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一種對人文自然情感的表述,而解讀詩詞最大的難點在於對意境深淺的度量上。無論去判定他的舒美或惆悵,以及表達的是否流暢與拖沓,終究都會烙印到一個「意念」化的場景裡。一首好詩除了語言凝練和對韻律的把握外,主要看內在所蘊含的時代景象及意義,期間的學養與審美意趣是很難跳出博大精深的文字束縛。讀佔元兄的詩詞看似樸素無華,其實在詞句的字裡行間包含了豐富韻意,讓言簡意賅的語言表現出了無限的情趣。尤其是他在詩詞中裹挾著深刻的哲理意識,讓你透過文字和韻律的空間看到了清晰的真理,能夠體驗到詩詞可以淨化人類靈魂的魅力。
賞讀佔元兄的部分詩詞,感覺出他經常抓取生活中的某些細節和片段,捕捉對物像情至靈魂的表現角度,而賦予到詩詞語境裡是深遠的價值取向。從理論意義上講,詩詞語言是文人釋放情感的一組組特殊符號,他以組合文字的形式抒發了對自然人生境界的美好殷切期望。寫詩詞是需要把握好語言和技巧的藝術創作,能夠以嚴謹的韻律及凝練語言和縝密章法相呼應,才能最大限度的揮發到情感與想像空間裡。佔元兄寫詩,文字嚴謹凝練,作詞,語言通暢而豁達,他經常以哲學的視角把時代審美引入到精神世界。
縱觀詩詞學的理論概括多數表達的抽象晦澀,但英國著名詩人約翰.濟慈曾經對詩詞寫作有著精闢理念:「詩的美和感人的力量就在於質樸自然,不失純真」,他說「如果詩之寫成不能像樹葉發芽那樣自然,倒不如不寫為妙」。你去讀佔元兄的《葡萄》:「總纏繞在別人身上/卻孕育著自己的果實/難怪/又甜/又酸……」,就會體味到那種質樸無華的效果,會產生一種樹葉發芽般的新鮮和自然順暢感。作者寥寥幾筆講述了人生百態,他用詼諧的語言勾畫了芸芸眾生間繁雜瑣碎,雕塑出了另類的人性冷暖。再讀《詠瀑布》又會帶你走進一扇全新的視野,「百折千轉不回頭/直下懸崖萬丈溝/碎骨粉身何所懼/精華匯聚又成流」。這首詩詞蘊含其間的哲理意識一目了然,他以「百折千轉」和「懸崖」來映襯了辭舊迎新前的陣痛,同時也預示了無可阻擋的時代前行潮流。
其實讀佔元兄的詩詞總會給人眼目一新的靜美,他獨闢蹊徑以簡而替代繁雜的文字瑣碎,故而在悠然間會有一種樸拙的意象韻味。要想做到詩詞的凝練與理性首先取決於對文字精準把握,也許因為佔元兄在教育系統工作多年的緣由,而且又因他主抓語言文字工作,所以他對文字概念有著自己獨到的定位。他倡導詩詞應以新韻來體現時代的聲音,讓簡約通順且易懂的音韻普度大眾,希望成為新時期傳播藝術與情感的別樣通道。關於對詩詞的解讀除了語言和韻律的因素外,作品的好與壞取決於立意的高遠性,立意之高眼界就會遼遠而壯闊。如果一首詩詞的立意明確,其間的思想與境界會隨之變的通透,會隨著立意的審美價值而升華為精神或者落入膚淺。佔元兄的每首詩詞立意都很鮮明,多數作品都能表達出了俗世間的人生哲理價值,會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勢。
詩詞創作屬於情自於本心的噴發,沒有激蕩波瀾的情感和積澱,缺少積極向前的目標及追求,失去希望之光的精神與寄託,無論詩詞語言多麼典雅或美幻也無生命力可言,終究會成為一串被華麗文字累積成的符號。近代著名學家王國維曾說:「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所以佔元兄詩詞多數都登上了「境界」的高峰,就如他的長詩《這就是中國》:「從遊人手機的鏡頭裡/是一幅幅/生動自然的畫面/是一張張/開心歡樂的笑臉/是一雙雙/堅定自信的眼神/盡顯著生活的/殷實與美滿/這就是中國……。讀著朗朗上口的詞句,而欣慰於他寄情家國的繁華與昌盛,他從手機屏幕到復興號高鐵車窗,從珠峰到歷史長河,又從人類人類發展到浩瀚的銀河。作者在這首長詩裡概括而展現了中國的輝煌,以濃情的感知敘說了映照到目光裡的變革與飛躍,因此情感和理性對於詩詞的創作至關重要。
欣賞佔元兄的大部分詩詞作品,他往往會選取生活中的細微素材,加以提煉並且能夠呈現出哲理意識,就如他在《木偶》一詞所寫:「莫道臺前不遜人/全憑臺後線一根/有心直把無心曳/更似無心曳有心」。這首詩詞的文字並不難懂,甚至是以直抒言說的表達方式,看似隨意在講述一種生活中的景象,但卻在筆底滋生出了很強的論理觀,寫出來多少人想說而又無法描述的意境。其實無論詩詞的形式或意趣如何變化,那些直入心底的氣息終歸會傳遞出能量,觸動到人性的柔軟而激發出濃厚的情感。在詩詞的創作中作者表現出了慧智與理性,相比於那些優柔造作的文字更為淋漓盡致,有時會給人一種愜意和靈動感,那種自由自在的暢快讓人明朗和愉悅。佔元兄寫詩詞屬於業餘愛好,而他把人生與自然萬物凝結一起,所流暢出的詞句達到「萬物合一」的境地,於大自然間閃現出了理性的光斑,實屬難能可貴。尤其是作者站到時代意義的高度,用淳樸的語言賦予了天然之美。詩詞語境的舒雅美妙不在於本身,而去看是否融入了多少有意象的風景,才會遙望到文字抵達不到境界。(作者:喬維,藝術評論學者。)
【圖片選自杜佔元先生攝影作品】
杜佔元先生詩詞選:
《這就是中國》
從遊人手機的
鏡頭裡看去
是一幅幅生動自然的畫面
是一張張開心歡樂的笑臉
是一雙雙堅定自信的眼神
盡顯生活的殷實與美滿
這就是中國
從復興號的
車窗看去
是一片片豐收在望的田野
是一排排煥然一新的村莊
是一座座撥地而起的新城
盡顯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這就是中國
從電波密集的
超大"天眼"看去
是一串串糾纏不定的量子
是一顆顆巡天遨遊的衛星
是一個個神秘莫測的天體
盡顯科技的進步與發達
這就是中國
從永暑島戰士的
威武身影看去
是一隊隊穿雲破霧的戰鷹
是一排排乘風破浪的軍艦
是一片片遼闊神聖的海疆
盡顯國防的安全與強大
這就是中國
從天安門飄揚的
五星紅旗看去
是一座座巍峨雄偉的山巒
是一條條蜿蜒壯麗的江河
是一群群勤勞智慧的各族兒女
盡顯江山的壯美與多嬌
這就是中國
從珠峰攀登者的
堅實腳印看去
是一件件源源不斷地流向世界各地的"中國製造"
是一個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講述的中國故事
是一條條由新絲路連接起來的民心通道
盡顯大國的驕傲與榮耀
這就是中國
從歷史長河的
時代轉角看去
是共同開啟了人類軸心時代的諸子百家
是率先創造了古代科技輝煌的四大發明
是唯一流淌了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大河盡顯文化的博大與燦爛
這就是中國
從人類發展的
未來入口看去
是世界新秩序的倡導者
是全球和平的推動者
是人類前途與命運的共同築夢者
盡顯人性的和善與光輝
這就是中國
從浩瀚銀河的
北鬥星光看去
是一條正從藍色地球的東方地平線上橫空出世的金色巨龍
盡顯民族的昌盛與偉大
這就是中國
……
這就是中國
《雪後臥佛寺賞臘梅》
殘雪墨枝瘦,
禪風金蕊香。
斜陽穿古樹,
梅影動紅牆。
《水墨秋荷》
斜散橫折挺,
紅藍黃綠青。
秋風本無意,
雨灑墨荷濃。
《春遊懷鄉》
池邊楊柳嶺邊雲,
十裡桃花映日新。
停步細聽春曲裡,
蛙聲最似帶湘音。
杜佔元先生簡介:
杜佔元,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科技部副部長,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現任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