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2020-07-31 臺海網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郭曉斌 陳曉君

雲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泉州歷來以開放、包容的氣度雄踞東南。

而建城之初就開始形成的西街,

正是泉州的一個縮影。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開元寺門前的西街石板路上,牌坊聳立,行人挑擔前行。這是迄今為止西街最早的照片。

泉州西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

泉州於唐代開元年間(公元714年-741年)建唐城,對城區進行規劃,此時的西街逐漸「列屋成街」,東起雙門前(今鐘樓下),西至西門素景門(今孝感巷口),距今已有1300餘年。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陳起拓

千年來,西街見證了泉州的朝代更迭、滄海桑田。

千年來,西街養育出泉州的名臣良將、才子佳人。

這裡是泉州沒有圍牆的歷史展覽館,

也是源遠流長的泉州傳統文化匯集地。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楊清江認為,西街的形成,與其地理優勢是密不可分的,西街所處的位置,在古城屬於高地,為避免水患,這裡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古城最早的街區。

唐末的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時,拓展城區範圍,西街因拓城延伸至今日的甘棠巷口。

到了五代南唐保大年間,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對泉州城重加版築,西城門(當時稱「義成門」)移到如今的西街西端與城西環路交叉路口,西街總長得以延伸。至此,西街路線基本定型。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時間來到民國年間,據泉州海交史博物館名譽館長王連茂介紹,1922年3年,泉州工務局成立,1923年拓改馬路,拆卸西街馬路至開元寺口,長450餘米,寬約10米,土面。紫雲屏不動,留於路中。1929年春,西街馬路續建完畢。其後逐漸形成如今西街的模樣。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來源:泉州文旅集團

如今的泉州西街,東起鐘樓,西抵城西路,是市區保存最完整的的古街區,2014年,福建省認定公布第一批9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泉州西街榜上有名。2019年,央視的《記住鄉愁》走進西街,讓更多的人體會到早已融入西街的鄉愁。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一條古街千年史,一日西街一千年。

在泉州閩南文化研究者洪泓看來,西街不僅串聯了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還是一條「活著的」民俗街。隨時隨意進入一古厝,依然雞飛狗叫,養狗逗貓,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西街並非僅用來展示歷史的地方,而是原生態的使用中的普通民宅。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鄭新川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陳起拓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鄭新川

在「老西街」們的記憶中,這裡盛行「拳頭燒酒麴」,南少林武術、燒酒、南音,一代代泉州人在這裡暢快地生活。

這裡還是歷代繁盛的商業街,老字號、老手藝的店鋪鱗次櫛比。

這裡還有東壁龍眼、潤餅、滿煎糕、面線糊、蒜蓉枝、田螺……各種傳統美食令人眷戀。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陳起拓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田米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田米

擁有兼容並包氣度的西街,各種宗教在這裡和諧共存,多元文化在這裡碰撞生輝,千載文史在這裡沉澱綻放,呈現出半城煙火半城仙、滿街都是聖人的獨特魅力。

西街既是泉州歷史第一街,也是泉州人文第一街。如今的西街,千年的歷史積澱之上,有著真實無修飾的市井生活,又有著時尚的文創業態,秉承泉州一如既往的包容力,煥發出勃勃生機。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繼《巷遇》《泉州中山路》之後,

泉州文旅集團、泉州網即將推出

《泉州西街》系列報導

今日起,

讓我們再度走進西街,

一起發現其中令人痴絕的

傳統之韻、兼容之美!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田米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田米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王柏峰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攝影:郭曉斌 陳曉君

(來源:泉州網 文字:王了)

相關焦點

  • 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這是迄今為止西街最早的照片。佚名攝 泉州西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 泉州於唐代開元年間(公元714年-741年)建唐城,對城區進行規劃,此時的西街逐漸「列屋成街」,東起雙門前(今鐘樓下),西至西門素景門(今孝感巷口),距今已有1300餘年。
  •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到泉州古城,請一定要走過這條泉州西街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一直以來都是東南沿海開放包容的城市。現在的泉州西街與建成初期的西街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開元寺前,那是西街的石板路,那裡牌坊裡的高高的,人來人往人聲鼎沸。這就是最早的西街的模樣。泉州西街有著數千年的歷史。開元年間便在泉州修建了唐城,在這期間西街慢慢地形成了一種「列屋成街」的局面,東面是雙門前,西面是西門素景門。
  • 泉州西街在哪裡? 泉州西街相關簡介(圖)
    特色建築  2014年5月,福建省認定公布第一批9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泉州西街榜上有名。  如果說城南片區的聚寶街、青龍巷是古泉州最繁盛的經貿商圈,那麼西街集中展現的則是泉州這座藏寶之城最大的寶藏和最炫的人文薈萃。
  • 如果來泉州,我才不帶你去西街!
    泉州,一座寶藏之城遊玩泉州少不了逛吃西街但,泉州不止一個西街如果,你來泉州我就帶你去這個海濱古城---永寧古鎮它有著延綿數裡的黃金沙灘中西合璧的番仔樓歷史文化名街......記載著600多年的古韻一條有故事的老街來到這條清幽的永寧老街,不必長途跋涉,不必匆匆忙忙,古街上沒有喧譁聲,反而有的是清靜。
  • 泉州西街:你一生至少應該走一次的古街
    每逢節假日,如果你要問泉州哪個地方人最多、人氣最旺、遊客最多,恐怕,非西街莫屬!漫步其間,你可以悠然觸摸一個古城千年不變的肌理格局。西街,成為人們認識泉州這個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一扇窗口,一張靚麗名片。莫言、餘秋雨走過這裡,感慨以西街為核心的泉州古城是「一座藝術的碼頭」(餘秋雨語)、是一個令人感受「萬古千秋」(莫言語)的城市。
  • 泉州西街「飽受爭議」,僅是「美食一條街」?西街與中山路誰更勝一籌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泉州西街,這裡不只是「美食一條街」,有條小巷子比中山路文藝範更足,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泉州西街在本地人和部分遊客眼中「飽受爭議」,有人認為只是一條街而已不建議遊客前往,也有人認為西街商業化太嚴重,僅是「美食一條街」而已,繁華程度遠不及中山路。
  • 泉州西街: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被譽為泉州佛教聖地
    泉州歷史悠久,是聯合國認可的絲綢之路的起點,幾千年前,商人從這裡開始,將中華文明傳播到其他國家,泉州作為一個文化遺產豐富的城市,歷史古蹟眾多,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城市。泉州西街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每年來泉州旅遊的遊客,有一半以上是去泉州西街,今天我來介紹泉州老街:西街。
  • 泉州西街,歷盡滄海桑田,看盡人間繁華,值得你秉燭夜遊
    泉州西街,歷盡滄海桑田,看盡人間繁華,值得你秉燭夜遊如果非要讓小編說出泉州哪個地方最值得一遊,小編肯定會說是西街。大家會覺得很奇怪,不就一條街有什麼好玩的?小編鄭重其事地說,西街可是歷史悠久,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象徵泉州的繁華。
  • 泉州人文第一街變遷——千年西街 人間煙火
    泉州網12月6日訊 (記者 殷斯麒 文/圖)作為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西街是談起泉州城市就繞不開的地標性建築。自唐朝「列屋成街」起,到如今已超過1300年。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不少來此經商或定居的波斯、阿拉伯等海外商人遊走在古街上,史稱「市井十洲人」。古代泉州以西街為起點,逐漸向外開拓發展。
  • 【惠遊泉州】 泉州洛陽橋、西街小西埕、清境桃源一日遊
    【清境桃源】景區。泉州清境桃源旅遊度假區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豐州鎮水吼村。你有在愛情中「被遺留」下來的物品嗎,你有過分手的絕望嗎?不如來一趟這裡。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後前往泉州【小西街】品嘗當地美食,泉州的肉粽、面線糊、海蠣煎,南安洪瀨的貽慶雞爪、官橋的狗肉和豆腐乾、晉江安海的土筍凍、永春的石鼓白鴨、德化的苦萊湯等(午餐自理)。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白巖松。
  • 泉州旅遊只去西街?這條街上三教合一,知名度不高景點豐富!
    泉州旅遊,最出名的一條街必須要提西街了,西街上一頭連接泉州標誌性建築鐘樓,另一頭是開元寺。西街的核心地段也是作為步行街,便於遊客遊覽。
  • 泉州旅遊只去西街?這條街上三教合一,知名度不高景點豐富
    泉州旅遊,最出名的一條街必須要提西街了,西街上一頭連接泉州標誌性建築鐘樓,另一頭是開元寺。西街的核心地段也是作為步行街,便於遊客遊覽。來了泉州,除了西街,還有一條街道不容錯過,那便是塗門街。這條街上最奇特的一景就是伊斯蘭教的清淨寺和供奉關羽的通淮關帝廟相鄰,卻也和諧共處了,也是泉州多元宗教融合的體現
  • 你的五一泉州美食攻略,請查收!
    宅在家裡太久肚子肯定跟你鬧委屈了吧那麼就讓小編整理一些泉州美食讓你的幸福指數重新上升吧對泉州人來說 面線糊是根植於內心的驕傲是深深植入內心的鄉愁 如果說它不好吃不好意思你肯定是吃錯了!如果要和酒店裡大餐相比 面線糊確實比較普通一份也就最多十來塊醋肉大腸剪碎墊底舀一勺熱乎的面線糊往裡一燙胡椒粉和蔥段要繞圈撒
  • 那些在這座城市打卡過的痕跡#泉州西街
    泉州西街圖集白巖松曾經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它是海上絲綢文化的發源地打卡地點鐘樓(圖片來源於網絡)從東街直走過鐘樓十字路口,就可以到達西街西街是有兩排舊式建築組成>這幾年興起很多文創園,是年輕人打卡的勝地在西街步行進入100米左右靠右邊的地方就有路邊標識小西埕入口可以穿過小巷進去轉轉。
  • 泉州西街:煙火中的璀璨明珠
    西街之於泉州,就像南鑼鼓巷之於北京,南京路之於上海,平江路之於蘇州,八廓街之於拉薩一樣,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西街就是泉州千年滄桑巨變的見證者,是泉州人民璀璨的歷史明珠。據悉,西街「列屋成街」始於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
  • 「泉州」這一篇,只寫西街老店
    西街說到古城商街,並不罕見,每個城市都有。不過多數商街以外鄉人經營為主,開店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謀生計,哪裡賺錢去哪裡,什麼好賣賣什麼,本地居民日常消費不會來這裡,大家全指望做遊客的生意。為什麼泉州西街打破了我對古城商街的認識,在此介紹幾家西街老店,您一定能略微感受到西街的與眾不同。鵬山堂草藥店鵬山堂草藥店主營吊膏和草藥, 是塊百年招牌,至今已有三代傳承。
  • 我是西街鐘樓,來自東亞文化之都泉州
    1在這裡有一條街,是泉州市區內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街,讓我們走進西街西街適合傍晚的適合去,夜景特別的美,如果是泉州人對西街肯定是不陌生的,阿姨雞架:坐落於西街81號店,營業時間下午15點半至晚上23點,阿姨家的雞骨架特別好吃,而且啊還是每天限量供應,店裡幾乎天天爆滿,非常值得去打卡。老金鐘潤餅皮:坐落於西街163號店,營業時間早上8點至晚上22點,這家店同樣也是老字號了,特別好吃去西街的一定不要錯過。
  • 泉州西街的美好生活
    閩南春來早。我們從首都機場登機時還穿著羽絨服,落地泉州,立馬脫去冗裝,沉浸在這座小城的一派春光裡。泉州最有名的是西街,是一條承載著千年閩南文化的老街。我們拖著行李箱走過這條步行街,一個差點錯過的小巷口,同行的王教授說:「到了。」
  • 【海絲•泉州】今日的泉州西街三朝巷
    【海絲•泉州】今日的泉州西街三朝巷:自西街開元寺紫雲屏背後的象峰巷拐彎處即是三朝巷了,從熙熙攘攘的街市到清冷僻靜的小巷,就走進了泉州老城的生活。這裡遠離都市的高樓大廈和時尚小區,只是些老舊的紅磚古厝、長條的手巾寮厝和自家翻建的小樓,還有上世紀機關單位的宿舍樓。
  • 去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旅行,別錯過西街,一條街可以感受這座城
    但不得不說閩南地區在福建是一個重要的存在,而閩南最具代表的城市之一,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如果你想在最短的時間了解泉州的前世今生,別錯過這裡的西街,一條街可以感受這座城。有人說,泉州是四海人文第一邦,八閩形勝無雙地。而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自唐朝已經「列屋成街」,成街至今已經超過1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