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從「面子」美到「裡子」 解鎖人居環境整治「草坪模式」

2020-12-06 紅網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黃裕媛 常德報導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近日,在鼎城區草坪鎮放羊村,目之所及是寬敞平坦的村莊道路,房前屋後,綠樹繁花,一幅「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麗鄉村畫卷呈現眼前,綠植環繞的休閒廣場,開闊別致,健身器材一應俱全,三三兩兩的村民在廣場休閒娛樂,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

2018年以來,草坪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三面五清」為突破口,以「五步工作法」為總抓手,堅持鎮村主導、黨建引領、群眾主體、鄉賢贊助、協會管理,充分利用本地人文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摸索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整治「草坪模式」,構建起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整治工作格局,讓農村從「面子」美到「裡子」。

以黨建為引領齊心建設美麗家園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努力提升鄉村「顏值」,草坪鎮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選優配強村支兩委班子,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打造特色亮點,整出宜居新面貌,治出環境新氣象,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2017年,草坪鎮抓住村支兩委換屆契機,培養了一批政治強、能帶富、善治理的村級組織帶頭人。楓林口村「四村合一」,村情複雜,時年27歲的支部書記劉慧上任後,帶領全村黨員幹部整治環境、發展產業,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區前列。80後的培訓學校校長陳良凱,放棄年薪30萬的收入,回三角堆村任黨總支部書記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該村由一個省級貧困村變成了國家級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2017年9月,草坪鎮在全區率先完成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大部分村建設了百姓大舞臺,其中,放羊坪村被評為全省基層黨建示範點。

構建多元化產業鏈帶動居民增收致富

「安居樂業,是村民們的共同心願。」草坪鎮黨委書記楊國軍說,「在農村,只有生活富裕了,才會去思考如何讓居住環境變美。」

近年來,草坪鎮因地制宜,指導各村發展集體經濟,「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各村集體收入都超過了10萬元。因看準了草坪鎮三角堆村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能為稻米、黃花菜、火龍果種植提供更好的生態環境等優勢,村裡居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通過運營,2019年實現村級集體收入50萬元。楓林口村建立千畝油茶新造示範基地,同時種植黃桃、中藥材、優質稻,年收入超過20萬。鄉村旅遊來勢很好,今年已經接待遊客超過1萬人。作為文藝之鄉,草坪現有民間藝術團體37支,從業人員900多人,每年演出收入達5000萬元。

不僅如此,草坪鎮還發揮能人作用,吸納社會資本,先後有20多名80、90後優秀年輕人回鄉創業、競選村支兩委幹部,帶領家鄉群眾致富奔小康。如興隆街村的肖卓宇,創辦卓宇合作社,流轉土地超萬畝,吸收社員500多人,為社員每畝增收300元。

打造人性化文化圈讓居民安享生活樂趣

草坪歷來文風鼎盛,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草坪民間歌舞」全國聞名。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曾親臨草坪調研指導。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小康社會不能只體現在財富積累上,還要體現在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風貌等細節上。經歷了產業振興、鄉村治理等階段的草坪,爆發了壓抑已久的對精神文明的追求。

為進一步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大家的素質修養,草坪鎮放羊村,近幾年先後編輯出版了《放羊坪村志》《美麗鄉村——放羊坪》《放羊坪慈善之路》,建成了文化廣場、藝術長廊、休閒廣場、文體娛樂室、圖書室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

在鄉村舞臺上,文藝宣傳隊編排、演唱的是自己譜的詞和曲,講的是身邊的人和事;村民裝裱在庭院的200多副木質楹聯,村裡各種評選的獎牌證書上,也都是草根詩人們為村民量身定製的美文。還有村民誠信檔案、好媳婦、好婆婆、好丈夫、好妻子、好家庭、孝老之星評選,花錢不多卻真正把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帶進了老百姓的生活裡。

相關焦點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驛鎮:「面子」靚!「裡子」美!
    近年來,新驛鎮以「『面子』『裡子』齊抓共美靚古驛」為目標,以路域環境、村莊環境、庭院環境「三大」環境整治為抓手,以農村垃圾治理、汙水處理、廢棄坑塘治理、戶廁改造、生態溼地、拆除殘垣斷壁、綠化美化等30餘項重點工作為牽動,採取硬核舉措,倒逼責任落實,全力推進鎮村容貌新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    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太乙村提升改造了「五化」道路 7 條,以「戶分類、村收集、街轉運」模式,全域推行垃圾分類,衛生廁所普及率 99%,建成並使用汙水處理站(廠)7 個,2020 年底實現農村汙水處理、截汙納管全覆蓋。
  • 有了「面子」,更要「裡子」!寧德蕉城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霍童泛舟「我們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加快鄉村振興和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有力抓手,通過『一革命四行動』和『三清理一改變』,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完美收官,讓每一個轉身、每一處轉角都是一幅舒適宜居的鄉村美麗畫卷
  • ...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效顯著——打造可複製的人居環境整治樣板
    在為期3年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攀枝花市累計投入財政資金84561萬元,實施整治了79個項目,打造出外有高顏值、內有高品質的美麗宜居鄉村。圖為仁和區白拉古村概貌。石磊 攝陽光米易,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皮划艇運動員們享受體育之美、自然之美。
  • 臨潼穆寨街道 「面子」美 「裡子」更美
    臨潼穆寨街道 「面子」美 「裡子」更美 2020-05-11 0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蝶變美如畫——寶雞眉縣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側記
    眉縣之美,對外地人而言,美在太白山、紅河谷,而對本地人而言,還美在越來越好的農村人居環境。800多米,全村亮化工程全覆蓋,讓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出門即入景」的優美環境。同時,眉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相結合,在15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建成公共浴室、理髮室、洗衣房,使群眾真正享受到了環境整治帶來的實惠。
  • 雲南紅河縣:人居環境歷經3年整治 以「三個強化」向美而行
    2018年以來,雲南紅河縣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州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以「三個強化」全面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縣城鄉面貌已煥然一新,新時代美麗宜居紅河的新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 【踏青記】「面子」靚 「裡子」美 託縣的農村變樣了
    【踏青記】「面子」靚 「裡子」美 託縣的農村變樣了 2020-12-15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面子美」走向「裡子美」,宜興「聯戶共創」打造美麗鄉村
    近年來,宜興市新莊街道新塍社區不斷豐富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通過實行「聯戶共創」,進一步確立居民參與村莊環境整治和社區事務管理的主體地位,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從「一處美」走向「整村美」,從「面子美」走向「裡子美」。
  • 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堅戰」告捷
    6月27日,我市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動員大會,對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動進行全面部署,確定了「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的三年整治目標。 隨後,各地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一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戰役在我市全面打響。
  • 河津市1280萬元獎勵14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
    鞠振指出,農村人居環境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質量,事關農村群眾安居樂業,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14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的整治成效顯著、亮點紛呈,主要體現在班子隊伍強、整治標準高、推進力度大、示範帶動好、群眾收穫多等五個特點,老百姓有了更多真真切切的幸福感、獲得感。
  • 即墨溫泉街道:夯實人居環境整治成果 讓鄉村提「氣質」
    黨建引領、民生工程、宣傳推廣……連日來,即墨溫泉街道按照即墨區委常委會議提出的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脫貧攻堅驗收,抓緊梳理自查、整改提升,確保達標過硬的指示精神,溫泉街道堅持「面子」「裡子」一齊抓,持續在垃圾整治、美麗庭院、道路美化等方面發力,把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 【鎮街】溫泉街道夯實人居環境整治成果,讓鄉村提「氣質」
    黨建引領、民生工程、宣傳推廣……連日來,即墨區溫泉街道堅持「面子」「裡子」一齊抓,持續在垃圾整治、美麗庭院、道路美化等方面發力
  • 濟寧兗州新驛鎮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
    新三村、後寺村,僅是兗州區新驛鎮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攻堅會戰行動成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驛鎮以「『面子』『裡子』齊抓共美靚古驛」為目標,以路域環境、村莊環境、庭院環境「三大」環境整治為抓手,以農村垃圾治理、汙水處理、廢棄坑塘治理、戶廁改造、生態溼地、拆除殘垣斷壁、綠化美化等30餘項重點工作為牽動,採取硬核舉措,倒逼責任落實,全力推進鎮村容貌新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之年。
  • 平定縣巨城鎮移穰村:「面子」靚「裡子」美 古村名片亮起來
    「『裡子』『面子』一起抓。」邵文蘭說,「『裡子』是移穰村的深厚文化,『面子』就是村子的環境衛生。只有環境好了,吸引更多的人來,移穰的文化才能讓更多人了解。」今年,藉助娘子關鎮打造全域旅遊的契機,移穰村搶抓機遇,在「面子」上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在「裡子」上花大心思、做大文章。移穰村中有一條主街,地坑院、李家祠堂等獨具特色的古建築就在這條街上。
  • 城關鎮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既要「面子」美 又要「裡子」實
    近年來,房縣城關鎮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既要「面子」美,又要「裡子」實,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以抓「富民經濟、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路徑,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手拉手:富民經濟好前景,層層籤訂「軍令狀」,制定精準扶貧「四個一律」追責問責機制,壓實脫貧攻堅責任,嚴格脫貧攻堅績效考核機制,傳導精準幫扶工作動力,形成多方聯動保脫貧;推進「村(居)長+警長+網格長+黨小組長+樓棟(戶院)長」 五長治城網格管理模式,由黨員、熱心居民、下沉幹部擔任「五長」,負責各小區社情民意收集報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政策法律法規宣傳、環境衛生監督管理等職責,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鄉治理新機制助脫貧
  • 既抓面子,更厚裡子,肖家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民生溫度
    一座座修葺一新的老屋別有一番韻味,村道四通八達、乾淨整潔,各項公共設施完善,居住環境讓人賞心悅目。在肖家坊村,條條巷道硬化,廁所乾淨整潔,道路兩旁鮮花綻放,一派新時代美麗鄉村景象令人陶醉。走進村民肖世林家,院落整齊,物件擺放有序。「以前家裡的東西亂放,顯得很不好看,經過全面整治,整體發生了變化。」
  • 崇福:環境綜合整治不僅要重「面子」 更重「裡子」
    推薦人:網友「尛尛」  推薦理由:看了前幾期《嘉興日報》刊出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我也有話要說。我所在的桐鄉市崇福鎮今年初以來變化很大,不僅僅是老城區交通變得有序了,就連農村農民家門口的垃圾堆放都得到徹底整治。聽說,村與村之間還有擂臺賽,鎮政府大廳裡有排行榜,連續3次位於倒數末3位,村幹部要被約談。我要為這種動真格的整治點讚,希望你們來崇福看看。
  • 鶴山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這些鄉村美景你見過嗎?
    農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任務,關係到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據鶴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鶴山大力推進「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目前,鶴山全市已有1110條自然村建立起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立垃圾收集點1423個,共配備保潔員1274人。
  • 美了鄉村 暖了民心——高密市全力以赴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山東高密始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項重大民心工程來抓,本著「治標與治本並重、重點攻堅與常態管護並舉、全面整治與示範引領同步」的工作思路,聚焦村莊清潔、汙水治理、「戶戶通」、美麗庭院、廁所革命、長效管護等六項重點,堅持高位統籌,狠抓工作落實,分類推進突破,農村「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徹底治理,以人居環境整治換取美麗鄉村的新顏值,處處展現出美麗的鄉村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