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快評
龔名揚
回顧剛剛過去的7月,東莞樓市給人的最大感覺還是一個字:漲。維持上半年趨勢,東莞7月樓價繼續保持漲勢,籤約均價約14337元/平方米,同比大幅上漲42%,環比上漲6%。
從供求態勢來看,7月的東莞樓市依然處於供不應求狀態,供應量的收窄支撐房價穩中有升。在過去一個月,東莞一手住宅籤約均價過萬元區域總數量達23個,約佔全市區域的七成,其中臨深鎮區五個鎮當中有四個房價過2萬元。
由此可見,與半年前相比,東莞樓市的價格已經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具體表現是部分鎮區觸及了近期的「天花板」,而購房需求則向樓價更低的鎮區外溢,導致窪地逐漸被填平。
環顧東莞如今的各個鎮區,還有哪些地方具有投資價值和升值潛力呢?根據東莞中原研究部的統計數據,目前東莞7大片區中,均價過萬元的片區共有5個,均價在萬元以下的片區僅剩東北片區和大石龍片區。
而在筆者看來,相對於東北片區來說,大石龍片區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之下,無論是對於剛需客還是投資客來說,無疑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從過去一個月的成交均價來看,大石龍片區的均價僅為8140元/平方米,與其他過萬元的片區相比有明顯的差價。其中,7月石龍的均價為11140元/平方米,石碣均價為9310元/平方米,石排均價為8523元/平方米,企石均價為7529元/平方米,而茶山則以7345元/平方米的均價排在最後。
並非開發商不看好大石龍片區的樓市。事實上,由於這一片區獨特的地理優勢,在幾年前大石龍片區就已經有不少品牌開發商進駐,尤其是傳統商貿重鎮石龍鎮和軌道交通利好的茶山鎮。去年茶山多宗商住地推出,保利地產就把其中兩宗收入囊中。
品牌房企的進駐,無疑使大石龍片區的住房品質和商業配套更加完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石龍片區已經有佳兆業、新鴻基、嘉華、海倫堡等外來品牌房企,本土開發商聚龍灣、嘉宏地產等則多年耕耘,擁有了紮實的基礎。在大石龍片區,還有保利地產、碧桂園地產、廣源地產等新項目也將在近一兩年內入市。
此前,和臨深片區能夠吸引深圳的外溢客源一樣,惠州的部分區域與東莞相比也成了價格窪地。惠州樓市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大石龍片區的部分需求,導致大石龍片區的庫存高企,房價一直呈現「不溫不火」的狀況。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然而從今年開始,由於周邊鎮區的樓價快速上漲,有不少深圳客把目光放在了處於價格窪地的大石龍片區。有分析稱,在這一片區購房的深圳客,自住與投資需求各半,客戶以從臨深和濱海板塊擠壓出來的中低端客戶為主。
筆者認為,這一趨勢將會繼續維持。今年是大石龍片區的大交通升級元年,如紅海大橋建成通車,從莞高速接深圳外環高速,深圳客可以快速到達石龍,通車後將吸引更多的深圳客到石龍買房。另外,區域內還有火車站,且R2線的終點站在石龍,這些都對深圳客有較強的吸引力。
價值的發現與回歸,往往體現在虛高價格的回落,以及價值窪地的填平。從目前東莞各個片區的價格來看,筆者認為大石龍片區顯然屬於後者。
相信隨著片區交通等多方面配套的完善,以及越來越多的品牌開發商進駐,大石龍片區的樓市發展潛力將得到進一步挖掘。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