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道小吃,吃時不用筷子夾,一根鐵絲做刀叉

2020-12-21 騰訊網

有這樣一道小吃,吃時不用筷子夾,一根鐵絲做刀叉,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人就會問了,這到底是一道什麼神奇的小吃呢?莫非是西餐,不對,這是咱正兒八經的中國特色,這款小吃在北方很多地區甚是流行,大致範圍在寧、甘、蒙、陝、山、河等地,火遍了街頭巷尾,只是叫法和吃法略有偏差,或許很多小夥伴一看便知,一吃就懂。

熱鬧的街市總能聽見小攤小販在叫賣,不大的攤子,總是能看見扎堆的人群在排隊買,掉了牙的老人也愛吃,穿開襠褲的娃娃也喜歡,時髦的姑娘也往前湊,邋遢的小夥也往跟前站,這到底是什麼神仙美味,竟然能讓他們如此這般青睞。

湊上前去,定睛一看,一碗接著一碗賣,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空碗,其實內藏乾坤,碗中有一塊像皮凍一樣的東西,看著白淨白淨的,老闆用熟練的手法用小刀在上面打上十字花刀,澆上調好的料水,客人再用這個小刀扎一塊放到嘴裡,吃著鹹香勁道,堅韌中帶著一絲滑嫩和Q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碗太淺、量太少,老闆不夠賣,客人不夠吃。沒吃到的朋友讓老闆明天多做點,賣空了的老闆讓客人們明天請早點來。

這款「神仙美味」。吃法獨特,吃時不用筷子夾,一根鐵絲做刀叉。

這款美食的做法呢,很簡單,咱自己也可以在家做,買點脫了皮的蕎麥碎,在水裡浸泡幾個小時。再買個專用的袋子(蒿布材料或者其他材質較好,比較疏密的布袋子)把泡好的蕎麥碎裝進袋子裡,放進盆裡加水揉搓,(搓洗的時候會出現粘液)搓洗五遍以上。

搓洗的水留用,盆裡再靜置幾小時,把上面清澈的水倒掉(濃稠度和攤煎餅的濃稠度相似)剩下稠一點的放一邊備用。

鍋上大汽,上蒸籠把碗放進籠屜,把攪好的蕎麥糊糊攪勻一勺一勺的舀到碗裡(最好是碗口稍大,碗底略淺的瓷碗,不能用不鏽鋼隔熱碗),蒸15分鐘。

蒸好後趁熱用筷子把每個碗裡的糊糊攪拌均勻至無疙瘩。放在陰涼避風的地方冷卻備用。

嫌麻煩的話可以用這個懶人做法,買點蕎麥粉,直接加入清水,加點鹽,攪成可以拉線的麵糊,舀一勺放入蒸碗中,大火上汽,蒸10分鐘左右,出鍋涼一會兒即可。

(用一根約10釐米長的直鐵絲拿錘子把一邊搗扁平成月牙形狀,即成小刀)吃的時候拿小刀沿著碗邊劃一圈,再打十字花刀, 調料舀在上面拿小刀扎著吃。

調味汁:最重要的就是調料水,調料水需要準備香料 (八角,桂皮,香葉,白扣,草果,小茴香,花椒,幹辣椒)清洗乾淨,開水裡浸泡片刻出香撈出,調鹽,味精,雞精。調料水即可。

提煉點蔥油。 油潑辣子醬。炒香的芝麻。切點韭菜。熗醋。可以再來點油炸花生碎。

備好的調料自己隨意搭配,隨意調製即可享受這款美味。

小朋友拿著小刀吃著碗託樂在其中,跟玩一樣,看到它瞬間食慾大增,胃口大開,饞哭隔壁家小孩。

而且這道小吃,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夏季涼汁涼吃,冬季熱汁熱吃,口味都非常不錯。

獨特的吃法,別樣的料水,說實話一個根本不夠吃。這麼好吃的小吃,你還在等什麼。何不在家試著做一做,嘗一嘗,看看你的手藝怎樣,看看這味道究竟如何。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最早發明刀叉,為何後來只用筷子而不用刀叉?佩服古人智慧
    我們中國都是用筷子吃飯,美國、英國等地用刀叉吃飯,如今已經形成了一種風俗習慣,成為了各國之間特有的文化。然而其實我們中國人最早使用的是勺子,之後是叉子,然後才是筷子,所以我們中國用刀叉的歷史更為悠久,為何後來只用筷子而不用刀叉?那就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 外國人:中國人用筷子代替刀叉有什麼意義?老外的回答亮了
    用刀叉吃飯往往體現在西餐上,刀叉的好處在於可以切一些大塊的食物,用叉子吃起來非常方便,比如牛排和培根這樣的食物。而在中餐裡中國人用筷子吃飯,這是由於我們的食物能用筷子夾起來食用沒有切這一種過程,可以說我們在進食的過程中用筷子代替了刀叉。
  • 這些讓老外抓狂的美食,不能用刀叉只能用筷子夾,國人夾著都費勁
    它們是讓很多老外「抓狂」的美食,不能用刀叉只能用筷子夾,國人夾著都費勁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早在很早以前就發明了用筷子吃飯,這可以算是我們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了。而隨著中國同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很多外國人在品嘗中國美食的時候也越來越多地使用筷子而不是刀叉。只不過很多老外用起筷子來就像手指抽出一樣。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幾道會讓外國人「抓狂」的美食,想要用筷子輕鬆夾起它們,別說是外國人,不少國人也難做到。第一種,涼粉。
  • 大廚戴廣坦做的牛排有多好吃?劉宇寧不用刀叉,直接用筷子
    在《湖南衛視鮮廚100》的節目中,法系大廚戴廣坦給現場的嘉賓帶來了一道原汁原味的西式料理。以牛排為主料,附以獨創的醬汁、佐料,讓現場的嘉賓大呼吃得過癮。大廚戴廣坦做的牛排有多好吃?這道新奇的料理讓劉宇寧扔掉了刀叉,直接用上了筷子。
  • 筷子最「難」夾的5道菜,國人一次性很難夾上來,老外幾乎做不到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不同國家有不同習俗,勺子用來吃飯,筷子用來夾菜,它輕巧又靈活,在我們周邊,沒有哪個人說,不會使用筷子,從戰國墓出土資料分析,筷子已有3000年的歷史,筷子在古代叫「箸」,朱自清的《背影》中就曾提到過,各代叫法不同,筷子雖然好用,但也有「對付」不了的菜,看著著實尷尬,尤其和長輩在一桌,一次性幾乎很難夾上來。
  • 中國人最先使用刀叉,比西方早幾千年,為什麼後來使用筷子了?
    每次跟朋友一起吃西餐,我就很頭疼,因為那一套繁瑣的餐桌禮儀,我實在是記不住,吃份牛排還要講究幾分熟,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不吃的時候,刀叉要怎麼擺放,都有規矩,如果搞混淆了,就會被嘲笑,吃個飯比考試還緊張。
  • 明明先發明了刀叉 為什麼中國人更愛筷子
    中國人使用的筷子,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樁值得驕傲和推崇的科學發明。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物美價廉。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很早以前就有筷子了究竟是誰發明了筷子?我們早已無從考證。《禮記》鄭玄注云:「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說的是先民把穀子用樹葉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
  • 一手拿刀叉,另一隻手用筷子,西方人與東方人思維不同在哪兒?
    網絡上有個段子:「刀叉主要用手腕控制,更有力量;筷子主要用手指控制,更加靈活。刀叉主要用於塊狀肉食;筷子主要用於細小的食物。刀叉一般用金屬製成,筷子一般用植物製成。用刀叉吃牛排每次約朋友吃飯,都會選擇西餐廳,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映入眼帘,那裡有富麗堂皇的裝修,有各式美味而且從未品嘗過的西餐,更有熟悉而又陌生的刀叉。
  • DG用筷子吃披薩辱華惹眾怒,美女用刀叉吃火鍋反擊,網友:過癮
    DG用筷子吃披薩辱華惹眾怒,美女用刀叉吃火鍋反擊,網友:過癮我們從視頻中可以看得出來,視頻當中的這位女模特,她是故意的眯著眼睛把我們中國的筷子稱作為是小棍子,然後她再用我們的中國筷子吃pizza,其實分娩也就是在嘲笑我們中國使用筷子的習慣,但是我認為連筷子都不會用的人,為什麼要這麼的驕傲呢?
  • 中餐筷子和西餐刀叉的比拼,看中西方的網友怎麼回答!
    於是就有一個老外在網上留下這麼一個問題,就是問咱們中國人對於西餐的餐具到底是怎麼看的呢?到底是認為比筷子好還是不如筷子呢?其實要說起筷子,那是咱們吃中餐的時候所必須要的餐具,所以在咱們的印象當中,筷子是可以吃任何食物的,就算米飯麵條炒菜等等,我們都能夠用筷子吃到嘴裡邊兒去。但是對於一些外國人來說,筷子是不適合切割食物的,就比如說吃牛排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吃。
  • 吃西餐時刀叉的擺放方式
    僅以此教程獻給不會吃西餐的我們哦,在吃西餐時想要去衛生間或者突然來了電話,只要是一切需要離開餐桌的時候,手裡的刀叉該怎麼擺放才對呢?這個是很講究的哦,切記切記。我們不是天天都在吃西餐,當然也有天天吃的孩子。
  • 義大利美女剛到中國吃麵食要個叉子,學會用筷子後,這樣形容筷子
    筷子文化是中國禮儀上的一部分,中國主要的餐具就是筷子了,要知道吃西餐用刀叉有講究,吃中餐用筷子自然也是有講究的,筷子的」禁忌「不能犯。義大利姑娘吃飯平常都是用刀叉的,這段時間來中國旅遊,覺得中國的筷子很」難用「,表示很不理解為什麼要用筷子吃飯,其實也跟飲食習慣有關係,中餐大部分都需要配合筷子來食用,作為流傳下來的習俗,用筷子,自然是不可少的了。
  • 用蝦做一道小吃,外皮酥脆,肉質鮮香
    小編今天來教大家做一道非常好吃的黃金脆皮蝦,製作非常簡單,我們在家裡就能做。之前的時候,小編買回蝦來也就是煮著吃,或者是做蝦仁,但是時間長了,就想做個新花樣。喜歡的朋友可以跟著教程試著自己做一下。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來炸了,在鍋中放入油,油的量儘可能的多一點,這樣炸的時候就不用擔心會糊底了。開大火,將油燒至至五六成熱,將裹好麵包糠的蝦下鍋炸,然後轉為中火。炸20秒即可炸,時間久了吃起來發柴,在炸的時候可以用筷子不斷地攪一攪,這樣可以保證我們的蝦受熱均勻,成熟的時間也會更快一點。
  • D&G辱華用筷子吃披薩,網友用刀叉吃火鍋實力回應,你覺得如何
    D&G辱華用筷子吃披薩,網友用刀叉吃火鍋實力回應,你覺得如何最近人們突然掀起了一股筷子潮,這可不是突然之間的煽情,其實都是因為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D&G事件。他們這樣描述我們的筷子,中國網友也是怒不可遏了,畢竟筷子對於我們中國文化來說非常重要,它在古文化中也佔有一定的席位,當然不能被外國人這樣嘲諷。於是網友們也紛紛突發奇想,做了一個刀叉吃火鍋的視頻作為回擊,既然老外說我們的筷子奇葩,那你們的餐具吃我們偉大的火鍋,又是什麼樣的表現呢?
  • 吃火鍋時,美國人拿出了刀叉,中國人舉起了筷子,印度人慌了!
    吃火鍋時,美國人拿出了刀叉,中國人舉起了筷子,印度人慌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歡迎收看本期文章,吃火鍋時,美國人拿出了刀叉,中國人舉起了筷子,印度人慌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因此在飲食方面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各個國家使用的餐具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我們中國最常見的餐具就是筷子勺子,然而在美國他們卻一般使用刀叉,印度人則是用自己的手,火鍋在中國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了,在寒冷的冬季幾個好友一起圍著吃一頓火鍋,別提有多舒服了,那如果三個國家的人共同吃火鍋的時候,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
  • 歐洲用刀叉印度用手抓,中國不用刀叉兩千年,從飲食看文化成熟度
    筷子在中國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歐洲人用刀叉,印度、中東、非洲等其它地方人吃飯用手抓,中國人吃飯不用刀叉兩千年。之所以這樣說,因為兩者分別服務於人類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吃飯和學習。正因為用竹子做成的筷子,超級實用、美觀、便宜、防腐、環保,而且竹子有頑強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可以說是取之為盡,用之不竭盡,以致於幾千年來中國人無論富裕還是貧窮,衰敗還是強盛,竹筷始終是中國人吃飯時不可替代的首選工具。
  • 同樣是吃飯,為何東方人喜歡用筷子,而西方人喜歡用刀叉呢?
    大家都知道,東方人都喜歡用筷子吃飯,而西方人更熱衷於刀叉,同樣是張嘴進食,為何東西方會有此差異呢?先談談西方。餐刀和餐叉,都是尖銳物品,相比於筷子,當然更有安全隱患。由此可見,中國人最先使用的餐具,是刀叉而非筷子。但隨著農耕文化的日趨成熟,中國人的餐桌上的主角變成了蔬菜和米飯,筷子也就應勢出現了。據學者考證,筷子出現於商朝。據傳說所講,筷子是歷史上有名的妲己發明的,商紂王有一次想要吃餐盤上的美食,奈何剛端上來實在太燙,無法用手去抓。
  • 用筷子吃披薩,中國人被老外嘲諷,外國網友:好像用筷子吃更方便
    不過刀叉是西方人習慣使用的東西,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刀叉的使用實在是太麻煩了,本來一口菜就一筷子的事,用刀叉還得先鋸開,萬一碰上花生米什麼的,直接就可以放棄吃了。 但是阿虜最近看到一篇新聞,說有一位中國人,在外國披薩店吃飯的時候,直接用筷子吃披薩,這一幕被老外拍下來並發到網上,引起一群老外的集體嘲諷。對此,我們網友表示:沒見過世面!筷子比刀叉好用一萬倍!
  • 各國一起吃火鍋,中國人拿筷子,美國人拿刀叉,看到印度人,懵了
    在中國這片領域內,不同區域內的飲食文化都不一樣,所以就更別說其他國家和我國的飲食文化能有啥相同之處了,肯定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不僅是在吃東西方面不一樣,就連使用的餐具也是不同的。咱中國人吃飯都是用筷子夾菜用勺子喝湯的,而美國人用的都是刀叉,到印度這裡更是難以想像了,看著就令人尷尬,如果各國一起吃火鍋,中國人拿筷子,美國人拿刀叉,看到印度人,你會覺得懵!
  • 不用筷子或刀叉,為何印度人就喜歡用手抓飯?當地人道出當中實情
    印度是一個擁有獨特文化魅力的國家,發源於印度河流域,它擁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氛圍,再加上和中國之間橫放著喜瑪雅拉山脈這樣的一到天險,所以印度和中國的文化基本並不相似,也因此當地有著一些文化習俗讓雙方的人都並不習慣,就比如這個印度飲食習慣就是如此。不用刀叉和筷子,為何印度人喜歡用手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