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一條街
瀋陽 滿清一條街東起雄偉壯觀的撫近門,西至氣勢恢弘的 懷遠 門,全長1300 米,雕梁畫柱、青牆飛簷的仿古建築,體現著 中國 傳統的建築風格,構築了獨具滿漢特色的人文景觀。1998年8月以來,每年一次在這條街上表演聲勢浩大的皇家禮儀大-。
清代一條街東起撫近門,西起 懷遠 門。暮色降臨,當你從高大宏偉、美麗壯觀的撫近門步入古老的小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聳在寬闊平坦的馬路兩旁的樓房,一座座樓房重簷翹角,每層簷下都是漆棟畫染,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五彩斑斕,門前那一對金字黑匾,古色古香;那樓頂和每層樓簷上的彩燈交相輝映,把每層樓房勾勒得更加富麗堂皇。具有悠久歷史的故宮就座落在清代一條街。
當走出「武功坊」時,你會被下馬石前不遠的一座高大雄偉的塑像吸引住的,這是一位披盔戴甲,腰挎寶劍,胯下騎著一匹戰馬的將軍,他目視遠方,右手緊握戰刀,左手緊勒疆繩,戰馬仰起前蹄,咆哮著,好像要去衝鋒陷陣,又好像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在由頁巖砌成的兩米多高的塑像基座上,正面嵌著三個金字「皇太極」,背面寫著他的生平。原來,三百多年前,努爾哈赤在這裡建都,他死後,他的第八子皇太極繼位。這就是所謂的「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含義吧! 如果你趕上皇家禮儀表演,那場面可是既壯觀又熱鬧,無論服裝、道具,妝扮一律清朝原滋原味,活脫脫的皇親貴族展現眼前,讓你一飽眼福。至於街上各類店鋪,陳設都古色古香,清味盎然。
清代一條街歷史悠久, 瀋陽 滿清一條街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特有的風格吸引著許許多多的中外遊人。它是我們 瀋陽 的驕傲。它的過去是古樸典雅,它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 在 資中 縣城中心偏西,有一條寬5.1米,長120米,南北走向的大街,全街兩旁房屋全是清一色帶挑梁家建築,一樣高低,一樣格調,門面大小一致。3層木板樓、小天井、木板門,門上雕有文武兩門神,臨街的格子窗、滴水簷瓦,整齊劃一,它就是有名的清代一條街。它以簡樸濃鬱的清代風格吸引著廣大遊客。
滿清一條街的交通
地鐵:乘坐1號線,在 懷遠 門站下車,最近出站口是B口
途經公交:157路、207路、212路、224路、227路、237路、260路、289路、326路、333路、334路、503路等等(站名為大西門站)。
滿清一條街的住宿
溫馨提示:這裡離中街只相隔1~2條街,但是住宿的價格要相對便宜很多,尤其是靠近 懷遠 門的酒店,價格區間大約在70~130元一晚。
也許,你曾經在白日裡匆匆走過……
也許,你曾經在去故宮的路上微微瞥過……
也許,你曾經都不曾細看過……
但是,她一直都在這裡,
沉眠在她曾經歷的故夢裡,不曾甦醒過,亦不曾聞過今朝事……
所以……
她需要被了解,需要被喚醒,需要被傳頌……她有許多的美夢,有許多的過往,有許多的故事,在等待著,向匆匆而過的行人傾訴衷腸。
夜晚的 瀋陽 路,有種明麗華美的驚豔。昏黃色的暖光打在屋簷、牌樓、牆壁上,卻讓他們的風貌被夜色渲染的更加清晰起來。白日裡,你可能並未仔細看過,儘管光線很充足。夜色裡,光線大幅度的減弱,那些重簷翹角、漆棟畫染、金字黑匾,反而被光暈凸顯的更為耀眼。你的眼睛會情不自禁地被集中的光線引領,而注意到你白日裡不曾過多關注的地方,這是一種很奇妙的事情,你不覺得嗎?
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是 瀋陽 路的曾經……
因為清時的 瀋陽 路臨近州衙,建於清光緒31年,因臨近州衙,一般為訴訟、報告的人歇息侯信。因此,這條街全是旅店、飯館和茶樓。時至今日,這條街仍以飲食業為主,全街有許多家店鋪經營著小吃、茶樓、餐館等生意。街北出口,街兩邊木柱上還有原 資中 學政、 四川 著名書法家包汝楷撰寫的對聯,依稀可見當年這條街的繁榮。
這些漆棟畫染是不是很精緻呢?
懷遠門
1634年4月,皇太極改 瀋陽 為「天眷盛京」,並親自詔令命名八門,西之南者曰 懷遠 門。1930年拆除 懷遠 門,1994年,瀋河區政府拓其原址,增其舊制,重修了 懷遠 門。過去,它是內城的門戶,是清朝官員們進出的必經之地,也是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 懷遠 門與撫近門之間叫 瀋陽 路。
令人扼腕,曾經的 懷遠 門再也不在,今日所見的,不過是按她昔日的榮光舊貌所仿建的仿品而已。
唉,人類~~
懷遠門的歷史
盛京古城的四面各有兩座城門和高大的門樓,各城門外還修有半圓形的甕城,正面封閉,兩側各開一拱形門,它的功能一方面是保護城門使之不直接受到攻擊,另一方面是其突出城牆外部部分,便於守軍從側面以弓箭和炮火打擊攻城的敵人。各段城牆中部所設的「馬面」(俗稱「城臺」)也具有類似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城牆的4個轉彎處,還各有一座建於城牆上的角樓,每座都是3層高,連同8座城門樓,共是12座高聳的城樓整齊地排列在城牆的各個方向,無論從城內城外望去都顯得莊嚴美麗。
明代的瀋陽中衛是四座城門的「十」字格局。皇太極繼承汗位後,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
八座城門仍沿用努爾哈赤為遼陽確定的舊名稱,即南、北偏東的城門分別為德勝(俗稱大南門)、福勝(大北門);偏西為天佑(小南門)、地載(小北門);東、西偏南為撫近(大東門)、懷遠(大西門);偏北為內治(小東門)、外攘(小西門)。其中,懷遠撫近,內治外攘,是當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治國國策,天佑地載。德勝福勝是天地眷佑,國運綿長之意,是符合統治者治國的國策。
50年代為了交通方便,陸續拆除了八座城門。
懷遠門的傳說
鄧大人廟
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決定重修瀋陽城。王公大臣,王子貝勒一致推舉鄧公池為建城總管。
鄧公池,漢族人,此人才高八鬥,書富五車。鄧公池接受了修建瀋陽城的艱巨任務後,翻閱了大批有關建城資料,親自沿明朝舊城進行考察,苦思冥想。他從《易經》中所述的陰陽八卦之說受到啟示。於是,他按照「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應九宮。」的思想設計出瀋陽城
圖:中心廟(太極),鐘鼓二樓(東西兩儀),東西南北四塔(四象),八門八關(八卦)。其廓為天,城方為池;八門上明樓八座,加上方城四個角樓,共十二,表示十二個月份;八大城門都是由正門和左右甕城三位一體組成,表示二十四節氣。這份設計既顯示滿汗民族風貌,又凝聚著漢室城闕富麗堂皇的氣勢。更顯示出鄧公池嚴密的構思和精確的計算。
幾年後,瀋陽城竣工,八門八關,演變成八八六十四卦;東西南北,四通八達,改明朝的十字街為井字街;增設三層明樓,加高了六百五十一個垛口。皇太極看後非常高興,屢次賞賜銀兩,加官進爵,使鄧公池剎時間名貫朝野。
加封商爵,使朝野中幾個奸臣十分眼紅。一天,這幾個奸臣悄悄對皇太極說:「鄧公池修城是假,要斷送大清基業是真。要不然,為什麼這麼大的都城沒留水門呢?一旦大雨連綿,豈不是要全城淹沒嗎?」皇太極叫人將城圖拿來一看,果然圖上沒有水門,他立即大怒,不容分說下令將鄧公池斬首示眾。奇怪的是鄧公池頭落塵埃,身子不倒。刑部監斬大臣報告皇太極,皇太極有些奇怪,心想,莫非錯殺了鄧公池?於是,他找來與鄧公池一起修城的監工和工匠,一問才知道,原來鄧公池早已將城內潛水
通道修好,直通城外護城河,在城內挖了七十二條潛水管,用大塊樓石砌好底部,上層用碎石填滿,最後金沙蓋面。這樣,既可以防止敵人挖開水門偷襲,又可保瀋陽城
美玉無暇渾然一體。這時,鄧夫人趕來替丈夫喊冤,並送上鄧公池被處死前的一個奏本。皇太極一看,上面寫到「上對下,雨對風,大陸對蒼穹;南對北,西對東,天罡對地煞,八卦造盛京,大清成一筒(統)」,下面還標出八門名稱,即,天佑對地載,德勝對福勝,內治對外攘,撫近對懷遠。原來,鄧公池將瀋陽八門名稱都設計好了,只是尚未奏上而已。至此,皇太極十分後悔錯殺人才,於是,便對鄧夫人好言相勸,賜銀千兩以示慰問。
從第二天開始,瀋陽城大雨連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雨過天晴,瀋陽城果然沒有一點積水。
鄧公池含冤被殺,使皇太極十分難過,便在懷遠門外修一座鄧大人廟,用那幾個奸臣的頭顱來祭祀鄧公池的亡靈,又規定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弔喪日。
鬼門六眼
盛京八門堪稱都城的門戶。其作用不僅是官員人等出入都城之所,同時也是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清代史書記載頗多,而民間的傳說也不絕於縷。尤其是八門中的大西門,民間一直流傳一段舊話:說的是當年大西門外附近曾是處斬囚犯的法場,而後又移至大西門外路南,所以凡處決死囚必出此門,因而人們稱大西門(懷遠門)為「鬼門」,稱大西門為「鬼門關」。當時村婦有句很解恨的話----「出大西門的」。可巧,大西門城門上有六個小眼,為其它七門沒有,遂有「鬼門六眼」之說。朋友間鬧笑話或說話抬槓,也常常會說:「不要你鬼眉溜眼」比喻「鬼門六眼」,意思是說:無論你怎樣乖狡,作奸犯科,終不免出門而名登鬼錄。舊時,人們最怕進鬼門關。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大西門外焚香叩拜。
仿古製作的紅木家具,精雕細刻的鏤空紋樣,有種歷史的厚重美。
夜色襯託著霓虹,霓虹點亮了夜色,二者缺一不可。
抬頭仰望,有沒有很震撼呢?
只有一盞白熾色燈光的路燈,竟照出了這樣的照片,有點靈異,有點有趣。
朱紅門,紅漆牆,有沒有勾起你的記憶裡關於清朝的點點滴滴?
那些她沉眠的故夢,每一行的筆墨,每一篇的情節,都只是譜寫在歲月的長河裡,而這些絲絲縷縷,你都不曾知道,你會遺憾嗎?
滿清一條街的美食店
原味齋烤鴨店
瀋陽最火爆的人氣餐廳之一,主要以烤鴨為主,深受廣大食客喜愛。
瀋陽原味齋烤鴨店人均價格大概在32-57左右,同時還不定期的舉行團購優惠活動,所以有興趣的小夥伴可別錯過呦!
撫近門
撫近門俗稱「大東門」,是清代的瀋陽城九門之一,建於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後拆除。撫近門於1998年復建,位於盛京古文化街東部,與西部的懷遠門相對而望,撫近門高20米,佔地面積556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是瀋陽標誌性建築。
撫近門歷史
明代時期,盛京城有四座大門,皇太極入主盛京後,將四門改為八門。關於清代盛京都城的建築布局,有個有趣的說法:當年是按周易八卦的學說規劃的,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應九宮」。這八卦指的是盛京的八座城門。東向,左為內治門(小東門),右為撫近門(大東門);南向,左為德勝門(大南門),右為天佑門(小南門);西向,左為懷遠門(大西門),右為外攘門(小西門);北向,左為地載門(小北門),右為福勝門(大北門)。八座城門兩兩相對:天佑對地載,德勝對福勝,內治對外攘,撫近對懷遠。其名字的寓意何其深遠啊。歲月滄桑,鬥轉星移,如今盛京八門除懷遠門、撫近門外大多蕩然無存,殘存的僅僅是地名而已。
撫近,有安撫近鄰之意。當年其他少數民族進入瀋陽,拜謁皇太極,都走撫近門,撫近門具備一定的禮儀功能。同時,撫近門位於古城的正東,是每天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有紫氣東來的吉祥寓意。
撫近門現狀
現今,盛京八門除懷遠門和撫近門外,其餘六門留下的僅僅是地名。現在的懷遠門和撫近門均為近年復建,但由於受到道路交通要求的限制,加上復建過程過於草率,兩座城門(尤其懷遠門)比例嚴重失調,但也算是對歷史的紀念吧。
那些逝去的年華早已被付作過往,在歲月的書卷裡,徒留下一寸一寸的舊時光。被肆意遺忘的那些故事,正在等待你翻開新的篇章……
這條夜探的路線真的很美,希望每一位到來的旅人都未曾錯過。
夜訪 瀋陽 路,無論你之前是否有嘗試過,這條線路的夜色,是你錯過就一定會遺憾的。
所以,來吧,來自遠方的你,歡迎你來到 瀋陽 ,我的故鄉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