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江南文化」品牌,重鑄文化高地新輝煌

2020-12-13 蘇州新聞網

□朱育才

12月2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出席全市「四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並講話,強調要突出蘇州特色,深入研究本地「四史」資源,總結好蘇州經驗,講好蘇州故事。發揮健在的革命前輩和一批蘇州市改革開放典型人物作用,用好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沙家浜革命紀念館、「碧溪之路」展館、蘇州「三大法寶」館等,打造一批精品課程、典型案例。

此前,許昆林在常熟市調研時指出,要積極參與籌備蘇作館,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把蘇州的文化底色變成文化亮色,重建文化高地的輝煌。

許昆林書記的兩次講話,啟示我們,新時代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意義重大,規劃建設諸如蘇作館以及舊址、展館、革命紀念館、鄉村記憶館等場館體系,有助於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本地「四史」資源,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毋庸諱言,如今,人們在享受現代生活、宜居環境的同時,鄉村、「鄉愁」情結漸趨濃厚。為了留住鄉村的「根」,激發新一代對家鄉的文化認同,舊址、展館、紀念館、記憶館、村史館等在各地應運而生、「破繭成蝶」。其中陳列展示的每一件物品,都帶著一個村落的文化記憶和先輩先賢們的拳拳溫情,彰顯著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的獨特底蘊,成為新一代人的精神「源頭」。

走進張家港永聯農耕園,只見農耕用的犁耙鐮刀、抓魚蝦的蓑衣竹籠,乃至尋常人家的醃菜缸、孩子學步的站桶等,可謂生產生活,無所不包。縱觀各地舊址、展館、紀念館、記憶館、村史館等,每一樣館藏老物件都鐫刻著歲月印記、蘊含人生情感,不禁勾起人們對往昔的無窮回憶,成為安放鄉村記憶的共同精神家園。其時代意義在於,不僅讓今天的人們追根溯源、感念先輩,了解鄉村發展史,傳承鄉村傳統文化,賡續純樸敦厚民風;更是激勵今天的人們以緬懷的方式向幸福生活出發,「脫貧達小康、邁向現代化」。

就舊址、展館、紀念館、記憶館、村史館等而言,如果說留住鄉村根脈、見證時代變遷是其基本功能,那麼新時代則賦予其更為豐富的內涵。不僅可以讓其記錄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的演變,使之成為凝聚鄉村情感認同,傳承弘揚優良家風、村風、民風的載體;也可以將之發掘打造成為黨員黨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鮮活場所。唯其如此,方能真正讓人們留住「鄉愁」,並在「鄉愁」中獲得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的強大力量。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的宏偉藍圖、遠景目標。打造文化品牌、構築文化高地,是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應有之義、內在要求。期待蘇州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奮發有為,打響「江南文化」品牌,重鑄文化高地新輝煌,為順應人民群眾對「美麗鄉村」「幸福天堂」的嚮往,為蘇州文化建設「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蘇州這樣做!
    為推動文化高地建設和全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繁榮蘇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1月12日蘇州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蘇州盛大召開在本次大會上發布了《「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中提出了到2023年,通過大力實施「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十大工程,使蘇州最江南的文化特質更凸顯,提升在江南文化話語體系中的首位度和輻射力。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表示,「蘇州要搶抓機遇、迎頭趕上,必須對標先進、全力以赴,加快鍛造屬於自己的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 擦亮文化名片,綻放「江南文化」獨特魅力
    □杜茂進11月18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會見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一行,並指出:蘇州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要進一步擦亮古城、大運河名片,加大文化傳承、保護與利用的力度。深入挖掘蘇州特色文化資源,攜手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提升蘇州的吸引力、美譽度。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鼎立世界再創輝煌 上海博物館挖掘建設文化品牌...
    灰黃組合諧音為輝煌,即上博事業將不斷創造輝煌。這一順應國際流行前沿的撞色搭配,體現了上海博物館的國際化審美,又彰顯了中國元素和上海特色。圖說:上博館標設計的衍生品絲巾《上海博物館視覺形象手冊》(中英文版)在補充了博物館特有的輔助色後,也隨之製作完成。《手冊》規範了上博的整體視覺形象設計,更好地傳播博物館理念,進一步增強上海博物館品牌的標識度和影響力。
  • 上海將這樣打響服務、製造、購物、文化「四大品牌」
    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全面打響,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城市文化特質更加彰顯,文創產業更加發達,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文化人才更加集聚。
  • 江南文化何以講求「信義仁智禮」
    其中,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打造共同精神家園,是重要的一環。當前,江南文化的研究一定要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結合起來,要進一步去理解江南文化的品牌價值。  理解江南文化的品牌價值,先要對江南文化的品牌地位有所了解。從歷史上來看,中國曾經出現過三個文化高地,江南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第三個高地」。  先秦文化是「第一個高地」,百家爭鳴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行動。
  •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李強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
    8月1日至2日,市委書記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就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文藝院團,與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和文化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李強指出,文化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好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充分激發上海文化的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努力使「上海文化」品牌成為上海的金字招牌。
  • 特聘宣傳文化A類人才獎250萬,蘇州欲創「江南文化」品牌
    特聘人才最高給250萬安家補貼,創新創業團隊最高給300萬資助經費,柔性引進人才獲評「榮譽姑蘇文化名家」能拿到10萬獎勵……近日,國內「最強地級市」蘇州拿出「真金白銀」,實施「蘇州市姑蘇宣傳文化人才計劃」,試圖引進高層次文化人才以及宣傳文化創新創業團隊,以引領和帶動蘇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 上海博物館從文物展出發努力打造「江南文化」品牌
    自2018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來,上海博物館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制定了相應的專項行動計劃,並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圍繞服務國家戰略與上海城市發展,不斷挖掘江南文化資源,推進江南文化展示、研究成果的傳播轉化,切實把「江南文化」資源轉化成為博物館品牌建設源動力,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工作打好組合拳
  • 上海打響紅色文化品牌,光榮之城的血脈厚植人心
    從革命遺蹟舊址挖掘保護、理論研究深入推進,到利用新技術新平臺創新展陳展覽,再到優質文藝作品全國傳播,正是上海過去三年來,全方位、多層次打響上海紅色文化品牌,形成紅色文化資源高地、理論研究高地、傳播教育高地的縮影。其間,上海以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為引領,根據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通過政策完善支撐紅色文化品牌建設的四梁八柱。
  • 上海寶山:打響郵輪經濟「四大品牌」
    與此同時,「吳淞口郵輪家族」迎來又一位重量級新成員:全球最大家族郵輪企業地中海郵公司的「輝煌號」,它成為以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作為母港的第20艘大型郵輪,今日還將帶著4000名旅客從這裡開啟中國首航。而吳淞港所在的寶山區,正在對標世界一流郵輪母港標準,打響郵輪經濟「四大品牌」。
  • 朱家角鎮舉行江南文化交流活動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啟動一周年之際,進一步增進區域文化凝聚力,共築文化發展高地。  區區域發展辦公室主任薛峰,區文聯主席曹偉明,鎮黨委書記高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公共服務組副組長金銀淑,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長三角地區五鎮(朱家角鎮、金澤鎮、西塘鎮、姚莊鎮、黎裡鎮)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上海滑稽戲團、袁小良工作室演藝人員等參加活動。
  • 共建「一帶一路」:亞歷山大期待重鑄輝煌
    共建「一帶一路」:亞歷山大期待重鑄輝煌 2015-07-09 | 來源: 人民日報   亞歷山大市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被譽為「地中海的新娘」。自古以來,這裡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途經地,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稱其為與中國泉州刺桐港齊名的世界重要港口。
  • 「人文」添底蘊,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人文」添底蘊,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落實人文松江建設,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十四五期間,松江將建成「二陸讀書臺」等文化地標,編纂「一典六史」,厚植「上海之根」歷史文化底蘊。
  • 老坑洮硯重鑄華夏文化品牌
    生產隊伍逐漸龐大,新一代硯工的興起,新的生產技術的應用,洮硯文化產業欣欣向榮。據統計,僅1990年,洮硯地區開採石料約50噸,僅收入約5萬元。但由於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石材已無法人力獲取,致使很多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之外劣質石材湧出市場,對洮硯的發展造成巨大的衝擊。
  • 上海打響「四大品牌」聚焦哪些重點?路線圖今天明確!
    今天上午(4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推進大會。市委書記李強強調,打響「四大品牌」是上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國家戰略、著眼未來發展作出的重大部署。要充分認識打響「四大品牌」是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實踐。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使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全市各方面工作都要按照打響品牌的理念和要求,對標最好,爭創一流。
  • 潮青浦丨構建「江南文化」高地,形成青東、青中、青西聯動發展新格局!
    青西郊野公園裡的60畝水上森林我們致力於推動「江南水鄉」文化品牌建設、構建「江南文化」高地,打造長三角「江南文化」的研究高地、展示基地、創作園地、人才天地、文旅勝地。朱家角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就已形成村落,宋、元時形成集市,名朱家村。明萬曆年間正式建鎮,名珠街閣,又稱珠溪。曾以布業著稱江南,號稱「衣被天下」,成為江南巨鎮。
  • 文化賦能,青島這個鎮打響陸港新城新名片
    國慶前夕,「壯麗70年、輝煌新中國」文化活動季在藍村鎮打響,以社區、村莊為單位,搭建群眾喜聞樂見的演藝舞臺,演出人員均是各社區村莊文藝愛好者,為普通百姓提供展示才藝、享受文化生活的平臺。「以前的文化活動很局限,居民參與度也不高。但是通過我們前期不斷地努力,居民的文化自信越來越高,都想要展現自己。
  •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專題調研
    8月1日至2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用兩個半天時間,就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調研文化產業、察看文化場館、走訪文藝院團,與文化工作者、藝術家和文化企業負責人親切交流。李強指出,文化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好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充分激發上海文化的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努力使「上海文化」品牌成為上海的金字招牌。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淮安:聚焦「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作為大運河沿線重要城市,江蘇省淮安市牢記習總書記囑託,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先導段、示範段、樣本段」和「走在全國前列」的工作要求,聚焦「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定位,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標誌性城市,使大運河文化帶淮安段建設真正成為淮安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的重要支撐、重要品牌。
  • 上海立體式打響紅色文化品牌
    原標題:紅色地標多維保護開發,紅色作品創作蓬勃發展,傳播方式不斷創新 上海立體式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淮海中路1258號,一幢褐色磚頭裝點的聯排公寓。望向三樓,弧形陽臺兩側配以細長窗戶——典型的上海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築風格。寫下《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家聶耳,曾居住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