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瀋陽 | 盛京將軍府在哪?

2020-12-24 澎湃新聞

確立盛京陪都地位和官制的攝政睿親王多爾袞
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大清順治元年五月,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統帥八旗軍攻克北京,八月將順治帝及盛京朝廷遷往京城。之後,在他的謀劃下,仿照明制確立盛京為陪都,並制定留守官員制度。

「盛京乃清朝的肇興重地,順治元年遷都北京以後,尊盛京為陪都,不設總督與巡撫,而以盛京將軍為最高軍政長官,採取了與內地不同的統治方式。」(姜念思編著《盛京史跡尋蹤》瀋陽出版社)

滿漢文「鎮守盛京等處將軍印」
圖片來源:遼寧省地方志網站

這一駐守陪都要員的稱謂屢有變化,「順治三年盛京阿立哈大改稱盛京昂邦章京;康熙元年改稱鎮守遼東等處將軍;康熙四年改稱鎮守奉天等處將軍;乾隆十二年又改稱鎮守盛京等處將軍,簡稱盛京將軍。」(鄭川水、陳磊編著《大清陪都盛京》瀋陽出版社)「1907年4月20日,清政府在東北正式建立行省,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瀋陽市志-綜合卷》瀋陽出版社)

自從皇帝遷走以後,盛京城裡最重要的人物當屬盛京將軍了。那麼他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在哪裡呢?它的規模和等級是不是僅次於皇宮呢?

乾隆元年編撰的《盛京通志·公署》記載:「盛京將軍公署在德勝門內街東。天聰六年設立六部時為吏部衙門,順治元年遷都奉裁。康熙十三年重修,為鎮守奉天等處將軍公署。」光緒二年編撰《盛京典製備考》記載:「將軍公署在省城內鐘樓南街路東。」

根據康熙八年之前繪製的《盛京城闕圖》和乾隆年間繪製的《盛京城圖》比照,可以大致確認出吏部衙門以及改建後的將軍衙門的位置。從《盛京通志》的文字描述判斷,將軍公署有正門、儀門和川堂,應該是三進院落的建築群,城內王府、衙署的規模大致如此。

 

從順治元年到光緒三十三年,這264年期間,共有71人擔任了77任盛京駐防大臣一職。這些官員多來自外地,任期為三年,一般不可能為自己和家眷營建宅邸。成書於光緒四年的《陪京雜述》裡這樣記載:「將軍府。按,奉天各官,俱仿照京中體制,印信存衙署,而各官歸私第。但,官皆系由京升出到奉,無棲止之所。土人因於德盛門內金銀庫胡同捐修第宅,名之曰府。」根據上面這幅繪製於同治年間的《盛京形式圖》可以看出,將軍衙署離金銀庫不遠,盛京將軍每日往來於衙門口和府邸也很方便。

將軍衙門和府邸分立的局面始於何時?由何人操作?建築規模如何?《盛京典製備考》裡有光緒元年任職盛京將軍的崇實的一份奏摺,或可解說一二。「盛京將軍衙門系屬辦公之所,屋宇無多。因仿京員之例,將軍另住私宅,民間謂之府第。現既兼為總督,自應稍立規模,擬即因陋就簡,添蓋大堂及各書吏科房,專辦地方要件……業由奴才捐資於私宅之前置買民房空地一所,以便改建。」

 

清末東北開埠以後,有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陸續進入盛京,他們有的攜帶照相機,為這座古城留下最初的影像。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直觀地認識盛京將軍府的模樣,但是從晚清到民國初期有很多照片記錄了盛京城內的府衙,究竟哪些是將軍府呢?上面這張照片在網上被普遍標註為「盛京將軍府」,其實這是已故盛京將軍依克唐阿的祠堂,位置在小西邊門外皇寺的東側。

 

日俄戰爭奉天大會戰後,俄軍敗退,日軍接管盛京城。這張照片是日軍在城內一座衙署前的留影,文獻標註為「滿洲軍總司令部門前」。據相關文獻記載,該司令部在城內接管了很多衙署、銀行及商鋪,這座建築是否為盛京將軍府?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日俄戰爭結束後,盛京城正式邁出了對外開放的腳步。1906年冬天,美國政府派遣司戴德來此籌建奉天美領館,他在瀋陽留下了很多影像,其中這張可能就是在盛京將軍府門前拍攝的。照片中懸掛黃龍旗的轅門上有四個字——奉天總督,這座門是什麼來頭呢?根據繆潤紱著《陪京雜述》記載:「近自變通以來,(將軍府)改建儀門並增修轅門,東曰盛京將軍,西曰奉天總督。二百年來,壁壘為之一新。」根據這段記載,再對照以上照片,不難確認,這座轅門是金銀庫胡同盛京將軍府邸門前西邊的一座,而東邊的那一座未出現在畫面中,門上的四個字應該是「盛京將軍」無疑。

崇實出任盛京將軍後,積極倡導東北政務改革。「光緒元年十二月,盛京將軍加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銜,總督奉天旗民地方軍務,管理兵刑兩部,兼管奉天府府尹,頒給總督關防。」(王樹楠等纂《奉天通志》)從此,盛京將軍成為真正統攬東北地區軍政大權的實力人物,崇實自建的府邸也就成為盛京將軍和奉天總督共用的地方。那麼,轅門裡的那片古老的屋頂就是盛京將軍府吧?

這張照片被很多地方史文獻資料標註為「盛京將軍府」,可能緣於門額上「將軍行署」四個字。根據相關歷史文獻和照片中的時代痕跡判斷,這不可能是盛京將軍府。1907年4月,盛京將軍一職已經改為東三省總督;美國總領事在此之前拍攝的將軍府轅門裡還沒有這樣氣派的西洋門樓;照片中軍人穿著的顯然不是盛京將軍時代的裝束。這座巴洛克風格大門的位置就在金銀庫胡同兩座轅門之間,具體建於何時不得而知,而這裡面統轄三省的將軍不一定是大清的封疆大吏。1914年6月30日,袁世凱下令裁撤各省都督,組織將軍行署,督理軍務。根據《東北官制沿革》記載,「張錫鑾任鎮安上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節制吉林、黑龍江軍務。」「1915年8月22日,張錫鑾改任彰武上將軍督理湖北軍務,段芝貴任。」「1920年10月10日,張作霖任鎮威上將軍。」

 

這張照片也常在提及盛京將軍府的時候被引用。轅門裡就是將軍行署的洋門臉,東轅門外是東三省總督府的二層洋樓。但此時已經是張作霖的奉系天下,轅門底下的這條路再不叫金銀庫胡同。根據瀋河區政協編著《瀋陽古城瀋河地名》記載,「1916年稱行政公署大街,以路北奉天行省公署得名。1950年以軍署街諧音更名為軍屬街。」1988年定名為盛京路,東三省總督府舊址就在這條路上。從清末到民國時期,中外攝影師為這條路拍攝了很多角度的照片,將它們聯繫起來進行比對分析,有助於確定盛京將軍府的具體位置。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先後得到了谷向鵬、餘泓、鄭英傑、王連、荊紹福、楊碩等城市歷史研究者的指點和幫助。接下來還要靠這些專業人士挖掘和整理更多史料,來確認盛京將軍府的位置和建築樣式。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大清常設將軍中盛京將軍排老大
    其中,又以盛京將軍的地位為最高,盛京即今遼寧瀋陽,清朝統治者將盛京視為滿洲的發源地,盛京因此成為清朝的陪都,因此盛京將軍的地位在全國十三個八旗駐防將軍中最高。順治皇帝設立將軍之初,盛京將軍原稱作盛京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將盛京昂邦章京改稱為鎮守遼東等處將軍。康熙四年(1665年),又稱為鎮守奉天等處將軍。乾隆十二年(1747年),又改稱為鎮守盛京等處將軍,簡稱盛京將軍。
  • 盛京將軍熱衷看戲被革職
    上世紀初,外國人拍攝的盛京將軍府。  核心提示  清道光十年曾發生一起盛京官場案,盛京將軍奕顥、盛京副都統常明被革職,盛京五部侍郎、奉天府府尹等人俱交相關部門查處。此案引起轟動,民間曾傳言為皇族恩怨。省檔案館保存的《黑圖檔》證明,盛京將軍因「沉湎嬉戲,耽娛絲竹」「有負聖恩」遭到革職查辦。
  • 清朝有三個帶「京」的城市,一個北京,一個盛京,另一個是哪?
    仔細想想,清朝入關並統一全國後,其政治中心就在京師順天府(北京),內地並不存在其他政治中心,但是,如果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清朝還有三個城市用了「京」字,其中一個就是盛京,現在的瀋陽!盛京是清朝的陪都嗎?1625年三月,努爾哈赤在東京城八角殿中宣布遷都瀋陽,四天後即完成遷都,為了營建瀋陽宮殿、修葺瀋陽城池,將東京城的宮殿、衙署、城樓、牆磚悉數拆除,磚瓦木料運往瀋陽,東京城遂化為廢墟,自然,東京也不存在了。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瀋陽為「盛京」,並於1636年在瀋陽稱帝。
  • 在清朝,盛京將軍幾乎就是當地的皇帝
    這14個駐防區的最高長官是駐防將軍,每個地方的駐防將軍都以各地的地名作為官銜,如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廣州將軍、杭州將軍、寧夏將軍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這14位將軍的品級和權威有一點差距,首先乾隆以來,除了將軍和伊犁綏遠將軍是一品之外,其餘的駐防將領都是從一品過來的。
  • 《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真的是「盛京將軍」?他一輩子也不可能!
    因朝廷滿族大臣排擠,後被康熙拋棄,在冰天雪地的盛京賦閒了十年,在盛京將軍任上鬱鬱而終。那麼歷史上的周培公真的是這樣嗎?他真的做過盛京將軍嗎?歷史上的周培公曾參與平定王輔臣陝甘叛亂,論功行賞時,他提出的要求是:「母親孫氏以父死殉節,望皇上能為母請旌。」結果,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為山東登萊道,並對周培公母親孫氏予以嘉封。
  • 一個盛京將軍的權力非常大,調動能調動多少東北野戰軍隊?
    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編和大家聊了伊犁將軍的地位和作用。其實,在清朝的歷史中,總計有5個非常強悍的將軍,伊犁將軍僅僅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位最高的盛京將軍,與其他將軍不同,盛京將軍堪稱了東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負責這一地區的一切事務。
  • 周培公能夠出任盛京將軍?該職權為何在不斷削弱?沙俄影響很大
    提及盛京將軍,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康熙王朝》裡的周培公。因為周培公在平定三藩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而遭到康熙的懷疑,於是周培公被康熙發配到了苦寒的盛京,成為盛京將軍。那麼歷史上的周培公真的可以被封為盛京將軍嗎?很可惜的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 瀋陽羅士圈生態公園「盛京八景」之一渾河晚渡
    清末著名學者錢公來在《遼海小訓》中,重又記載「盛京八景」:仍保留「渾河晚渡」,史稱「新八景」:「兩岸沙明一葦航,渡頭夕陽見牛羊。誰教附郭盤胡馬,遙望鄉關百感傷。」》記載,在1904年至1905年間發生的「日俄戰爭」中,作為「盛京八景」之一的「渾河晚渡」羅士圈碼頭,遭受了滅頂之災。
  • 盛京遊記|暢遊瀋陽終極收藏攻略 帶你尋味瀋陽城
    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 ‖ 盛京,瀋陽 ‖ 瀋陽是遼寧省省會,以重工業裝備製造聞名後金入關前的皇宮,也是清朝遷都北京後的盛京行宮(也稱奉天行宮)。 瀋陽故宮博物院不僅有精美的古代宮殿建築,還以豐富的珍貴收藏而著稱海內外,宮內收藏有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在宮中的各陳列館可以觀賞到這些珍貴的寶物。
  • 瀋陽第二高樓恆大城世界(盛京金融廣場)
    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項目概況盛京金融廣場ONE WORLD世界城是遼寧京豐置業有限公司傾力在瀋陽打造的第一個國際級綜合體(19年由恆大接手),盛京金融廣場 ONE WORLD世界城位於瀋陽市和平區西塔核心區域
  • 盛京遊記|瀋陽旅遊 這十五個必去的景點,感受盛京歷史文化
    三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瀋陽地區已有人類活動。明朝崇禎七年,皇太極將瀋陽更名為盛京;清朝順治十四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 瀋陽又名「奉天」。生活在一座城市幾年、十年、幾十年,我們越熟悉這座城市反而會覺得這座城市索然無味,其實應該去發掘那些曾被我們遺忘的一磚一瓦。
  • 瀋陽盛京燈會遊客如織
    瀋陽盛京燈會遊客如織 (22/23) "← →"翻頁
  • 盛京遊記|探索瀋陽隱秘的角落:民國老建築巡禮(瀋河區)
    東三省總督府東三省總督府是作為龍興之地的盛京從清代走向民國的見證,它盤踞在瀋陽故宮與張氏帥府之間,形成了一條完美見證瀋陽歷史的中軸線。總督府始建於順治年間,承載了300多年的歷史,前身為盛京將軍的辦公樓,當時是四合院的模式,在光緒年間裁撤了盛京將軍,改設東三省總督,並將盛京將軍行署改建為東三省總督府,於是成了現在的模樣。趙爾巽就是最後一位盛京將軍, 六年後他重回奉天,又成了最後一位東三省總督。
  • 盛京「八卦」 老瀋陽的那些傳說
    (相關歷史請查看「老盛京系列之『市府廣場』」)故宮西華門外的街上曾有很多銀行。著名的大清銀行就曾設立於此處路北。民國時期,大清銀行更名為中國銀行。在它東側的水刷石罩面的建築是四合公銀行。▲盛京城址西北角樓據說,早年在西北角樓仙人洞的對面有家酒店,生意很是興隆。這家店有祖傳的釀酒秘方,這裡的酒醇香味美,在盛京相當有名。一天,酒館來了兩位老翁。
  • 盛京「八卦」 老瀋陽的那些傳說
    (相關歷史請查看「老盛京系列之『市府廣場』」)故宮西華門外的街上曾有很多銀行。著名的大清銀行就曾設立於此處路北。民國時期,大清銀行更名為中國銀行。在它東側的水刷石罩面的建築是四合公銀行。▲盛京城址西北角樓據說,早年在西北角樓仙人洞的對面有家酒店,生意很是興隆。這家店有祖傳的釀酒秘方,這裡的酒醇香味美,在盛京相當有名。一天,酒館來了兩位老翁。
  • 盛京旗倉設立原因初探
    (二)天命時期,後金直接佔用明朝遼東糧倉天命四年 (1619)發動薩爾滸之戰,翌年遷至薩爾滸,六年攻取瀋陽、遼陽,七年築城遼陽,十年遷都瀋陽。與盛京將軍的職責:「凡軍師卒戍、田莊糧糈之籍」,「周知其數,以時簡稽而修飭之」,[20]是有區別的。且吉林將軍在廣袤的黑龍江流域督耕農業的工作難免鞭長莫及和力不從心。入關後,兵丁份地供給著盛京旗丁之所需。由於順治十年實施的遼東招民墾荒令造成了旗民雜處、破壞了旗界,所以康熙三十二年決定徵收盛京旗地地租。自此之後,盛京兵丁俸餉由清室發放,而清室於此時設立旗倉,委託旗倉管理和發放俸餉。
  • 「夢幻盛京」打造瀋陽最大主題冰雪雕塑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訊(記者傅淞巖通訊員張鷹)首次以冰雪雕藝術形式打造一座冰境世界的歷史之城,讓市民和遊客充分體驗冰雪樂趣的同時,感受到瀋陽的歷史、當代和現代文化的滋養與薰陶,演繹從盛京到奉天再到瀋陽的滄桑巨變。
  • 重塑「盛京」 瀋陽用溫暖的數據增信
    於鑠盛京,維沈之陽。大山廣川,作觀萬方……瀋陽地鐵一號線中街站內鐫刻的《盛京賦》,描寫盛京物產之豐富、人才之鼎盛,作者乾隆,於1743年赴盛京(瀋陽)拜祭祖陵時所作。1625年是瀋陽歷史的轉折點,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於此,清太宗皇太極稱瀋陽為「盛京」,並於1636年在此稱帝,建國號大清。
  • 盛京遊記|瀋陽7大不可錯過的歷史古蹟
    瀋陽給人的印象,有一些滄桑,也有幾分硬朗氣概,就像東北的漢子。曾經的盛京如今多了不少現代感,而在鋼筋混凝土的層層簇擁下,瀋陽故宮裡的每一根廊柱仍在訴說著宮廷秘史;張氏帥府中的每一塊磚瓦依稀描繪著民國往事;九一八博物館中則一直在講述著那段屈辱的傷痛……飽經歷史長河的衝刷後
  • 瀋陽最大規模冰雕展「夢幻盛京」開放
    瀋陽最大規模冰雕展「夢幻盛京」開放 2020-01-08 09:32:00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