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牌檔「醉美江南」科舉文化大賽殿試今日開考啦!歷時一個多月,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新加坡的「科考」考生們經過了鄉試、會試的重重考驗,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在七月初,匯集福地金陵,進行終極PK!
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曾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明清的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施耐庵皆出自江南貢院科考,金陵文化之昌盛可以想見。
創始於1994年的南京大牌檔堅守留住老味道,堅定傳承金陵文化。為了讓更多喜愛南京大牌檔的食客在享受美食之外,以更有趣新穎的方式體悟金陵文化,2016年、2017年南京大牌檔連續舉辦兩屆「醉美江南」科舉文化大賽,吸引兩百萬牌粉關注,規模浩大,引為盛事。
2018年第三屆科舉大賽再次啟程,鄉試、會試、殿試,延續科考的傳統,加入新鮮的設置。南京大牌檔的狀元不僅衣錦還鄉,更走出國門,放眼世界。金榜狀元可獲得「新加坡逍遙雙人遊」,如新加坡選手中得狀元即獲得「醉美江南雙人遊」。
本屆科舉大賽的鄉試採用全新開發的H5動畫,全國參與,手機掃碼即可進入古色古香的大牌檔場景,展開一幅金陵畫卷,伴著江南小曲,線上答題,還有Q版堂倌和牌檔小妹送祝福。鄉試試題均南京大牌檔與金陵文化的結合,二十餘萬人熱情響應、積極參與,近三百人從鄉試中脫穎而出,進入會試環節。
2018年科舉大賽的會試城市增加到13個,分別是北京、天津、青島、濟南、上海、蘇州、南京、合肥、無錫、武漢、深圳、廣州、新加坡。會試比賽從手機的虛擬空間轉移到了真實現場,南京大牌檔精心營造出韻味十足的江南園林式小景,亭臺樓閣,桌椅儼然,筆墨紙硯,無不齊備。考生們換上錦繡燦爛的舉人長袍,一舉穿越回到氛圍莊重的古代科舉考場。
考生裡面,有85歲精神矍鑠的老爺子,有才情滿腹的男子,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他們熱愛美食,熱愛傳統文化,皆是忠實可愛的牌粉。
會試的考題除了古代飲食文化、傳統金陵文化,還有趣味的看圖猜詩和風雅的飛花令。第一輪個人實力大比拼,紙筆作答,答對一題現場發一枚令牌,根據每人獲得的令牌數選出前6名;第二輪鳴鑼搶答,舉人們兩兩對決,劍拔弩張、激戰酣暢。
從5月末鄉試開始到6月末會試結束,歷時一個月,24名選手過關斬將、突出重圍,由舉人晉升為貢士。各城市通過會試的「貢士」,由南京大牌檔統一接至南京匯合,安排金陵風情二日遊,欣賞秦淮風光,參觀中國科舉博物館,遊覽中山陵,「貢士」們興致高昂、流連忘返;此外,「貢士」們還品嘗了南京大牌檔的夏季新菜「荷塘月色」系列,清新雅致美味,得到交口稱讚。
最終,「貢士」來到南京電視臺演播廳,進行殿試的終極比拼,一決高下。殿試分為四輪,第一輪為四書五經,考察各位選手的文化底蘊;第二輪為六藝比拼,考察各位選手的綜合素質;第三部分為鳴鑼搶答,除了考驗選手們的飲食文化方面的知識,對於反應能力也是一個考驗;第四輪為詩詞接龍,考的是古典文化的積累;最後通過加賽一輪飛花令,決出了今年的新科狀元。
第一名狀元為來自青島的曾智勇,榮獲「新加坡逍遙雙人遊」,第二名榜眼為來自北京的董婷婷,榮獲5000元南京大牌檔餐卡,第三名探花為來自上海的劉文漪,榮獲2000元南京大牌檔餐卡。
24位殿試選手,用亮眼的表現在科舉大賽中展現了他們的才情和學識,從四書五經到儒家六藝,從鳴鑼搶答到詩詞接龍,讓人感受到了科舉文化、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從國際食材到南京大菜,從古代珍饈到民國美食,讓人體會到了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
24年來,南京大牌檔始終堅持以「留住老味道」為品牌初心的同時,「傳承金陵文化」亦成為南京大牌檔的另一個品牌使命。大到各間韻味十足的江南小閣,小到隨處可見的楹聯燈幌,這裡的一門一匾,一杯一碟,一紙一字,無不默默彰顯著古樸清新的市井茶樓酒肆舊韻,置身其中,恍如隔世。科舉考試為一千多來的讀書人帶來了平步青雲的希望,南京大牌檔「醉美江南」科舉文化大賽,是對中華古典文化的溫故知新,通過有趣的互動參與,聚八方賓客,享受一場佳餚一般的科舉考試,亦品一份地道的舌尖上的文化,使傳統文化在當下綻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