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究竟有多慘烈?炮兵火力密度超二戰,持續鏖戰43天

2020-12-12 米爾觀天下

說起抗美援朝戰爭,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詞就是慘烈。當時,美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擁有許多先進的武器,而中國志願軍的武器還是繳獲日本和國民黨軍隊的,比起美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所以,面對強大的美帝國主義,志願軍只能抱著捨生取義的精神去決一死戰。所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戰士與美國軍隊進行了一場又一場慘烈的戰役,而其中最令眾人熟知呢戰役可能就是上甘嶺戰役了。

說起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估計很多人都不願提起。上甘嶺戰役整整持續了43天,雙方都投入了成千上萬的兵力,炮火的猛烈程度可以與二戰中的任何一場戰役相提並論。在這次戰役中,僅在上甘嶺這片狹小的地區,美軍前後一共出動了將近60000部隊,外加300門各種火炮,170多輛坦克裝甲車,還有將近3000架次的飛機支援。為了應對美軍的炮火,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也出動相當數量的火炮。所以,對於這場戰役的炮火火力程度,大家可想而知。

在戰爭開始後,美軍就利用自己強大的炮火,對志願軍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最後,經過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轟炸,志願軍駐紮的山頭被美軍炮火直接炸低了將近兩米,高地上土石也被炸鬆了兩米,許多挖的坑道被炸的減短好幾米。當時,志願軍的陣地上炮火連天,烽煙四起,土地全部化作了一片焦土,完全是一片人間地獄。但是,面對美軍猛烈的炮火,志願軍戰士沒有一個臨陣退縮的,他們每一個人都做好了與美帝國主義同歸於盡的最壞打算。

面對視死如歸的中國志願軍,美軍的一次次衝鋒都被成功地阻止。就這樣,美軍憑藉著強大的炮火,雖然能暫時佔領志願軍陣地,但是,炮火結束之後,志願軍就立即阻止部隊進行反撲,再次將美軍趕出陣地。在這種情勢之下,雙方反反覆覆的一共進行了59次陣地搶奪。而英勇無畏的志願軍一共擊退了美軍900多次衝鋒。

歷時43天的上甘嶺戰役最後以敵我雙方都付出了巨大傷亡而結束。最後經過各方面統計,在這次戰役中總共有將近11500名志願軍陣亡,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有將近15000人陣亡。通過這次異常慘烈戰役,大大鼓舞了志願軍的士氣,粉碎了面對美軍,志願軍守不住陣地的謬論。也為後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3.7平方公裡小陣地上,8.3萬人在廝殺
    但如果要說那一場戰役最為慘烈,恐怕大多數熟悉軍史的人都會想到抗美援朝期間的上甘嶺戰役。自1950年11月25日誌願軍入朝首戰,至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戰役收兵,抗美援朝的運動戰階段結束。志願軍與聯合國軍經過這7個多月的較量,雙方基本上摸清對方的底牌,意識到「誰也不能吃掉誰」。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志願軍6萬斤蘋果,竟連一筐都送不進坑道
    提起抗美援朝,絕對繞不過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究竟有多慘烈,提起一些數字記錄,或許你就能感受到。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6萬餘人的兵力、300餘門大炮、170多輛坦克和3000多架戰鬥機。整場戰鬥中,美軍向我志願軍僅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更是高達5000餘枚,整個上甘嶺的山頭幾乎被炸平。不止如此,在電影《上甘嶺》中有一幕,是一群志願軍戰士在坑道中圍坐在一起,一個蘋果在每個戰士手中來回傳遞,每個戰士在接到蘋果咬一口後再將其遞出去,直到整個蘋果被咬完,這一幕取自上甘嶺戰役中的真實情況。
  • 還原真實上甘嶺戰役:這兩個重大指揮失誤造成傷亡慘重!
    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
  • 志願軍血戰上甘嶺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我志願軍與美軍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迫使聯合國軍停止進攻。在這次戰役中,美軍受到了我方坑道戰的成功阻擊。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送一箱蘋果上去授二等功,送果員全部犧牲
    範弗裡特為了迅速拿下上甘嶺作為一個火力制勝論的堅定粉絲,他集結了史無前例的龐大火力集團,足足16個炮兵營,300餘門,105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更多的迫擊炮將火力宣洩到了我軍的頭頂。而我軍的支援火炮只有75毫米以上火炮15門,以及十二門迫擊炮,在火力上佔據絕對的劣勢。美軍的火力之猛,甚至讓隔著厚厚的花崗巖隱蔽在坑道中的我軍都能感受到大地在狂嘯,感受到如同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的暈眩感。
  • 上甘嶺戰役如此慘烈,為何被評為世界「絕唱」?毛主席8字解釋
    抗美援朝在那次的抗美援朝的中,有一場戰爭空前慘烈,那就是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為何能成為世界絕唱,毛主席說出的八個字道破真相。這場戰役本來是美國攻擊由志願軍駐守的一個小山頭,也就是上甘嶺,因為地方很小,所以就連美軍都沒想到最終的結果會那麼慘烈。因為面積有限,所以志願軍最多只會有兩個連在上面駐守,美軍把這次行動叫做攤派行動,計劃的傷亡人數是200人,但是沒想到戰況愈演愈烈,竟歷經了43天戰爭才結束。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當初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被這部電影給震撼到了,我想時至今天,這部《上甘嶺》依然抗美援朝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即使是在許多中國戰爭電影中,也是不遑多讓。說到上甘嶺這場戰役,據現在記載,其戰鬥慘烈程度實屬罕見。罕見到什麼地步呢?
  • 上甘嶺戰役如此慘烈,為何被評為世界「絕唱」?毛主席8字解釋
    抗美援朝在那次的抗美援朝的中,有一場戰爭空前慘烈,那就是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為何能成為世界絕唱,毛主席說出的八個字道破真相。這場戰役本來是美國攻擊由志願軍駐守的一個小山頭,也就是上甘嶺,因為地方很小,所以就連美軍都沒想到最終的結果會那麼慘烈。因為面積有限,所以志願軍最多只會有兩個連在上面駐守,美軍把這次行動叫做攤派行動,計劃的傷亡人數是200人,但是沒想到戰況愈演愈烈,竟歷經了43天戰爭才結束。
  • 上甘嶺戰役真實照片 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上甘嶺戰役真實照片 志願軍臨時指揮所,在一塊長僅2700米,寬1000米的狹小地域內,雙方10萬餘人拼命廝殺,43天時間裡共有40600名士兵倒在這2.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上甘嶺戰役絞肉機」上甘嶺戰役真實照片 硝煙瀰漫的戰場,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
  • 韓戰,美軍為何攻不下上甘嶺,美國人至今還想不明白
    這兩個高地背後的山地裡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嶺。這場戰役我方叫做「上甘嶺戰役」,美方稱之為「三角形山戰役」。 美軍320多門重炮、27輛坦克以每秒鐘六發的火力密度將鋼鐵傾瀉到這兩個小山包上。在長達八個小時的時間裡,前沿部隊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傷亡500餘人。通往一線陣地的電話線全部中斷。
  • 秦基偉將軍回憶上甘嶺:歷時43天,是一生中最殘酷的戰役
    1952年10月14日,美軍為重新掌握朝鮮戰場的主動權,共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在擁有絕對火力優勢以及制空權的前下,對我軍不到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進行了極其密集的火力轟炸,而美軍此次投入的火力已經遠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程度。
  • 秦基偉:上甘嶺戰役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開始了。  對於這場戰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志在必得。狂妄至極的範弗裡特原計劃只用兩個營的兵力、5天時間、傷亡200人便拿下上甘嶺。然而,經過43天的激烈爭奪,「聯合國軍」付出了25000餘人的傷亡,也未能佔領這兩個小小的陣地。11月16日,美聯社悲哀地宣布:「到此為止,聯軍在三角形山(上甘嶺)是打敗了。」
  • 1952年10月14日 朝鮮戰場上甘嶺戰役開始
    接著,10月14日向上甘嶺志願軍兩個連的陣地發動了進攻。美方名為「金化攻勢」。  上甘嶺,位於我軍中部戰線戰略要點五聖山南麓,陣地突出,直接威脅著對方金化防線。對方為了對我軍施加軍事壓力,為了造成在談判席上的有利地位,為了改善其在金化地區的防禦態勢,故向我軍發動了十分猖狂的進攻,是一年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攻勢,企圖迫使我軍讓步。
  • 上甘嶺戰役,美國為何慘敗?因為堵槍眼的不止一個黃繼光
    1952年10月中旬,聯合國軍突然襲擊中國志願軍的上甘嶺陣地,上甘嶺一戰徹底打響。央視還特意出了一檔《最長的43天》紀錄片以此來表示對上甘嶺戰役的紀念,其實上甘嶺只有3.7平方公裡,這麼小的陣地本來只能容納一個連或者最多一個營的兵力。
  • 上甘嶺戰役究竟有多慘烈?戰地記者:送一個蘋果進坑道就記二等功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聞名國際,而不管是看過《上甘嶺》這部電影或是紀錄片,還是參觀過戰地記者冒死拍攝下來的現場舊照,沒有一個人不說這場戰役是慘烈的,然而親歷者的感受永遠是最深刻、最直白的。
  • 上甘嶺戰役,抗美援朝慘烈的一戰,雙方傷亡巨大,美軍損失多少
    如果說抗美援朝中最為慘烈的戰鬥,了解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上甘嶺戰役可以稱得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鬥。這場戰役我們也讓美國人充分地認識到了中國人的厲害,也是美軍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場戰鬥,這場戰鬥中美軍到底傷亡了多少人,其實在戰爭結束後相對較長的時間裡美軍對於此數據都進行保密。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下)
    在向坑道運輸中有1700多人犧牲,佔整個傷亡人數的14%,戰後,秦基偉曾經感慨地說:守住上甘嶺要給後勤記頭功。 同天晚上,第15軍火箭炮團,對敵縱深炮兵陣地和2梯隊集結地區實施大面積射擊,幾乎完全壓制了敵縱深炮火。 經過幾天的鏖戰,秦基偉判斷敵人已是強弩之末,果不其然,11月2日,範佛裡特兵員告罄,便將手裡的最後一張王牌187空降集團投入了戰場。
  • 上甘嶺戰役:刻骨銘心的戰鬥,此後數十年中國軍隊威名不減
    美軍把戰線的突破口選擇了上甘嶺地區,上甘嶺戰役是一場攻防戰,是由美七師和韓二師進行進攻,而志願軍第15軍,12軍進行防守。上甘嶺所在的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如果失掉了五聖山,志願軍將無險可守,被迫後退200裡公裡以外。戰前,美國計劃用五天的時間,200人的傷亡代價拿下上甘嶺。
  •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戰役由美國第9軍發動,以爭奪朝鮮中部金化郡五聖山南麓村莊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的控制權為主,屬於「聯合國軍」金化攻勢(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分。此役前後歷時43天,在3.7平方公裡的地區,共發射炮彈超過230萬發,雙方傷亡3萬多人。此戰,在中美兩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朝鮮五聖山的南面,有個小山村叫上甘嶺。
  • 上甘嶺戰役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為什麼志願軍會傷亡1萬多人?
    其中,上甘嶺戰役作為韓戰中的一次著名戰役,最終以中國志願軍大獲全勝為結局,給予了聯合國軍一次有力打擊。但雖說結果是中國方獲勝了,可實際上志願軍的傷亡人數也非常觸目驚心,高達1.15萬人左右,而聯合國軍更甚,自認傷亡人數就有1.9萬人。如此驚人的數字背後,這場戰役到底有多麼激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