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是近代歷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實權人物,從辛亥革命以來,他牢牢地掌控著山西的軍政大權,成為了山西的「土皇帝」。在全國範圍內,山西並不是一個富庶的省份,經濟相較於廣東、浙江等地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兒,為了養活手下的一眾官兵,閻錫山極盡搜刮之能事,在山西大肆斂財,不過,縱使如此,晉軍的裝備仍然比不上蔣介石的中央軍。
1930年,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圍攻蔣介石,結果被蔣介石的「金錢政治」擊敗,閻錫山失敗後,無法在山西立足,只好秘密離開山西太原,逃亡到大連避難。閻錫山也算是一位「好上司」,在離開山西之前,他曾給一些老部下分了一些錢,比如趙丕廉、朱綬光等人得到了3萬元,加上其他一些文官、武官的分潤,閻錫山在這方面的支出達到了90萬元。
不過,這些錢相比於閻錫山從省府中取走的錢來說,可謂是九牛一毛,事實上,在離開太原之前,閻錫山從省府取走了1200萬元,要知道,這對於一般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那麼,除了那90萬元的支出外,閻錫山是如何花這剩下的1100多萬的?
事實上,閻錫山秘密來到大連後,住進了大連郊外濱海地區的黑石礁寓所,這裡是有名的高檔公寓,租金非常昂貴,閻錫山吃、穿都非常奢靡,又有一大幫傭人,還要打點關係,他在這裡住了將近10個月,花費了超過300多萬元。
然而,幸運之神似乎非常眷顧閻錫山,他剛來到大連之時,便大量買進了日幣,原本日幣的匯率非常穩定,沒有什麼變化,然而就在閻錫山準備起身前往大同之時,日幣的匯率突然大漲。閻錫山立馬將日幣兌換成中國鈔票,僅這一買一出,他竟賺了多達300多萬元,也就是說,他在大連的10個月,基本上算是沒花錢。
不過,閻錫山還有另外一筆600萬元存放於德商銀行之中,原本他是打算用來買軍工器材,不過,德國方面一看閻錫山失敗了,便想要將這筆錢吞沒,閻錫山幾次想要取錢,都遭到了拒絕。此後閻錫山回到大同,又從大同前往太原,他一回到太原,便開始召集舊部,當年的老部下都對閻錫山還算是忠誠,紛紛響應,不久之後,閻錫山重新執掌山西的軍政大權。
德商銀行方面見閻錫山重新執掌大權,才承認了這600萬元,不過,德商銀行認為這筆錢屬於山西省政府,不屬於閻錫山個人,只能用來購買路況器材,不能直接提取。閻錫山頗感無奈,最後只能以山西省政府的名義,從德國購買了一批鐵道器材,用來修建同蒲鐵路。事實上,早在這事前,閻錫山曾在修建正太鐵路時使用了德商提供的窄軌鐵路器材,這一來,也就方便兩條鐵路進行對接。
總而言之,閻錫山從省府提走的1200萬元,一部分用於自己的奢靡生活,一部分用於修建同蒲鐵路,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