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煙火中的璀璨明珠

2021-01-13 閩商觀察

西街之於泉州,就像南鑼鼓巷之於北京,南京路之於上海,平江路之於蘇州,八廓街之於拉薩一樣,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西街就是泉州千年滄桑巨變的見證者,是泉州人民璀璨的歷史明珠。

據悉,西街「列屋成街」始於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從鐘樓一路往西,直至城西路,全長1.8公裡,這是我們在地圖上看到的西街,而傳統意義上的西街,還包括了西街沿線的十條古巷所構成的整個街區。這條古街有一座千年古剎,兩座石塔,十條古巷,二十八個文物保護單位,近百種食品小吃,值得我們停下腳步,慢慢體驗泉州人的生活。

走在西街的路上,身邊是熙熙攘攘的行人,聽到身旁的阿婆用閩南語「講古」,眼睛看到的是極具閩南特色的紅磚牆建築,迎面撲來的是熱氣騰騰的煙火味,有種自己真實的生活在這市井之中,如此鮮活。

泉州人多信佛,不少人來西街是為了在這座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剎開元寺上一炷香。一進入寺中,內心都寧靜起來,懷著虔誠的心,在莊嚴慈悲的佛像前,上香,拜三拜,祈望家人平安健康。

寺內還有東西兩塔,又稱鎮國塔和仁壽塔,它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大的一對石塔,它們歷經千年風吹雨打和雷電地震,仍舊屹立不倒,煥發著昔日的風採。因此當地有句諺語叫做站著要像東西塔,希望閩南人像東西塔一樣不懼風雨。

仿佛每個景點都有一個郵局,這裡也有一個開元寺郵政支局,天氣炎熱,旅行愉快,正適合寫張明信片,給我們遠方的朋友帶去西街的故事,這幾張印著泉州古城的明信片,很快就會帶著我們的故事到達另一個城市了。

西街有一條很不顯眼的巷子,叫做裴巷,相反的是,這條巷子裡面有一面牆在抖音、微博這些社交平臺上鼎鼎有名,是名副其實的「網紅牆」。

「厝埕好代志,厝邊頭尾逗陣來」,剛走進去,就看到滿是塗鴉的牆面上有一句閩南語,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西埕好事情,街頭巷尾的人一起過來,這句方言用來形容閩南人民的熱情好客再合適不過了。

再過去就是寫有白巖松名句「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的網紅牆,還有穿著古裝拍照的女生,作為一個文創園,民宿、貓咖、奶茶店、拍照角應有盡有,小西埕裡滿是文藝的氣息。充滿現代氣息的小西埕與古樸的西街相比,仿佛是在告訴我們,無論是千百年前還是現在,泉州始終還是那個包容而又開放的城市。

作為一條老街,除了紅磚牆的建築之外,西街的小吃也是不可錯過的,最為出名的有亞佛潤餅皮、蒜蓉枝、豬油泊、滿煎糕、肉粽、土筍凍、牛肉羹、面線糊......都是閩南「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不是從網上看資料或跟著旅行團匆匆忙忙遊覽幾個景點,而是來到這座城市,走進當地人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品嘗美食,聽老人們講過去的事情。

西街,是泉州必不可少的一條老街,從開元寺的東西塔到西街的美食,體會泉州的別致風光。

相關焦點

  • 品味西街西的人間煙火
    作為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區域和中心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有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特別是從鐘樓到新華北路的西街東段,一直以來就像一顆耀眼的明珠,在世人面前熠熠生輝,聚集了眾人的目光。
  • 泉州西街人頭攢動,場面堪比春運,不少市民扎堆品美食
    泉州西街之於福建泉州,就像南鑼鼓巷之於北京,南京路之於上海,平江路之於蘇州,八廓街之於拉薩一樣,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西街就是泉州千年滄桑巨變的見證者,是泉州人民璀璨的歷史明珠。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是對泉州城市的讚譽。說的是宋朝時泉州當地寺院眾多,民風虔誠,人文昌盛。當下的西街,賢聖是少了,但崇德興仁的風尚從未缺失。
  • 千年西街,剪不斷的煙火氣,泉州旅行首推必打卡地
    如果你來泉州旅行,我是必推西街的。不僅僅是因為它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從唐宋朝已經成為繁榮的象徵;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留有各類古建築;更是因為那千年不斷,與泉州人靈魂相融的煙火氣。西街自從唐代開始,就已經「列屋成街」,不管是因為御防、交通,還是生活需要,當時的古人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自然而然的舉動,造就了古城繁榮1300多年的盛景縮影。
  •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到泉州古城,請一定要走過這條泉州西街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一直以來都是東南沿海開放包容的城市。現在的泉州西街與建成初期的西街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開元寺前,那是西街的石板路,那裡牌坊裡的高高的,人來人往人聲鼎沸。這就是最早的西街的模樣。泉州西街有著數千年的歷史。開元年間便在泉州修建了唐城,在這期間西街慢慢地形成了一種「列屋成街」的局面,東面是雙門前,西面是西門素景門。
  • 泉州千年西街重拾「煙火氣」 遊人漫步打撈非遺記憶
    「五一」節假首日,福建泉州旅遊經濟逐漸回暖。 林楷煜 攝中新網泉州5月1日電 (記者 孫虹)「五一」假期的到來,讓古城福建泉州的「煙火氣」又濃了幾分。5月1日,展示泉州「非遺」的2020「潤物無聲」新春展在泉州西街開幕,為假期裡出行的人們增添趣味。在有著千年歷史的泉州西街,穿著馬甲的志願者手舉「出門戴口罩,人員勿聚集」的牌子穿行在街頭。遊客走進非遺展廳之前,也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為其監測體溫、進行登記。穿著馬甲的志願者穿行在泉州街頭,提醒遊客「出門戴口罩,人員勿聚集」。
  • 泉州人文第一街變遷——千年西街 人間煙火
    泉州網12月6日訊 (記者 殷斯麒 文/圖)作為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西街是談起泉州城市就繞不開的地標性建築。自唐朝「列屋成街」起,到如今已超過1300年。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不少來此經商或定居的波斯、阿拉伯等海外商人遊走在古街上,史稱「市井十洲人」。古代泉州以西街為起點,逐漸向外開拓發展。
  • 暴雨如注,泉州西街人頭攢動,市民排隊爭購春餅
    怪不得來過泉州西街的遊客都慨嘆,漫步西街,心一下子就靜了,煩惱也少了許多,如同流浪在外的孩子,回到外婆、母親的懷抱,身心放鬆,疲憊頓消。這也是我選擇離開溫軟的江南,暫住西街的緣由之一吧。泉州西街之於福建泉州,就像南鑼鼓巷之於北京,南京路之於上海,平江路之於蘇州,八廓街之於拉薩一樣,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西街就是泉州千年滄桑巨變的見證者,是泉州人民璀璨的歷史明珠。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是對泉州城市的讚譽。說的是宋朝時泉州當地寺院眾多,民風虔誠,人文昌盛。當下的西街,賢聖是少了,但崇德興仁的風尚從未缺失。
  • 泉州西街在哪裡? 泉州西街相關簡介(圖)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泉州古城內現有保留最為真實、完整的歷史街區。  西街建築中,除古大厝、近現代騎樓洋樓外,還有不少名人宅第在小巷深處熠熠生輝。據統計,西街區域內已知歷史名人故居含遺址有二三十處,自唐代歐陽詹開始,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大人物與西街結緣。
  •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紫雲屏不動,留於路中。1929年春,西街馬路續建完畢。其後逐漸形成如今西街的模樣。在泉州閩南文化研究者洪泓看來,西街不僅串聯了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還是一條「活著的」民俗街。隨時隨意進入一古厝,依然雞飛狗叫,養狗逗貓,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西街並非僅用來展示歷史的地方,而是原生態的使用中的普通民宅。
  • 賀彥豪:行走泉州西街古巷
    英國詩人莎士比亞說過,「歷史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泉州西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街,地處福建泉州古城西隅。西街雖說不算長,但卻古色古香,真有曲水流觴的感覺。沿街古巷縱橫交錯,從街頭走到街尾大約3公裡左右,就有一二十條古巷,把西街與古城緊緊地串聯起來。  行走泉州西街先從古巷說起,我記得這條街有三朝巷、舊館驛、臺魁巷、井亭巷、帽巷、裴巷、古榕巷、通政巷、曾井巷、甘棠巷,甲第巷、五塔巷等不一而足也……因為有這些別樣巷名而有故事的古巷,才有了人間煙火的味道。
  • 泉州:於有序中徜徉西街
    4日下午5點,陽光不再似晌午熾熱,泉州西街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家住豐澤區的王女士帶著孩子來看「潤物無聲·守藝非遺」展覽。「上六年級的孩子即將開學,帶他出來看看展覽。」王女士說,最吸引孩子的是木偶頭雕刻展,不僅有成品展出,還詳細介紹了整個製作步驟。
  • 泉州西街:你一生至少應該走一次的古街
    每逢節假日,如果你要問泉州哪個地方人最多、人氣最旺、遊客最多,恐怕,非西街莫屬!1300多年來,這條街的位置、格局、風貌,始終保持當初樣子,一位外國學者到此參觀後,驚訝地說:「一條古老的西街,竟見證泉州古城千年的傳奇,這在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奇蹟!」西街是古代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早先聚居著最原始的泉州土著人,魏晉後,中原漢人大量南遷來泉州,西街片區漢人數量迅速超過土著人。
  • 泉州西街尋找「古早味」
    (新春見聞)泉州西街尋找「古早味」中新社泉州2月7日電 題:泉州西街尋找「古早味」中新社記者 曾福志 孫虹古城泉州老街多,聚寶街、青龍巷、中山街、西街……這兩三年,西街突然火了起來,有人說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也有人說是由於文創項目多。
  • 那些在這座城市打卡過的痕跡#泉州西街
    泉州西街圖集白巖松曾經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它是海上絲綢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東亞文化之舟沒有太多的言語來形容去讚美,只消花點時光去慢慢去探索街頭小巷的故事,城市的煙火。茶餐廳往鐘樓的路上很多小吃,喜歡的朋友可以適當的嘗鮮因為我是從南俊巷上來,那麼要經過東街一直走到十字路口可以看到鐘樓這是泉州中心的地標建築
  • 泉州西街的美好生活
    我們從首都機場登機時還穿著羽絨服,落地泉州,立馬脫去冗裝,沉浸在這座小城的一派春光裡。泉州最有名的是西街,是一條承載著千年閩南文化的老街。我們拖著行李箱走過這條步行街,一個差點錯過的小巷口,同行的王教授說:「到了。」順著她手指的上方看去,只見一塊小標牌上有四個經過美術設計的異形字:「美好生活」。她介紹說,「美好生活」是青年創客們打造的一個品牌,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達真,是廈門大學油畫專業畢業的才女。
  • 如果來泉州,我才不帶你去西街!
    泉州,一座寶藏之城遊玩泉州少不了逛吃西街但,泉州不止一個西街如果,你來泉州古街兩旁,都掛著一串串的紅燈籠,古樸靜雅中增添了幾分俏皮與靈動。圖源:@咱厝人-陳陳最濃人間煙火味如果說,永寧老街是古時永寧繁華商貿的縮影
  • 【海絲•泉州】今日的泉州西街三朝巷
    【海絲•泉州】今日的泉州西街三朝巷:自西街開元寺紫雲屏背後的象峰巷拐彎處即是三朝巷了,從熙熙攘攘的街市到清冷僻靜的小巷,就走進了泉州老城的生活。這裡遠離都市的高樓大廈和時尚小區,只是些老舊的紅磚古厝、長條的手巾寮厝和自家翻建的小樓,還有上世紀機關單位的宿舍樓。
  • 泉州西街夜宴
    一曲暖場音樂瞬間引爆人潮,四面八方的遊客聞聲而來,將演員們團團包圍,戲曲唱到哪裡,哪裡就是中心……昨晚8時許,在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演員們和「伯勒劇場·尚好聽」唱隊演員們的創新演繹下,一折梨園戲沉浸式演出在泉州西街與觀眾面對面,一場非遺夜宴在千年古街熱鬧上演。
  • 泉州幾位學生在西街火了
    西街作為泉州的代表景點之一一直備受各地遊客喜愛每逢節假日都會迎來眾多人流這兩天 在人群當中自2017年以來,每逢國慶,泉州七中的同學們都會到西街參與文明勸導等志願服務活動。泉州七中泉州七中高三學生泉州七中高三學生
  • 【泉州•旅遊】夏日泉州西街的藍天白雲
    【泉州•旅遊】夏日泉州西街的藍天白云:夏日泉州炎熱高溫無雨,晴空雲彩布滿天際,藍天白雲下的西街格外空曠格外美麗。在這古老的街市漫遊,風雲變幻的天空令多少自由行的背包客驚喜,看雲捲雲舒雲散雲聚;烏雲壓城風雲突變的氣象大劇,又驚豔了一對對駐足的青年情侶,似乎這就是難得一見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