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報導媒體團來到第五站——廣元市劍閣縣。劍閣縣委書記張世忠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要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聚焦鞏固提升,聚力全域發展,進一步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品牌。充分利用天府旅遊名縣聯盟優勢,形成合力,帶動大蜀道文旅品牌走出去。
劍閣縣委書記張世忠接受媒體專訪。新華網曹鵬攝
Q
作為四川省首批縣域文旅發展領頭羊之一,一年來,劍閣縣為天府旅遊名縣注入了哪些新東西?取得了哪些新成績?
A
張世忠:一年來,劍閣縣以獲評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為新起點,深度踐行「兩山」理念,緊緊圍繞「天險蜀道·雄關劍門」主題定位,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文旅發展大會精神,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聚焦鞏固提升,聚力全域發展,進一步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品牌。
2019年,全縣接待遊客1000.2萬人次,同比增長12.2%;旅遊產業綜合收入122.9億元,同比增長11.2%;榮獲「四川省全域旅遊示範區」「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中國楹聯文化縣」等稱號。
劍閣縣在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城市品質提升方面發力。2019年整合項目資金1.03億元,修繕恢復古蜀道18.6公裡,實施108國道沿線通透性改造30公裡,打造自駕旅遊風景道,讓遊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實施劍門關景區服務設施提升等項目;投入5072萬元建成國道108小劍門旅遊綜合服務區。華僑城公司投資10億餘元建設的劍門關旅遊服務區和劍州小鎮正全力推進,劍門關崖壁燈光秀項目即將投入運營。圍繞山水園林城市定位,統籌推進景城一體化建設,努力打造溫泉康養之都。開通縣城至五指山景區、翠雲廊景區及高鐵站至劍門關景區旅遊專線3條。
Q
一年來,劍閣縣是如何聚焦市場鞏固拓展,持續提升旅遊名縣影響力的?
A
張世忠:一年來,劍閣縣緊緊圍繞「天險蜀道·雄關劍門」主題定位,瞄準高速、鐵路、航空三條交通線路,依託「大蜀道」和天府旅遊名縣兩大品牌,切實抓好城市、聯盟、境外三大市場宣傳營銷工作,進一步提升天府旅遊名縣影響力,叫響、擦亮名縣金字招牌。
瞄準高速、鐵路、航空三條交通線路,切實做好交通沿線城市宣傳營銷。依託「大蜀道」和天府旅遊名縣兩大品牌,強化聯合協作,實現抱團發展,聯合蜀道沿線11市文旅部門、11家景區,成立大蜀道旅遊聯盟,籤訂文旅經濟協同發展協議、發表共同行動宣言,推動聯盟城市協作開發蜀道文創產品。充分利用天府旅遊名縣聯盟優勢,積極參加聯盟組織的宣傳推介活動。積極鞏固拓展境外市場,2019年,新聘10名國際友人擔任劍門關文化旅遊推介大使;在韓國首爾設立劍門關景區營銷中心。
Q
今年正值脫貧攻堅收官年,劍閣作為天府旅遊名縣,是如何助力脫貧攻堅的?
A
張世忠:近年來,劍閣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惠民富民為根本出發點,大力實施「旅遊興縣」戰略,走出一條「核心景區帶動、旅遊線路拉動、產業融合聯動、能人示範互動」的旅遊扶貧新路子。2019年,財政投入旅遊公共基礎設施資金5億元,實現撬動社會資本30億元投資文旅產業,有效拉動交通、餐飲、住宿、房地產、商貿、物流等產業發展,帶動城鄉6.2 萬人就業,16個鄉鎮35個村1.86萬人脫貧奔小康。
以劍門關國家5A級景區為主,帶動周邊鄉鎮貧困戶參與景區旅遊服務。打造化林、鶴鳴山、五指山三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新建農旅融合示範園10個、市級休閒農業專業村11個;培育星級農家樂93家、森林人家34家、精品民宿20家、國家級森林鄉村9個、森林康養小鎮1個。
打造「食養」「天養」「動養」「康養」「文養」產品,建成文旅、農旅、康旅產業示範園區60餘個,引導當地貧困戶大力發展民俗文化體驗、蔬菜種植、土雞養殖、農家宴、採摘、農業觀光等項目,全縣13.25萬人在產業融合發展中受益,有效促進貧困群眾就業。返鄉創業人士依託景區採取「自身投放+政府扶持+貧困戶參與」的方式,在外成功人士採取「企業+專合組織+農戶」的方式,帶動貧困人口參與鄉村旅遊服務業,拓展增收渠道。
Q
四川省提出要建設大蜀道、大峨眉、大九寨等十大知名文旅精品。請問,作為大蜀道文旅發展的核心區,劍閣縣在大蜀道文旅品牌建設上有何重要抓手?是如何借力大蜀道促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
A
張世忠:劍閣作為大蜀道的核心區,目前縣境內尚有保存完好的古蜀道77.68公裡、千年行道古柏樹7803株。近年來,劍閣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加強蜀道自然與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堅持從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產業融合、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著力,努力把劍門蜀道建成一條「生態景觀大道」「文化體驗大道」「產業惠民大道」。
突出資源保護,全面開展蜀道文旅資源普查,建立資源資料庫;堅持實行蜀道及古柏保護縣、鄉(鎮)兩級行政首長負責制和離任交接制度;實施國道108改線工程,主動為劍門蜀道讓路;積極開展蜀道遺蹟修繕和申遺工作;實施古蜀道和108國道沿線通透性、景觀性改造項目,亮出劍山蜀水。突出設施配套,全力推動大蜀道博物館建設;實施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建設工程和改造提升化林大寨3A級景區,助力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實施劍州古城保護性開發建設。突出聯合協作,聯合蜀道沿線11市文旅部門和11家景區,成立大蜀道旅遊聯盟以及嘉陵江聯盟,籤訂文旅經濟協同發展協議、發表共同行動宣言;充分利用天府旅遊名縣聯盟優勢,形成合力帶動大蜀道文旅品牌走出去。
Q
下一步,劍閣縣將如何主動融入雙城經濟圈,持續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這塊金字招牌?
A
張世忠:在廣元建設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和成渝地區生態康養「後花園」戰略定位中,劍閣將進一步突出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搶抓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機遇,強力實施文旅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力爭年遊客人數超13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150億元,旅遊從業人數佔勞動力總數達15%以上,努力把劍閣建成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縣和大蜀道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來源:劍閣發布