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上甘嶺戰役:這兩個重大指揮失誤造成傷亡慘重!

2020-12-20 歷史王臣

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

此戰也徹底消除了中朝方面關於能否在美軍絕對優勢火力下堅守陣地的憂慮,使得戰線更加穩定。但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也付出了重大傷亡的代價。過去我軍公布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傷亡數字是1.15萬人,這個數字實際只是15軍的傷亡,沒有包括後期投入作戰的12軍的損失。12軍傷亡近4200人。所以,我軍總計傷亡近1.57萬人。

而我們對這場發生在中美兩個大國的生死博殺,卻難以釋懷。林虎說,「上甘嶺就是肉磨子絞肉機」。面對美軍重大的炮火殺傷,志願軍指揮員曾一度鐵硬起心腸,下令停止搶救傷員。

據當事人回憶記載,美軍封鎖最厲害的是從設有四十五師第一三五團前沿指揮所的448高地,到該團衛生隊的那條山溝。排炮彈、空爆彈和敵機掃射,炸得天昏地暗,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溝裡所有的樹木被炮火攔腰打斷,再連根掀翻。有些運輸連就是在這裡,被整排、整連炸光。

導致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傷亡過大的原因,除去武器裝備、制空權等基本因素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或者說是志願軍15軍的兩個重大指揮失誤:

1.戰前,沒有重視韓2師投誠的李吉求上尉提供的情報,錯判敵情,沒有做任何防禦敵軍進攻的戰前準備

2.過於強調寸土必爭,對於537.7高地北山一些不利於防守的陣地,沒有及時地適當放棄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抗美援朝慘烈的一戰,雙方傷亡巨大,美軍損失多少
    如果說抗美援朝中最為慘烈的戰鬥,了解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上甘嶺戰役可以稱得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鬥。這場戰役我們也讓美國人充分地認識到了中國人的厲害,也是美軍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場戰鬥,這場戰鬥中美軍到底傷亡了多少人,其實在戰爭結束後相對較長的時間裡美軍對於此數據都進行保密。
  • 還原一個真實的上甘嶺
    還原一個真實的上甘嶺 六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在世界範圍內歷史性改變中國形象、地位、戰略環境和發展命運的偉大壯舉。在志願軍赴朝參戰甲子之祭前夕,著名軍旅作家張嵩山力作《解密上甘嶺》的出版,無疑是對那段輝煌歷史的一份厚重獻禮。上甘嶺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乃至世界軍事史上都具有裡程碑意義,它的歷史價值不僅在於加速了韓戰停戰進程、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更重要的是它使中美兩個世界性大國重新認識了對方,進而奠定了延續至今的東亞地區戰略格局。
  • 隱瞞了半個世紀,上甘嶺戰役,我軍和敵軍真實傷亡數據揭秘?
    抗美援朝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空前的慘烈,其殘酷的程度遠遠超乎了雙方的預計,我們的歷史課本和各種歷史紀錄片都曾經向我們展示了我國的志願軍在這場戰役中的英勇和犧牲,著名的戰鬥英雄黃繼光就犧牲在了上甘嶺。這場戰役持續了整整43天,那麼我軍和敵軍的傷亡數據各有多少呢?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上)
    值班大話君:劉芯瑩 編者導語: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王樹元老師歷經近半年的時間,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整理出抗美援朝7次重大戰役的內容。
  • 為什麼美軍無法打贏上甘嶺戰役?因為上甘嶺陣地上人人皆英雄
    起初「聯合國軍」司令範弗裡特,打算以傷亡二百人左右的代價拿下上甘嶺這兩處高地。他的判斷是有依據的,因為這兩處高地實在是太小了,海拔也僅有五百多米,只有兩個連防守。如此少的防守力量當然入不了範弗利特的眼,因為範弗裡特是典型的火力制勝論者,多次以極大彈藥消耗量在美軍內部創下紀錄,被稱為「範佛裡特彈藥量」。
  • 上甘嶺戰役真實照片 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上甘嶺戰役真實照片 志願軍臨時指揮所,在一塊長僅2700米,寬1000米的狹小地域內,雙方10萬餘人拼命廝殺,43天時間裡共有40600名士兵倒在這2.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上甘嶺戰役絞肉機」上甘嶺戰役真實照片 硝煙瀰漫的戰場,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
  • 上甘嶺戰役:坑道、炮火、手榴彈,取得勝利的法寶
    於是,聯合國軍就對597.9高地(美軍稱三角形山)、537.7高地(美軍稱狙擊兵嶺)這兩處高地進行了瘋狂的進攻,範弗裡特動用了空前猛烈的炮火,包括空中戰機的轟炸,向志願軍兩個高地傾瀉了190萬餘發炮彈,以及大量的航空炸彈,以至於這兩個高地的海拔平均被削低了整整3米。
  • 上甘嶺戰役,雙方投入兵力多少人?美軍傷亡多少,有志願軍的多嗎
    上甘嶺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在世界上的立足之戰,這一仗過後,西方再也不敢小瞧新中國。抗美援朝最出名的戰役則是上甘嶺戰役,這次戰役是中美兩軍意志的較量,最終志願軍勝利,美軍不得不承認失敗的結果。   那,在上甘嶺上,雙方一共投入多少兵力,志願軍傷亡多少人,美軍傷亡多少人,美軍傷亡有志願軍多嗎?
  •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在上甘嶺的兩側有兩個小山頭,右邊是597.9高地,左邊是537.7高地北山,這兩個山頭加起來只有3.7平方公裡。美軍第8集團軍總司令範佛裡特原計劃使用兩個營的兵力,用5天時間,傷亡200人就可以拿下上甘嶺。美軍「攤牌行動」結果呢?
  • 血戰上甘嶺
    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背後有一個村莊叫上甘嶺,因此我方稱這場戰役為「上甘嶺戰役」。10月2日,南朝鮮第2師一個參謀投誠,供稱將向這一地區發動攻勢,志願軍第45師遂將防守該高地的兵力增加到一個營。這兩個陣地因向「聯合國軍」戰線突出12公裡,受其西面陣地、南面雞雄山、東北面注字洞南山三面火力夾擊,防守起來非常不易,然上甘嶺師志願軍中部戰線戰略要點五聖山的前沿陣地,上甘嶺有失,五聖山直接受到威脅,「聯合國軍」居高臨下,志願軍在平康平原將難以立足,因此,上甘嶺必須守住。
  • 上甘嶺戰役我們為什麼能贏?不要忘記這支後方的隊伍,傷亡超前線
    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系列內容,第五期內容《上甘嶺戰役我們為什麼能贏?不要忘記這支後方的隊伍,傷亡超前線》。 27日,在觀看了《老兵你好》系列節目之《難忘鐵血上甘嶺》——《英雄壯歌》第三集,參戰老兵(原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29師情報所代理所長——鄧時文)對上甘嶺戰役的講述後令我印象深刻。
  • 上甘嶺戰役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為什麼志願軍會傷亡1萬多人?
    其中,上甘嶺戰役作為韓戰中的一次著名戰役,最終以中國志願軍大獲全勝為結局,給予了聯合國軍一次有力打擊。但雖說結果是中國方獲勝了,可實際上志願軍的傷亡人數也非常觸目驚心,高達1.15萬人左右,而聯合國軍更甚,自認傷亡人數就有1.9萬人。如此驚人的數字背後,這場戰役到底有多麼激烈呢?
  •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嶺戰役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嶺」之兩側有兩個高地,對這個地域,中國人民志願軍有一個稱謂,而美軍卻有另外的稱呼。對上甘嶺和上甘嶺戰役,大多數人耳熟能詳,都能說點子醜寅卯,但這場戰役結局,何以讓美軍名將何以懊悔餘生?而我方一戰成名王牌軍卻平平地用了「普遍現象」這一簡單詞彙?前線戰役指揮官怎樣謳歌捨生忘死的戰士?他麾下的4名虎將,又有著怎樣的不同?從廣為人知到鮮為人知及彌足珍貴的影像,向你講述你所知道和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嶺。
  • 硫磺島戰役美軍為什麼傷亡慘重?不要過分抬高慄林忠道的戰術能力
    1941年調任在華南方面的第23軍參謀長,圖謀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入侵香港,該軍司令官是臭名昭著的酒井隆,這兩個人搭檔指揮日軍於12月底佔領香港,在當地製造了很多慘案,考慮到日軍參謀體系的獨特性,慄林忠道對香港發生的屠殺和其他暴行難辭其咎。
  • 上甘嶺傷亡巨大,還打不打?王近山槍打斑鳩,下一賭注
    王近山打仗雖「瘋」,這一點也毫不例外。1952年10月14爆發的上甘嶺戰役,至1952年11月25日結束,志願軍沒有讓敵人奪下一寸陣地,其間三兵團各參戰部隊以「人在陣地在」的必死決心與敵人殊死作戰。作為戰役指揮主要負責人的王近山,就曾經為是否要繼續付出重大傷亡堅守上甘嶺戰役而猶豫。
  • 上甘嶺戰役的坑道戰是誰發明的?
    上甘嶺戰役的勝利與坑道作戰法的首創者黎原將軍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是這位黃埔出身的戰將把國內戰爭實用的工兵築城和坑道技術運用到與優勢敵人的抗衡中,使我軍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坑道作戰經驗,在上甘嶺作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 美國人至今想不通:武器碾壓中國,上甘嶺為何死活打不下來!
    他們原計劃是一周內佔領高地,不會造成聯合國軍太大的傷亡。但是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中,用耐心和勇氣告訴他們,他們這個「天衣無縫」的計劃,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上甘嶺戰役是在兩個總面積僅為3.7平方公裡的高地上展開的戰鬥,從戰爭開始到結束一共經歷了43天。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總之這場戰役,雙方打得十分慘烈。不過有人就問了:怎麼在美軍史上從來沒提起過這場上甘嶺戰役呢?有人說是因為美軍在這場戰役打得比較丟人;當然有人說了,上甘嶺戰役是我們中方的叫法,而美軍的叫法是「攤牌行動」。當然這兩種說法並不衝突,都可以來解釋。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說起這個牛島滿手上還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他也曾經參加指揮了侵略武漢的戰役。當時駐守衝繩的日軍有10萬人左右,指揮官牛島滿也早就在島上構築工事,隨時準備美軍的到來。然而面對有強大兵力和先進武器的美軍,日軍仍舊對美軍予以重創,美軍傷亡4萬多人,另還有2萬多人非戰鬥傷亡。為什麼美軍在人員和武器佔優勢的情況下還傷亡如此慘重呢?一、日軍戰略布局正確。
  • 上甘嶺戰役,美國為何慘敗?因為我們不止一個黃繼光!
    美軍原本打算只用五天的時間兩百人傷亡的代價攻下上甘嶺的兩個高地,結果打了四十多天,傷亡近萬人卻只奪取了其中一個高地的一小部分,在世界戰爭史上上甘嶺戰役作為為數不多的小地域作戰,它以雙方投入兵力之多,作戰時間長以及傷亡慘重而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戰役之一,美軍方面也把這場戰役稱為「朝鮮戰場中的凡爾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