-12-01 09:29:04 來源: 南通網 南通日報-海安提高文化軟實力含金量
  • 「文化北海」建設活動周暨第七屆北海文學藝術周啟動!專家學者各抒高見 ,暢談北海文化建設
    蔡錦軍表示,北海將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發展方向,保護和傳承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繁榮發展北海先進文化,不斷提高北海文化軟實力,著力增強全市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加快建設文化北海。同時,也將一如既往地為廣大文化工作者到北海採風創作和開展研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為文化企業、文化專家到北海投資興業提供便利的條件,共同推動北海文化高質量發展。
  • 深圳:建設文化先行示範區
    原標題:建設文化先行示範區    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創新,努力踐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文化先行示範區、創建文化強國城市範例
  • 聚焦文化強省、文化樹人 袁家軍書記談新時代文化浙江建設
    習近平同志為浙江量身定做的「八八戰略」,其中之一就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2005年7月,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親自擘畫加快建設「文化大省」宏偉藍圖,對加快建設文化大省作出了全面系統部署。
  • 增強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底蘊
    在歷經百年奮鬥後的21世紀,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社會主義文明不斷發展。
  • 更好把握建設文化強國的方向與思路
    我們要堅定不移把《建議》部署的一系列重要任務落到實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努力在「十四五」時期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