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徜徉於山水間

2020-09-05 藝術人生多姿多彩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環繞著山,山涵養著水,山水相依,使山水更加秀美,更有靈性。

人類非常幸運,大自然不僅饋贈給人類各種各樣的美食,為人們提供饕餮盛宴,還以秀麗多姿的山山水水,裝扮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滿足著遊客們的視覺體驗。在這盛夏的季節裡,走出自我,與朋友三五成群相約,投身大自然,盡情地徜徉於山水間,別有一番樂趣。


由於教師的職業特性,平時工作比較繁忙,難得清閒下來遊山玩水。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在考慮疫情的情況下,不出本省,到周邊的景點觀光旅遊是今年暑假休閒的不錯選擇。

前天,我們幾個同事開著小汽車,來到離縣城不遠的兩個景點遊玩,在縣城裡提前買好水果,乾糧以及飲用水,帶著吊床,帳篷,撲克,簡簡單單,每到一處,欣賞那裡的山水美景,攀登奇峰怪石,拍照留影,說說笑笑,一路上,累了歇歇腳,談談人生故事,慨嘆世事變遷,坐在光滑的大石頭上,吃點隨身攜帶的休閒零食,或者在茂密的樹林間綁一個吊床,享受難得的愜意。幾個人席地而坐,拿出撲克,來幾局鬥地主,不論輸贏,玩的是開心,玩的是忘我境界。聽著蟬鳴,沐浴著清涼的山風,在天然氧吧裡,其樂無窮,不知不覺已經夕陽西下,可是誰也沒有要歸家的意思,歲月是不等人的,我們只好收拾好行李,一步步走下山區。


來到山下,是一片萬畝梨園,這裡是農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農民們依靠獨特的地理形勢,家家都在山坡山種植從外地引進的梨、桃、李梅等水果品種,春天吸引遠方的遊客前來觀賞萬紫千紅的花朵,夏秋之交,累累的碩果掛滿了枝頭,這時候,果農們臉上掛著笑容,享受豐收的喜悅。汁多味美的瓜果招徠八方的食客及果商,一筐筐的水果,被送到全國各地,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昨天,天氣涼爽,我們一家三口決定再次出去遊玩。我的一個同事的老家就在附近的一個景點裡住,我打電話給他聯繫,他說:「這裡景色不錯,你們來吧,正好這幾天搞活動,免門票」,這個景點的名稱叫七十二潭,被譽為「中華第一石川」。

我們開車不到三個小時,便來到了這裡。景區的人們摩肩接踵,絡繹不絕,我們順著臺階拾級而上,每隔幾步都有一個水潭,或大或小,潭水清澈見底,水聲潺潺,像一首悅耳的曲子為人們伴奏著,這曲子簡直是天籟之音,在空谷裡迴蕩,不絕於耳,遊人的說話聲,孩子們歡快的戲水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部和諧的交響樂。魚兒們在叮咚的泉水中自由往來,時快時慢,時隱時現,這境界真美!到了中午時分,我們已經爬到了頂峰,那裡有一個很大的湖,人們叫它天池。湖水碧綠,平靜得像一面鏡子,沿著湖水的一側,搭建了一個很長的長廊,上面裝飾著各色的花朵,漂亮極了。湖中有幾艘遊船飄蕩在湖面上,那是遊人們蕩舟天池,欣賞兩岸的湖光山色。

我們坐在一個涼亭裡,稍事休息以後,簡單吃了一點乾糧,喝了幾杯水後,就開始下山了。聽說這地方的燴麵有獨特的風味,我們便在美團上搜索到了一家特色燴麵館,名稱叫做「方城燴麵故事」,要了三碗燴麵,順便點了兩個特色菜,不一會兒,熱情好客的服務員把燴麵端上來了,羊肉燴麵湯色亮白,味道清香醇厚,回味無窮,燴麵勁道爽口。據老闆介紹,這家店是百年老店,製作羊肉燴麵的技藝是祖傳下來的,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我自豪的說:「今天,我們真是不虛此行啊!既看到了優美的自然風光,又品嘗到了當地的特色美食。」

徜徉於山水間,蕩滌了心靈,鍛鍊了體魄,開闊了眼界,釋放了激情,何樂而不為呢?朋友,及時行樂吧!趁我們還年輕,走進山水,擁抱自然,徜徉於山水間,陶冶性情,留下一個多姿多彩的記憶!

相關焦點

  • 袁宏道山水遊記散文中的美學特點
    在以山水描摹為主要題材的散文作品中, 作者對個人內外形象以及性格特點進行了深刻的文學化抒寫, 「中郎記山水, 既不是刻板的摹山範水, 也不是簡單的融情於景, 或淡化景物描寫、強化議論色彩以顯露作者的生活感受, 而是把寫山水美與人情美結合起來, 充分地無所顧忌地寫出作為審美主體的人身處山水之中的審美感受。」
  • 【美學】袁宏道山水遊記散文中的美學特點(中)
    在以山水描摹為主要題材的散文作品中, 作者對個人內外形象以及性格特點進行了深刻的文學化抒寫, 「中郎記山水, 既不是刻板的摹山範水, 也不是簡單的融情於景, 或淡化景物描寫、強化議論色彩以顯露作者的生活感受, 而是把寫山水美與人情美結合起來, 充分地無所顧忌地寫出作為審美主體的人身處山水之中的審美感受。」
  • 「大理石門關風景區」徜徉山水間享一場風花雪月~
    溫泉酒店徜徉山水之間,住的自然是不能委屈了自己,優雅大氣的溫泉酒店房間已經為您準備好~空間感極強,美感設計與實用兼具,住的像家一樣,卻不同於家中的浪漫氣息,旅行的意義,就是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 【美學】袁宏道山水遊記散文中的美學特點(下)
    在極具條理性的山水遊記書寫中, 袁宏道把個人內在主觀情思完全融入到自然之中, 最終達到景、情、意、趣和諧統一的境界, 並由此形成了袁宏道獨特的諧趣美、性格美、理性美的山水自然觀。從側面也折射出袁宏道獨抒性靈、率性而行以及賦予山水文化品格的個人思想取向。
  • 明光躍龍湖:湖光山色,景致宜人,恍若徜徉仙人世界
    信步田園之中,徜徉阡陌之間,左邊人面桃花相映,紅似火焰;右邊蜂鳴蝶舞,油菜花黃若龍旗;腳下麥地遼闊無際,綠浪如海。眼前百花爭妍,落英繽紛;遠處草長鶯飛,五彩斑斕。畫面廣袤,意境幽遠,景色優美,蔚然深秀。清風徐徐,情思縷縷,豔陽朗朗,春意融融,空氣中瀰漫著新鮮溫馨濃鬱的花卉芬芳和新鮮刺鼻的青草土腥,沁人心脾,怡心養性。躍龍湖夏令怡人。
  • 徜徉在拉薩街頭 西藏旅遊散文隨筆
    徜徉在拉薩街頭 西藏旅遊散文隨筆到了拉薩,到了布達拉!西藏旅遊散文隨筆那天下午五點左右,我們達到拉薩,等到旅行社安排交通車讓我們住進納金路的中園賓館,已經是下午七點了。我和妻閒不住,剛放下行李就往外跑,我們想早點一睹布達拉宮的偉岸雄姿。
  • 散文:徜徉於紫色夢幻
    徜徉於花海之中,流連忘返。 飽嘗了紫色紫氣之後,我們驅車來到臨空港大道西面,車遊了武漢國家網絡安全基地和武漢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網安基地分為八大功能區:網絡安全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網絡安全人才培訓中心、網絡安全研究院、公共孵化中心、人才社區、超算及共享中心,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國內一流水平的網絡安全企業、產業和人才。
  • 走進昆明大墨雨,徜徉山水之間、品味「半城山水滿城春」古村韻味
    過了「大墨雨曬曬瑪壩塘」,我們就進入一段圓木搭成的「時光隧道」:一條不足一米寬的山間小道被粗細不均、高低不齊的圓木、樹枝編成的兩道柵欄遮蓋起來,從柵欄間傾瀉下來,深淺交錯、忽明忽暗的光斑打在打在鬆軟養腳的小徑上。兩邊柵欄不時有藤蔓纏繞、有山茶盛開,有不知名的灌木葉子已變紅,營造出一份滿山紅葉似彩霞的意境,令行走其間的我們興奮不已。
  • 「遊記」不親自徜徉桂林山水,便不知其秀美真味
    沒來桂林之前,對於桂林的印象只停留在小學課本上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的片語描述,至於怎麼個甲天下法兒,不親自徜徉桂林山水,便不知其秀美真味。12月中旬,乘著周末的閒暇,筆者與公司同事等近30人便來了場桂林「自由行」,由桂林本地熱情的土著、同時也是公司某業務線桂林站的站長負責地接、行程規劃及導遊,沿著桂林市區—陽朔縣—興坪縣—桂林市區—打包回家這樣的路線,開啟了三天兩夜的桂林「山水文化之旅」。
  • 茶在山水間.
    觀古人山水畫,每每喜見崇山峻岭之中,稍得清曠處,一小屋,屋前空隙之地,微有人影,多半高士一,小童一;高士枯坐,小童俯首茶鐺爐間。 眼光繼續尋覓,則屋旁不遠,有溪流,上有短橋。橋上偶有人,即有亦僅一,或負樵或騎驢,斷不至多。如此構圖,乃表達人之楔嵌深邃山野最美最宜之鏡也。 倘為風雨之日,樹頭低壓,橋上樵夫彎身急行。
  • 散文:桂林山水
    前言:2011年9月到桂林旅行,回來後於10月份寫下這篇《桂林山水》,發表於菁茵的新浪博客,後又發表在《巴彥淖爾日報》,2018年3月再次修改發表於江山文學網。剛才抽取段落搜索了一下,居然被人原文照搬。
  • 遊記散文:步履間感受時代的脈動-光明日報-光明網
    於是,記錄這次特殊「春遊」經歷的遊記散文不斷地湧現出來,成為一個頗具規模也值得研究探討的文學現象。    作為一種古老的文體,遊記散文在中國文學史上可謂源遠流長。古代遊記以描寫自然山水為主,但遊記作者在自然風景面前,由物及人,或愉悅,或激昂,或憂傷,在風景之中放置自己的個人情懷。
  • 山水緣
    ■ 文/蔣建國喜歡山水,和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 以桐城派姚鼐的山水散文為例,剖析古代文人如何在山水中照見自己
    桐城姚鼐今天,我們以桐城派文章大家姚鼐的《登泰山記》作為欣賞依據,和你詳細地剖析「啥叫寄情山水?」一、中國的山水詩歌文化概念:泰山與儒家精神山水中寄託的感情是多樣的。讀中國人的這類文章,先要一把抓住文章的情緒基調,再用知人論世的方式,了解文章的背景和生平,你就能發現,古代散文家的遣詞造句到底講究在什麼地方。那麼姚鼐寫泰山,又是要寄託什麼情感呢?粗一看它的《登泰山記》,你就能感覺出來,這篇文章情緒高昂,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特別正能量。
  • 星空下山水間01 徜徉在彭州「白鹿中法風情小鎮」
    空中鳥瞰,白鹿中法風情街別一種視覺衝擊白鹿中法風情音樂廣場吉祥樹浪漫風情小鎮,詠嘆天上人間 紅酒屋、麵包房、咖啡館、法國手工藝品……徜徉於白鹿街巷,遊客愰若置身歐洲法國生活的趣味。,陽光明媚街市遊,環境清雅蘊溫馨。
  • 星空下 山水間01 徜徉在彭州「白鹿中法風情小鎮」
    白鹿中法風情音樂廣場吉祥樹浪漫風情小鎮,詠嘆天上人間紅酒屋、麵包房、咖啡館、法國手工藝品……徜徉於白鹿街巷
  • 山水的交響(黃文山)
    在周寧的大山裡行走,往往不經意間,就能邂逅一道流水,有的從巖隙間湧出,睜著明亮的眼睛,探頭探腦地看世界,像一個個天真的稚童;有的在草棵裡靜靜地漫步,悠閒自得,如三兩個息身山林的隱士。更讓人賞心悅目的當然是懸掛在山崖前的大小瀑布,它們是大自然的歌者和舞者,在天地間盡情展示它們的姿採:或神情放達,或步態優雅,或歌喉僚亮。一道道瀑布,就是周寧一張張會發聲的名片。
  • 古琴曲《山水間》:心安如山靜如水,不知迷醉山水間
    清晨,在山水間聆聽萬物復甦的聲音,潺潺流水,悠揚婉轉的鳥鳴。晨風,微雨,空氣中瀰漫著露水的香氣。攜一琴,與山水相約,用古琴品人生絮語,以山水感靈魂安然,四季輪迴,萬物生生不息,琴聲悠悠。>不知迷醉山水間。
  • 行遊在山水田園間
    >春天,閒暇時光,我們出發行走在最美的鄉村裡,捕捉那些清新秀麗的畫面:漫步在開滿金燦燦油菜花田間地頭;桃花盛開和梨花滿目的坡坡嶺嶺;或扛著魚到靜謐的湖畔垂釣快樂和驚喜;或駐足在撲面而來清新空氣裡;或讓笑聲夾著花香在山水間瀰漫
  • 行走三晉:山水間互生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國人喜歡山水,給山水以人文的解釋,大約是從孔子開始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以高險雄起為壯美,以此養遊人之大仁;水以大江大河為陰柔,以此養遊人之大智。中國的山,聲名遠播者不過五嶽;中國的水,萬古傳頌者不過長江黃河。大抵水有養育萬物的大德,世人多以遊覽名山名水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