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遊記|探索瀋陽隱秘的角落:民國老建築巡禮(瀋河區)

2020-09-06 周旭先生

東三省總督府

東三省總督府是作為龍興之地的盛京從清代走向民國的見證,它盤踞在瀋陽故宮與張氏帥府之間,形成了一條完美見證瀋陽歷史的中軸線。
總督府始建於順治年間,承載了300多年的歷史,前身為盛京將軍的辦公樓,當時是四合院的模式,在光緒年間裁撤了盛京將軍,改設東三省總督,並將盛京將軍行署改建為東三省總督府,於是成了現在的模樣。趙爾巽就是最後一位盛京將軍, 六年後他重回奉天,又成了最後一位東三省總督。後來張作霖將總督府作為大帥府之外重要的辦公地點,大帥被炸死後,少帥張學良擔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將總司令部設在了原總督府。新中國成立後,總督府為遼寧省紡織研究所所用。2016年總督府被重新修葺了一番,有向遊客開放的打算,不過目前看來沒有開放的跡象,只能坐等拉。


奉天諮議局

瀋陽 開展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行動,計劃為時三年,眾多歷史遺存被納入修繕計劃中,奉天諮議局就是其中之一。清政府為求強國之道,於1906年宣布預備仿行立憲,在全國各省成立諮議局, 中國 近代立法機構的雛形由此產生,奉天省諮議局就是在這股浪潮下建成的,由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籌辦。1912年至1918年間為奉天省議會大樓,是全省的最高權力機構。
磚紅色的牆壁留下歲月打磨的印痕,略顯粗糙的外表記錄著時光侵蝕的足跡,綠油油的爬山虎在紅磚牆上肆意蔓延,裝點著走過百年歷史的老建築,讓年代感、滄桑感十足的奉天諮議局煥發著生機與活力,仰視著老建築,感受著舊日的時光在身邊緩緩流淌。牆體上的雕飾儘管風化嚴重,但依然可以看出它的匠心獨運,仿佛沒落的貴族,雖然家道中落,依然保持著貴族的尊嚴與高貴氣質。

南滿鐵道株式會社

遠遠望去車水馬龍的街道旁,有一座中國風格濃厚的建築鶴立雞群,在一眾現代建築中格外顯眼,古色古香的重重飛簷,美輪美奐,金燦燦的琉璃瓦頂,在陽光的沐浴下越發顯得光彩熠熠,這就是滿鐵奉天公所。
擁有美麗外觀的滿鐵公所承載了一段屈辱的歷史,記錄了日本侵略者曾在東北犯下的罪行。南滿鐵路見證了兩起重大歷史事件,一是1928年,在南滿鐵路與京奉鐵路的交叉點皇姑屯附近, 東北王張作霖被炸死;二是1931年,在南滿鐵路的柳條湖東段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東北全境淪陷,開啟了東北人的血與淚之歌。
南滿鐵路原為沙皇俄國中東鐵路的一部分,日俄戰爭之後,隨即被日本人霸佔,改稱南滿鐵路。滿鐵被稱為日本在中國的東印度公司,打著公司的旗號,實質對東北進行政治、經濟、各方面的殖民侵略。大量中國勞工在日本侵略者的強迫下為他們修建鐵路,日軍牢牢地掌控著東北的鐵路網,利用南滿鐵路攫取東北豐富的資源,滾滾車輪穿梭在東北的土地上,將物資物運抵大連港,再出口至日本本土。

於濟川公館

於濟川公館在瀋陽迎賓館的東側,迎賓館由於疫情不得入內,所以我們轉戰於濟川公館。然而公館大門緊閉,正當一籌莫展之時,大門徐徐敞開,一輛小汽車從裡面緩緩駛出,氣派的小洋樓全貌逐漸在展現在眼前,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趕快舉起手機抓拍。於濟川公館具有法式建築的風格和特點,清新典雅,東西門房雕欄玉砌,美觀 大方 ,雕塑引人注目,工藝精湛。
公館的主人於濟川曾被清政府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學成回國後曾擔任黑龍江督軍署參謀長。在奉系軍閥中分為兩大幫派,一派以郭松齡為首,另一派是以楊宇霆為首的日本士官派,於濟川就是其中的骨幹。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投身抗日活動,多次掩護抗日人士。新中國成立後,於濟川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 遼寧省政協常委,1956年以特邀委員的身份出席了全國政協會議。

東北銀行舊址

東北銀行舊址外觀雄偉,十分氣派,它的存在見證了一部東北近代金融史。光緒年間,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為統一東三省貨幣,將奉天官銀號改組為東三省官銀號,清政府倒臺後,它成了張作霖的小金庫。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軍侵佔了東三省官銀號並改為滿洲中央銀行,掠走了66萬斤黃金和200萬大洋。1945年日軍投降,東三省官銀號成了國民黨中央銀行東北分行,現為中國工商銀行瀋陽分行瀋河區支行所在。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

周恩來12歲時跟隨父親從淮安來到瀋陽 ,就讀於東關模範小學,在這裡度過了三年的學習生涯,也就是在這裡他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接受了進步思想,為日後領導革命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5歲時周恩來離開瀋陽 ,考入了 天津 南開學校。
現在疫情期間周恩來讀書舊址不予開放,只能在廣場上瞻仰一下偉人的風採,校門口前的雕塑刻畫了少年周恩來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形象,十分傳神。雕塑的底座上刻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激勵無數中華兒女的名言,兩邊刻有海棠、玉蘭花的圖案,周總理是一位愛花之人,海棠是他生前最愛的花,玉蘭花則是周總理祖籍 紹興 的名花,象徵著他高潔的品格。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相關焦點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三)
    本文續上文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二) 持續更新中瀋河區12號,始建於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清順治、道光及民國年間均有擴建和重修,是 瀋陽 市現存最大的佛教寺院。位於 瀋陽 市瀋河區小南街 南樂 郊路40號,現在教堂前已建成廣場。教堂原建於1878年(清光緒四年),是 法國 傳教士方若望所建。1900年被義和團焚毀,現存建築為1912年由南滿教區 法國 蘇悲理斯主教利用《辛丑條約》中的庚子賠款在原址上重建的。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七)
    本文續上文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六) 持續更新中渾南中央公園,總建築面積約8.5萬平方米,外形酷似一顆鑽石,也就叫巨鑽。歷史上的鳥島就因其形恰似一條巨龍臥於(渾河)水中而得名「龍灘垂釣」,成為著名的「輝山八景」之一。
  • 盛京遊記|探索尋找盛京,瀋陽經典人文建築盤點
    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距今近400年歷史,為清朝初期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五)
    本文續上文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四) 持續更新中于洪區位於城市西北部,也是瀋陽轄區內最大的人工湖。時不時就在這裡坐坐,看夕陽,看落日,看雲捲雲舒。博物館坐落於瀋陽師範大學校園內,佔地面積19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 平方米,於2011年開館。共設有8個展廳、16個展區,包括地球與早期生命、30億年來的遼寧古生物、熱河生物群、國際古生物化石、珍品化石、 遼寧大型恐龍等主題。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六)
    本文續上文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五) 持續更新中造化橋該橋始建於清崇德六年(1641年),是瀋陽市現存比較完整的一座石拱橋。 永安橋在清初是一座重要橋梁,是清朝各代帝王東巡的必經之路。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四)
    本文續上文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三) 持續更新中大東區直到明天啟五年(後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後,將城外土地分封給八旗旗主,城西至老邊大道以南為鑲藍旗界。努爾哈赤之侄濟爾哈朗被封為鄭親王,領鑲藍旗旗主。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十)
    本文續上文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九) 本文全部更新完成!距瀋陽120公裡。,我想最適合給瀋陽 :《話說老瀋陽 》:我家住在瀋陽城,老話就叫盛京。我家住在瀋陽城哎,老話就叫盛京。本文素材均於實拍: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 盛京遊記|瀋陽7大不可錯過的歷史古蹟
    瀋陽給人的印象,有一些滄桑,也有幾分硬朗氣概,就像東北的漢子。曾經的盛京如今多了不少現代感,而在鋼筋混凝土的層層簇擁下,瀋陽故宮裡的每一根廊柱仍在訴說著宮廷秘史;張氏帥府中的每一塊磚瓦依稀描繪著民國往事;九一八博物館中則一直在講述著那段屈辱的傷痛……飽經歷史長河的衝刷後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二)
    於康熙四十六年由居住在盛京的錫伯族人集資修建。嘉慶八年,佐領華沙布在大殿前的東西兩面,刻立了兩座石碑。碑文不僅記載了錫伯族家廟的創立、擴建和修繕的經過,還記載了錫伯族遷到盛京的經過,把三百多年錫伯族歷史保存了下來。這兩座石碑,如今尚有一座,被收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館裡。在正殿的正中懸掛著&34;四個燙金大字的匾額,是鹹豐年間駐守盛京的錫伯族協領色普鏗額敬獻。我最喜歡看這裡的地圖,大清疆域圖。
  • 盛京「八卦」 老瀋陽的那些傳說
    藏在街頭巷尾的老建築▲南塔廣慈寺院門據記載: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建成於順治二年(1645)。南塔下的寺廟為廣慈寺,原有殿堂,現已不存。1986年修復南塔後,被保護在一座小院兒裡。周邊闢為南塔公園。
  • 盛京「八卦」 老瀋陽的那些傳說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藏在街頭巷尾的老建築▲南塔廣慈寺院門據記載: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建成於順治二年(1645)。南塔下的寺廟為廣慈寺,原有殿堂,現已不存。1986年修復南塔後,被保護在一座小院兒裡。
  • 盛京遊記|瀋陽故宮、大帥府及中街周邊遊玩攻略
    No.1瀋陽故宮五千年中國文明,最後一條帝王龍脈便在瀋陽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瀋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經略中原,開基拓疆的地方。探尋大清龍脈,抒發懷古幽情, 瀋陽故宮是必遊景點!瀋陽故宮大政殿,老罕王努爾哈赤工作過的地方。
  • 盛京遊記│探訪瀋陽關東影視城:滿城遍是民國範兒
    瀋陽關東影視城關東影視城,是國內唯一一座展現20世紀初期關東風貌的大型影視城,通過再現上個世紀老瀋陽中街、太原街、北市場、南市場等地的特色建築,集中展示了上世紀的「關東文化」。內有清末民初各式風格建築177棟,集影視拍攝、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實體經營為一體,是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本山先生出資近3億元建造的,坐落於瀋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內。
  • 盛京遊記|夜遊盛京瀋陽古城路線
    滿清一條街的概況瀋陽滿清一條街東起雄偉壯觀的撫近門,西至氣勢恢弘的懷遠門,全長1300 米,雕梁畫柱、青牆飛簷的仿古建築,體現著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構築了獨具滿漢特色的人文景觀。1930年拆除懷遠門,1994年,瀋河區政府拓其原址,增其舊址,重修了懷遠門。過去,它是內城的門戶,是清朝官員們進出的必經之地,也是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而懷遠門與撫近門之間呢,叫做&34;。
  • 盛京遊記|既有北國風光,又有歷史滄滄「瀋陽」
    ,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故宮有些東西卻是獨一無二的:1.日常看影視劇時,我們經常會看見大臣們上朝時會經過一層層的樓梯,來到位於高處的金鑾殿( 太和殿)之中。
  • 盛京古韻 民國風情!314米街道將再現老盛京風採!
    最近瀋陽市委宣傳部和字節跳動籤約合作協議。將通過字節跳動旗下各個軟體更好地宣傳瀋陽。從螢光跑道到音樂噴泉再到愛的小路,仿佛一瞬間瀋陽成了網紅城市一樣。而民國大院和盛京老北市項目等也即將萬東,對外開放。「盛京風情街」建築風格以復古簡歐為主,傳承老街固有的歷史沉澱,保留原有民國特色建築,原址保留部分原有歷史磚牆,加以延伸,與現代風格交融碰撞,形成具有歷史印記而又充滿新鮮活力的
  • 盛京遊記|瀋陽市井文化歷史街區——北市場
    北市場,老盛京味道!老北市最瀋陽 !對於許多老瀋陽人來說,北市場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市井生活的氣息,一種精神的撫慰。它坐落在瀋陽市和平區的北部,是一片新老雜陳的舊城區。它是老瀋陽地域文化的一個鮮明的地標,是最具有瀋陽市井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 盛京遊記|瀋陽旅遊 這十五個必去的景點,感受盛京歷史文化
    位於瀋陽 (盛京)古城北約十華裡,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遊覽勝地。昭陵除了葬有帝後外,還葬有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之一。幾年前,去昭陵是陪一外地來的朋友。殊不知我這一代來過多少次昭陵,小學的春遊、父母帶我踏春...等等。唯一坐過從公園正門往返於昭陵陵前的小觀光車,那是我賴皮撒嬌的戰果。
  • 暢遊盛京|參觀盛京老建築 瀋陽劉少奇舊居紀念館
    一座沒有老建築的城市相當於沒有靈魂。走在瀋陽的大街小巷,你可能會偶爾發現幾處「有年頭兒」的建築。除了著名的皇帝住所故宮和東北王張作霖的大帥府,咱瀋陽其實還留下不少名人居住、生活過的老建築。歷史滄桑變幻,但這些老建築卻穿越時代,在靜默中講述當年的故事。這次要與大家講的是劉少奇舊居紀念館。
  • 盛京遊記|我家住在瀋陽城 老話就叫盛京(一)
    龍翔之地,盛世京都 ,了解一座城,才能愛上這座城......我家住在瀋陽城老話就叫盛京。清王朝崇尚藏傳佛教,所以瀋陽的寺廟多是喇嘛教。1929年,第14屆&34;要在瀋陽召開。為此,張學良捐資30萬銀元,在東北大學舊址上修建一所現代化體育場(即現場的漢卿體育場),體育場建築面積3189平方米,東、西、北側為看臺區,呈馬蹄形,可容納3萬人。出過眾多體育名人的瀋陽體育學院已經搬遷走了。漢卿體育場正在與現代化的居民樓上演著拆遷與保護的爭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