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鎮瑤前村成立青年合作社 探索產業發展之路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0 晉江新聞網

  日前,晉江安海瑤前村舉辦了青年合作社揭牌儀式暨鄉村共享驛站、善水塘垂釣場開業活動。鄉村共享驛站開業首日營業額達14998.26元,善水塘垂釣場收入2460元。產業振興正在給瑤前村的發展、村民致富帶去看得見、摸得著的紅利。

  瑤前村青年合作社的成立是瑤前村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一個縮影。據悉,作為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近年來,瑤前村堅持黨建引領,團結鄉村各方力量,凝聚推動鄉村發展合力。該合作社將通過導入「共享創業」理念,推動實現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的目標。

  凝聚青年力量

  增加村集體收入

  據悉,瑤前村青年合作社作為輔助瑤前村進行鄉村振興的民間團體組織,合作社在掛牌運轉三年後,屆時每年扣除相應支出費用後,盈餘部分的20%資金將無償捐獻給村委會,用於支持瑤前村鄉村振興等工作。

  據了解,瑤前村青年合作社名為晉江市善裕緣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員大多為瑤前村的有為青年,合作社成員大多以資金、土地、基礎設施等方式入股合作社,進行資源整合,力促項目落地,助力鄉村振興。

  瑤前村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偉鵬是該合作社的發起人。他介紹,成立該合作社的初衷是號召瑤前村的有為青年回鄉創業投資,以青年帶領+合作社主體+村委會扶持+群眾參與的發展模式,感染更多有情懷、有想法、有能力、有知識的瑤前村青年回鄉,積極發揮農村青年的帶頭作用,促進合作社規範化、高水平發展。

  目前,瑤前村青年合作社已策劃生成鄉村共享驛站、善水塘垂釣場等項目,接下去還將積極謀劃黑山羊養殖基地、無公害果蔬種植、鄉村旅遊戶外野營地等項目。

  「瑤前村具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我們通過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將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合作社的抱團發展、群眾的能動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拓寬鄉村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王偉鵬說。

  用「共享創業」理念

  推動產業振興

  油、米、地瓜、雞蛋、花生、豆豉、醬油、蜜餞、米粉、肉粕、菜脯……走進瑤前村鄉村共享驛站,琳琅滿目的特色農副產品擺滿貨架。多樣的商品、優惠的價格,吸引了許多村民、遊客前往選購。據悉,瑤前村鄉村共享驛站開業首日共充值金額25360元,營業額達14998.26元。

  據了解,鄉村共享驛站是瑤前村策劃推出的首個項目。在當天的開業儀式上,瑤前村青年合作社同晉江郵政安海分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結合山海交流,引領農民線上銷售農副土特產品,打通農產品產銷渠道,落實惠農扶貧政策,讓村民真正受益。

  與此同時,福建省晉航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當天也與瑤前青年合作社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瑤前村鄉村共享驛站正式獲得九十九溪魚稻共生米戰略經銷權。同時,晉江伴手禮聯盟商家產品也紛紛入駐該共享驛站。

  「鄉村共享驛站可以為瑤前村的村民提供農副土特產品寄賣服務及快件收發服務,讓村裡的好產品不愁銷,也讓其他合作單位的優質產品進得來。」王偉鵬表示,鄉村共享驛站通過導入「共享創業」理念,實現互利共贏。

  晉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助理陳文濱表示:「瑤前村的青年合作社正是當前我們一直在倡導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既可壯大村集體經濟,又是帶領村民致富的一個好方法。」

瑤前村鄉村共享驛站人氣火爆,村民、遊客在選購農副產品。

  (記者_林伊婷 文圖)

相關焦點

  • 晉江市美麗瑤前村尋夢「鄉村遊」(圖)
    瑤前村古民居  安海鎮瑤前村  村情簡介:瑤前村位於晉江市安海鎮東南方,距鎮區約6.1公裡,總人口數1549人,有顏、姚、許三姓。  近年來,瑤前村先後榮獲福建省宜居環境建設示範村、泉州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晉江市「美麗鄉村」示範村、「領頭雁」村、安海鎮廉政防控示範村、安海鎮道路交通安全示範村等榮譽。
  • 愛成都·迎大運|成都青年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成立大會成功舉辦!
    隨後,三道堰鎮副鎮長鄧學周為成都青年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正式授牌,標誌著成都青年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授牌結束後,新當選合作社理事長的姚少雙做了發言,他表示:合作社的目標是把優秀的青年組織起來,乘著青槓樹村旅遊業發展的東風,把好的項目一起落地,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
  • 探索「產業園+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特色產業蹚出鄉村...
    作為葡萄產業專業村和葡萄節舉辦地,墾利區郝家鎮薛家村葡萄栽培品種由開始的一兩種發展到現在的半島、巨峰、紅提等十餘個葡萄品種,種植面積1000餘畝。2013年,村黨支部積極探索思路,牽頭成立了「葡香園」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探索「產業園+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葡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薛家村由此走上鄉村振興路。
  • 一個經濟強鎮的鄉村振興之路——合川太和鎮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側記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太和鎮以「三變」改革為契機,將「三變」改革與全域產業培育、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全面整合有形資源和無形資產,瞄準特色產業和鄉村旅遊,鼓勵群眾和村集體以土地、資金、資產方式入股專業合作社,結合村情實際,釐清發展思路,探索出了「三變+特色產業」「三變+脫貧攻堅」「三變+鄉村旅遊」等發展模式,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初步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發展、貧困戶入股就近就業、合作社規模壯大、鄉村振興步伐加快的多方受益局面
  • 上海崇明:青年生力軍助力鄉村振興
    崇明區是上海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那麼,崇明是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呢?不搞工程振興、政績振興,要打造富有田園野趣、尊重自然生態、產業興村富民的美麗鄉村。這當中,青年朋友們更是鄉村振興的時代擔當,自覺當好振興鄉村「主力軍」,展現新時代青年風採,助力鄉村振興在崇明的生動實踐。
  • 看榮堂村怎樣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原標題:看榮堂村怎樣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近日,記者走進柘城縣惠濟鄉榮堂村,實地了解該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的一些有益嘗試和探索——   榮堂村的發展現狀,就是廣大豫東地區貧困村脫貧振興的一個縮影。   A   產業發展,讓村民富裕起來   榮堂村共有農戶541戶、2092人。截至2017年年底,該村還有貧困戶159戶、貧困人口499人。
  • 一個經濟強鎮的鄉村振興之路——重慶合川區太和鎮推動鄉村產業...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太和鎮以農村「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契機,將「三變」改革與全域產業培育、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全面整合有形資源和無形資產,瞄準特色產業和鄉村旅遊,鼓勵群眾和村集體以土地、資金、資產方式入股專業合作社,結合村情實際,釐清發展思路,探索出了「三變+特色產業」「三變+脫貧攻堅」「三變+鄉村旅遊」等發展模式,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初步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發展、貧困戶入股就近就業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安鎮: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新安鎮將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助推器」,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的現代特色產業發展模式種植黑玉米,助力農民致富增收。
  • 句容與蒲城,強強聯合共同探索鄉村振興
    從4月27至28日,由句容市農業委員會主辦,陝西省蒲城縣農業局、江蘇句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句蒲協作•江蘇句農第二屆農業產業聯盟大會暨鄉村振興研討會活動在句容市太平洋大酒店舉行。
  • 乳山市育黎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近年來,育黎鎮把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檢驗基層黨建工作實效的重要抓手,按照「試點先行、示範引領、擴展規模」的發展思路,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15個,趟出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有增收、農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  村企合作,產品銷路有保障  「上的項目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 郝家鎮:小草莓引領富民路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為推動「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墾利區郝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休閒旅遊深度融合,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經過項目考察、產業調研、外出學習、專家論證等,通過雙招雙引組織河北商會聯合東營市宸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當地老百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營市百草益農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
  • 雲浮新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時下,雲浮擔當著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的歷史重任,雲浮市委要求新興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全市前列。這是新興的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任務。圍繞這個目標要求,新興引導溫氏、凌豐、翔順等本地龍頭企業先走一步,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走在前列」東成雲敏:探索「現代工業+」凌豐模式 助力...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東成雲敏村依託凌豐集團,以「不鏽鋼合作社+美麗鄉村」產業融合模式打造美麗鄉村建設之路,致力於把脫貧攻堅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綜合起來,構建「大扶貧」、「大攻堅」格局。記者 楊俊怡 建設不鏽鋼配件加工合作社,是藉助鄉賢力量,村企共建在助力產業振興的大膽嘗試,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通過合理的時間安排工作,既不妨礙農作和照顧家庭,又能獲取一定的經濟收入,是新興縣積極探索「現代工業+」凌豐模式,推動產業振興的一個成功實踐。
  • 義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義縣依託自然風光、特色農業、民俗風情、農耕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實施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試點推進、全民參與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初步打造了鄉村度假休閒型、依託景區發展型、特色產業帶動型、農業觀光開發型和原生態文化村寨型5種鄉村旅遊產業形式,並向著規範化、差異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 貴州大方:合作社激活鄉村振興「源動力」
    據了解,2019年以來,大方縣堅持以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為抓手,精準謀劃產業,探索出了一條「黨組織帶強、合作社帶富」的致富之路。截至目前,全縣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4億元,帶動社員分紅增收2721.88萬元,為鞏固脫貧成效、實現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源動力」。
  • 長樂黃石村做大做強茉莉花產業 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閩莉茶業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通訊員 陳佳雯  走進長樂營前街道黃石茉莉花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只見潔白的茉莉花簇擁在枝頭,美麗動人。花農頂著烈日,穿梭在花地裡,忙著採摘茉莉鮮花……近年來,黃石村通過持續做大做強茉莉花產業,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
  • 東平縣:鄉村振興的新湖探索
    該鎮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抓手,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積極破難題、解困境、促改革,探索了一條移民鄉鎮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完善機制 強化保障 破解工作推進不力難題堅持黨建引領。打破管區、村居限制,成立區域化聯合黨總支,整合各類優勢資源集中投向鄉村振興工作實踐。積極爭取山東省廣播電視局55萬元資金支持,建設6個村「智慧黨建」平臺,為全鎮基層黨建標準化規範化提供示範。堅持規劃先行。聘請專業機構高標準、高水平編制全鎮鄉村振興整體規劃、新湖運河片區規劃及片區涉及村莊規劃。
  • 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齊魯樣板 山東省富民興農產業振興聯盟成立
    山東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山東廣電傳媒集團董事長呂芃表示,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廣電傳媒集團在鄉村振興媒體服務與產業運營方面一直做著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旗下所運營的山東廣電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老鄉項目),是山東廣電重點入庫項目,中央文化產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項目。
  • 第三屆湖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大會在漢舉行
    會上發布了2020年度《湖北鄉村產業發展報告》,揭曉了湖北「十大美麗鄉村」,發起成立湖北省鄉村振興產業聯盟,國務院參事室劉奇研究員等10多位行業專家和政府代表現場作主題報告和分享交流。全國各地三農專家、企業家以及湖北各縣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共200餘人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