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三省總督府是作為龍興之地的盛京從清代走向民國的見證,它盤踞在瀋陽故宮與張氏帥府之間,形成了一條完美見證瀋陽歷史的中軸線。
總督府始建於順治年間,承載了300多年的歷史,前身為盛京將軍的辦公樓,當時是四合院的模式,在光緒年間裁撤了盛京將軍,改設東三省總督,並將盛京將軍行署改建為東三省總督府,於是成了現在的模樣。趙爾巽就是最後一位盛京將軍, 六年後他重回奉天,又成了最後一位東三省總督。後來張作霖將總督府作為大帥府之外重要的辦公地點,大帥被炸死後,少帥張學良擔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將總司令部設在了原總督府。新中國成立後,總督府為遼寧省紡織研究所所用。2016年總督府被重新修葺了一番,有向遊客開放的打算,不過目前看來沒有開放的跡象,只能坐等拉。
瀋陽 開展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行動,計劃為時三年,眾多歷史遺存被納入修繕計劃中,奉天諮議局就是其中之一。清政府為求強國之道,於1906年宣布預備仿行立憲,在全國各省成立諮議局, 中國 近代立法機構的雛形由此產生,奉天省諮議局就是在這股浪潮下建成的,由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籌辦。1912年至1918年間為奉天省議會大樓,是全省的最高權力機構。
磚紅色的牆壁留下歲月打磨的印痕,略顯粗糙的外表記錄著時光侵蝕的足跡,綠油油的爬山虎在紅磚牆上肆意蔓延,裝點著走過百年歷史的老建築,讓年代感、滄桑感十足的奉天諮議局煥發著生機與活力,仰視著老建築,感受著舊日的時光在身邊緩緩流淌。牆體上的雕飾儘管風化嚴重,但依然可以看出它的匠心獨運,仿佛沒落的貴族,雖然家道中落,依然保持著貴族的尊嚴與高貴氣質。
遠遠望去車水馬龍的街道旁,有一座中國風格濃厚的建築鶴立雞群,在一眾現代建築中格外顯眼,古色古香的重重飛簷,美輪美奐,金燦燦的琉璃瓦頂,在陽光的沐浴下越發顯得光彩熠熠,這就是滿鐵奉天公所。
擁有美麗外觀的滿鐵公所承載了一段屈辱的歷史,記錄了日本侵略者曾在東北犯下的罪行。南滿鐵路見證了兩起重大歷史事件,一是1928年,在南滿鐵路與京奉鐵路的交叉點皇姑屯附近, 東北王張作霖被炸死;二是1931年,在南滿鐵路的柳條湖東段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東北全境淪陷,開啟了東北人的血與淚之歌。
南滿鐵路原為沙皇俄國中東鐵路的一部分,日俄戰爭之後,隨即被日本人霸佔,改稱南滿鐵路。滿鐵被稱為日本在中國的東印度公司,打著公司的旗號,實質對東北進行政治、經濟、各方面的殖民侵略。大量中國勞工在日本侵略者的強迫下為他們修建鐵路,日軍牢牢地掌控著東北的鐵路網,利用南滿鐵路攫取東北豐富的資源,滾滾車輪穿梭在東北的土地上,將物資物運抵大連港,再出口至日本本土。
於濟川公館在瀋陽迎賓館的東側,迎賓館由於疫情不得入內,所以我們轉戰於濟川公館。然而公館大門緊閉,正當一籌莫展之時,大門徐徐敞開,一輛小汽車從裡面緩緩駛出,氣派的小洋樓全貌逐漸在展現在眼前,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趕快舉起手機抓拍。於濟川公館具有法式建築的風格和特點,清新典雅,東西門房雕欄玉砌,美觀 大方 ,雕塑引人注目,工藝精湛。
公館的主人於濟川曾被清政府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學成回國後曾擔任黑龍江督軍署參謀長。在奉系軍閥中分為兩大幫派,一派以郭松齡為首,另一派是以楊宇霆為首的日本士官派,於濟川就是其中的骨幹。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投身抗日活動,多次掩護抗日人士。新中國成立後,於濟川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 遼寧省政協常委,1956年以特邀委員的身份出席了全國政協會議。
東北銀行舊址外觀雄偉,十分氣派,它的存在見證了一部東北近代金融史。光緒年間,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為統一東三省貨幣,將奉天官銀號改組為東三省官銀號,清政府倒臺後,它成了張作霖的小金庫。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軍侵佔了東三省官銀號並改為滿洲中央銀行,掠走了66萬斤黃金和200萬大洋。1945年日軍投降,東三省官銀號成了國民黨中央銀行東北分行,現為中國工商銀行瀋陽分行瀋河區支行所在。
周恩來12歲時跟隨父親從淮安來到瀋陽 ,就讀於東關模範小學,在這裡度過了三年的學習生涯,也就是在這裡他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接受了進步思想,為日後領導革命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5歲時周恩來離開瀋陽 ,考入了 天津 南開學校。
現在疫情期間周恩來讀書舊址不予開放,只能在廣場上瞻仰一下偉人的風採,校門口前的雕塑刻畫了少年周恩來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形象,十分傳神。雕塑的底座上刻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激勵無數中華兒女的名言,兩邊刻有海棠、玉蘭花的圖案,周總理是一位愛花之人,海棠是他生前最愛的花,玉蘭花則是周總理祖籍 紹興 的名花,象徵著他高潔的品格。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