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2月26日訊(記者李月媛 通訊員萬凌 蔡慶)「我們將盡己所能、不計報酬、服務軍運會。」26日,來自武漢商學院的大學生劉思慧作為2018年度優秀骨幹志願者代表,向武漢軍運會全體骨幹志願者們發言共勉。今年2月,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又新增11名骨幹志願者,總人數達73人,其中19人被評為2018年度優秀骨幹志願者,9人為月度骨幹志願者之星。
據悉,骨幹志願者主要是在軍運會籌備階段參與執委會各部門日常工作或專項活動。截止目前已經開展了五批招募工作,通過層層選拔和嚴格培訓後,參與執委會各部門的服務工作。他們每周保證至少有2個工作日以上的時間,大多數志願者來自於在漢高校,還有不少人具有軍旅背景。
留學回國後的第一件大事:報名軍運會志願者
73名骨幹志願者中不乏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高學歷人才,其中有3人是執委會外聯專班的成員,參與國際軍體成員國報名工作,主要職責是回覆郵件和接聽電話。
「回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報名成為軍運會骨幹志願者。」去年底,武漢伢李雅蓓從英國拉夫堡大學碩士畢業,她剛到執委會外聯專班,就參與了接待國際軍體官員一行來漢商談軍運會市場開發的相關事宜。「雖然每天都在做最基礎、最細節的小事,但在資深骨幹志願者的帶領下,感覺收穫很大,也為將來正式步入社會做足了準備。」
來自早稻田大學的夏天誠是志願者部的骨幹志願者,到崗才2天。他介紹,讀高一那年,他曾擔任首屆武漢網球公開賽的球童;留學日本後,又參加了不同領域的社會實踐活動;去年底,又申請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是家鄉首次承辦的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在我心裡的分量更重。」夏天誠說,他盼望著參與武漢軍運會第二批賽會志願者的招募工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號召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志願服務。
堅持一周到崗5天 退役軍人服務時長超1400小時
謝佳幸曾是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一名戰士,在校期間他幸運地拿到軍運會志願者直通卡。去年光榮退伍後,2018年3月正式加入軍運會執委會。近一年來,他先後參與了「漢馬」、「軍運杯」龍舟挑戰賽、志願者工作宣講進地市州、武漢軍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晚會等大型活動的志願服務工作。「志願服務拓寬了我的視野,也提升了我的格局。」謝佳說,接下來,他將全身心投入到武漢軍運會的籌備工作,不斷完善自己。
而看起來有些嬌柔的劉思慧曾是一名通信兵,對於成為軍運會志願者非常得堅定。她去年3月面試第一批骨幹志願者時落選,但並未氣餒,欣然加入後備人才庫,終於入圍第二批骨幹志願者的隊伍。上崗後,她每次往返於學校和執委會要花費近3個小時,但她從不遲到早退,遇到緊急任務還加班加點。
軍轉幹部施薇是去年12月的骨幹志願者之星,「70後」的她是志願者中的大姐姐。按規定,骨幹志願者每周只需到崗2天,但她堅持一周到崗5天。按一天8小時計算,從去年5月至今,她的服務時長累計超過1400小時。她說,在軍運會執委會當志願者,她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