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軟實力 開啟「興文化」新徵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河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 李庚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河南最宏大的實踐主題是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擘畫的美好藍圖轉化為中原大地的生動實踐。河南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文化軟實力實現更大提高,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省,把文化建設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開啟了河南「興文化」的新徵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建設有引領力和凝聚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精神文明,建設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最關鍵的是要樹立文化自知、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實現個體價值觀與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雙循環」,把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與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統一起來。文化是河南的一張王牌,是河南最大的優勢,「十四五」時期河南實現文化軟實力更大提高,就要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成文化發展勝勢,推動河南實現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

  提高河南文化軟實力,既要推動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又要推動中原文化繁榮興盛。一部中原史,半部黃河變遷史。「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河南孟津以下,巨大的黃河衝積平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寶地。黃河高質量發展是在黃河流域中進行的,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炎黃文化也是在黃河流域中形成的。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既要考慮黃河流域的概念,更要重視黃河區域的概念,既要考慮沿黃八市,還要考慮黃河故道、黃泛區等地理空間尺度。只有這樣,才能使黃河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加深遠。當前,要把黃河文化保護與時代價值挖掘結合起來,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中原文化是黃河文化的中心,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中,中原文化是最亮麗出彩的底色,為中華民族薪火相傳貢獻了持久深厚的動力。在河南,研究黃河文化,離不開中原文化這個基礎。如果說黃河文化是一種流域文化,那麼中原文化則是一種地域文化。如何處理區域文化與國家文化的關係,在中華文化中準確定位黃河文化、中原文化、炎黃文化,是提升河南文化軟實力、樹立大省文化自信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保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的根本要求。

  提高河南文化軟實力,既要傳承中華文明化進程中的黃河文化、炎黃文化、中原文化,也要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發展先進文化、現代文化、創新文化。只有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民族復興和現代化建設才有強大的滋養。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有其根之所系、脈之所維,這個根脈就是地脈、血脈、文脈和學脈。「老家河南」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開啟了河南的文明化進程。「出彩河南」具有強大的魅力和感召力,開啟了河南的現代化徵程。在文化強省建設中,我們既要重視文脈,也要重視學脈。在新文科建設和地方性知識體系建設中,要加快形成中原學、黃河學、炎黃學「三位一體」的文化研究新格局,強化對中華文明的根性研究、地理空間尺度研究、基因研究,重視根祖文化、根親文化、根系文化的區別,回答好「中華之源在哪裡、中華之脈怎麼樣、中華之魂是什麼」這些基本文化問題。同時,在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徵程中,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現代文化、創新文化,努力做到古今輝映、守正創新、推陳出新。要把「老家河南」和「出彩河南」有機銜接起來,把文明型河南與現代化河南有機聯繫起來,在實現中原崛起、中部崛起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提高河南文化軟實力,既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又要實現文化產業的提升。在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建設中,要注重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提高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特點和資源要素條件,促進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格局。需要我們格外注意的是,衡量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

  提高河南文化軟實力,既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要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物質上要強,精神上更要強。精神上強,才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我們要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還要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增強人民的正能量,使人民能夠在燦爛的中原文化、黃河文明中汲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汲取實現中原更加出彩的正能量。堅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要求我們既要重視研究「根」的問題,重視對羲皇、炎黃、華夏文化,包括夏文化、殷商文化的研究,更要重視對「魂」的研究,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在這個意義上,建設幸福美好家園,也是建設新時代精神家園。

  提高河南文化軟實力,就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實現文旅產業大融合。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悟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以文旅融合發展的紮實成效提升河南文化競爭力,是新時代河南文化發展的重大課題。「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這句形象的表述,講出了河南的文化底蘊、文化自信、文化優勢。隨著河南的人文歷史優勢加速轉化為文旅融合優勢,隨著河南「一帶一核三山五區」文旅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隨著「三座城、三百裡、三千年」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隨著人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文化需求將成為內需體系的增長點,文化資源將成為河南發展的動力源,文化魅力將成為河南的競爭力。要通過發展文旅產業,打造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河洛文化,打造根親文化、漢字文化、功夫文化這些新時代的文化品牌,讓豐富的文化品牌以更年輕的姿態「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好地造福百姓。要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培育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更好地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公園產品是「十四五」時期的一大文化亮點,河南「集齊」了黃河、長城、大運河、長徵四大文化元素,下一步要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文化公園、長徵文化公園、長城文化公園建設中走在前列、幹在實處。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載體,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行動計劃,紮實做好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

相關焦點

  • 建設文化強市 不斷增強天津文化軟實力
    天津北方網訊:建設文化強市,不斷增強天津文化軟實力,既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備基礎,也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必然選擇,更是天津為建設文化強國、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大責任和使命。
  • 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文化強國建設  新華社記者周瑋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 海安提高文化軟實力含金量,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新聞資訊門戶
    海安提高文化軟實力含金量 2020-12-01 09:29:04 來源: 南通網 南通日報-海安提高文化軟實力含金量
  • 奮力前行,建設文化強國(望海樓)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題中應有之義。偉大事業需要文化助力。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然需要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的支撐。
  • 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
  • 國家文化軟實力:從概念到實踐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軟實力概念進入了中央文件,但前面加上了「文化」二字,頗具中國特色。約瑟夫·奈所界定的三個方面,在我們看來,文化實際上是居於領導的地位,文化因素是滲透到軟實力各個環節當中的。
  • 海安提高文化軟實力含金量
    近年來,海安市以挖掘青墩文化深刻內涵和豐富思想為引領,不斷豐富文化活動,為海安「高質量發展爭第一,百強排名進二十」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強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藝術中心(文化館)等一批文化單位深入基層、紮根群眾,常態化開展藝術輔導、藝術賽事、文藝演出、文藝培訓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致力於為海安百姓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大餐。
  • 開啟法治中國建設新徵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這一重大政治論斷不僅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新的歷史方位,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發展方向和實踐發展方略,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新時代,我們必須貫徹新思想、把握新矛盾、瞄準新目標,奮力開啟法治中國建設新徵程。
  • 弘揚核心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對 「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這為我們在新發展階段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 更好把握建設文化強國的方向與思路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發展歷史中積累起來的精神成果,是維繫國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脈和人民的精神家園。可以說,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必然要同時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 文化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軟實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的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適逢盛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時代的大課題和歷史使命。
  •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重鑄文化高地新輝煌
    許昆林書記的兩次講話,啟示我們,新時代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意義重大,規劃建設諸如蘇作館以及舊址、展館、革命紀念館、鄉村記憶館等場館體系,有助於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本地「四史」資源,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毋庸諱言,如今,人們在享受現代生活、宜居環境的同時,鄉村、「鄉愁」情結漸趨濃厚。
  • 湖南九天綠、九安順開啟文化+金融+區塊鏈新徵程
    2018年5月9日,湖南九天綠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湖南九安順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與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籤約掛牌儀式,在深圳文交所六樓會議廳隆重舉行。深圳文交所戰略拓展事業部總經理、文化數字版權區塊鏈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斌,戰略拓展支持部部長楊凱喬,商城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哲欣,廣西禮儀東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東協禮儀大賽組委會執行主席潘玲,湖南九天綠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裁胡峻瑋,湖南九安順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穩財出席掛牌儀式,來自全國各地的市場精英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
  • 紅棉論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廣州市委黨校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綜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我國實現
  • 「十四五」規劃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
    「十四五」規劃將既是從持久戰角度著眼制定的一個中長期規劃,又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由「十四五」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恰好處於這兩個宏偉目標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歷史交匯點上,時機特殊、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建議》向黨內外、國內外宣告的:「十四五」時期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乃是「乘勢而上」開啟的。「乘勢而上」這四個字大有深意。古人說:「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 騰衝:奮進新時代 開啟新徵程
    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騰衝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困難與希望並存,挑戰與機遇同在。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明顯提升,全社會文化自信自覺達到新高度,全國文明城市建設邁上更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大進步,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 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公司攜手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聯合共創中國鐵道文創產業的全新路徑.以鐵路文化創新發展為己任,立足人民鐵道文化建設,連結路內外科技文化資源,共創文化創意鏈條,開發沉浸式新媒體產品、完善新零售體系、打造有溫度的鐵路文化潮品普惠大眾.多元發展,企業專注於多維度宣傳鐵路文化,實現全鐵路系統的站、車及線上線下一體化公共文化賦能服務,創造多元文化創新經濟生態圈,展現人民鐵道新形象.
  • "十三五"收官 華僑城開啟文化產業發展新徵程
    時值「十四五」謀篇之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的遠景目標,在新時期將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九臺區:開啟建設幸福新城區新徵程
    「十四五」時期,九臺區將認真落實「三個五」戰略、「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實施「建三區、強四帶、興五業」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統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全面開啟建設幸福新城區的偉大新徵程。重任千鈞再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