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火鍋重度愛好者,凡是可以拿來涮的食材,都尤為熟悉,素菜中我回回不能放過的豆製品有那麼幾樣:老豆腐、豆腐皮、豆腐泡。關於豆腐泡我還曾吃到過一道地道客家菜——豆腐泡釀肉,這是客家人拿來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經典特色菜,本是空心的豆腐泡塞上了滿滿的肉餡兒,葷素搭配、外酥裡嫩的豐富口感也漸漸火遍大江南北。豆腐泡也是一種傳統豆製品了,南方稱之為油豆腐,北方叫其豆腐泡,作為炸物的它算是既好吃又營養了,除了拿來涮火鍋其實簡單清炒也別有風味。很多人也常做青菜炒豆腐吧,但鮮豆腐極易炒碎,很多廚房小白都為之搖頭,但豆腐泡搭配小青菜一炒,鹹香入味,比肉還香還下飯,關鍵做法特簡單,家常又營養,快列入你的小炒清單。
豆製品既物美價廉又補鈣,春天正是孩子們補鈣長個子的好時節,炒豆腐、燉豆腐、豆腐湯各種換著花樣做,難免也會吃煩,不如買上一斤豆腐泡,既可以趁周末涮火鍋,又可以清炒做下飯菜,阿新今天用的這二兩就是前兩天買來涮火鍋沒吃完的,幾塊錢一大袋。這道菜品青菜色澤翠綠,豐富的粗纖維利於人體吸收,豆腐泡金黃誘人,其富含植物蛋白香而不膩又不長膘,豆腐泡還吸收了鮮美的湯汁,入口爆漿、鹹香下飯,孩子也愛吃又可以輕鬆補鈣。
【豆腐泡做法】:
1、首先將準備的500g豆腐放入可以瀝水的容器中,隔夜瀝乾水分,第二天將其切成四個方塊,鍋中倒入500g豆油,開大火待油溫7成時下入豆腐塊;
2、油炸豆腐塊時要時常用鏟子翻動下,避免粘鍋糊鍋,炸制四五分鐘即可,待豆腐表面慢慢變黃、膨脹變大、浮到表面即可關火,將豆腐泡控油撈出,盛入盆中即可(豆腐坯下鍋油炸時,油溫要控制在120度左右,才能使豆腐泡膨脹鼓起,待豆腐坯鼓起定型後再撈出,接著放入180度的高溫中炸透,每次少下些,不要堆在一起避免擠壓變形,達不到理想的起泡效果);
3、炸好的豆腐泡最好放入冰箱冷藏,防止長毛,隨用隨取可以燉肉、煮湯、涮火鍋、炒菜或直接蘸醬吃。
清炒豆腐泡
【食材】:100g豆腐泡、300g小青菜、15g蒜子、10g豬油、鹽、蠔油、雞粉。
【製作方法】:
1、首先將小青菜放入清水中,摘洗乾淨,蒜子切片備用;
2、炒鍋中加入10g豬油,大火將其燒至融化,油熱下入蒜片炒香,接著將豆腐泡下入鍋中翻炒均勻;
3、然後下入洗淨的小青菜大火爆炒,再加入5g蠔油翻炒均勻;
4、最後撒入半勺鹽、少許雞粉再次大火炒勻調味,即可盛出享用;
【小提示】:
1、將青菜下鍋後要急火爆炒,可以鎖住水分使青菜口感更脆嫩,最後調味只需加少許鹽和雞粉,不需要過多的調味品,因為經過油炸的豆腐泡本身就是有味道的;
2、小青菜易熟,最後下鍋炒至斷生即可,這樣青菜口感才脆嫩,與軟糯多汁的豆腐泡相得益彰。
關注阿新,每日為您用心做飯!一個因吃不起外賣而學會下廚的美食專欄原創作者,痴迷於民以食為天之「吃」的文化,好好吃飯,其實幸福就在一日三餐!如果您喜歡這篇分享,記得點讚、收藏、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